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丨对公营销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
欢迎金融科技工作者积极投稿!
各抒己见!
投稿邮箱:
newmedia@fcmag.com.cn
——金融电子化
文 / 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 赵钊 杨声钢
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 梁燕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促使中国金融业从“信息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向“智能化金融”转型,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行业应用结合的不断深入,数字化转型是技术引领下的一次彻底变革,为商业银行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银行”的机会之门。
对公业务历来是商业银行必争之地,对公营销数字化转型,更是一件关系到银行对公业务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大事。中国农业银行牢牢把握产业互联网化的战略机遇期,积极贯彻落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再造一个农业银行”战略部署,按照“互联网化、数据化、智能化、开放化”的思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驱动,积极探索对公营销数字化转型。
牢牢把握营销领域数字化转型方向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金融科技手段的深入应用,在银行业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推进营销领域数字化转型探索,构筑强有力的营销体系,“将合适产品或服务在正确时点、正确渠道营销给正确用户”,成为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焦点。
农业银行顺应数字化营销趋势,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业务架构梳理和整合为基础,构建客户立体画像、拓宽线上获客渠道、探索穿透式营销模式、打造“模块化、组件化、服务化”的对公营销中台,为客户经理营销提供强大的“智慧引擎”,全面提升对公业务五大能力:一是智慧洞察能力。提供清晰完整的对公客户统一视图,建立完善的对公客户标签体系,实现精准“客户画像”,支持不同场景下对客户进行细分的需要,帮助营销人员准确识别客户,洞察客户金融需求和潜在风险。二是智慧营销能力。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对公客户全生命周期挖掘体系,自动为营销人员推送营销线索和产品销售建议,甚至直接面向客户推荐产品和服务。提供联动营销、移动营销等支持工具,提升营销效率和营销合力。三是智慧创新能力。打造对公产品数字化信息中心,提供基于营销视角的对公产品目录和统一的对公产品视图,为产品创新、产品快速上线、产品营销和产品后评价提供全面的支持。四是智慧决策能力。建立完善的对公业务分析主题和分析模型,提供决策分析工具,支持用户按需进行自助式的数据分析,满足不同层次的经营决策和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五是智慧风控能力。利用客户画像,为客户识别和业务准入提供专家支持,树立第一道防线。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持续进行客户监测,主动进行风险提示,防范客户信用风险和流失风险。
全面推进对公营销数字化转型实践
1.整合数据,绘制客户多维画像
加强行内外数据的采集和整合,丰富和完善标签体系,建立细分画像和立体画像,提升算力和时效性,扩展服务能力,做好营销服务支持,构建营销中台的“核心引擎”。一是加大数据引入,加强与外部公司、分行的联动,在现有部分工商数据的基础上,加大对政府、行业、司法、税务、金融图谱、场景金融等数据的引入;二是以公私联动和差异化客群营销体系搭建为突破口,完善标签管理体系,绘制客户立体和细分画像,通过引入Flink等实时技术提升画像的时效性,打造实时画像;三是提升画像对外输出能力,引入图数据库和ES等技术提升标签处理能力和搜客能力,提高画像系统算力,构建标签化的画像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千企千面服务输出能力,扩展画像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2.抢占入口,拓展场景获客渠道
依托数据驱动和营销全渠道触达等策略,拓展场景营销入口,融入G端或B端场景,发力G2B2B(政府对银行对企业)营销赋能,实现获客和活客。一是以服务小微客户为切入点,在小微政通G2B2B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与政务平台和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实现营销输出和场景获客;二是加大与行内场景金融系统融合,包括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医院、智慧校园、E账通、E链贷等系统;三是继续完善场景营销工作平台(场景通),满足对公业务场景营销的需要,支持筛客户、选产品、配渠道、建商机的自动化流程,支持向各渠道输出营销场景。
3.探索穿透营销模式,解决营销抓手痛点
为提升网点精准营销水平和拓客、活客、留客能力,农业银行以深圳分行普惠客户营销为试点,从公私联动、内外联动、关系联动、贷销联动和总分联动五个方面构建营销模型,探索穿透式营销新模式。试点项目经过4个月的运行,营销成效明显:一是通过大数据挖掘营销线索,网点营销效率大幅提升,帮助经营行实现了优质客户营销线索快速定位,相比以前单纯扫街式营销,营销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二是通过存量客户转介绍,新客户营销成功率显著提高,试点网点营销的新客户中,通过存量客户转介绍联系上的客户占比接近三分之二,相比以往的电话营销陌生拜访,成功率提高了近10倍。三是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模型的营销结果,基于立体画像的公私联动模型结果营销参考价值凸显。四是通过本次项目实施,存量客户价值得到充分挖掘,进一步深化了与存量客户的业务合作。
4.打造对公营销中台,提升数字营销能力
农业银行在数字化平台建设的统一规划下,打造了包含“一平台六中心”的对公营销中台,实现了驱动客户经理营销的强大“智慧引擎”和“智慧大脑”。对公营销中台通过PC和移动APP双渠道提供服务,实现全机构、全客户、全产品、全营销流程的完整覆盖。六大中心既是服务对公客户营销管理相互关联的重要功能模块,又能够相对独立地与农行零售中台、信贷中台、运营中台以及前端渠道进行互联互通,实现共享复用对外赋能。
(1)客户中心。提供对公客户识别、客户分类管理、客户关系维护、客户细分等功能。一是规范KYC流程,识别客户身份,履行客户部门“第一道防线”责任。二是从管账户、管产品、管服务、管风险等方面,帮助管户经理落实“有效管户”工作。三是提供灵活的客户分类和市场细分工具,既支持单一客户、潜在客户和集团客户的分类管理,又支持从区域、行业、规模等多个维度进行客户细分。
(2)画像中心。标签化客户特征信息,实现对客户的深入洞察。一是整合行内和行外数据,形成对公客户统一视图。二是在此基础上,从客户综合价值、忠诚度、产品偏好、关联网络等方面,提炼客户特征形成标签,使银行对客户的认识更加全面、立体。三是对接开放银行平台、BoEing、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等系统,为对公业务全渠道提供标准化客户画像服务。
(3)营销中心。通过构建完整的精准营销模型体系和规范的营销流程,全面支持精准营销、链式营销、联动营销和场景营销。一是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构建业内领先且符合我行业务特点的对公业务精准营销模型体系,作为驱动智慧营销的“引擎”。二是构建商机驱动的精准营销和销售管理双闭环营销管理模式,对营销活动和商机进行全过程管理,提高营销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三是落实集团合成战略,规范联动营销流程。四是根据客户所处行业、规模、产业链节点,为客户进行产品智能推荐或提供端到端的综合服务。
(4)产品中心。提供从产品创新、灵活配置、营销支持到后评价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一是建立营销产品信息库,支持营销人员随时随地、一站式获取全行对公产品营销资料。二是支持组件化方式的快速创新,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三是通过提炼产品和客户特征,建立产品与客户的匹配,支持“按客户找产品”和“按产品找客户”。四是建立产品定价和业务审批平台。
(5)决策中心。以业务应用为驱动,建立丰富的分析主题和模型,为经营决策提供数据和工具支持。一是建立完善的对公业务分析主题和分析模型,为各级管理层提供多样的业务经营分析工具。二是建立资金流大数据分析引擎,监测分析资金流动规律。三是支持用户定制个性化分析模板,满足灵活的多维分析、自助分析需求。
(6)业绩中心。提供客户经理和营销团队的业绩计量工具。一方面,提供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协同合作的“矩阵式”团队管理工具。另一方面,构建对公业务业绩计量中心,建设涵盖经营性指标和过程管理类指标的对公业绩指标库,逐步实现穿透式考核指标为主、个性考核指标为辅的人员、团队业绩计量体系。
对公营销中台通过线上、线下、远程、场景等渠道来精准触达客户、营销客户、服务客户,对公司、大客、普惠、机构等客户业务形成支撑,形成客户经理营销的强大“智慧引擎”和“智慧大脑”。
结 束 语
放眼世界,全球银行业已步入“Bank 4.0”的数字化时代,如何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加快数字技术应用、推动数字化转型是传统银行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对扑面而来的数字化技术革命浪潮,中国农业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驱动,不断探索对公营销数字化转型,形成全新的对公业务经营模式,使服务无缝嵌入客户生产经营、生活消费全过程,使客户随时随地获取在线金融服务,全面提升对公业务智慧洞察、智慧营销、智慧创新、智慧决策和智慧风控等五大业务能力,不断助力农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工程。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实战丨提升业务连续保障,夯实科技发展基础 ——江西省农信联社同城灾备数据中心迁移实践
关于仿冒我刊收费的声明
我刊自创刊以来,从未向投稿人收取过任何费用。任何以刊发文章为名向投稿人收取费用的行为,均属于对投稿人的欺诈行为。
我刊官网地址为 www.fcmag.com.cn。
我刊投稿邮箱为 fcmag@fcmag.com.cn。
对于仿冒我刊网站、网页的违法行为,我社将追究其侵权责任,以维护我社和投稿人的合法权益。仿冒网站、网页举报电话:010-88232443
《金融电子化》新媒体部:主任 / 邝源 编辑 / 潘婧 傅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