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报道 | 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助力金融机构决胜算力时代

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2021-05-22

文 / 《金融电子化》杂志社  潘婧

如今,随着数字化经济浪潮的持续推进,“计算能力”已逐步成为新的发展动力,一个“算力时代”正奔涌而来。金融业作为数据密集型和科技驱动型行业,一直以来都将数据资产及大算力作为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各金融机构围绕客户洞察、精准营销、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持续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应用,促进数据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如今,为持续提高数据挖掘质量,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实现数据从生产要素到商业价值的全流程转换,近而支撑自身数字化转型提速,各金融机构需构建一个可快速适应业务变化、高算效低能耗的数据中心网络,在云化升级、存储全闪存化等变革之下,下一代数据中心网络正在向全以太化的超融合架构迈进。


传统数据中心网络面临三大痛点

2021年5月13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发起,ODCC(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组织起草,运营商、互联网、设备厂商、高校等近十家企事业单位联合撰写的《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白皮书》在“2021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该研究报告详细介绍了数据中心网络对于算力的意义,并指出传统数据中心网络面临三大痛点问题。


一是三张网络协议不统一。数据中心内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应用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三大资源区:数据存储区、高性能计算区、通用计算区。业务在某个区域内或多个区域间的数据流动,依赖于网络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大规模组网场景下,三张网络协议不统一的情况造成网络无法满足计算、存储等业务不同的传输质量要求,同时引发“木桶效应”,拉低整个数据中心的实际算力水平。此外,网络丢包也将导致计算、存储性能的急剧下降。


二是多工具、多平台数据管理割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数据中心中积累了数量繁多、功能各异的网络辅助管理软件,这些运维工具可分为四大类别,网元管理类、网络配置类、状态监控类、数据分析类。多套运维工具独立运行,一方面功能覆盖有限,只能解决运维生命周期某个阶段的问题,端到端效率改进有限;另一方面运维数据和分析结果在不同工具间不能共享,无法及时分析出端到端的故障根因,导致业务体验难以管理。


三是多云算力跨区域、跨场景灵活调度面临挑战。云化数据中心通过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打包提供IaaS服务,云内资源高度耦合,跨云协同具有天然缺陷。网络实现多云互联面临一系列挑战。首先是需统一管理平台:用户界面需提供一致的编排体验,避免多界面、多入口。底层模型上,要求对不同形态云间网络提供模型抽象,以统一的模型视角控制跨云互通编排,屏蔽网络形态差异。其次是要实现北向开放对接:不同行业、企业的云管平台与组织业务关联性极强,跨云网络编排组件需具备良好的开放集成能力,与云管平台北向开放对接。再次是应具备多云联接编排能力:企业跨云互通业务极其丰富,需考虑是否基于网络层地址对接,是否基于隧道互联互通,是否经过安全设备过滤,是否需要负载均衡分担等诸多因素。最后是要具备多厂商设备纳管能力:数据中心内网络设备多厂商、多款型、多版本成为常态,跨云网络编排组件需具备多方厂商设备纳管能力。

 

全无损以太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应势而出

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重要“数字底座”,是助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今,金融机构对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核心诉求已不只是通过虚拟化技术,提升资源使用率及业务弹性,更对数据中心支撑应用所需的运算性能及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要实现高算效低能耗,除了合理规划资源布局,网络技术创新也是关键的一环。《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白皮书》提出,下一代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应具备以下特征。


一是全无损以太网络,实现流量承载融合。通用计算、存储、高性能计算网络统一承载在0丢包以太网技术栈上,实现大规模组网协议统一,TCP、RoCE 数据混流运行,打破传统分散架构限制。


二是全生命周期自动管理,实现管控析融合。基于统一网络数字孪生底座, 依托以大数据及AI技术,实现规划、建设、维护、优化全生命周期自动化,代替人工处理大量重复性、复杂性的操作,并可基于海量数据提升网络预测和预防能力,打破多工具多平台分散管理限制。


三是全场景服务化能力,实现全场景融合。抽象数据中心网络“物理网络服务”“逻辑网络服务”“应用服务”“互联服务”“分析服务”等核心服务能力,基于开放服务化架构实现多厂家、离线与在线数据的灵活接入。满足多私有云、多公有云、混合云、以及丰富行业场景下的网络统一编排需求,支持算力跨云灵活智能调度,打破区域与场景限制。

 

CloudFabric 3.0助推金融机构创新提速

据悉,今年3月华为发布了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CloudFabric 3.0解决方案。该方案拥有全以太HPC网络、双活全以太存储网络、全生命周期自动化、全网智能运维四大特点,可解决因丢包导致算力和数据损失、业务部署缓慢、运维复杂等一系列问题。可助力金融机构进行更丰富的业务创新,实现更多的价值创造,从而赋能金融机构智能化升级转型提速。





《金融电子化》新媒体部: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潘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