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隔30年,罗大佑再唱《你的样子》,刚开口就已泪流满面…

2018-01-19 重庆晚报




(一)


什么歌能流传几十年

越听越觉得难忘

当属罗大佑的歌

 

他是雄踞乐坛30年的华语音乐教父

他是改变一代人生活态度的殿堂级作词人

他是敢于揭露社会现象的时代英雄

他更是引起共鸣的灵魂歌者

 

近日

63岁的罗大佑

在一档节目《大事发声》中深情开唱

一如当初,他皱着眉、微闭双眼

唱了他那首非常经典,

在1988年发行的歌曲《你的样子》

在开口的一瞬间让人彻底沦陷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025cynkz5&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他时而低沉

时而沙哑

又时而放肆

磁性的声音唱尽了沧桑过往和生命的厚重

让人听着听着,就泪流满面。


▽ 高清全场:超级版大事发声·罗大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025vmague&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二) 


高晓松曾说:

从一开始我就觉得

罗大佑像极了一个古典文人

既能作出激昂的战斗檄文

充满“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势

又有不少“花褪残红青杏小”式的雅致小品

将流行音乐作成了一种文化

而且我由衷地敬佩罗大佑

能在音乐的阵地上“战斗”这么久

罗大佑的《恋曲1990》和《光阴的故事》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生活态度

 

李宗盛说:

20年前我还是院校的木吉他队成员的时候

他(罗大佑)就是巨星了

我那时是用仰望来形容这位我当时的偶像

他在我内心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

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他的音乐创造才能是无与伦比的

可以说罗大佑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个人

他创造了台湾音乐的一个历史阶段

 

伍佰说:罗大佑太猛了

我听了他的音乐

才发现这辈子

我不可能当罗大佑

 

这次与罗大佑在《大事发声》中

合唱的民谣歌手李志也说过:

这辈子,只有崔健和罗大佑能免费听我的演唱会

 

罗大佑的音乐,像是一座灯塔

照亮许多人,也指引着许多人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

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我听到传来的谁的声音、像那梦里呜咽中的小河
我看到远去的谁的步伐、遮住告别时哀伤的眼神

 

 

繁荣的都市过渡的小镇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哦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

 

如此这般的深情若飘逝转眼成云烟

 搞不懂为什么沧海会变成桑田 


 (三)


音乐改写了很多人的命运

罗大佑就是其中一个

 

罗大佑出生台湾一个名医世家

世代从医的家庭背景

让他一出生就被规划好人生道路

该往哪走,不由自己

 

大学如父所愿考入台中的中国医药学院医学系

主攻医学

毕业后在台北一家医院放射科工作

可他却是音乐世界里不可多得的尤物

他的音乐天赋早在学生时代就喷涌而出

 

相比穿梭病房与病房之间

 罗大佑更喜欢带着黑框眼镜

拿一把吉他

在音乐中做真实的自己

 

不顾父母反对

他毅然选择做一位忠于自己的职业音乐人

 

在那个民歌安静的年代里

他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焰

彻底唤起人们对音乐的向往

在那个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年代里

他冲破自由的界限

让理想掷地有声

 


 (四)


乐评人马世芳说:

罗大佑的歌让人无从遁逃于天地之间

每听一次,心就触动一次

 

也有人说罗大佑是一个人的两个极端

一个是摇滚的、哲学的、理性的

另一个则是伤感的、脆弱的、柔情的

 

他的歌总能让往事折叠而来

又翻腾而去

音乐一起一落间

激荡起沉入在心底最深层的那些记忆

  

光阴流转三十年

当年那个离家的年轻人逐渐走向成熟

他为梦出逃

一面期盼远方

另一面始终牵挂家乡

 

在专辑《家(III)》的宣传语里罗大佑写道——

蓦然回首,

我离家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情

不但离开家,

还离开了家里栽培我的老本行,

出外闯荡

三十年后回了家

我更了解到家的意义



家给我养分,以及家的生命延续的价值

家给我一个温暖的梦想

并且让我把这样的梦想带到外面的世界去实现

 

这世界又有多少人和罗大佑一样

为了奔赴梦想远离家乡

那回城的票根

那家乡的美味

那弹在地上又跃起的倔强

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直击心底的深情

 

这世界很硬

硬得让我们四处碰壁,浑身是伤

不想再故作坚强

但仍要咬紧牙关默默坚持

因为选择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你只能把辛酸和痛楚一并咽进体内

不露声色,也不敢做响。

 

外面也挺好的

地铁不是很挤

加班不是很多

一到周末就去吃顿好的

一起合租的室友人也还不错

  

可我猜

你一定很想家吧?

 

家是我们生命的初始

也是我们行为的半径

不管你按什么轨迹行走

家始终是我们不变的方向

 

不管你的眼界有多长

请别忘了

家里一直有两双日夜企盼的眼神

眼巴巴的瞅着门外

等你回来

 

延伸阅读

一个人的一生会有三个家  

口述:罗大佑

撰文:晓   弦


一个人的一生会有三个家。

第一个家,是父母给我们的家。

第二个家,是我们自己外出去追寻的那个家。

第三个家,是自己终于成立的家。

 

几年前,我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小朋友。58岁才做爸爸好像有点怪,但对我来说还蛮理所当然的。我想,一个有小朋友的家才是完整的。虽然一个人也可以有一个家庭,两个人也可以有家庭,但当有了小朋友,那种家的感觉才会完整,才会理解父母当初是什么样的,他们两个人是怎么走在了一起,结婚,然后生下“我”,有了兄弟姐妹。


小时候,不会知道父母付出了什么,尤其在十岁以前。长大后,若问什么时候最开心,人们常常会回答,当然是童年。童年多好,无忧无虑的——暑假阳光灿烂,不是捉迷藏,就是在树林里玩。但我们常常会忘记,童年之所以无忧无虑,是因为父母给予了我们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他们保护你不受伤,不跌倒,唯一的难题恐怕就只有考试了。

 

1984年,我创作了《家I》,紧接着又创作了《家II》。我最喜欢《家I》歌词里的那句:“轻轻地爱你/轻轻地想你 ”。这两句话,不是唱给观众的,而是对家里面坐着的人说的:轻轻地爱你,保护你,用四个墙壁,窗,门,保护着你们。

 


三十年过后,等我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小孩,《家III》诞生了。当我们终于准备好,可以完整地把父母曾经给自己的“家的安全感”,给到下一代时——那种感觉就像一个轮回,从被庇护,到出走,然后再回来,恰如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

 

这可以说是生活给予我们的礼物。

 

年轻人未必能理解《家III》,因为好不容易长大逃出家去。四十多岁的人或许会更有共鸣。《家III》中我很有感触的一句话是:“那矛盾就与幸福一同天作之合”。  

 


家并不是从此幸福快乐的过日子。这其中有父母兄弟的矛盾,也有亲戚之间的矛盾。而且家是会改变的——从各种各样的你所不能察觉的地方在改变着,有时是幸,有时是不幸。只是因为我们每天待在家里,意识不到家的改变。其实它一路都在变着,有一天等你意识到的时候,可能父母已经都不在了。

 

所以,对我来说,家必须要像所有人生一样,经过困难、误解、吵架以后,才开始慢慢修复,然后找到家的真正动力。

 

人这一辈子,其实只分作“在家”和“不在家”这两种状态。我们的工作会换,又或者到处去旅行……家,听起来太抽象,有时也被认为是庸常——不就是一双父母,几个小朋友那么简单。但其实它是很复杂的,成熟一点的人会比较容易体会,尤其是自己有了一个小家之后,并开始抚育孩子。

 

我有了女儿之后,很多人都说我变得更柔和了。女儿的确带给了我很大的转变。孩子的世界,可以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成年人每天在处理各种问题,看似是不同领域的专家,但我们的世界反而是小的。我家的小朋友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盯着天空,盯着屋顶,好像上面有东西一样,我真的觉得她在看什么东西。她一定可以看到我们所不知道的,我相信这个事情。


我很开心,这么多年的出走,追寻,抗争,最后终于成了自己的家。想一想,我最幸福的时光,难道不正是我给她讲《白雪公主》《帽子万岁》,她给我唱《Song of Music》么?——她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开心状态,真是棒极了。

 


因此,尽管担心现在的年轻人未必理解《家III》里的心情,但我还是想把它给你。

 

无论何时,到最后拥有一个家吧

拥有一个小孩

然后理解家的全部意义

@蔡淼淼: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长城随想:喜欢罗大佑的歌,从青春到中年,从中年到永远……


@思思:一直喜欢听他的歌,告慰那渐渐逝去的岁月,纪念那曾经青涩的青春!我以为我升华了,原来是老了…


@疯子:纵风霜雨雪,亦掷地有声!丝丝拉拉的烟熏嗓,认认真真的倾心唱,斯文却又痞性的诉说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感伤!这或许就是我们想要的自己吧!


@风景:多年以后,我会记起你的样子。


@直通雄安:随着岁月增长,越来越理解歌中含义,夜深人静,淡淡的歌声让人难以入眠!2017过去了,我很怀念!2018,一切都会好好的。




来源:新华日报、灼见、为你读诗   编辑:温跃麒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