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钧:推动政策性银行实现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新跨越

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2023-01-22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2022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要坚持“数字驱动、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的发展原则,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进出口银行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政策的背后本质是政治,政策性就是政治性”的指示精神,走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第一方阵,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重要引领作用,加快推进现代金融企业建设,全力激发金融科技红利,紧跟数字化时代需求,实施企业级核心系统数字化转型集成工程,全面提升信息科技对运营、服务、管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政策性银行金融科技迈入新阶段,实现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新跨越。


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李钧


数字化转型是现代金融机构的

必然选择

金融科技的发展总体经历了金融信息化、互联网金融、金融数字化三个阶段。各金融机构由于经营理念、资本投入、人才储备等各方面差别,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不一,部分银行已开始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初步应用在垂直领域,科技支持、赋能、引领作用不断加强。从经济和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竞争形势看,数字化转型是现代金融机构的必然选择。


数字化转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时代要求。一是颠覆性的新技术、新理念、新事物不断发展,要求银行业必须深刻参与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如世界各国不断加码的数字主权货币,具备颠覆货币投放体系和银行账户体系、支付结算体系的可能性,如果银行不能融入数字主权货币发行体系,未来将面临生存危机。二是金融需求侧快速变化倒逼金融供给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聚焦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弱项,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推动金融体系更好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需求。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必然要求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金融“脱媒”趋势要求金融机构进一步强化信息中介属性。从国际经验和国内银行业发展历程看,金融“脱媒”是市场发展趋势,银行的信用中介属性将不断弱化。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想保持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必须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变革,切实增加信息中介能力。


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一是需求创造的需要。在当前的世界政治形势下,宏观经济下行,有效金融需求严重不足。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实现分层经营,为战略客户定制化金融服务提高客户粘性,拓展普惠金融的融达能力和服务深度,是发现需求、创造需求的有效方式。二是风险控制的需要。有研究表明,银行业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显著改善本银行风险承受能力,且应用金融科技对中小银行、信用贷款占比高的银行、短期贷款为主的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效果更明显。在资产质量日益承压的今天,借助科技手段强化风险防控是应有之义。三是提高收益的需要。近10年来,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银行业净息差显著下行,已从2012年9月的2.77%高点震荡下降至2021年底的2.08%。提高风险定价水平、更灵活地创新产品开拓中间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发展金融科技的重要考量。四是应对同业科技竞赛需要。有研究表明,大型银行运用金融科技的行为将提高中小银行的潜在风险。而大型银行正在不断增大投入,2021年国有六大行对金融科技的资金投入合计达1074.93亿元,同比大涨12.34%,呈现强者恒强态势。同时,互联网银行、互联网金融机构背靠高频率、高可靠性的交易数据,大力拓展长尾客户,银行业跨界竞争压力长存。


政策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的

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给整个银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银行业竞争格局加速改变,银行业服务生态加速重塑。政策性银行在金融科技浪潮下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挑战:部分经营管理中的痛点难点和关键节点亟需打通。一是对标“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客户信息、对客渠道等客户管理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信息系统对产品创新的赋能支撑不足,产品及运营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风险预警、排查、防范、化解力度不够大,全面风险管理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数据管理效率低下,更好满足决策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更好满足监管报送要求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机遇:政策性银行的特色适合走金融科技之路。一是人员数量少、平均素质高的敏捷型银行,更适应金融科技快速响应的特点。二是总分两级、层级简单的扁平化组织架构,更贴合数字化机构“厚中台、薄前台、稳后台”的体系。三是大型客户批发贷款为主,小微客户普惠贷款为辅的客户和业务员结构,更适合金融科技分类赋能。四是常年深耕主责主业特定领域,更符合金融科技优化迭代的行业发展规律。


筚路蓝缕开创进出口银行

科技赋能实践

进出口银行党委深刻认识到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意义,正视科技基础较薄弱的历史现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多年谋划、反复论证,历经16个月集中攻关和艰苦奋斗,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弯道超车,战胜疫情冲击,成功实施企业级核心系统数字化转型集成工程,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架构变革重构、关键技术突破、项目管理革新、体制机制优化、自主能力提升和人才队伍培养的全方位蜕变,努力建成用户体验良好、场景生态丰富、线上线下协同、产品创新灵活、运营管理高效、风险控制智能的数字化银行。


重塑科技治理体系。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增强金融科技顶层设计。推动金融科技高层治理架构优化,加强专业委员会决策职能作用,提高决策的专业性、针对性、可行性、权威性。调整金融科技组织架构,突破专业壁垒,加大人员配置和培养力度,为创新发展提供长久动力。加大科技投入,补短板、扩优势,提升金融科技对内赋能对外服务能力。


精简再造业务流程。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整合产品、账户和渠道,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使客户享受到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更加快捷的创新诉求响应、更加简洁的业务处理流程、更加多元便利的业务办理渠道,实现客户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将客户管理理念嵌入核心系统,优化境内外客户管理体系,实现全球客户信息的统一管理。搭建全行统一产品视图,实现产品元素模块化、产品创新系统改造低代码化,大幅降低产品创新成本。加快数字化转型知识体系和方法工具研发,精简业务流程,推动业务流程线上化、标准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极大解放人力,降低操作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运营管理的创新提升。


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构建新型数据治理体系,推进数据“建、管、用”一体化。强化大数据应用顶层规划设计,构建大数据平台、企业级数据仓库、专业数据系统的分层应用体系。统一数据标准和数据模型,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数据“单一录入,多方共享”。强化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处理,整合数据资源,发掘数据价值,实现决策分析强力支撑。进一步促进精细化管理,建立基于数据资产的新型经营模式,掌握经营管理的微宏观状态,监控内部传导和政策落实进度。立足政策性银行职责,坚决实现两类业务分账管理、分类核算。


增强智能化风控应用能力。建设全面风险监控预警平台,将规则引擎、预警流程、风险视图有机组合,以“数据+模型+平台”方式实现各类信息“统一归集、统一发布、统一展示”,业务风险“早识别、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充分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智能化风控能力,全面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升国别风险管理管控质效,全方位降低操作风险,大幅提高市场风险管理效率,实现内部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全面风险管控水平显著提升。


提升信息技术安全保障和服务水平。从安全制度、组织架构、网络应用、数据应用、基础环境等多方位发力,重整科技安全防护体系。围绕网络准入、网络防护、网络监控、安全团队等四个维度,构建全覆盖的网络安全防护网。提升业务连续性服务保障水平,将业务连续性要求贯穿信息系统建设全生命周期。建立健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支持管理体系,构建统一监控平台,实现对网络、基础软硬件、应用系统的全方位监控。完善安全运行体系,加强系统风险和故障的管理能力,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完善应急预案,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发挥应急管理对提高信息技术服务连续性的关键作用。


总结及展望

近几年,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更多新兴科技将被应用于传统银行业务中,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强力支撑。政策性银行正迎来数字化转型的黄金期,弯道超车、换道超车的关键期。展望未来,在金融服务流程和业务运营链条上,金融科技将逐步从配角变为主角,真正实现从“人控”到“机控”的历史变革。作为数字化转型的积极实践者,进出口银行将不断探索新型商业模式,深入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数字身份识别等新兴技术,探索采用开放式架构设计,积极融入数字化金融生态体系,与金融合作伙伴、优质客户实现互联互通,切实优化用户使用体验,增强智能风控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质效。


(栏目编辑:张丽霞)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


精彩内容回顾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案例丨科技赋能,数据驱动,以数字化转型引领融资租赁业务高质量发展

■ 实战 | 追求卓越,砥砺前行——小型机下移x86开放平台最佳实践

■ 知书 | 碳交易市场概论

■ 报道 | 百度智能云刘俊:金融数字化转型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中国金融电子化集团有限公司LOGO征集大赛活动结果即将揭晓




新媒体中心: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张珺  邰思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