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冬天洗澡有讲究!这些不好的习惯,你占了几条?

2016-11-27 重庆晚报



天气越来越冷啦,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洗个热水澡可是冬季里的一大享受!但是,有些错误的洗澡方式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就和大家聊聊关于洗澡的那些讲究!










  洗澡不仅可以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有利于消除乳酸等导致疲劳的废物、还能改善睡眠。




  夏季人体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宜冲洗1次。而冬、春、秋季天气不热,洗澡的次数可因人而异。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可适当减少洗澡次数。


  







7个不良洗澡习惯












3、饱餐后洗澡:影响消化




  空腹不能洗澡,饱餐后同样不行。刚吃完饭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洗澡全身血管就会扩张,皮肤和肌肉血流增加,会影响消化。酒后也不宜洗澡,否则会导致血压下降,出现头晕眼花,甚至引起心脏病或脑中风。




4、洗前准备不充分:心血管疾病风险大




  秋冬季节,带着一身冷气进入浴室,巨大温差会使血管及心脏负担增大,对于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十分危险。通风差的话还会引发头晕、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冷天洗前最好做5分钟热身,如原地踏步、扭腰、搓脚、按摩涌泉穴等。










5、使劲搓皮肤:伤害皮肤角质层




  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的屏障保护层,使劲搓澡就会破坏保护膜。洗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说明搓洗过度了。建议勤洗澡,不是“攒着洗,用力搓”,用柔软的海绵蘸沐浴露轻轻擦洗,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




6、沐浴露一次挤很多:皮炎




  沐浴露一般含有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可激发化学物质快速渗透进入皮肤。长期过量使用沐浴露,化学物质被过量吸收,与钙、铁结合,残留在皮下组织中,引发干燥、过敏性皮炎等。建议尽量选择没有香味、功能简单的沐浴露,每次用一元硬币大小足矣,身上不脏只用清水更好,洗后用保湿乳液涂全身。









7、洗澡太久:越洗越累




  洗得时间久了,会觉得浑身无力。疲劳与血液中的乳酸浓度有关。对一般的上班族或轻微劳动者来说,洗澡15分钟,体内的乳酸浓度就可以恢复正常水平,时间长了,反倒会消耗体力,使疲劳感卷土重来。




老人洗澡注意事项


  很多老人澡后头晕,有的晕倒在浴室里,为何?热水导致全身皮下毛细血管扩张,身体调节不好,就会突然低血压,继而身体调节心率加快,如果血压上不来,就晕倒了。




  洗澡后中风,早起解手后洗澡后中风,都是不起眼的脱水导致的。老了弦不准了,血管调节跟不上了。


  1、洗澡前绝对要做的事是——喝水。


  2、老人要坐着洗澡!


  提醒大家:只有身体内部暖和,并排出一定的汗液,洗澡才有助于缓解疲劳。因此,早上最适合淋浴,这样可以唤醒身心,白天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而睡前1至2个小时,最好在浴盆里泡个澡。



来源:CCTV4、人民日报


小编工资已与此赞挂钩

一赞一角钱,求!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