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交卡距离无卡支付还有多远?

2017-12-18 瓶子 华商网

【新朋友】点标题下“华商网”订阅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或收藏

11月3日,西安城市一卡通公司正式发行互联互通卡,目前在长安通各客服网点均可以办理。

这个互联互通卡和咱们平时用的长安通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来说,持有互通互联卡,除了在西安乘坐部分公交线路使用之外,在拥有“交通联合”标志的全国194个城市(持续增加中)都可以在乘坐公交、地铁时使用。

终于和全国一盘棋,西安市民苦心期盼的“并轨全国”,眼看着就来了。


目前,互联互通卡在西安可以在11条公交线路和地铁上使用。

虽然公交线路还很有限,但系统升级需要有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刷卡终端的改造,西安市会有越来越多的线路支持互联互通卡。

西安的交通卡融入全国体系,这是好事,但也有人会提出疑虑,新发行的互联互通卡仅能在公共交通支付时使用,远没有长安通的功能性强大,后者除了公共交通,还拥有买早餐、交停车费、享受景区优惠、图书借阅等等便民服务的政策。

说到这,华宝就得给大家普及一点背景知识,因为这个新出的互通互联卡并不是我们用了多年的长安通的升级版,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想要搞清楚互通互联卡、长安通、甚至全国城市一卡通之间的区别,先得了解这几个项目到底是怎么回事。

互通互联卡

2013年3月,交通部主导启动“全国交通一卡通互通互联项目”。这个项目的任务,仅仅是交通服务(所以不包括买早饭),主导者是交通部,在互通互联卡上可以看到“交通联合”的字样。截止今年10月,全国已有包括西安、咸阳在内的194个城市互通互联,涉及到出租、公交、轨道交通、BRT、轮渡等几乎所有交通领域。

全国城市一卡通

该项目2012年正式开通,在之前各地城市一卡通的基础上,力争实现本地城市一卡通在其他城市刷卡消费,并且持卡人能够享受当地刷卡的优惠政策,该项目由住建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推进,在卡上有“City Union”的字样。

与互通互联卡不同的是,全国城市一卡通项目的任务,是朝着智慧城市方向,全面连接全国城市间IC卡消费的信息化和便捷性,而城市IC卡本身的服务内容除了交通支付外,还有诸如生活购物、停车费、景区门票等城市服务。

长安通

即西安的“城市一卡通”,于2009年12月1日开通运行。该项目旨在建设数字西安,打造信息建设,实现一卡通用,方便市民,服务社会。持有长安通卡可以乘公交地铁、坐出租、缴纳水电费等。

技术层面上看,由于住建部全国一卡通项目启动的比长安通晚,并且采用不同的系统,所以虽然都叫“城市一卡通”,但长安通目前还无法与全国城市一卡通实现并轨。

看到这,你应该对几个项目有了大致的了解,所以不难发现,新上市的互通互联卡,并不是我们之前期盼的长安通与全国互通互联,而仅仅是在公共交通领域用的卡,目前既不能买早餐、也不能交停车费,更不能享受景区门票打折。

即便如此,此次西安互联互通卡的上市,依旧将西安市民在全国范围内公共出行领域的便利性提高了一大截,从此以后我们去外地再也不用办当地的交通卡了,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一卡走全国”离我们不远了。

但实际上,大家一直在呼吁的全国互联互通,是想实现长安通在全国范围内通用,不仅能在公共交通领域拥有便捷和高效,还能享受当地的城市服务。这样的“全国一卡通”,岂不是更方便?

说到这儿再普及一下咸阳的情况,在公共交通支付方面,目前存在三种卡共存的局面。

咸阳惠民一卡通

2015年5月1日开通使用。说白了就是咸阳的“长安通”,主要用于医疗卫生、公交车等领域,后续将逐步覆盖出租、客运、旅游等城市服务的多个领域,只能在咸阳市范围内使用。

咸阳公交卡

2015年12月10日正式运行,并加入交通部的互通互联系统,与全国城市联网通用(可见“交通联合”字样)。看见了吧?这就是咸阳的“互通互联卡”,比西安早开通近两年的时间,这种卡仅在公共交通支付时使用。

长安通·咸阳卡

2016年12月底正式发售。这个卡推出于“西咸两地公交卡不通用”的尴尬背景和舆论争议下。因为随着新卡的开通,西安的长安通卡将可以咸阳使用,所以此卡主要的受众应该是咸阳市民。

文章写到这儿,我们清楚了为啥西安新出的互通互联卡没有长安通功能多,长安通不能通全国的问题,也了解了咸阳为啥坐个公交会有三种卡可以用的“奇葩”局面。

以西咸为例,不难引发一波思考:目前这种实体卡的传统支付手段,是不是真的给大家带来便利了?

综上可知,西咸这两座兄弟城市目前有5种可以坐公交车的卡,这和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体化”显然是不相符的。


     

在移动支付已经深入菜摊的当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服务行业抛弃了实体卡,转投虚拟会员卡,甚至依托移动支付平台来作为更便捷的替代。

显然,这一转变既是趋势使然,也是因为实体卡长期以来都存在许多的不便捷性。

尽管办卡、充值、退卡等等环节不断有改进,但显然我们已经默认“出门一只手机全搞定”是更高效的替代方式。

实体卡没有优点么?

有。

我曾随机问了些路人,几乎所有人给我的答案都是:身上不用装零钱了。

没错,不用装零钱确实方便了很多,十年前我们可以把这看做是极大的优化体验,但现在别说零钱,钱我都不怎么带了。

因为我们已经处于移动支付的时代了。

目前主流的免卡移动支付方式主要有三种:

1. 具有NFC近场支付功能的智能手机、手表或手环等移动设备。

2. 支付宝:通过激活APP内的乘车码,在车上扫码支付。

3. 微信:打开“向商家付款”二维码,在车上扫码支付。

在移动支付的时代,还要用户按照指定的时间跑到指定的网点办理、充值、退办公交卡,是无论如何也算不上便捷的。

虽然把手机支付纳入公交支付体系是个巨大且复杂的工程,不是光靠嘴说就可以的,但在互联网巨头们的推动下,全国公共交通支付领域的“无卡化”还是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据不完全统计(其实是在网上随便搜了搜),目前国内至少已经有广州、天津、杭州、武汉、济南、重庆、南京、青岛、石家庄、苏州、温州、徐州、福州、合肥等几十个城市陆续开通了公共交通的手机支付功能。

很多城市为了推广公交移动支付,甚至推出了“刷支付宝免费坐公交”的活动,微信的情况大致相同。

说个具体的例子,截止今年6月底,杭州5千辆公交车全部支持支付宝,杭州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乘公交无需再投币,直接刷手机上的乘车码,连公交卡都不用办,更不用交制卡费,手机充值还能享受立减优惠。

采购公示

在这一点上,西安并没有落后太多。据一卡通公司介绍,2015年他们就联合西安电信、西安移动等运营商分别推出天翼长安通、和包长安通等手机刷卡业务,市民可以持具有NFC支付功能的智能手机刷卡乘车。

今年7月,长安通试运行上线扫二维码乘车,目前在907路和西咸X101路公交车上运行,明年(2018年)还将推出更多手机支付方式。

这无疑是好的迹象,作为城市服务运营者,应当把提供出色的用户体验当做首要目标。

全国大多数城市的案例中,相信绝大多数项目,都是由腾讯、阿里这些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巨头来推动的。他们懂得站在服务提供商角度的商业逻辑:拿出优质的体验和服务,才能获得用户,有了用户才有市场,市场大了才会有商业上的成功。

当菜市场的大婶子都在用二维码收钱的时候,应该说当今社会的移动支付习惯已经养成了。

交通、餐饮、购物、金融等等支付入口已经或者正在被互联网巨头们拿下,再加上早前就已经展开的与政府的合作,医疗、教育、物流、数据等等城市服务项目也已经或者正在实现移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我们是否可以大胆地推论:

在启动5、6年之后,当初为了实现全国城市间IC卡联网消费、提供更高效便捷交通服务的住建部和交通部的互联互通项目,在甚至还没全面完成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与时代发展速度不相符,甚至严重落后的迹象?

实体卡势必要被网络化和信息化特征都更突出的移动支付所取代,无卡化也更符合智慧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交通支付领域正成为移动互联网新的蓝海,也有人把这称作是移动支付的最后一个入口。

除了微信、支付宝这种新兴互联网巨头外,交通运营者本身也不想错过这一波新浪潮。

今年7月,交通部下发《交通一卡通二维码支付技术要求》,想要通过制定标准来统一交通领域的二维码支付;紧接着,住建部8月下发《城市智慧卡二维码应用技术要求》,同样在智慧城市领域想要统一支付标准,这难免又会涉及交通领域。

是的,住建部和交通部又要各自制定交通移动支付的标准了。好在这次无论不管最后是什么标准,都不会再产生两种不同的实体卡,而是一只手机就搞定。

就在前几天,看到上海地铁测试语音购票、刷脸进站的新闻,移动支付的时代,我们离无卡化的全面实现还有多远?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编辑:华宝 | 作者:瓶子 | 审核:乔麦萌

(添加华宝个人微信:huashangwang777)

本文系华商网原创,转载请注明

推荐阅读 |▼

西安新出了个“互联互通”卡!这次能通全国吗?

西安无现金生存周体验 不带手机全完蛋!

在西安 “佛系”地活着是一种什么体验?

 添加华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