门票2毛钱的年代,人们是如何旅游的? | 改革开放40年的旅游变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业也经历了起飞、赶超和跨越的40年历程。
从缓慢的绿皮火车,到时速两百公里的高速铁路,从设备简陋的招待所,到格调精致的高端酒店,从鲜有人问津的旅游景区,到熙熙攘攘的古城古镇……旅游已经从曾经遥不可及的奢侈享受,成为了大众生活方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祖国大地上璀璨多彩的风景,与那些同中国旅游一起成长的亲历者,见证了中国旅游业40年的历史变革。
改革开放40年的旅游变迁:凤凰网旅游推出的业界观察专题,从行业专家到景区讲解员,从知名旅游人到普通游客,用不同的视角为你讲述真实的40年旅游故事。
本期我们邀请到中国旅游报社前总编辑高舜礼,分享他的四十载旅游路。
1978年,我正在县城读高中,不知不觉间岁月已经走过了40年,我从一个不知道“旅游”为何物的高中生,成了一名年过半百的资深旅游人。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40年来旅游业的变化,最贴切的大概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那个老百姓都不知道“旅游”为何物的年代,或许谁也不会想到,40年后,旅游竟会与自己的生活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系。如今,旅游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普通民众已成为旅游的主体,全国年出游数量达到惊人的50亿人次,人均每年出游3.7次,可以说旅游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刚刚过去的狗年春节,因为大量游客涌入海南旅游,却因大雾天气影响无法返程,海口轮渡码头竟然拥挤了数以万计的家庭轿车,等待着被摆渡到对岸,返回公司上班,这种场面也正是大众旅游市场火爆的印证。
2018年2月22日,海口滞留车辆
回顾40年来的旅游变化,似乎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历史上的某个时刻,回到了那段艰苦的岁月。回首这些往事,一种时光穿越、恍如隔世的感觉涌入心头。
在我的中学时代,旅游对学生来说是遥不可及的陌生概念。课本上有一两篇精选的游记,那是从古到今的少数名人所为,读起来十分优美,但从未想过自己也能去到那样的远方。
每当暑假过完,只有极个别同学去了周边的青岛或济南探亲,当我听到他们逛了海滨栈桥,洗了海澡,游览了省会的趵突泉、千佛山,虽然让人心生羡慕,但对于我来说,那仍然是一件十分遥远的事情。
1990年,游客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长城上喝可乐
而对于如今的学生们来说,旅游已经成为了他们假期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我的孩子在小学三四年级时,同学之间就开始相互“晒”假期旅游的目的地,有的人去了名山大川,有的人去了海外观光,他们大概也不曾想到,这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对于几十年前的我们来说几乎是一种奢望。
当年有幸出去旅游的人,除了极个别的特殊职业者,或者有远房亲戚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近程游,出行距离比较短,超过500公里的就已经很少了。
1983年5月,旅游者在长城脚下的商铺中购买纪念品
1980年,我从沂蒙山区考到省会上大学,那时周末游览就是在城里的公园转转。虽说黄河就在城北郊区,但还是觉得交通不便,直到学校组织去校办农场收麦,我才与同学结伴到了黄河岸边。
赫赫有名的泰山就在我从家返校的途中,却直到1983年几个同学才结伴攀登这个“五岳之首”,还累得大家腰酸腿疼了10多天。
2000年,黑龙江。一些冰雪旅游项目已经开始流行
如今,在校大学生旅游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我在丽江束河古镇遇到过一些学生,他们会利用假期时间走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有的还一边打工挣钱、一边旅游度假。
北大的山鹰社成员还会去攀登珠穆朗玛峰以及世界上其他高山,在探险旅游中锻炼意志、增长才干。
还有一些高校学生则通过研学旅游、修学旅行,践行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活。
1996年,长城上的游客
到上世纪90年代初,旅游的人明显多了起来,但其中一大部分只是顺道游、就便游,而不是计划游、专程游。
我有一个亲戚是商业系统的采购员,当年每月都可以离家出差,参加各种订货会、展销会,他在商务活动之余,常常会顺便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如苏州虎丘、拙政园,杭州西湖、灵隐寺,庐山、黄山、以及黄果树瀑布等,隔段时间就拍回一些纪念性的风光照,很是令人羡慕。
1998年,北京天安门广场。一位小朋友正在拿着望远镜眺望远方
当时的我曾想过,如果毕业后能找到一份这样的工作就太好了。这种心态在当时的青年人中非常有代表性,那是正在解决温饱的过程中,人们没有多余财力去支付旅游,但又很想去旅游的一种精神状况的写照。
1997年2月,广西。许多店铺已经开始接待外国旅行者
从旅游业发展的阶段看,最初,喜欢游览名山大川的以海外旅游者为多,当时国家依赖旅游去赚取外汇;到80年代中后期,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居民家庭收入增加,国内旅游便起步发展了,接触旅游的老百姓开始增加,但旅游愿望并非普遍强烈,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
记得1988年春,我与读研究生的三位同学做了一次40多天的访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研学旅游。
当时,校方给予每人400元的补贴,其余的花费由个人承担。我们从北京出发,沿黄河中游考察,到了郑州、开封、洛阳、西安、兰州、敦煌、银川、呼和浩特、大同、太原等地。这趟访学对于我们三个人来说意义非凡,但在其他同学看来,虽说羡慕,却仍然没有选择走出这一步,这也是因为出游愿望不够强烈所致。
2014年,甘肃兰州白马山上眺望黄河
在我看来,不管是从三四十年前还是近一二十年,交通工具的不便利对于旅游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年,飞机航线航班很少,机票也十分昂贵,远远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承受的。
火车大多还是烧煤的绿皮慢车,500公里就要走一天或一昼夜。对于当年的我来说,从西安到兰州那火车近30个小时的火车硬座,颠簸到屁股疼、浑身酸痛的感觉,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而如今这两地之间运行了高铁,时间缩短到了2小时41分。
2001年,铁路第四次提速新型特快列车亮相
那时的长途汽车也不是今天高速的概念,而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与戈壁路,几百公里的路途需要跑上20多小时。从敦煌到兰州、从伊犁到吐鲁番,车子颠簸摇晃到波澜壮阔的程度,激起的尘土灌到车厢里就如同最严重的沙尘暴……在这种状况下,旅游已很难说是一种享受,感受更多的是一种痛苦。
1996年,我在国家旅游局工作,有一次出差从北京到昆明,40多个小时的火车硬卧,虽然沿途浏览了无限风光,但旅途的枯寂和疲乏也是空前的,时间耗费更令人觉得可惜。
今天很多人都在提“快旅慢游”的概念,说到底,这个词也是从痛苦的旅游体验中总结归纳出来的。
2003年2月,拥有百年历史的北京饭店,获得国际服务业“五星钻石奖”
旅游住宿在这几十年中也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饭店数量非常少,质量也不堪一提,连少量外国游客的住宿需求都难满足。一些前来北京旅游的外国游客,有的甚至需要夜间打地铺,或是被拉到天津去住宿。
后来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建设酒店,旅游住宿短缺问题逐步缓解。近10年,则出现了中国高星级酒店的硬件水平普遍领先国际的状况。
2007年1月,广州白天鹅宾馆
对大众旅游者来说,星级酒店最初是一个“高大上”的概念,人们偶尔外出旅游,一般住的都是国营宾馆和招待所,而在近10年来,国内游客才大胆地跨入了星级酒店的大门。
记得第一次去美国时,住在马里兰大学的校舍和郊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大车店”(经济型酒店),条件类似于国内招待所;第一次去瑞士时,住进了中国驻瑞士大使馆的招待所,那基本上是国内招待所的复制版,浴缸大概有半个世纪以上的历史。大约有1米高的浴缸,若想跨入,夸张点说必须后撤一段距离,再“助跑”才行。
之所呈现出这样的住宿条件,主要原因还是经济实力不强、出国经费短缺。近几年出国,明显感觉到住宿条件已经改善许多。
中国中原旅游交易会在河南洛阳拉开序幕,开幕式上表演的民俗盘鼓
那个时代的旅游虽然简陋,但也有许多令人回味的东西,并非只有艰苦与困顿。今天十分昂贵的景区门票,在当年却是极为低廉的。如今那些知名的5A级景区,曾经门票却大多只有几毛钱。
2000年5月,北京故宫,一位手持红雨伞的女子缓缓走过
前些时候,我翻腾书柜时找出了几张老门票:清东陵3角,孔府2角,北京植物园3角,大钟寺2角……我清楚地记得,1988年,莫高窟已经实行“双票制”,普通票价5角,专业票价6元,那大概是当时全国最贵的票价了。
在那时的旅游市场,欺客宰客的现象很少发生。1988年,我们沿黄河中游那次40余天的游学,游历了6个省区、近百处大小景点,只看到了一次抢夺游客背包的治安事件,还有个别景区有摄影摊点圈占核心位置的现象,再没有遇到什么坑蒙拐骗、围追兜售的情况。
2001年,丽江古城,游客与当地人在四方街上燃起篝火打跳
想起许多年前,在敦煌月牙泉边,一位中年女性摄影师热心地帮助游客留影或拍合照,还谢绝外国游客对她的酬谢。她说,外地人来旅游不容易,举手之劳不应该嫌麻烦。这样短短的一幕,虽已过去整整30年了,但回忆起来仍然觉得十分清晰。
2002年,中国美丽的村庄婺源
在我看来,如果你是旅游业的从业者,应该像月牙泉边的那位女摄影师一样,去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若你是不时外出的旅游者,应该做到文明出行,以此来回应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所给予你的美好。
改革开放的40年,在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一瞬间,但对于一个人普通人来说,却接近于人生的一半。作为旅游行业发展过程的亲历者,我感佩与珍惜这一历程。
作者:高舜礼,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曾任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综合协调司副司长,挂职云南省怒江州政府、省旅游局,曾任中国旅游报社总编辑、社长。 曾作为旅游行业和部门的代表,全程参与了中国加入WTO谈判;推动和参与《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起草,构建假日旅游工作机制,设立中国旅游日等。
本文由凤凰网旅游原创首发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载请联系后台,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想勾搭主页君,可以加我们私人号:
生活家LIFE+
ID: lifeofwealth2015
我们还为你准备了更多目的地实用指南
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
国内:西藏 | 北京 | 港澳 | 台湾 | 川渝 | 湖南 | 云南 | 江浙 | 东北 |内蒙古 | 新疆
| 福建 | 西沙 | 甘肃
国外:日本 | 英国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新西兰 | 俄罗斯 | 东欧 | 中东 | 非洲 | 欧洲 | 大洋洲 | 南亚 | 韩国 | 朝鲜 | 南美 | 东南亚 | 以色列
编辑:徐婧
主编:许玥
投稿:all_travel@ifeng.com
新浪微博:@凤凰网旅游
如果想获取更多最新的旅行资讯,可以下载我们客户端【凤凰新闻】并订阅【旅游】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