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精神迟钝的后果就是内在的空虚

这种空虚烙在了无数人的脸上

——叔本华


又是一个在家连写三篇稿的小长假。

 

后台有读者留言说,小编你们太辛苦啦,放假还这么拼,加鸡腿加粽子(我更想加薪,老板看这里)。另一个朋友说,水水,你这样别说男朋友了,连性生活也不会有,空巢男青年再这么下去会变成丧逼男青年的。

 

 

呃,其实真不至如此,至少昨天那篇《海盗,自由,朗姆酒》,我写得真的挺HIGH的(喝得也很HIGH)。不过说实话,我一直很纳闷,“空巢青年”这个概念怎么一下就横空出世了。从字面上理解,它指那些在大城市租房独居、也许比较缺乏社交的单身青年。

 

独居,根本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只不过原来的标签更接地气:北漂。在北京市大范围拆除城中村、封闭隔断间和地下室之前,我们还曾被叫做“蚁族”、“鼠族”等等,类似的还有“蜗居”。现在它的形容词前缀从地位卑下的动物,变成了似乎有点现代味道的“空巢”。

 



水水注:“蚁族”是存在的,尽管这个概念现在很少被提及。它指代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这些30岁以下的青年聚居在城乡结合部或城中村,像蚂蚁的聚落一般。这些人受过高等教育,拥有充分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但并未被社会所重视,是如蚂蚁一般的“弱小的强者”,也是许多大城市逐梦者的人生必经过程。如果你还能找到《蚁族》系列,推荐你读读看。


但是转念一想,“空巢”也不是什么新概念了。这个词源于“空巢老人”,那些因子女和亲属外出务工而独居的老人,隐含了国人在思念故土与拥抱未来之间挣扎的情绪,自带一股悲凉的意味。

 

然而,“空巢”之于故乡的老人和大城市的青年,隐隐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空巢老人在家,是一种守望,等待着四散的至亲们终有一日,候鸟归巢;空巢青年在家,是一种力量的积蓄,在看似狭小落寞的空间中规划未来,终有一日亲手构筑,成为你心中那座坚不可摧的城堡。

 

 

鸡汤吗?一点都不,心里话而已。作为候鸟的我们飞了这么多年,还不是为了让自己的未来赏心悦目一点。有些人会在“空巢青年”后面自动进入悲情联想模式,孤独啦落寞啦丧逼啦没有性生活啦,无端端搞得自己很痛苦,没必要嘛。

 

 

先问你一句,自由不好吗?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鲁迅

 

卡夫卡曾说,我是自由的,那正是我迷失的原因。巴博萨船长说,迷失就对了,迷失意味着你正在向目标前进,如果目标这么容易能被你找到,那别人早就比你先到了。

 

自由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它的含义千千万万,一个有点自闭倾向的作家,和一个自由惯了的海盗(虽然是艺术形象),对“自由”以及它的延伸概念可能会有着截然不同的解释。

 

 

空巢也可以是自由的一个延伸。相信各位都有过高校宿舍生活,几个臭男生挤在一个房间里,每天各种坦诚相见,空气中弥漫着汗味烟味脚臭味,仅有的隐私可能是你挂起的床帘(通常这样做的男生会被私下取笑),以及锁起来的柜子,还有隐藏在无数文件夹深处的爱情动作小片片。

 

这很青春,这很回忆杀,每个人都能说一长串宿舍故事,杯酒下肚可能还会老泪纵横什么的,但是……你想再过一次这样的生活吗?

 

 

我相信你不想。要么你已经尝过自由的味道了,要么你梦想着尝到它。

 

一个人住,你可以把房间打理得干干净净,也可以东西随手乱扔,反正都是你的生活。你想开音响放左小祖咒,或者放Rihanna跟着节奏摇摆,都不会有奇怪的眼光注视你。你想打字打碟打PS4,打扫打飞机打豆豆,随意——这是你的地盘,你做主。

 

我们上大学时,最盼望的事情之一,就是什么时候自己租房子,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小的时候,最开心的就是突然有一个下午,老爸老妈爷爷奶奶全都不在家,你想干嘛就干嘛。如果你已经成了家,你也会在心里暗暗想着,哪天就你一个人在家多好,轻松自在。

 

 

自由的味道令人无法抗拒,这就是空巢的魅力,或者说,福利。相信我,自由远远比热闹更重要,更何况很多时候,热闹并不一定能为你提供自由。

 

 

再问你一句,空巢 = 孤独?

 

“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

——阿尔贝·加缪

 

“空巢”和“孤独”确实有着天然的联系,但“孤独”你可以换个词用:自己待着,这样瞬间就没了那种悲凉感,就是没那么文雅。

 

但是很多人不吃这一套。于是,“空巢青年”的内涵和在似是而非中被强加进来的孤独感,让一种小确丧的形象一点点地丰满起来。大城市里的独居青年们,开始用“空巢青年”来自嘲,欣然接受这种自带悲观主义的设定,然后开始撒娇。

 

 

忘了带钥匙,只好含泪找开锁师傅。解决方案是出门别着急,想着带钥匙。

 

厨房好久没用,反而堆满了外卖盒子,想有一个TA好好吃饭。解决方案是研究一下一人食,有机会多跟朋友聚聚餐,实在不行上称看看体重,你就知道外卖多半不健康了。

 

生病了,好难受,却没有人为我端来一杯温水。解决方案是赶紧吃药,没事好好锻炼身体。

 

夜深人静的时候,多想有一个TA伴我入眠。解决方案是养只猫,或者狗,约起来也可以。

 

孤独感随时会有,只是有些人选择将它放大,有些人选择消化它,还有人会选择让它变成鞭策你的动力。说到底,这种被放大的孤独感,背后可能是你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产生的焦虑。人是社会动物,我们的基因里刻着需要他人认同的需求,并以此定位自我。

 

正在你焦虑的时候,“空巢青年”的概念出现了,给了你认同感和归属感,尽管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自己选择独居的。

 

 

每一种选择的背后,都是一定程度的放弃与牺牲。你选择了独居,选择了给自己的生活和思考留出空间,自然也要放弃一部分热闹与理解。

 

话又说回来了,空巢青年真的缺乏社交吗?先不说你的朋友圈,根据网易前阵子推出的调查报告,半数以上的空巢青年,每周至少和朋友聚会一次。大都市里的空巢青年,可能在地理上远离熟人,但由于资讯的发达,我们随时可以与他人产生必要的联系,绝非那位经常把自己关在地下室写作的卡夫卡,更何况我们也远远不及它。

 

 

我们都很年轻,我们都在前进,偶尔牢骚可以,千万不要矫情。

 

 

最后问你一句

空巢是不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林语堂


费孝通的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描绘了中国自古以来农耕社会那固化的社会关系——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必须做出包括家族、氏族、婚姻、邻里在内的大量社会缔结,以此保障所有人的生存,也因此而衍生出中国根深蒂固的人情社会。一个单独的个体,在这种充满了社会缔结的环境中,很难生存。

 

但是大城市打破了一切。城市相对而言是宽松的、自由的、进步的环境,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缔结,人们可以在这里抽离旧有的社会关系,凭借个人的能力谋得一席之地。这就是为何都市化不可逆转,越来越多青年人选择进入城市寻找机会,同时倾向于选择独居,压低所有的非必要社会支出成本。

 

 

现代社会将个人的力量逐渐放大,我们选择独居,也是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另一位来自纽约大学的社会学教授Eric Klinenberg,在他的专著《单身社会》中写道:

 

“尽管传统思想一直告诫我们,独自生活将导致孤独和与世隔绝的孤立……然而绝大多数单身者正热忱地投身于社会与社交之中……年轻人支付高额租金,以换取自由和隐私;单身者不愿为了不完美的伴侣,而草草牺牲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方式……在媒体无处不在、人与人高度紧密相连的社会中,独居令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更懂得享受他人的陪伴。”

 

他的结论是,单身社会,正成为一次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于是我们有了前阵子热炒的单身经济,以及被很多小确丧拿来自嘲的空巢青年,只是前者的内涵更为正面。

 

 

不管你对未来的规划如何,独居可能都是你必经的一种生活状态,以及生活方式。在孤寂的思考中拥抱自由,塑造生活,成为你想成为的样子,挺好的啊。

 

我承认有的时候,我也会空虚寂寞冷。但这毕竟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我还要去追寻心中的诗和远方呢,自怨自艾不能解决问题,也真的没必要。

 

实在不行,就像马薇薇说的,养条狗啊。养个毛茸茸的傻孩子,生活更有趣了,搞不好单身问题也会解决的哦。

 


我们都很年轻

我们都在前进

偶尔牢骚可以

千万不要矫情

希望能和你一起共勉


——————

图片来源:Google、Tumblr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