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欢迎金融科技工作者积极投稿!

投稿邮箱:newmedia@fcmag.com.cn

                                           ——金融电子化

文 / 华夏银行信息科技部  刘小伟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新正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的细分领域,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也不断改变和重塑银行业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十四五”时期,国家将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经济发展。而随着各行业各领域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对于具有天然数字基因的银行业来讲,无论从国家发展大局,还是行业自身需要,实现数字化转型都将成为必经之路。


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

1.从“三个机遇”认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一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机遇。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正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而随着金融科技迅速发展、新基建加快布局、数字货币多地试点加速、监管沙盒扩围提速等,这些宏观政策及新型基础设施升级为数字化转型创造了良好环境。在新经济战略的带动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韧性。


二是新技术革新的重要机遇。科技始终是推动金融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降低了金融运营成本,也推动了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商业银行快速融入城镇化、大健康、大消费等产业场景,产业生态平台建设和渠道服务布局,将为银行新一轮科学技术应用带来广阔空间。


三是新要素体系的重要机遇。数据资产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数据治理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为了引导银行业加强数据治理,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数据治理纳入公司治理范畴,推动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重视数据治理,打好数据治理基础,制订数据标准化规划,建立数据质量管控机制,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实现一般意义的“数据”向有价值的“数据资产”转化。


2.从“三个关系”认识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

一是“外部环境”与“内生动力”的关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社会各产业、各领域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实体经济的血脉,只有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数字化转型,才能融入发展大潮。因此,银行自身数字化能力提升,以及与外部数字化环境融合适配就很迫切。


二是“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关系。需求侧,客户群体结构的显著变化,导致客户行为习惯发生变革。90后、00后开始成为社会消费的重要群体,他们更愿意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式获得服务,追求定制化和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供给侧,银行传统的网点服务、上门推销、电话营销等无差别金融服务模式已不再受青年客户的青睐,倒逼银行在供给侧加快数字化转型。


三是“创新发展”与“守正行稳”的关系。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终端的普遍使用,金融创新服务已渗透到居民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针对互联网用户信息泄露、非法收集等信息安全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监管制度,对金融创新服务合规性、信息安全保护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银行在创新业务模式、推动自身经营发展的同时,在遵守国家政策及监管要求的基础上,首先要保障系统运行安全、保护客户信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一是敏捷组织体系有待进一步普及。数字化转型将依托银行业内外的全方位力量。传统组织体系下,部分银行业务存在前中后台协同效率不足、业务科技融合不够、难以形成创新合力的情况。银行机构在保障运转稳定顺畅的前提下,鼓励探索有利于数字科技创新应用、产品服务迭代创新的敏捷型、差异化的组织形式,提高金融产品服务对客户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需求的响应效率。同时,当前银行数字化转型也面临着高端数据建模类人才、数据应用开发人才、数据安全人才和互联网法律人才等缺口,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也应值得行业和社会的关注。


二是技术升级需要稳中求进。近年来,银行机构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催生出了一系列的新模式、新场景,对银行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转型应综合考虑现有架构体系和技术路径,以前瞻性的视角,做好架构规划的顶层设计和技术体系的进化升级,适应以用户为中心的敏捷交付、灵活调度和开放互联等新需要。同时,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部门,保障信息系统稳定、业务持续运行始终是银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要立足自立自强,不断充实科技力量,提高自主掌控能力,牢牢把握住转型发展的主动权。


三是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2020年4月,中央印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与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并列为五大生产要素。从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来看,数据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银行机构拥有了大量数据,在数据量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但在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方面,距离满足创新转型需要、释放数字化价值、符合监管数字化要求,还有着一定差距。数据不一致、数据割裂、数据孤岛等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系统治理,将可能会制约银行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和创新发展效能的发挥。


四是数据安全风险不容忽视。数字化转型推动业务模式创新、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使风险的形态、路径和安全边界发生了变化,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更为突出并且日趋复杂。金融科技、数字化、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其实并没有改变银行的发展初衷和内在本质,风险防控仍然是行业必须坚守的底线。银行应关注新技术应用背景下的安全风险形态,综合治理、系统施策,防止发生侵犯客户隐私、泄露数据信息等事件。同时,要注重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在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实践过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当了排头兵和先行者的角色。特别是近几年,主要商业银行结合自身规模、战略定位、经营模式和发展优势等,从体制机制、业务模式、技术创新等领域进行革新,取得了积极效果。部分理念先进、业务突出、技术扎实的领先银行,更是构建起职责清晰的数字化组织体系,建立了敏捷决策制度,配以创新激励与容错机制,拓展消费数字生态圈,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构建开放共享的金融服务生态,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方向迈进。结合银行数字化转型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建议在转型推动过程中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见图1)。

图1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实施策略及建议


一是战略先行,统一认知、文化和行动力。在实施数字化转型之前,首先要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根据自身规模、定位和差异化发展方向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数字化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数字化转型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创新引领,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数字化转型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营造包容试错的创新文化,探索孵化新的产品和服务,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能。


三是数据驱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挖掘数据价值。一方面,全方位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构建企业级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创新数据融合分析与共享交换机制,强化业务场景数据建模,深入挖掘数据价值,提升数据洞察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水平,厘清数据权属关系,强化隐私防护,降低信息泄露风险。


四是开放共赢,坚持协作、共享、共建。一方面,银行业通过与外部生态合作,为客户提供快捷、便利的综合性服务,实现金融与民生服务、产业经济跨界的融合。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开放银行,基于数据、算法、流程等,为个人、企业、政府等提供无所不在、极致体验的金融服务。


五是坚守底线,筑牢系统、网络和信息安全防火墙。安全稳定是银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银行业要在遵守法律和监管规则、保障信息系统、网络和客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技术转型提升科技自主可控水平,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风控手段,实现转型发展与安全生产相互促进、协调并进。


(栏目编辑:张丽霞)





往期精选: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观点 | 新基建背景下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对比分析

● 观点 | 数字化时代的新场景新生态

● 观点 | 构建商业银行安全文化体系

● 观点 | 视频监控人脸识别技术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对策

● 观点 | 区块链 :搭建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可信桥梁









《金融电子化》新媒体部: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潘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