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围观丨纪录片《巴盐》今日央视首播

2018-04-02 巫溪网


《巴盐》

纪录片《巴盐》,将于4月2日及3日晚21:48

(纪录片《巴盐》宣传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619we6x52&width=500&height=375&auto=0


《巴盐》 编导手记

作者:王祯

2017年1月,纪录片《巴盐》剧组在重庆彭水举行了开机仪式,这是外界公认的项目的开始时间。但其实在这之前,剧组已经开始了策划、前采以及少量拍摄工作。2017年9月,我们在合肥工业大学完成了最后一个采访镜头,随即全力进入后期制作。2018年4月,经过反复的审核修改,《巴盐》登上央视荧幕。

 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们从重庆巫溪峡谷深处的盐泉开始,去到三峡腹地的考古现场,去到井盐海盐的生产基地,爬过高山绝壁,临过湖泊大海。我们更继续追寻,去到大洋彼岸的美国,从东部到西部,探寻历史的真相,感受思想的碰撞。以下这一篇,是播出准备时的一份主创阐述,也记录了这一年多来,我们和“盐”发生的一些故事。

 在重庆云阳的一次拍摄中,我们就着夕阳的光线,站在杂草丛生的盐井井口边。在这里,现场讲述人刘辉老师将完成一段讲述。

 当时正值摄影中所谓的Magic Hour,光线柔和漂亮,但留给摄影师的时间却并不多,因为太阳在一点点下沉。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辉老师对讲述中的一个词提出了异议。这段话原本是这样的,“盐,是大自然的馈赠,但要得到这份馈赠却并不容易”。刘辉老师觉得,“馈赠”并不恰当,因为只有富足之后的剩余、必需之外的锦上添花才抵得上“馈赠”二字。而“盐”是必需的、普通的,稀松平常又不可或缺的——这也是我们在开始《巴盐》项目近一年后,对它朴素又准确地认识——于是,我们开始争分夺秒地斟酌词句,在最后的余晖下,抢拍完了这组镜头。

 在项目进行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对“盐”这种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物品不断加深着认识。而这样的死磕,也伴随了我们整个的创作过程。

 在第一集《百味之主》将“盐”的文化属性全面探讨之后,我们希望在第二、三集将人们的视线拉向渝东三峡地区,看看这里的人们在具体的条件限制下,是如何获取盐、交换盐,以形成自己的社会与历史的。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的眼界与足迹将仅仅局限于这里。

 对于在这里发生的“人和盐的故事”,过去的讲述中涉及得很少。因为大宗的湖盐、海盐生产,以及川中的井盐业已经吸引去了人们大部分的目光,留给三峡腹地的,大多是一些充满浪漫色彩的传说故事。

 但是这一次,我们想讲一段不一样的历史。在故事的传奇浪漫之下,我们更希望融合进科学的硬朗、理性,让历史更有说服性、逻辑性,并把它拉进一个更大的框架下去审视,发现其中的自然生长规律。这里面有科学技术的渗透,也包含看待历史的态度。

 于是,我们首先将目光投向了1997年,在重庆忠县展开的一场抢救性考古。这一场考古,在当时震惊了全国的考古界,并吸引了世界各地考古学家的到来。它也是将“盐业考古”作为一门新颖的考古方法,引进中国的第一次尝试。但是在这些众多的“第一次”之外,我们更看重的,是这一次考古尝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三峡地区“盐”的起源。

 中国专家在考古现场用传统方法遭遇的瓶颈;美国加州大学的罗泰教授,对传统史料文献与考古现场资料的对比态度;美国巴拿马大学的巴盐教授,对出土物性质的比较分析;以及当时尚在加州大学学习、后来成为哈佛大学人类学家的傅罗文教授,对动物骨骼化石的分析、重建巴人的饮食变化,进而推演出的当时社会的构成、演进,都越来越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远古时代三峡地区围绕“盐”展开的社会面貌。由此,众多的“猜测”慢慢转变为有理由的“推测”,我们也越来越接近可能的历史“事实”。

 科学推论、还原历史的过程十分漫长,耗费了很多人的青春。在哈佛大学傅罗文教授的办公室,我们看到了一本照片纪念册,是傅罗文教授为他的同学陈伯桢教授所做。当年,他们两人作为罗泰教授的学生共同参与了中坝考古项目,在三峡呆了两三年的时间。不幸的是,陈教授几年之前因病在台湾去世,我们在追寻这段历史时也遗憾地不能采访到他。在这本纪念册中,我们看到了不少陈教授当年在中坝工作的情景。于是,我们将这些照片用在影片当中,以此来肯定与感谢陈伯桢教授对这段历史的付出。

 接下来,三峡地区制盐技术的演进与盐的运输交换,显得非常艰难。也许是因为崇山峻岭的阻隔,在外界已经普遍机械化的时候,三峡的先民们却只能依靠双手双脚,笨拙缓慢地改进着自己的技术、拓展着自己的道路。

 在彭水县郁山镇,我们第一次走进了考古现场。站在已经风干变硬的灶面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穿越”。由巴人煮饭的甑子获得灵感,而搭建起来的煮盐垄灶;用手工团泥、反复浇淋卤水获得的浓度的提高,这些方法在外界先进的技术面前显得幼稚落后,却凝固了这里的人们智慧的点滴与不屈的力气。在重庆最热的三伏天里,我们请年迈的老盐工为我们再现当年的技艺。连续几个小时的户外拍摄,年过八旬的老人没有一句怨言。三峡地区的古老制盐手艺,和这里的人们一以贯之的精神气质,就这样穿越到了我们面前。

 在巫溪县的宁厂镇,我们溯江而行,进入全无信号的峡江地带。循着古人在绝壁上开凿出的一个个方形石孔,尝试想象着当年输送卤水的情景。在全无人力与机械的干预下,只依靠事先的巧妙设计,就在80公里的距离里,建造起自动的输卤栈道,这样的工程让现代的我们难以想象。爬上绝壁上人力开凿遗留下来的、只能容一人通过的盐路,我们谨慎前行。这些隐藏在山间,只能通过航拍器才能捕捉到的绝壁小路,临崖而建,窄小陡峭,绝非传统的官方盐道顺畅便捷。古人为什么要建造如此艰难的盐道呢?直到读到马克科尔兰斯基写作的《盐》才释然,古代的巫溪人和中世纪的威尼斯商人都同样意识到,买卖盐比生产盐能赚更多的钱。所以不管哪里的制盐者,都会想方设法地依据当地的情况开凿盐路。这样的横向对比,让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石柱县西沱镇,我们请现场讲述人刘辉老师在西沱的界碑处穿行。这处近年才翻修的界碑,时常被看作西沱陆地的界限。但在我们看来,它更像是一座水面的界碑,一座开启水路的门。在这扇门外,是百舸待发的宽阔江面,是一望无际的长江盐道。

 随着盐道的展开,不同形态的集镇、城市开始出现。华中科技大学的赵逵教授,多年以来在川盐古道上不断走访。他从建筑学的层面为我们廓清了这些集镇形成的面貌,让我们看清眼前这座城市是如何走到了今天。

 在一年多的项目制作过程中,我们追溯具体的技术演进、道路开拓,也探寻由此而来的商贸文明、社会形成。是“盐”,让我们看清,我们从何而来。

 在哈佛大学与傅罗文教授交谈的最后,他说,尽管在他们的整个工作过程中调动了各种科学技术的手段、分析方法来发现历史,但归根结底,所有的这些都只能是对真实历史的推测。借用他的话,我们呈现给大家的也绝非历史的全貌,但希望展现出的,是一个近可能接近真实的历史的面向,和一段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来源:重庆科教频道

编辑:剑心微信17708393395

校对:小高(微信)gaoxue57

巫溪网广告合作:18223023827 (谢总)

巫溪网旗下电商平台寻找合作伙伴

联系人张总:15310500005(微信同号)

■ 在巫溪网公众微信号回复:相亲网,巫溪相亲网线上线下结合了,线上有海量巫溪单身人士,线下有专业红娘团队,巫溪相亲网红娘团队会按照您的择偶要求,帮您推荐符合条件的优质会员,并安排浪漫温馨的约见,线上相亲、线下相亲两种方式!总有一种适合你~

注意|巫溪县总投资100.1亿巫镇高速最新推进情况!

未来3年重庆就医:移动支付、影像识别、智能配药、一卡就诊

菜花让青山变“金山” 8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

【推荐】巫溪人才网,专业人才招聘网站。海量企业热门招聘信息,免费注册填简历,轻松找工作。找工作,上巫溪人才网,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进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