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铁成:跨境金服平台纾困中小企业融资难

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2022-11-29

近年来,外汇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部署要求,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应用,为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提效。2019年以来,外汇局牵头建设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逐步建立起政府部门、银行、保险公司、中小企业等多部门信息共享和端到端的核验机制,陆续推出5个融资类应用场景和3个外汇政策便利化类应用场景,有效提升企业融资信用、银行真实性审核和外汇局事后监管能力,助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风控难等问题,切实便利中小企业跨境资金支付,受到市场广泛欢迎。截至2022年3月31日,通过平台累计完成融资金额超过1500亿美元,服务企业超过1.3万家,探索出一条科技助力企业融资的新路径。


国家外汇管理局科技司司长  张铁成


聚力攻坚克难,平台成效显著

1.传统模式下中小涉外企业跨境融资有障碍。外汇监管中发现,中小企业融资难背后存在数据缺乏共享、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一方面,在传统贸易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不够规范、信用信息匮乏,尤其是个别中小企业资信较差,以质押物造假或重复使用质押物等方式骗取融资的行为时有发生,银行难以采信中小企业自行提供的质押物凭证等。另一方面,银行缺少核查质押物真实性的有效、便捷渠道,难以掌握中小企业在同业融资的具体情况,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格外谨慎。比如,为查验单据真实性,银行往往需要到企业现场进行逐单核查;为防范重复融资,银行通常会在事后将企业的融资情况与企业实际收付汇、进出口量进行比较,分析其合理性。


2.探寻一条缓解企业融资难的实施路径。围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外汇局进行多次调研摸底,提出应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增强银企互信,提高融资效率,立即得到多家银行的积极响应。外汇局作为发起方,按照“自主自愿、共建共赢、规范管理、安全可控”的原则,牵头组织14家银行在目标定位、切入点、区块链底层技术选择、应用场景等方面做了统筹考虑,确定了搭建区块链平台的解决方案。平台主要是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不可篡改、数字签名和多方共识等技术特点,实现数据跨部门的可信交换和有效核验。一方面,通过政府部门、银行、保险公司、中小企业间共享收付汇、出口质押物凭证、出口保单、融资申请、放款等多种信息,原本分散的信息在链上汇集,缓解企业信用信息匮乏、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另一方面,优化融资业务流程,为银行快速准确办理企业真实性审核、重复或超额融资核验和信贷授信查证提供服务,提升银行融资业务办理意愿和效率。


3.平台试点成效逐步显现。平台按照“自主自愿、共建共赢、规范管理、安全可控”的建设思路,以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为切入点,陆续推出5个融资类应用场景。2019年3月,首期推出“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两个应用场景,现已在全国应用。2020年10月,在重庆地区推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融资结算”应用场景。2021年5月,在广东、江苏等12个地区推出“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2021年6月,在陕西地区推出“中欧班列”应用场景。截至2022年3月31日,融资类场景参与法人银行300多家,服务企业超过1.3万家(其中涉外收支年规模小于3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占比约75%),融资金额超过1500亿美元。


此外,为支持外汇便利化业务发展,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陆续推出3个外汇政策便利化类应用场景。2020年7月,“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实性审核”应用场景在山东、广东、重庆等18个地区陆续开展试点。2020年11月,“服务贸易税务备案电子化银行核验”应用场景在全国应用。2022年3月,“境内运费外汇支付便利化”应用场景在青岛地区开展试点。截至2022年3月31日,外汇政策便利化类场景参与法人银行500多家,服务企业超过5.4万家,核验电子税务备案表超过26万张,涉及付汇金额约7000亿美元。


强化科技驱动,多方受益良多

1.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更加便利高效。试点地区银行和企业普遍表示,平台减少企业打印纸质材料、手工报送的繁重工作,简化银行手工核对、现场核查的复杂流程,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及集中使用效率,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同时,平台提供的跨境信用信息查证服务为银行向企业授信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数据参考。例如,江西一家医药企业,受疫情影响,出口回款困难、出现较大资金周转需求。建设银行宜春分行通过平台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服务,核实该企业出口信保、跨境交易等相关信用信息,为其审核增加授信额度8000万元,并通过平台单证审核服务,高效发放融资累计202万美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难题。


2.银行融资业务办理效率显著提高。据银行反馈,平台提供的贸易融资批量核验服务,效率高、可信度强。例如,重庆地区平均每笔融资业务需要核验单证近66张,最复杂的一笔甚至涉及1138张单证。以往银行核验100张单证至少需要1个工作日,且无法掌握单证是否已用于融资,使用平台后银行仅需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信息核验。


3.银行融资办理积极性明显提高。试点银行普遍表示,平台所提供的银行间融资信息互动,有助于遏制重复融资风险。例如,试点以来浙商银行共核验单证10万余张,发现其中1650张、金额总计1.25亿美元的单证已使用或超额融资,银行及时拒绝了异常业务,有效防止融资风险发生。融资风险和成本的降低使得银行办理融资业务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4.银行积极创新,不断推出低利率产品。银行基于平台开展业务优化和创新,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融资产品,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例如,宁波银行依托平台信息,推出纯信用的“出口微贷”产品,免抵押、全线上,在线申请、自动审批,最快10分钟到账。目前“出口微贷”产品有6500多家企业申请,获批企业近4500家,实际放款金额约10.3亿美元,其中最低美元融资利率仅2%左右。


5.地方政府给予充分肯定。浙江、福建、山西等试点地区政府对外汇局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便利企业融资的举措予以充分肯定,表示平台试点为促进当地企业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陕西省人民政府表示平台为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继续开拓创新,提升服务质效

外汇局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以中小企业为重点优化外汇服务。下一步,外汇局将持续加大平台推进力度,不断丰富拓展平台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平台在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的优势,精准对接银企需求,不断创新外汇管理和服务,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切实推动涉外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加大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试点力度,促进更多企业获益。一是推动各地加大试点宣传和培训,发掘业务增长潜力。二是推进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应用场景、境内运费外汇支付便利化应用场景在更多地区落地。


2.持续拓展新应用场景建设和试点,提供多样化跨境金融服务。一是丰富出口信保保单融资产品。持续扩大与出口信保合作范围,拓展中小企业综合保险、小微信保易等险种融资支持,增加企业融资受众范围,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更多途径。二是建设欧亚班列齐鲁号融资应用场景。对接“齐鲁号”数字化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引入订舱单、仓单等信息,提供信用融资、运费融资、仓单质押融资等服务。三是探索拓展服务“一带一路”相关应用场景。继续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融资结算、中欧班列应用场景,推动各地结合实际与地方政府部门、铁路运输部门、物流平台公司加强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供应链上下游物流、进出口等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服务,推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栏目编辑:马俊)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


精彩内容回顾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观点 | 增强业务融合,提升价值创造,深入推进金融安防数字化转型

■ 案例丨省级农信互联网金融零信任架构设计和规划

■ 实战 | 基于TMMi的测试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分享

■ 案例丨构筑纵深防御体系,全方位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座

■ 知书 | 中国金融开放:市场导向下的均衡选择




新媒体中心: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张珺  邰思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