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融安防 | 商业银行风控模型治理架构探讨

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2023-01-22

文 / 江苏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徐劲

江苏银行风险管理部  乔辉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各类模型在商业银行风控领域大量应用。模型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提升决策的效率和准度,也会因模型风险的存在严重侵蚀银行资产。因此,运用模型控制风险具有必然性,对模型风险的管理也具有必要性。基于此,本文将围绕模型控制风险必然性、模型风险管理必要性、模型管理的路径选择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商业银行的风控模型治理架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运用模型控制风险的必然性

1.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

目前,全球正在稳步进入到数字经济时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取得飞速发展。以大数据的“流”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为依托,不仅可以迅速、高效地处理银行产生的海量数据,还能实现数据的分类整合、数据标准化管理,这些成果成为模型开发的必要基础,进一步推动了模型在银行风控中的应用。此外,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的诞生,也为模型的迭代优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可以认为,模型在银行风控领域的应用,是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是新兴信息技术进步下的必然趋势。


2.业务创新的必然推动

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发展过程中,银行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应当重点关注客户对产品及服务的体验,尽量减少甚至完全杜绝人工干预业务流程的现象。与此同时,从银行角度考虑,无人工干预、纯线上化的业务模式有利于银行降低运营成本、拓宽经营规模。在此背景下,模型的运用显得更为重要与关键,只有通过模型代替人工,并借助模型的准确性、时效性辅助业务风控,才能适应互联网金融线上化服务的要求。可以认为,业务创新推动了模型在银行风控领域的应用。


3.风险激增的必然要求

虽然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具有收益高、成本低、体验好、方便快捷等优势,但是该业务因具有“无接触”的特点也导致客户风险的激增。为有效应对激增的风险,同时弥补传统风控的不足,催生了银行向“数字化、智能化、模型化”的风控模式转变。可以认为,风险规模与隐蔽性的激增,对模型风控提出了必要性需求,而以模型为主的量化方法在风险管理方面优势明显,能有效辅助决策并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模型管理的必要性

1.模型风险产生的原因

模型风险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模型质量问题,指模型在技术层面存在的不足;二是模型管理问题,指模型应用和日常操作等管理层面存在的漏洞。


(1)模型质量问题导致的模型风险。模型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而简洁的刻画,而真实世界的复杂度远远超过构建出的模型,因此选取的模型因素在描述真实世界时存在不足,这就是模型质量问题导致的模型风险。总体而言,模型质量问题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建模使用的数据不具有代表性。数据不具备代表性既体现在数据清洗方法、抽样方法的错误和偏差,还体现在数据缺失、假数据、错误数据等数据质量问题,从而导致模型估计不准确。


二是模型技术层面的缺陷。模型建设中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即无论模型如何精密总会遗漏部分风险因素,导致模型在捕捉风险相关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三是模型参数估计得不合理。模型参数估计的不合理性既体现在建模人员对业务理解不足,还体现在建模人员对模型理解不足。


四是模型投产部署的错误。模型在部署投产环节会出现编码错误、传输整合过程数据丢失、模型参数配置偏差等导致模型风险的情况。


(2)模型管理问题导致的模型风险。模型管理问题同样会带来模型风险,总体而言,模型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模型监测维护滞后引致模型风险。模型是基于建模时点掌握的数据建立起来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部环境、客群特征等都可能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对模型进行持续监测、维护与优化,而如果在模型表现力下降后依然使用,就会导致模型风险。


二是模型的应用不当引致模型风险。所有的模型都有特定的应用条件。把模型原封不动应用在新的领域、新的产品或者新的业务时,模型本身的局限性就会被放大和快速传导,模型风险也会随之产生。


2.模型风险产生的影响

模型风险产生的不利影响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坏客户导致资产损失;二是误拒好客户导致利益损失。以下将以具体的案例,进一步说明模型风险产生的不利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反欺诈模型未及时优化,导致坏客户审批通过。A银行构建了以专家策略为主的反欺诈模型,其中为了防范同设备聚集性申请风险,设置了拒绝类策略“同一设备24小时内申请客户数>=5”。欺诈分子通过试错机制试算出该条策略的阈值,并采取如下模式攻击A银行该条策略。


下图存在ABCDEFG七人共用三个设备申请贷款的团伙情形,这是典型的聚集性团伙欺诈的特征。从申请明细看,BCD三个客户申请贷款均因征信逾期、触发黑名单等规则被拒绝过,而使用同一设备申请贷款的申请人A则审批通过,随即出现贷款逾期,涉及金额15万元。由于未触发阈值,现有的反欺诈模型无法对A客户的准入起到效果,因而造成了贷款资金损失。由此可见,反欺诈模型的优化是持续性的动态过程,只有加强反欺诈模型的优化管理,才能有效应对坏客户新型的攻击模式,最大化避免坏客户准入。

图  欺诈分子通过试错机制试算策略阈值


(2)因模型表现能力的下降,导致遗漏部分坏客户和误拒部分好客户。A银行构建了团伙风险的评分卡模型,以此预测团伙欺诈的概率,实现对欺诈风险的识别和防范。由于时间的推移,模型表现力下降明显,为避免模型表现力下降带来的模型风险,A银行积极对模型开展了优化工作。进一步地,A银行抽取28530个客户,分析了客户风险等级在模型优化前后的分布差异,以此说明模型优化的必要性,结果见表。


表  模型优化前后客户风险评价迁移情况


模型根据客户评分结果分为ABCDE五类,客户风险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ABCDE,对于E类客户,A银行直接采取拒绝准入的策略。从表中结果可知,如果对表现能力下降的原模型不进行优化,将会带来两类错误,一是导致239个坏客户准入,二是误拒2907个好客户,按照人均20万、利率10%计算,预计A银行带来10594万元损失。


综上所述,模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类风险,如果缺乏有效的模型管理机制,任由模型机械化运行、决策,模型风险就会对银行造成不利的影响,导致银行经济利益严重受损。模型管理具有必要性。


模型管理的路径建设

1.风险文化建设

风险文化是银行风险管理的灵魂,决定着模型管理的行为和效果。因此,模型管理路径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加强风险文化建设。


(1)树立模型量化管理的风险文化。金融形势深刻变化,金融领域的技术变革、场景创新正在不断冲击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也应当因势而变、顺势而为。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催动下,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应当由传统的“专家为主,数字为辅”的灵活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模型化”的模式转变,以模型为主的风控理念应当成为银行主流的风险管理理念。


该理念提倡量化风险管理,即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模型管理风险,该风险管理理念认同数据、模型可以有效反映经济事实并且指引风险管控,也认同以模型为主的量化方法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能有效辅助决策并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树立依靠但不依赖模型的风险文化。新形势下,通过模型管理风险具有必然性,同时又具有效率性和准确性。但是,模型是基于严格的假设前提构建的,是对现实问题的高度抽象化表达,实际业务错综复杂,突发情况频发,模型结果并不是反映实际情况、指引风险管控的唯一工具,风险管控更应当是一种科学的、实用的、灵活的系统性工作。因此,银行在运用模型控制风险时,应当树立依靠但不依赖模型的文化,在风险管控中要突出模型的重要性,但绝对不能盲目地依赖模型。


(3)树立模型管理职责明确的风险文化。模型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多层次的协同作业,为保障模型能够高效、有序的应用,在模型管理过程中,银行应当树立模型管理职责明确的风险文化,并以此指导模型管理工作。所谓职责明确,就是要树立问责文化,并且应当将问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中,不管是高级管理层,还是模型实施的技术人员,都需要明确模型管理中的具体责任,并设立监督机构对模型管理职责进行监督,避免职责悬空、虚化。


2.模型管理机制建设

商业银行可以建立数据治理、协同作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评审、模型风险管理的机制,以此作为模型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1)数据治理机制建设。数据是模型建设的基础,建立健全的数据治理机制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关键。具体而言,商业银行数据治理机制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明确数据的管理职责,健全数据质量的监测、追踪、定位、改进、控制流程,将数据质量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二是构建数据集市,将来自各个源系统的数据按照统一规范进行存储、分类,拓宽数据收集渠道,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三是建立模型指标库,在数据集市的基础上,加工成各类模型指标,极大降低数据清洗的工作量,提升模型监控、新建及优化的效率性和时效性;四是在业务流程中设立专职的数据质量控制岗,重点核查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着力提升数据质量。


(2)协同作业机制建设。模型治理是一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才做专业的事,同时模型治理涉及的环节多、程序复杂,各环节相对独立但又相辅相成,模型管理更需要各个环节能够协同作业。因此,构建协同作业机制具有必要性。一般而言,协同作业主体包括数据支持主体、模型执行主体、模型决策主体和模型监督主体,各主体间专业分工、各司其职,又通过协同作业机制相互合作、相互制约。


(3)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建设。通过构建“需求—开发—验证—评审—投产—监控”的闭环作业,构建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具体机制流程包括:第一,开发主体根据业务需求完成模型开发,提交验证主体独立完成验证工作,验证通过后提交模型评审主体进行模型评审工作。第二,经模型评审主体评审通过的模型可提交投产主体完成模型部署上线。第三,模型投产上线后,监控主体承担模型运行情况的监控工作,保证监控结果能及时反馈给应用主体,同时监控主体应定期完成模型的后评价分析,并向模型评审主体汇报。第四,模型评审主体定期听取监控主体关于模型运行情况的后评价报告,决议模型是否需要优化或直接下线。


(4)模型评审机制建设。通过建立模型评审机制,对模型相关事项进行审议、指导和监督,切实防范模型管理风险。实践中,可以建立模型评审委员会来具体开展模型评审工作,模型评审委员会具体负责:批准模型的投产应用、定期或不定期听取模型的监控情况,并决议模型是否需要优化以及下线。模型评审机制建设应具备三个原则,一是独立性原则,即评审主体的各成员必须独立于模型的应用主体、开发主体、验证主体和监控主体,防范道德风险。二是规范性原则,即形成“牵头审核—评审申请—集中审议—决议反馈”的规范化模型评审流程,提升模型审批质量与效率。三是严谨性原则,即通过模型专业人员的牵头审核、集中审议的多重流程,严把模型风险关,及时发现和纠偏潜在的模型风险。


(5)模型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模型建设周期长、环节多,每个步骤都会产生误差,并累积构成模型的总体误差,同时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模型参数与实际的偏差,这些都会造成模型风险。而往往模型设计者很难判定模型的哪个阶段或环节存在疏漏,也很难准确预测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应建立以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为主的模型风险管理机制,充分分析在不同情景下、不同压力环境下模型对实际业务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应急预案,强化模型风险的连续性管理。

(栏目编辑:张丽霞)


新媒体中心: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张珺  邰思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