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见字如面|书信里的天津故事

2017-02-18 新闻专题部 假日100天


黑龙江卫视近期播出的名人“读信”节目《见字如面》迅速红遍荧屏与网络,得到豆瓣罕见高分9.4,口碑零差评。一时间,“综艺界的一股清流”成了这个节目耀眼的标签。随着电子社交软件的兴起,书信这种人与人之间传统的交流形式渐渐被遗弃。但与如今碎片化的交流方式相比,书信为我们留下了更优美的文字。许多书信,虽然是私人化的记录,却同时呈现了时代的价值观。作为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天津也有着许多动人的书信故事。让我们与古早时代的写信人“见字如面”,了解那个时代的天津生活。



01

信里读出天津奇人异事


1月4日,《见字如面》的导演关正文收到了一位电视评论人的来信,信中评论人说:“要评论这档节目的最好方式莫过于也写一封信。”于是,在这个几乎没人提笔写信的年代,他提笔写了一封长达6页纸的信给《见字如面》总导演。


看到了这封信,关正文觉得很有趣,当即决定手书一封回信给他:“您的信是手写的,这给了我一个手写回信的理由。我选择了矫情的毛笔,想看看真的去写一封信我们这代人能弄得有多难看。谢谢您带给我一次有趣的经历。”
 

因为一档节目,让人们乐于重新拾起纸笔,这恐怕是《见字如面》最大的成功。



见字如面,展信欢颜——一封手写的书信,字里行间都能够感受到读信人的那份期盼和欢愉。一纸书信,一代又一代,承载着厚重的思念和绵密的情感。然而,这根情感线在今天断代。随之一同退化的,还有人与人之间沟通彼此心事的意识,以及梳理自我人生的能力。


在人们已经不需要书信的今天,创办这样一档节目,有人说,关正文是“逆势而动”。然而他却说:“其实哪有那么悲壮?在我看来,当下的社会是多元的,文化产品也应该是多元的,表面上看现在的感官娱乐多些,那是因为原来太缺的缘故,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什么层级的娱乐该占到多大比重是有公约的。这才是大势,文化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功能,现象只是现象,成不了主流。这样看来,我们就是顺势而为了。”


因为强调信件背后的历史感,《见字如面》节目组用将近一年时间,从公开出版物以及众多博物馆、研究机构乃至个人所收藏的海量信件中进行一轮轮筛选。其中也不乏与天津息息相关的信件。国家档案馆收藏了很多信件,但是很多都没有解密,顺着民国“奇人异事”的线索,他们搜集到了《父不受诛,子可复仇》这封信。少女施剑翘的父亲施将军跟孙传芳打仗,战败被俘,被孙传芳在车站前杀了,而且陈尸示众三天。施剑翘立志替父报仇。她求当司令的哥哥,哥哥胆小怕事不敢去。她嫁给了答应替她报仇的丈夫,等了十年,两个孩子都生了,丈夫还是不去。1935年,她只好自己来到天津,用枪顶着已经退休的孙传芳的脑袋,完成了报仇的使命。这种个人冤仇的了断方式即使在民国也是违法的。施剑翘也没跑,主动报警投案,任凭处置。但是这故事太符合中国侠道标准,于是人们搬出古代法典西方规矩重新阐释了现代法律,联名写信给政府,最后真就让施剑翘得到了特赦。


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关正文说,这是人们离不开故事阅读的根本原因,也是《见字如面》大众性质最坚实的底气。


还有曾国藩在“天津教案”处理的最后阶段,曾给恭亲王奕訢写的一封信,非常颠覆曾国藩的形象。在信中他表示,抵命的人数最好略高于洋人伤亡的人数,这样才可以堵住洋人的嘴。之后,他进一步向奕訢解释,准备通缉捉拿五十余人,最终处死二十人左右,其余各犯建议分别判处充军、流放等罪,还有一些可以准备随时释放。按照他的意思,这个方式既可以让洋人接受,而判决有轻重,也不至于让百姓觉得朝廷滥杀无辜。“这封信让我们读来倍感意外且深怀恐惧。这封信从头到尾都是算术题,都是心机,只有人命如同草芥,让人齿冷心寒。无论后世对曾国藩如何评价,这封信却体现出他真实复杂的一面。”关正文说。


甲午海战,一直都是官吏腐败无能、国力贫弱屈辱的代名词。历史被描述成一帮昏官指挥着英勇的士兵,拿着一手好牌却满盘皆输。直到我们看到了经远舰指挥员陈京莹的家书。时任北洋水师经远舰二副的陈京莹,于战前写给父亲的一封家书,与其说展示了这位大敌当前、义无反顾,奔赴疆场的北洋海军年轻军官,那血肉丰满、情感丰富的家国情怀,倒不如引用他信中原话,“一直拿着国家的俸禄,也就没有了退路”,只能走保家卫国慷慨赴死一途,来得真挚实在。1881年,陈京莹考入天津水师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是本土培养的第一代海军驾驶员。在他的临战家书中,纵论世界各国纠纷战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代青年军官的智慧理性。


 先学规矩后求巧 

“你觉得自己天才不能符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工夫,生怕会变成画匠。你有这种感觉,便是你的学业在这时期内将发生进步的象征,我听到欢喜极了。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凡学校所教与所学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开了学校才能发现。规矩不过是求巧的一种工具,然而终不能以此为教,以此为学、正以能巧之人,习熟规矩后,乃愈其巧耳……

          (梁启超给梁思成的书信节选)


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留学,对当时死板模仿古代建筑外形的学习方法产生了怀疑,觉得长此下去自己也许会变成一个画匠,而非建筑师,他把这种担心告诉了父亲。


很快梁启超回信给梁思成,收到父亲书信的梁思成心胸得到开拓。后来梁思成学成后与林徽因的蜜月旅行,也是父亲梁启超为其安排的一次西方建筑的见习。父亲在信中标出的具体线路说明,父亲对于建筑绝非外行,而那种细致周到,我们可见一斑。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人人成才,各有所长,“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就是对梁启超家风教育的最好诠释。


他给子女的书信内容是在子女中传看,对他们的影响颇深,比如在如何看待学习工作的问题上,梁启超1925年7月10日,给孩子的书信中写道“求学问不是求文凭”,1927年8月29日又写道“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除了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梁启超也如同朋友一样和子女交流,比如:1928年4月26日的信中说:“失望沮丧,是我们生命上最可怖之敌,我们终身不许他侵入。”


如果你对梁启超家书有更多了解,可以去天津梁启超故居,那里正在举办《梁启超:一生家国梦 几代赤子心》的展览。



02

家书 情书 电台来信

读信人为你漫叙天津往事


 聊天气、谈美食,话津门民俗 

李叔同给账房先生的信 ●读信人:李叔同故居纪念馆讲解员姜媛媛


   时下津门天气不正,凉热不时,得时症者甚多,得瘟症者亦不少。(旧历五月十五日信)
   十二日午后大雨一阵,十三日午后又大雨,至十四日早方住。(旧历六月十五信)
   持螯美趣。津门自月之初旬以来,螃蟹甚肥,至今日如钟口大者,制津蚨二文,价可谓廉之极矣。持螯酌酒,何乐如之,可谓美趣矣。(旧历八月十八日信)



走进天津李叔同故居纪念馆,除了能了解弘一大师的生平介绍,还能看到他的部分家书。其中,李叔同给徐耀庭的书信就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徐耀庭是李家的账房先生,李叔同与他相处十分融洽,常与之切磋书法篆刻技艺。1896年大约有四五个月的时间,徐在张家口办事,李叔同给徐耀庭的信大都写于这段时间。细细读来,这些书信也是我们了解和认识100多年前天津的世风民俗和人文地理的史料。


信里提到天津气候变化的文字:如旧历五月十五日信中说:“时下津门天气不正,凉热不时,得时症者甚多,得瘟症者亦不少。”六月十五信中说:“十二日午后大雨一阵,十三日午后又大雨,至十四日早方住。按:十三日夜间下雨时,又加以大风,甚是寒凉,至十四日午晴天后又甚炎热,若此忽凉忽热,人实在受病不浅。”八月初五信中说:“前初五日午后一点钟,大雷大雨间,又加以核桃大冰雹,甚属利(厉)害,至三点雹雨俱止,而雷声犹然盈耳,至晚上八点钟雷声初息,而顷刻大雨顷(倾)盆,至今日早六点钟方止,居然云开雾散矣。”八月十六日信中说:“中秋色减。本月十四日晚,忽云光黯合,雷声隐隐,顷刻大雨如注,至十五日早寅刻方止,一切卖瓜果者,未免减色矣。至巳刻云开雾散,红日东升,虽天气晴明乎,而已道路泥泞矣。”这些内容无意中透露出那个时候天津多雨,时而小雨绵绵,时而暴雨如注,还会有像核桃大小的冰雹,与近年常常干旱少雨气候大相径庭。


而且天津人讲究吃,尤其热衷海鲜,这在李叔同的信中两次提及。七月十五日信里说:“刻下津地河螃蟹甚肥,可供大嚼。”八月十八日信中说:“持螯美趣。津门自月之初旬以来,螃蟹甚肥,至今日如钟口大者,制津蚨二文,价可谓廉之极矣。持螯酌酒,何乐如之,可谓美趣矣。”天津傍河临海,看来螃蟹在津沽历来肥美、量大、价廉,民间“持螯酌酒”之“美趣”早而有之。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螃蟹在天津历来肥美、价廉,民间可“持螯酌酒”。


 62年前电台来信 

广播电台给听众的回信 ●读信人:天津广播电台主持人小四

张克礼同志:
   本月二十六号的信,我们见到并阅读。您要求黄梅戏节目放到十八点播出的问题,我们与编排节目的同志研究一下,如果时间允许就可以。但是现在不能立刻给您圆满的答复。因为本节目在目前数周就安排好了,而且节目很多时间也很受限制,您的这个建议可供下次编排节目时参考。我们尽可能的满足听众要求。

              五五年十月二十九日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组听众联系组



这是天津广播电台主持人小四无意中收藏的一封信。“我从小就有集邮的爱好,见到信封、信件就会多留心。上周去逛旧书摊,我看到这封被撕开的信件,信封是天津广播电台的信封,信封上没有邮票。打开一看,信是完整的,而且是不多见的竖题毛笔字。信封和信纸的格式,还延续着民国时期的书写风格。”小四说,自己经常会收到听众来信,出于对前辈的尊重,他果断将这封信收藏了。“过去,听众和电台节目组交流主要靠书信,我自己也保存着很多老听众的来信,收信人可以感受到手写书信带来的那份温度。现在我们的交流多用电子邮件了,虽然方便了许多,但以前那种人际之间的交流就却难再重温了。”


在小四看来,信件是资料留存的最好方式,书信中会记录着当时的天气、环境以及人和事,一封书信的信息量很大。以前的集邮爱好者只注重收藏信封,但对信的内容并不在意。这几年,随着纸质书信的减少,书信、特别是名人手札的收藏成为一个门类。


 钢笔信、花笺纸、少女心 

上世纪四十年代,天津青年男女两地书 ●读信人:天津集邮家张效建


大哥:

   4月5日清明节的头天,买了许多好吃的,预备出城带着,结果愈等愈不来,一生气坐在卧房里都给吃了。清明节的旅行,我们一共去了一打人,可惜天不作美,我们一直逆着风,差不多走了一半,我已经不能再前进了,幸亏有位好心人把我拉到了万寿山。午后两点多种,去燕大溜了一圈,看到里面一切设备真好,假如我能考上这么一个完美的学校,也就别无他求了。我现在唯有两个奢望,父亲能给我置备一辆自行车,再稳当的考上一个好大学。

4月8日敬上(书信节选)



71年前,青年男女是怎样写情书的?他们会谈些什么?几封泛黄的书信就能把我们带回旧日的青春时光之中。天津集邮家张效建无意中收藏到几封书信。写信人是一位在北京教会学校念书的女孩,她写信给一个家住天津的男孩。书信是从1946年的4月开始的,女孩用钢笔写信,信纸是女孩精心挑选的,上面印有木刻版画。两家人似乎早已相识,女孩唤男孩为“大哥”,随着彼此通信的熟络,两人便以英文名互相称呼,非常亲昵。


几十年前的青年男女的书信,有点像我们如今的微信。女孩很俏皮,总会在信的末尾处画上一些自己的状态,比如“熄灯铃响了,愿您也早睡”“今天累了,没去上课”之类的话语。


 

Liouis:

  每接到一封信,浓艳的辞藻,奔放的感情使得我的手抖心跳,差不多要半个钟头才能平静下来。这是什么情绪,体味不出来:这就是你扰乱我的原因。

  回家的日期大概是本星期六坐十一点多钟的或是一点多的车没一定。去车站那接可不敢当,别麻烦了,又不是不认识路。在星期天早上去维斯里教堂作礼拜时,不就可以见面了吗?

Anna June.9.46

(书信节选)



03

张伯苓·吴玉如·张牧石·沈从文

书信里的名流朋友圈



 人生到处皆学问 

吴玉如写给张伯苓、刘光启(节选)


   来书暨《游虎丘》小文改还。“真面目”三字不可去“面”字用之;“奉”字即俗“捧”字,不可加“扌”,楷作“奉”……“蓑”不加“艹”头亦即“蓑”字,加“竹”则不可……改过之作须熟玩。我去长春尚未得确信,成行与否亦在不可必之天。俟有消息,再告即嘱。长期讲授,一年亦可归两三次也。汝何时还?

           迂叟书付光启 壬寅八月廿九日


伯苓世丈大人尊右:

   己卯冬,归省老母,别慈颜,匆匆六年矣。伏想精神矍铄、为国宣勤,家  沽上伏处杜门称授数年依母,人子衷心得少安者,亦出世丈之鸿芘也。昨秋老母见背,涉世益觉无心。今幸得瞻禹甸重光,身侪太平鸡犬,安拙无能者自亦当额手为蒸黎庆也!顷者,棐卿兄诣渝,即便数行叩杖履,年来薪火颇承棐兄之助,其为人深欲培国家之气,扶士林志节,是今豪杰之士也!家琭不肯轻许人,而于此君觉心折。

   临风西笑,瞻近匪远,肃此,敬请福安!



吴老爱写信,最喜用荣宝斋的信笺。本市的写信,外地的写信,就连有时外出给学生留的字条,也以写信的方式贴于门窗。吴老教的学生都很穷,为了帮学生省钱,他还习惯在与学生的信件中夹一张邮票,随信寄去。


天津著名的古书画鉴定家刘光启是吴老的学生。信封上的“给刘光启劝业场四楼书画组”留下了时代信息。吴老有一个习惯,喜欢通过写信把知识点给学生讲清,学生提问也以文言文写,让学生养成动笔的习惯。给学生的回信中,基本开头都是“上封信改还,有错字该如何如何改”等等。有些学生为了要吴老的字,也爱给他写信,因为吴老的回信通常是今天写完,可能转天会连着再写两封,将知识点透彻地讲清楚。


信中除了给学生改错,还提到刘光启曾问过他一首《西山虞美人》旧作的内容,他在信中说,只能回忆起其中一句,后面的实在想不起来了。自己做的诗词,十中有九想不起来,而自己喜欢的古人之作,则大半都不会忘记。这就是用心不用心的区别了。可见吴老的谦虚之情。


吴玉如艺术馆还收藏有一封吴老写给师长张伯苓的信。吴玉如在南开中学毕业后,去过东北,出使过俄罗斯,9·18事变后,回到天津。当时,南开大学招老师的标准很高,吴玉如大学没毕业,校长张伯苓因爱慕他的才华,破格将其招到南开大学文学院。随后,吴玉如跟随张伯苓去了重庆,任国民参政会秘书,却因政治追求不同,辞官返回天津。这封信写于辞官6年后,字里行间可见一代书法大师的为人处世之道。写到师长的名字时,一个空格,代表尊敬。写到自己名字时,要侧书,字体变小,写在一行的右侧。


信中谈及自己当年辞官拂袖而去,但在家中伺候老母,心里非常安定,挽回了一点当年没有向张伯苓打招呼就拂袖而去的面子。信中还说,母亲去世,自己还没有心思踏入纷乱的社会,并向张伯苓推荐了天津东亚毛纺厂的董事长宋棐卿,夸赞他“其为人深欲培国家之气,扶士林志节,是今豪杰之士也”。在吴玉如生活困难之际,宋棐卿曾资助过他,这封信也是宋去重庆之时托付其顺路带过去的。


 海棠时节必去津的约定 

张伯驹写给词友张牧石(节选)

牧石词家:

  治印收到,极佳。前题《秋梧选韵图》,下钤“京兆”“平复堂”两印,有人见之甚推誉,足见行家自能知也。潘素画青绿山水,本月内当寄上,因平日操作时间太少,一日只能争取两小时作画。海棠时节必去津,今年节序早,预计一个半月后当可聚晤矣。除夕作鹧鸪天词两阕录上,词意欲停为词,但不作冯妇亦颇难也。

        即颂双厘。碧顿首。初五日。



此信札中提及张牧石刻赠之“京兆”“平复堂”两印。张伯驹的一生与天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50年8月,张伯驹在北京主持成立了庚寅词社,由此与天津梦碧词社往来唱和,交流频繁,尤其对一代津门雅士、诗人、书法篆刻家张牧石的金石技艺格外青睐。其晚年常用的葫芦形“京兆”印和“平复堂”印就是信中所指。


海棠花谢了,张伯驹便邀请张牧石等到北京去看牡丹。张伯驹当时居住在北京后海南沿烟袋斜街,他有一帧摄于书房中的生活照,显得超然、率真,怀里还抱着一只猫。晚年的张伯驹很爱猫,他认为猫是直率可爱的生命,比有些虚伪的人要强。照片中的那只猫便是70年代初由张牧石的女儿张秀颖从天津抱送给张伯驹的。


 慢慢工作,认真而持久 

沈从文写给天津年轻诗人毛羽(节选)


毛羽先生:

   得到您信,谢谢。这事情极小,您不老放在心上,才能够继续写作。我前信不过是告诉您一点事实而已。初写文章自尊心极强,寄文章给人无结果,自然即以为受委屈,写信骂骂编者也是常有事情,但编者对人对事如果还有一点理想,不会为此着恼,却必然以想法弄明白误会为合理的。这工作需要很长时间才可望突过前人,有点新纪录露面,并为后来者带出一点新路。慢慢的工作下去吧,认真而持久……中国应当有更多诗人,把国家看远一点,把个人工作也看得更庄严一点,来好好的用他手中的一支笔……



对于如何写作的提问,沈从文先生曾回答过:“写,写,写。写字。写信。另外是玩。”写这封信时,沈从文先生正在告别自己的文学写作,将个人兴趣工作转向了文物研究。


这是一封未刊出的书信,写于1948年。收件人毛羽,真名毛尧堃,是当时天津一名二十岁出头的文学青年。沈从文自1946年起接编《益世报·文学周刊》,《益世报》1915年创办于天津,是中国近现代具有广泛影响的全国性重要报纸。毛羽曾在《益世报》发表过一些文学作品,当时他还是《笔联》的主编,刊物不大,和沈从文先生算是同行。


此信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或许是前一封信中毛羽曾向前辈吐槽,沈先生开篇以安慰为主,“初写文章自尊心极强,寄文章给人无结果”,信中所写其实也是沈先生自己的经历。北漂青年沈从文刚到北平时投稿无门,曾以“打流”(乞丐)两字形容自己的遭遇。而“编者对人对事如果还有一点理想……”一说,如果从20年代沈从文主持《京报副刊》算起,沈以自身老编辑的身份,结合自己多年心得,对毛羽的职业前途予以了鼓励。


第二部分笔锋一转,不过一句“慢慢努力,并切切实实写下去罢”,更多着墨于分崩离析的时局。但沈先生的高明在结尾处:如此艰难时世,大概是不想让年轻人沾染自己过于悲观的情绪,他仍希望毛羽“好好的用他手中的一支笔”,而且用了比“重造”更贴切的“重新粘合”一词,“来和其他优秀民族竞争进步”。这也就是沈先生文字和人格的魅力所在。



04

藏信人的历史秘辛 送信人的怀旧记忆



大龙邮票的发行日期是7月24日吗?

藏信人张效建,天津文献集邮研究会会长



  

大龙邮票发行日期结论之我见

大龙邮票发行已110年,对它的发行日期,也讨论了多半个世纪。到目前,虽然多方努力,从海关档案里,不可能找出像英国黑便士票那样的,带有权威性的记载;从旧票或是实寄封当中,也无法提供出一锤定音的依据。是继续争论下去,还是暂时做出结论,是当前应当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杜圣余所发现的夏德致德璀琳的第68号文原件和收文联系单,足以证明天津在1878年7月24日可以出售邮票合法性。(杨耀增信件节选)


这是天津文献集邮研究会会长张效建收藏的珍贵书信,是天津集邮家杨耀增书信手稿,手稿中记叙着关于大龙邮票发行日期的各种考证。2018年是大龙邮票发行140周年,关于大龙邮票的文献正是张效建的收藏方向,能收藏到天津集邮家杨耀增的书信手稿,张效建感到格外幸运。


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在邮政历史上具有相当的地位。但是大龙邮票到底是哪天发行的,在历史上是个谜。“1878年,清朝政府责令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蟠龙为图案的一套三枚邮票。邮票印好之后,运往天津,再由天津运往北京、上海、烟台和牛庄等地的邮政机构,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邮票发行。但是,邮票到底是哪天抵达天津的,哪天开始发售的,文献中并没有记载。史学界就出现了‘七月说’和‘八月说’的争议。”张效建是天津文献集邮研究会会长,多年来从事集邮文献研究和传承。


天津集邮家杨耀增退休前在天津外运集团工作,他邮识丰富,曾受聘为中国邮票博物馆邮票鉴定专家,他对邮票史及邮票辨别真伪具有极深的造诣。在他的研究、主导之下,海关大龙邮票发行时间被公认为以1878年7月24日为上限。能够拿到杨老的手稿,对邮票文献的研究意义重大。求证第一套邮票的发行日期是个不断考证的过程。在杨耀增与业界友人的书信中,多次提到大龙邮票发行日期的考证工作,从坊间传说到文献追问,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在集邮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40年的一天,时任天津邮票会常务理事的黎震寰,在家中与天津邮局邮票发行总经办人徐家麟聊天。他俩是老相识,聊得海阔天空。徐家麟说起自己的岳父也是位老邮政,天津近代邮政开办之初就干上了这一行。那天,柜上第一次来了邮票,图案印着龙,面值5分银。邮票随即发售,徐的岳父也买了一枚作纪念。至于日期,徐的岳父记得特清楚,因为恰值自己的生日1878年7月24日。杨耀增在1982年6期《集邮》杂志撰文,引述了从黎震寰那里听到的故事,以证大龙邮票7月24日发行之说。又过了半年,上海海关杜圣余在《集邮》杂志发表文章,披露从早年海关档案中发现的材料,证明五分银大龙邮票是上海海关总署造册处于1878年7月18日寄往天津,天津海关7月24日签收的。由此推断大龙邮票的发售日期就在7月24日。杨耀增通过信件和业界专家反复论证,最终将7月24日定为大龙邮票的发行日期。


那时送信有温度

孔祥亭和米志文,邮递员



“203、306,挂号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平房胡同中,总会传出邮递员叮当作响的铃铛声和吆喝声。一身绿色工作服、一辆二八车、一捆报兜,每天骑行几十里,邮递员们只为把书信和报纸送到千家万户。


孔祥亭和米志文在民园邮局从事邮递30余载,回忆起当年的送信故事,两位老邮递员有说不完的故事。孔祥亭1977年就在民园邮局,负责睦南道一片儿。“那时候,大部分的信件都是知青寄回家的信。天津知青大多去了内蒙古和东北,一封家书要至少一周才能到天津,很多老大娘就是盼着信,有时候要到邮局来等。有一年快过年了,一位老大娘盼着孩子来一封平安信,就天天在街上等我。几天后的早上,我发现老大娘闺女来信了,第一时间就送过去了。”孔师傅回忆,那时候,他们很清楚及时准确地把信送到用户手上是多么重要。那个时期也是平信的高峰期,每趟送信至少要送出200封信件。


“邮递员和附近居民都很熟,只要自行车一进胡同,就有老街坊打招呼。天热的时候,大爷大娘煮好了绿豆汤、凉好的凉白开端出来让我们喝,还有的大娘给邮政局里的小伙子介绍对象,关系特别融洽。”米师傅说,人们通信频率很高,有家人在外地的,几乎一周就会收到一封信。五大道地区多是洋楼小院,每个院子住着多户居民,没法安装统一信箱,给投递带来不少困难。每位邮递员都有个小本记录下不好找的门牌号,以便准确投递。周围居民也了解邮政的送信时间,有时候还会在门口等着。那时候送信,多了一份温情。

那些年,寄贺卡也是时髦

何平泰,八里台投递分局局长


今年57岁的八里台投递分局局长何平泰,在邮政岗位上已经工作35年了。上世纪80年代,邮递员是一份特别受尊敬的职业,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智能手机,在外地的朋友、同学,两地分居的夫妻之间来往主要靠书信。那时,一个班次就要送出几百封信件。那时高楼大厦很少,一到送信的点儿,住户们都早早地到胡同里等着。因为依赖,邮递员这份职业自带光环属性。每位邮递员都有自己固定的跑行路线。上世纪80年代,何平泰负责睦南道、马场道一带。辖区内有新华社天津分社、天津美术出版社,所以投递量特别大。每天早晨6点,先送一轮早报,9点至10点是投递日常信件的一个频次,下午两点又是一个频次。《天津日报》《红旗杂志》《支部生活 》往单位投递得比较多,而普通市民最爱订的是《大众电影》。马场道上有一间海员宿舍,何平泰印象很深。从那儿每次路过,宿舍里的人都要拉住他问一问,当海员的儿子有没有寄来信。海员一出海 往往就是一年半载,与家人联系就靠写信。


90年代,何平泰调入八里台邮局。八里台大学很多,每到圣诞节、元旦、春节,邮筒里塞满了大学生祝福寄语的贺年卡。邮递员开着邮车,背着大邮袋,那场面甚是壮观。曾经有一段时间,还流行过一种企业宣传品。再到今天,信件越来越少,通常一天只有百八十封,还大多是账单,偶尔能有一封日常信件显得弥足珍贵。邮递员的工作也从传统的送信件与时俱进地升级为送快递包裹。何平泰说:“一到春节其他快递公司停了,可邮政是一年365天不歇班。我们今年春节的投递量甚至比‘双11’期间还要高。”


假日100天记者 | 刘宏婕 赵伯月 王维敏

图片提供|《见字如面》节目组 吴玉如艺术馆 部分由被采访者提供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第799-800期《假日100天》

*版权归《假日100天》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jiari100tian@gmail.com 或 QQ:168409418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