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找佛山大城工匠 | 他竟捏出了会“呼吸”的石湾公仔

2017-02-26 佛山微新闻

2015年6月,陶艺大师廖洪标的作品《济公饮酒》拍出168万元。更早之前,其作品《释迦牟尼》更是拍出了340万元高价。不少人称他“点泥成金”,但他却一点都不在乎。他说,作品卖多少钱一点都不重要,艺术上的永无止境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出身陶艺世家捏公仔帮补家计


1936年,廖洪标出生于石湾陶艺世家,父亲廖作民和堂伯父廖坚都是当时石湾著名的陶塑艺人。


“在我四岁时,父亲就带我入了行。”耳濡目染之下,当时小小年纪的廖洪标就已学会用泥土捏小鸡小鸭等小玩意玩耍。1951年,廖洪标小学毕业,却恰好碰上了解放初期的困难时期,石湾陶瓷没销路,民间艺人的生活很困难,而世代以陶艺为生的廖家也不例外。看到如此景象,廖洪标萌发了不再捏公仔的想法,而学习成绩优异的他还被老师推荐免试保送就读佛山的历史名校石门中学。但那时,廖家已经没有能力供他继续上学,他只能回家跟父亲学做陶。从给父亲打下手、制作装饰园林假山的陶瓷人物动物——“山公仔”开始,廖洪标走上了陶艺之路。


廖洪标作品


父亲廖作民不仅教廖洪标创作技巧,也要求他用心揣摩黄炳、潘玉书、刘传三位著名陶艺家的陶塑造型与衣纹线条特点,更特别强调要他临摹黄炳所塑造人物、动物生动的眼神和形态,潘玉书所塑仕女、文人雅士在形态与衣纹配合处理上所独具的文人风格,以及刘传创作武打人物形象时所表现的硬朗随性。


通过不断地学习,廖洪标渐渐对人物创作产生了兴趣,开始以小学历史课本插图《岳飞像》进行探索模仿塑造,并在友人的帮助下借得刘传创作的《张飞》和《伏虎罗汉》来模仿,模仿出的作品深得前佛山祖庙博物馆馆员刘七先生喜爱,“民国时期,他花了9元(相当于现在9万元)买了我三件作品。”廖洪标兴奋地回忆,对于当时来说,9元已经是一个月富足的生活费。得到外界肯定的廖洪标干劲更足,一门心思扎进陶艺创作中。


拜刘传为师 临摹作品“直可乱真”


廖洪标作品


在全国合作化高潮的形势下,1955年廖洪标与父亲加入了当时以个体户整合的集体制——石湾工艺生产合作社,任创作设计员,制作当时所需的器皿、动物、小玩具等作品。两年后,初试啼声的廖洪标一鸣惊人,在1957年春节佛山市政府举办的首届工艺美术展上,他模仿潘玉书手法创作的三件作品《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孟德献刀》均入选展览,而且都荣获了佛山市第一届民间艺术展览优秀作品奖。


廖洪标的艺术天分得到了石湾陶艺界很多人的赏识,当时,常有人游说德高望重的刘传师傅收廖洪标为徒弟,而刘传常笑而不答。1959年,珠江电影制片厂要拍一集关于石湾陶艺的专题片,刘传回到石湾,而廖洪标刚好也从北京学习回来。组织上想培养他继承石湾陶艺的传统,便趁一老一少都在石湾的机会分别谈话撮合。


廖洪标作品


 “我当然很愿意跟刘传师傅学艺,但担心他已不想收徒了。”廖洪标回忆,“没想到刘传师傅当即答应下来。”不仅如此,刘传还开心地搂着刚刚成为徒弟的廖洪标和庄稼拍照,而旁边还站着曾良、刘泽棉等前辈,这张宝贵的照片一直被廖洪标所珍藏,如今已成为石湾陶艺史上的一个重要见证。


当时,20多岁的廖洪标临摹刘传与潘玉书的作品已达极致。1959年,他创作的《搏浪击秦王》还未落款,结果却在艺术市场上被当成潘玉书作品高价出售。1962年所制的《孔明》被香港艺术馆收藏,但仍被误认为刘传所作。当时的艺评家盛赞其作品“衣纹深得潘玉书手法,且结构布局直可乱真”。艺术商人虽觉得廖洪标技艺不错,但因落款名家可以卖出更高价钱,所以故意将其作品当作名家作品来炒卖。对于年轻的廖洪标来说,不免有沉重的挫败感。“‘直可乱真’的评价乍一听,好像是很高的评价,可仔细一琢磨,这是一种悲哀,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每做一件作品,也只是世上多出一件类似他人的作品而已。”廖洪标谈道。



豪放中兼具温情风格独成一家


到底是应该继续沿用多年苦学并且已得到广泛好评的创作方法,还是选择将自己多年所学全部放弃,重新摸索?廖洪标没有犹豫,因为他知道,没有创新就等于死亡,可以“博取众长”,但必须“以我为主”。趁着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民间雕塑研究班进修的机会,他开始求新求变。




他深入地研究人体解剖学,希望透过表现人体内在的解剖结构,将形与神结合起来,让作品更富有生命力,更能表达情感。从作品《愚公移山》开始,他一改以前细腻甜美的表现方式,开始尝试以粗犷、写意的手法创作。“但是这件作品对人物衣纹的解剖还不是很够”,时至今日,廖洪标仍习惯用挑剔的眼光分析自己的作品。


当时,师父刘传每个月仅从广州回到佛山一次,勤学好问的廖洪标为了让师父能够给自己的作品提点意见,每一次创作的草稿都打得非常仔细。根据师父的指点,他渐渐地摸到了自己创作的门路。在继承石湾传统陶塑气韵生动特点的基础上,他有意抛开常见的类似国画衣纹的流畅线条,吸收西洋雕塑块面结构的手法,强调体积感,同时,更加专注于挖掘人物形象背后的神韵和人文历史背景,集各家之长,形成自己写意融合传神,豪放中兼具温情的风格,把石湾传统题材中的神佛形象,都当成历史文化长河中有血有肉的人物来塑造。


廖洪标《释迦牟尼》


细观廖洪标作品,那些通过陶泥肌理表现的肌肉与筋络无比真实,如《释迦牟尼》《悟法禅宗》《李逵》等,看多一眼,似乎整个人物就要从雕塑中跳跃出来,与之对话。


 “石湾公仔易学难精,真正活着的公仔,肚子鼻子都是有呼吸的。”廖洪标毕生坚持的艺术创作理念,来源于一次跟随雕塑大师潘鹤学习的经历。


当时,廖洪标接到了一个任务,要用石湾陶重塑潘鹤大师的作品《艰苦岁月》。接到任务的廖洪标寝食难安,于是径直跑到广州,将正准备去海南体验生活的潘鹤大师截住取经,而潘鹤大师却只留给他一句话,“要让人物看起来有呼吸感。”廖洪标深受启发,不仅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还将此理念充实到自己的创作生命中,创作出一尊又一尊优秀的作品。


持续创作,艺术无止境


从事陶塑的研究和创作数十年,廖洪标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写意、豪放的独特艺术风格。他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多件作品获得国家级与省级奖项。

      

其作品《济公》在1989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新产品奖,《释迦牟尼(坐像)》获1990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奖、景德镇国际陶瓷精品大赛银杯奖。


他的不少作品参加了国际展览,如《画龙点睛》参加1983年联合国在菲律宾举办的技术为人民展览;作品《释迦牟尼(坐像)》《济公》参加1984年日本筑波国际博览会等。他的优秀作品《渔翁得利》等被中国工艺美术馆、香港艺术馆收藏。香港、澳门、台湾和新加坡、日本的报刊都报道、刊登过他的作品。



如今,年过古稀的廖洪标每天仍要坚持创作,在他的工作室里,陈列有他自己晚年创作的作品和各时期的代表作。他希望趁着退休后的时光,抓紧时间创作一些作品,留给后人观摩借鉴。



《渔翁得利》 廖洪标 


曾经,有人劝他不用那么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看懂艺术的。“但我始终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在一次受访中,廖洪标认真地说,“作为一个有心为陶瓷艺术工作的人,坚持的是创作好作品,追求的是艺术无止境。创作不是为了赚钱,作品卖多少钱与我无关,但要对得起自己的艺术良知。”


来源:禅城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