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丹青宝筏、吴门藏家——董其昌

明堂映像 2020-10-20


导Lead语

江苏四个藏书基地常熟、金陵、维扬、吴县,苏州占据两个。许多大书画家同时又是藏书家、鉴赏家。丰富的书画收藏又是孕育杰出书画家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这里文风极盛,宋元以后的文人多兼善书画,明代的吴门文人更是如此。学识修养广泛是吴门文人画家的一大特点。

                  

——林家治《吴门画派研究词文精粹》


“下月7日,将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一场《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这次展览使得上海博物馆罕见的使用了“大展”的字眼,不禁对董其昌其人产生了好奇。



林家治老师曾在其著作《壮观集明代苏州杰出书画艺术家汇观》写到“晚明的董其昌最早提出了“吴门画派”之称并作了一定的诠释。他在题杜琼《南村别墅图册》的题跋中云:“沈恒吉学画于杜东原,石田先生之画传于恒吉,东原已接陶南村(宗仪),此吴门画派之岷源也。”在这里,董其昌明确提出了“吴门画派”的名称,认定沈周为肇始人,并上溯其师承渊源。后世诸多画史也从画涵义上进一步论述了“吴门画派”,使此派共同的画学思想、师承关系、笔墨风格更趋清晰。可以说吴门画派是中国画史上最具典型意义的画派。”


董其昌

(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著名书画家。


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崇祯九年,卒,赐谥“文敏”。


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董其昌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人尤有过之”。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


↑董其昌像


善鉴别古书画,擅长写书法。在书法上造诣颇深,由于爱好书法,所以对书籍有很强的收藏欲。遂藏书尤多,家有“玄赏斋”,贮法帖、名画、古书。撰有《玄赏斋书目》,不著撰人及收藏人姓氏,有人疑为是他人所撰,清人张均衡在《适园藏书志》中,认为董其昌的家藏书目较可信。




生平轶事


万历四十三年(1615)秋天,六十岁出头的董其昌辞官在家,他的两个儿子董祖常带人强抢佃户之女绿英。不久,董其昌因为在担任考官时不徇私情得罪的势家利用这个事情收买说书艺人钱二到处说唱这个编出来的故事,传言很快得到发酵。董其昌知道后追究到范昶身上,但范昶并不承认,而且还跑到城隍庙里起誓,为自己辩白。也许是城隍神灵验惩罚了范昶,也许是范昶自己做了亏心事心里犯虚害怕,不久范昶暴病而死,范母就认为反正这是董家所逼造成的,于是带着儿媳龚氏、孙媳董氏等女仆穿着孝服到董家门上哭闹。董家当然也有理不让,你自己造孽还起誓惹怒城隍神与我何干,对范家侵宅的行为进行了回击。范家儿子不堪其辱,冒死用一纸“剥褌捣阴”的讼状将董家告到官府。


↑民抄董宦史籍记载


时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春天,被人煽动的读书人把董府围住,两方大打出手,场面混乱。最后将董府数百间画栋雕梁、朱栏曲槛的园亭台榭尽付之一炬,十九日,乡民将董其昌建在白龙潭的书园楼居焚毁,还把董其昌手书“抱珠阁”三字的匾额沉在河里,这就是后来所谓的“民抄董宦”。


董其昌惶惶然避难于苏州、镇江、丹阳、吴兴等地,直到半年后事件才平息下来。


董其昌作品


↑ 董其昌《拟黄子久江山秋霁图卷》


↑ 董其昌《关山雪霁图》


↑ 董其昌《行书轴》


↑ 董其昌《书翰林院箴》


↑ 董其昌《仿古山水册》


↑ 董其昌《山水册页》




编著  林家治

开卷听一缕香,净染心扉;

合卷成一叶舟,物我两忘。

无喜无悲,无醉无醒... ...

请焚一炷香,沏一壶茶,放下世事纷扰,以清净之心,细细赏读。

-END-


明堂映像我们追求最生活的艺术

雅俗吴派●美术馆●书友会●艺术生活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