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一刻,让世界安静,向劳动者致敬

2016-04-29 五一特别策划 看醉了



人民网“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策划

可直接到最末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H5作品

我们将劳动的人们

停留在一天的某一个时刻

他们的职业或许平常 或许伟大

这一次,让我们静静凝视

——劳动,最美

0

3

:

0

0


△ 产妇刚刚顺产了一个男孩,重6斤8两,助产师在给新生儿擦拭身体。


赵秋云,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产科助产师,来产房4年,平均每天可接生6-7个新生儿,以顺产为主。由于“二胎政策”的放开,今年很多家庭都想生“猴宝宝”,迎来生育高峰。2016年3月,这个产房就接生了440多个宝宝,算是近年来最高的月分娩量了。


0

6

:

0

0

一名环卫工人在北京金台西路清理路旁的垃圾。


史大兴,54岁,他每天5点起床,5:40开始工作。在北京生活30年,因经商失败开始从事环卫工作,目前已有4年,主要负责金台西路和朝阳路一带的环卫维护。“每天扫一个来回要一小时,一上午得转上七八圈。碰上雨雪天会更累,有时候落叶掉三个月,要反复清理。


0

9

:

0

0


△ 工程师在做行波管的测试,行波管主要用于识别和干扰雷达信号。


魏义学,2015全国劳模,中国电科第十二研究所工程师,主要负责电真空器件的研发,工作20多年来完成了二十余个科研项目。“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飞天时进行高质量音画对话的Ka频段空间行波管,是他在技术攻关过程中啃过的“最难啃的骨头”。


详细了解,可点击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19792mzyj&width=500&height=375&auto=0

1

2

:

0

0


△ 电焊工人正在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上,进行钢结构焊接工作。


史双林,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焊接工人,从事行业20年,到“中国尊”这个项目也已整三年。他所在的150人的团队要给13万吨钢结构焊接,每天用的焊丝超过2吨,可以绕地球六圈。他说:“干一行要爱一行。对这个工作爱不释手,每一道焊缝,都是一件作品。


详细了解,可点击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96mo953s&width=500&height=375&auto=0

1

5

:

0

0


△ 王大夫在给病人做微血管减压手术,该手术极其精细,“比绣花还细”,需要精力高度集中。


王晓松,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功能神经外二科副主任医师,一年中有250多天都在做手术。最长的手术可以从早上做到后半夜,为了抢救病人,曾连续56个小时没睡觉。13年来,加班属于家常便饭,“从来都没算过我们的休假时间”



1

8

:

0

0

高空作业“蜘蛛人”在给北京TBD云集中心清洗玻璃幕墙。


惠贤彬, 80后“蜘蛛人”。来北京16年,平均每年攀爬城市高楼外墙做清洁工作200多天。 每天“早八晚五”,除中午吃饭,其余时间都悬在空中工作。 “除下雨下雪,每天都要出来。为了生存,全北京,全中国,哪里有活我们就去哪里。家人从不知道我们在做这个,挣的就是个风险钱。”


2

1

:

0

0

△ 北京右安门外大街的报刊亭在等最后一位顾客,准备收摊。


王淑英,47岁,和老伴一起经营了13年的报刊亭。每天早七点开门晚九点关门,铺出来的报刊杂志总共三百多本,一天有时只能卖出两三本。新媒体时代,买报纸杂志的人少了,“扔了又舍不得,卖了又不值钱。报刊亭的生意大不如从前了。”他们说,随时都可能不干了。


2

4

:

0

0

△ 金台路某地产中介公司内,员工们还在加班忙碌。


许亮,90后,来北京两个月,每天工作13个小时以上,主要负责联系房主和租户。业绩最好时一天可带七八个客户,最快10分钟签约。最差时也曾半天只带一个客户跑。“我对现在的工作状态很满意,虽然辛苦但很充实,总比在家强”,有些烦恼的是,总被人误解“中介很黑”。


一日始终,与时奔忙

劳动之美,也有你我

苦中有乐,劳必有获

祝他们和我们

节日快乐



扫二维码阅读原文
惊喜体验




制作团队

策划:吕强

拍摄:吕强、王惟田、张志强

动图制作:王惟田、吕强

H5设计:陈晓劲  H5技术:刘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