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加快智慧安防转型,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2022-10-19

欢迎金融科技工作者积极投稿!

投稿邮箱:newmedia@fcmag.com.cn

                                           ——金融电子化

    

华夏银行乌鲁木齐分行    姜慎威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下,银行正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和创新力度,以金融科技引领银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金融服务方式更加多元化,极大地降低了广大客户对银行物理网点的依赖,线上金融业务的发展更加深入与广泛,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的表现形式也随之改变。金融机构安全保卫工作已不能再局限于守护押运和看门护院,不能再以“三防一保”加以概括。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银行安保工作,亟待认真思考和大胆探索。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银行发展的

新引擎

当前,发展数字经济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利用大数据为碳中和赋能增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最关键的就是能源转型,而在这个过程中,大数据正在带来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完整准确贯彻“两山”理论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出适合实际的有效路径,促使产业结构变“轻”、经济形态变“绿”、发展质量变“优”。发展数字经济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数字经济减少了信息流动障碍,加速了资源要素流动,提高了供需匹配效率,有助于实现银企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我国高速泛在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形成,数字经济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渗透,网络环境的逐步完善和手机APP的迅速普及,使得移动金融服务需求不断被激发。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将越来越表现为数字能力、信息能力和网络能力,数字金融已经成为新风口,成为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和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其中智慧安防与业务融合的“大安防”机制将成为银行案件防控的关键,银行要结合数字化授信、数字化智能风控等技术应用建设开放金融平台,综合分析风险因素,提高对风险的感知、预测和防范能力,从而发现隐藏在海量操作行为下的异常行为,打造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处置的全流程案件防控体系,降低对人的行为准则和技能的依赖程度。


银行安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金融机构安保与金融犯罪处于攻守博弈的两端,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日趋智能化、科技化和信息化。因此安保工作也应与新型的金融业务紧密关联,积极推动互联网+安全的“大安防”管理机制,安全保卫队伍由传统的“看门护院”转向技能专业化、管理精细化、手段科技化的发展方向。简单粗放和机械式的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当前安保工作要求。


1.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安保工作发起挑战。余额宝、微信支付、手机理财等业务助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2016年3月2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上海成立,并通过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章程》《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倡议书》等4份文件,推动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健康发展。许多银行已感到了新业态对传统业务的冲击,开始了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合作,有的已将研发重点转向互联网金融。


2017年,多家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宣布牵手,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金融服务。2017年6月,华夏银行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建普惠金融、智能金融和科技金融。


银行保卫人员应认识到:银行不再是一个场所,而是一种行为。从长远发展来看,作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互联网金融不但将与传统银行共同发展,甚至可能超越传统银行业规模。新的互联网金融工具在大规模快速分析、智能预测、精准营销等领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银行安全保卫部门应及时更新观念,尽快提供与数字金融业务相适应的金融安保服务。


2.银行安防工作的信息化、科技化已迫在眉睫。当前,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更是走入寻常百姓家,融入了大多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与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伴生的,则是花样翻新的金融领域犯罪案件,令绝大多数消费者防不胜防。例如,电信诈骗案件因其隐蔽性强,涉案金额大,犯罪空间广,查处难度大,已成为金融领域案件的高发地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又如,银行卡信息测录、复制盗刷案件频发,尽管受到了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一些典型的诈骗手段有所收敛,但新的花样还是层出不穷,发案数量和涉案金额仍然居高不下。此外,伴随一些所谓的创新金融衍生品或是新的营销渠道的产生,背后很快就会有各种花样翻新的诈骗手段出台。究其根源,一是持牌机构急功近利,尚未制定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就急于上市,加之运行过程中对风险环节评估不足,控制不力,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二是不法分子钻监管的空子,利用人们暴富心理制造虚假金融产品和平台牟利,给防范意识不强又急于获利的群众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甚至影响了国家信誉和社会稳定。


要适应新的发展趋势,金融机构的安防工作也必然要走向信息化、科技化、数据化,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金融安防的深度整合,培育新型安防模式,形成新动能。如果只关注传统金融安防模式,不肯主动实现转型或“重塑”,金融安保工作就难以适应业务发展需要。传统金融行业存在方式的基础已经被动摇,促使金融安保工作的历史使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金融安防的转型和“重塑”必将成为继网点转型和产品重构之后的重要工程,全面实现安防信息化势在必行。将安全防范措施深入到各项业务中,分析风险防控薄弱环节,参与安全防控措施研究,与业务部门共同完善风险管控,加强与监管部门的信息交流,探索有效的防范措施,形成“大安防”机制,遏制案件的高发态势。


3.人才队伍建设是智慧安防转型的关键。2021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同时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出成果。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人才队伍是实现智慧安防转型的决定因素,没有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做后盾,就难以实现安保工作转型升级。为此,要实施安全管理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顶层设计,推动人才队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完善安全保卫人员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围绕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引进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等方面科学规划、大胆创新人才使用和交流,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吸引力和安保人才的竞争力,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积极探索智慧安防发展的新业态

我们谈未来银行,实际上未来已来,谈的是现有认识已经可以想象的、正在加快形成的、呼之欲出的银行经营模式。未来银行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科技+数字化”。只有掌握了数据和数据分析能力,并有相应的敏捷组织和体制机制与之配套,才可能形成与未来银行相适应的安全防控体系。


1.数据已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分析对于银行的重要性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关于银行如何获取以及如何使用大数据的讨论层出不穷。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首次把数据要素与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并列,成为中国经济的生产要素之一。在新基建的基础上,数据将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正以更深度的方式为经济发展赋能。


从信息时代迈向数字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数字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通过模式重塑,才能抓住数字技术赋予的时代红利。对金融机构来说,金融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是核心要义,我们常说金融业其实是经营风险的行业,经营风险的过程包括风险定价、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多个环节,而这一切在产业数字金融时代均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


例如传统金融交易过程中,难以实时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和信用评级,金融机构只依靠客户提供的静态信息进行信用和风险评定,在合约确定后信用额度和风险等级长时间保持不变,由于缺少动态变化信息,无法及时进行额度调整或采取措施化解可能产生的风险。


2.自建风控模型缺乏数据与场景。传统欺诈防控模式在识别手段、风险研判、处置能力和体系建设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风险管控机制,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打通信息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形成统筹利用、开放共享的数据平台,构建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综合分析风险因素,提高对风险的感知、预测和防范能力。


例如目前的互联网存贷款业务,其具有存款利率敏感、波动性大的特点,往往需要高息吸存,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风险明显上升,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互联网贷款有其合理性,它既填补了传统金融业务服务不到位的部分,也更加便利快捷。但同时,它也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对于有条件的银行而言,可以自建风控体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不在于模型、人才,而在于数据与场景的缺乏。


3.建立数据脱敏机制,加快数据共享。一是大数据时代,数据资产化成为趋势,政府或银行内部运行的数据成为宝贵的数据资产,而诸多应用涉及公司或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将成为数据共享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快建立数据脱敏机制尤为重要。二是随着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开展,信息孤岛将成为大数据应用的桎梏。若不能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银行数字化转型将变成一个个“行业示范应用”,无法真正全面推广。随着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大数据风控将进入“深水区”,信息孤岛、信息安全等问题亟待解决。三是只有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中小银行才能从缺乏数据的“无米之炊”中解脱出来,让银行数字化转型更加行稳致远。


4.加快科技创新,完善数据风控模型。华夏银行乌鲁木齐分行成立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引领各业务条线加快大数据的分析应用,挖掘应用场景,建立违规模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风险管控机制,综合分析风险因素,提高对风险的感知、预测和防范能力。从而发现隐藏在海量操作行为下的异常行为,打造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处置的全流程案件防控体系,降低对人的行为准则和技能的依赖程度。创造性解决银行所面临的难题,通过在资源、数据、应用、管理和办公等多方面的整合,实现资源一个池、数据一盘棋、应用一张网、管理一朵云、办公一张屏。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华夏银行新五年规划的起步之年。华夏银行将以建设“大而强”“稳而优”的现代金融集团为愿景,以五年发展规划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坚持轻型化、差异化、数字化、精细化导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安保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同步转型与创新,加快数字化进程,打造大安防体系,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为银行数字化转型和持续高质量发展赋能。


(栏目编辑:张丽霞)





往期精选: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观点 | 信息化形势下国库监督工作研究

● 观点 | 第二代安防集中系统建设思路

● 观点 | 金融企业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体系建设思考与实践

● 观点 | 量子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前景展望

● 观点 | 不要让虚拟化技术成为云时代的掣肘难题










《金融电子化》新媒体部: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潘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