湃书单|五月天,澎湃新闻编辑们在读的14本书
这是澎湃新闻思想新闻中心的编辑们最近在读或者读完的书,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爱读书的你一点启发。
01
《博物馆起源——早期博物馆史和博物馆理念读本》
推荐人:韩少华
推荐语:
又到了5月,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也是人们又记起来要继续讨论一下“什么是博物馆”这个话题的时候了,这本《博物馆起源》或许能对这个话题有所启发。
这是一本文集,收录了50篇文章,来自各种书籍、期刊、手册、报纸等。奇妙之处在于,这50篇文章的时间跨度接近两千年。其年代久远者比如古典地理学者斯特拉博在《地理学》中对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描述:“博物馆也是王宫的一部分,里面有一条公共通道,一个带座位的开敞式谈话间,还有一间大餐室,博物馆里的学者可在此共同用餐。这些人不仅共享财产,而且还有一位负责管理整个博物馆。这个职位以前由国王任命,现在由恺撒指定。”
文集中古老的文献并不多,所收录文章主要集中在1850年至1925年期间,这个时代是西方世界博物馆数量激增、博物馆学应运而生的时期。
《博物馆的枯燥乏味》是收录于这本书中的英国自然历史科普作家约翰·乔治·伍德写于1887年的文章,其中写道:“哦!博物馆的枯燥乏味……大家可以去国家美术馆或者大英博物馆的雕塑展厅,看看那些在画笔和凿子创造出来的无价之宝间穿行的人。普通参观者无精打采地穿过大厅,根本无法欣赏任何一件画布或大理石作品之美,有些人甚至会大声抱怨,想知道为什么要为一些褪色的画作或者受损的塑像兴师动众。”这或许是一个半世纪之前博物馆之常态,至今日则早已被展厅里兴致勃勃举着手机拍照或者自拍的观众取代了吧。
02
《冥法、菆柩、鬼祟、斋醮——夷坚志之幽鬼世界》
03
《洪迈生平及其夷坚志之研究》(《古典文献研究辑刊》第十编第11、12、13册)
王年双/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这次读了两本关于《夷坚志》研究的台湾学者的著作,《冥法、菆柩、鬼祟、斋醮——夷坚志之幽鬼世界》《洪迈生平及其夷坚志之研究》。《夷坚志》原书共四百二十卷,因各种原因散佚,目前所见的整理本仅存二百零六卷。洪迈似乎存着要跟五百卷的《太平广记》争第一的心愿,晚年开足马力狂写,遂成卷帙浩繁的宋代志怪小说的顶峰。当然,也有人批评他毫无节制,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说:“稗官小说,昔人固有为之者矣。游成笔端,资助谈柄,犹贤乎已,可也。未有卷帙如此其多者,不亦谬用其心也哉?且天壤间反常反物之事,惟其罕也,是以谓之怪。苟其多至于不胜载,则不得为异矣。”不管怎样,《夷坚志》成为反映宋代社会生活、宗教文化、伦理道德、民情风俗的一面镜子,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如果单纯从了解鬼怪世界的视角看,《夷坚志》绝对是一座超级富矿。《夷坚志之幽鬼世界》就是很好的尝试。在第二章“地府与冥法”中,作者梳理了冥府的判官体系、判决准则,认为:“从宋人志怪小说之内容所显示的记录来看,可以说在死后世界之冥府官僚体系的发展上,宋代并无大幅扩展之趋势。”(42页)而对道德优先的判决原则,则强化了传统儒家伦理规范在冥界的渗入。比如作者发现:“中国历代士人在其身故后主宰地府,成为阎罗王之贤者,以宋代为最多。”(58页)第三章“徘徊于阳世之幽鬼”则整理了幽魂在人间游荡的不同情况及处理办法,作者还造了一个词“地缘缚灵”以概括这一状况。比较精彩的是第三章对寺院“菆柩”习俗与鬼祟的讨论,即将棺柩停放于寺院,短则数天、数月,长则几十年,由此生发出大量鬼祟的故事,作者从寺院社会功能的分析入手,研究了这一公共空间的各种功能后指出,“菆柩寺院”之风俗,自宋以后,直至清代为止,仍普遍地存在于中国各地,成为传统社会里根深蒂固的丧葬风俗之一。(139页)这现在在明清的志怪小说中确实很常见。
而《洪迈生平及其夷坚志之研究》更为细密详实,分三册近六百页。在“洪迈研究”部分中,作者考订了洪迈及其父祖、子女、亲友、交游的情况,在“夷坚志”研究部分,分析了成书及版本源流,可谓搜罗殆尽。在核心内容上,运用荣格的精神分析法和故事学的研究理论,分别从精怪世界和灵鬼世界分析,比如对好色女妖、好色女鬼类型的文化分析,颇有趣味。作者认为:
好色女鬼之现实意义:仪式之不完全,于是产生伏尸魂变说之观念,在此观念下,女鬼得以脱离规范,而将人性欲望以最赤裸之方式呈现,成为违法丧纪之淫女娇娃,非其家人所忍见之者也,然则此一后果,既出于仪式之不完全,则应以完全之仪式弥补之,殊不知仪式之不完全,有其文化因素,盖我国家庭形态系以父子伦为主轴关系,未嫁笄女及侍妾、弃妇等,并不能纳入我国“一祖一妣”体系之祭祀仪式,因为虽“将未出嫁而夭折的女孩之神位奉祀于庙里或尼姑庵中,但是这种办法只是使神主有所寄放,郄未真正使夭逝的女儿在社会系统中得到正常的地位。”此亦说明何以全无男鬼诱淫女人之故事,盖祭祀体系建立之后,即使照正式仪式,夭折之男性亦能在观念中附于祖先而接受祭祀也。(421页)
作者将鬼世界分为“神主鬼魂”、“葬地鬼魂”及“冥界鬼魂”,与前书一样,作者也重点讨论了幽魂滞魄的成因及表现。对冥界的描述,作者则置于“冥界游行”的章节下,即入冥游历所见。对于冥府职官体系,作者与前书有不同的看法,如:“地狱说在长期演变下,在六朝时,幽冥主宰为阎罗王之说,似已占优势,其实不然,宋代祠庙,东岳为多,各地均有行祠,而在《夷坚志》中,大抵阎罗王信仰及泰山信仰盖过地藏王信仰,惟凡有阎王主者,必无泰山,凡有泰山主者,则无阎王,其佛道教分立之故也。”(508页)
对古代幽冥世界的研究,我觉得可以分为内学与外学,外学侧重从民俗角度看待那个世界,讨论信仰民俗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流变等;而内学则将幽冥世界视作自洽的体系,讨论这个“想象的共同体”内部的构成及运转。这两部书的特点是以内学为主,向我们展示了宋代幽冥世界的整体画卷。当然,有些地方也许值得再讨论,比如幽魂滞魄的问题,以我的阅读感觉,先秦时,阴间的概念比较模糊,更未出现冥府,鬼魂处于无政府状态,在阳间游荡是常态,直到东汉末年,冥府观念逐渐形成,阴间的管理者陆续上岗,“鬼有所归”,而宋代常见的人鬼共处现象,一方面是城隍体系的完备,一方面是宋代社会市民生活的发达,冥府社会化程度愈来愈高,人鬼互动交流越来越日常化所致。仅仅用精神分析和故事学理论恐怕不能完全地解释冥界多个面向的成因。
04
《钦天监》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钦天监,是明清时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的官署。由于古代人认为天象在某种意义上反映着“天意”,所以钦天监不止于“国家天文台”的职能,还肩负着观测天意的重任。加之明清时的著名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等都担任过钦天监监正,教授数学、天文、地理等西方对世界的认知,使得钦天监成为观测明清鼎革、中西交流的绝佳窗口。
小说主人公周若闳自幼入钦天监学习,后留下任教直到致仕,既描绘了康熙一朝的社会图景,也把前朝后世的历史片段穿成一串。总体上讲,《钦天监》的情节波澜不惊,人物平平淡淡,有时读起来不像小说,倒像是清朝“科技知识普及读本”。作者着眼点不在于大历史的波谲云诡,而在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这似乎是有意为之。普通人在大历史中到底能做些什么呢?如何评述历史的是与非呢?周若闳及其父辈、朋友穷其一生都在不断追问,最后也只得到了“人世匆匆,有什么可怕的”这种模棱两可的答案。或许,站在无垠的星空之下,身处绵延的历史之中,短暂的生命个体能做的只有把握住自己吧。
05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
推荐人:龚思量
推荐语:
《魔术师的时代:哲学的黄金十年(1919-1929)》的作者沃尔夫拉姆·艾伦伯格曾在访谈中表示,长期以来,西方的哲学类书籍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高校内的哲学教授发表的论文以及出版的书籍已然“成了产业,围着自己转,生产空话。有人算过,一篇哲学学术论文平均只有两个半读者,审稿的评阅人可能都要比读者多”。随着哲学越来越“学院化”,广大读者越来越难以接触哲学,阅读哲学,更不必说对哲学产生兴趣了。
本书的作者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在书中围绕着“我们为什么该吃草(道德动物学)”、“幸福生活与金钱(罪责与债务)”等一系列话题试图建构哲学思想与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本书试图在保留思想的严肃性和深刻性的同时,引导读者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并加以反思。或许,正如译者王俊老师在译后记中所谈到的那样:尽管作者将哲学包装为文化消费品的做法受到了各方的非议,但至少这为哲学提供了一条学院化之外的发展路径。
06
《是我把你蠢哭了吗?》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神经科学家的科普作品,笔调风趣幽默,所讲述的问题都如书题一样有趣,每个问题所涉篇幅也不长,睡前读很轻松,想想白天做过的“蠢事儿”,原谅、接受自己再好好睡一觉吧!
07
《陶艺美学录:寻访当代陶艺名家》
推荐人:方晓燕
推荐语:
本书是《生活月刊》原创作团队对十几位台湾陶艺家和茶道家的采访结集,初衷似乎是要以个人史的方式来串联和梳理台湾地区陶艺美学的发展脉络,可对于我辈而言,这些创作者的人生故事就如同书中马岭老师镜头下那一件件风格迥异的动人器物,本身就是自足的好看。
每篇采访几乎都涉及陶艺家对于器型、釉色、烧制等各道工序的独家心得,而这些专业自陈,读来却每每有溢出陶艺之外的可堪玩味。好比谈到器型的不对称,陈正川说,“当打破一个正圆的时候,空间会更大”,而言及一度令他沉迷的日本志野釉,他如今却只觉“表情强烈,但留白较少”。又好比,杜辅仁说:“对自己没要求后,对茶碗就没有要求,只要茶碗可以装水就好。这样,才会更从容地捏出符合自己性格的东西。”再好比,谢致璋认为:“茶道的心,除了敏锐,还要柔软,人的心柔软了以后就会活泼起来。”
以器载道,道不远人,用几十年的时间与一项技艺厮磨,的确像是一种修行,心手相连,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向内探索,说是将“人生的经验、思索与困惑”都烧进了作品中,并不玄虚。书中所访的若干位陶艺家都是半路出家,从农人、商人、汽修工、钢琴师、声韵学家转而做陶,固然有生活所迫,际遇起伏,但在三十、四十甚至五十岁转换人生跑道的抉择,多少有些“不甘心就这样折戟于现世生活”的孤勇。
埃德蒙·德瓦尔在《白瓷之路》中曾说,“当你用瓷泥制作器物,你就存在于此时此刻”,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沉浸式的当下性,使得陶艺可以“将喧嚣隔离在外”,给人难得的“平和与依存感”,去自我淘洗,自我琢磨,“人与陶土,彼此发现,更相互塑造”,共同在流转的未知中得以完成。
08
《伟大的建筑师》
【英】肯尼思·鲍威尔/编 何可人/译,商务印书馆,2021年1月版
推荐人:臧继贤
推荐语:
这本书非常适合那些对于建筑感兴趣但又不太了解的读者,会带来很多知识增量。书中40位西方重要建筑师和工程师的生平概述相对比较简洁,加上200多张彩色图片,很快就能从头读到尾。整个建筑史的发展就是技术升级、可用材料增加以及观念转变的历程。伟大的建筑师喜欢将自己的设计同某种理念联系起来,他们相信什么,就建造什么,如书中提到的“戴梅森住宅”。戴梅森(Dymaxion)是一个杜撰出来的词,将动态、极大、极小、离子的意思混合起来,为了表达住宅背后的潜在基本哲学。不过作者说这种小型独栋住宅看上去就是将粮仓修改为房屋。不管怎样,巨型建筑的建造就像一个费时耗力的游戏,读这部建筑史也像读游戏史,在看别人怎样玩得开心的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
09
《微物之神》
推荐人:朱凡
推荐语:
在印度汹涌的疫情中,左翼作家阿兰达蒂·洛伊的公共写作(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476976)成为了外界理解这个国度的一个窗口。洛伊对印度社会的描摹和对莫迪政府的抨击中有着文学般的细节和力量,于是猛然发现,她的成名作《微物之神》在“想读”列表上躺了已有十年。
在开始的十几页,陌生的音译词形成了进入故事一道并不牢固的屏障,“克加玛”是姑妈,“默尔”是小女孩,“玛玛奇”是祖母,“芒恩”是小男孩……一旦熟悉了这些词汇,这个发生在南印度喀拉拉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就将开始施展它的魔力。在这个层层叠叠堆满了儿童的天真敏感和梦幻呓语的故事里,核心是“爱的律法——那种规定谁应该被爱,和如何被爱的律法”,背景则是印度的宗教文化、殖民历史、种姓制度、社会运动等对于个体的塑造和扭曲,每一个主人公都在自己的困境中挣扎,与所属的环境格格不入,当每个人为了生存而做出的努力看似巧合却无可避免地碰撞到一起,造成了一个孩子和一个成人死亡、一对双胞胎兄妹的童年永远结束的悲剧。洛伊对情节的精巧编织让这个故事具有了悬疑小说般的质感,但更吸引人的是无数关于微小之物的描摹。当双胞胎中的小女孩被母亲斥责而担心妈妈会少爱她一点时,这个昆虫学家的外孙女感到“一只背部簇毛出奇浓密的冰冷之蛾”轻轻地栖在了她的心上,“它冰冷的脚触摸到她的地方起了鸡皮疙瘩”……即使在谜题解开之后,这样的文字连缀成的故事也值得反复阅读。
10
《心灵之所:爱德华·萨义德传》
推荐人:丁雄飞
推荐语:
萨义德的学生蒂莫西·布伦南3月出版的这部《萨义德传》在巴以冲突升级的当下似乎特别值得阅读。除了早年在耶路撒冷和开罗的家庭生活,以及后来在纽约,尤其在后结构主义浪潮中的学术工作,这本书花了不少笔墨讨论萨义德在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特别是他曾经作为阿拉法特和美国政府之间的中介的角色。尽管是以色列的持续批判者,萨义德说他才是“最后的犹太知识分子”;尽管一度被选为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的一员,并为阿拉法特代言二十年,他最终还是与后者分道扬镳,甚至闹到他的书在巴勒斯坦被禁的地步。萨义德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属于巴以两族人民的双民族(binational)国家,这便是他所谓与排斥性的犹太复国主义针锋相对的、开放性的巴勒斯坦主义。请重温萨义德的这段话吧:“如果我们期待以色列的犹太人不拿纳粹大屠杀来为践踏巴勒斯坦人民的人权辩护的话,我们也不能愚蠢地声称,大屠杀从来没发生过,并且认为所有以色列人,无论男女老幼,注定是我们不共戴天的永恒仇敌。”
11
《拯救婴儿?新生儿基因筛查之谜》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两位作者一位是社会学教授,一位是社会医学和人类学副教授,通过多个个案的田野调查来考察一个医学问题。作为一个既非医学也非社会学、人类学的读者,我会觉得内容并没有很好读,囫囵吞枣,但于普通读者而言,有意义的或许是延伸出的相关思考。作者在书中不是要表达支持或反对临床上扩大化的新生儿筛查,而是呈现出了在这个医学问题中普通人可能面对的种种情境,比如医学领域的不确定性,医、患不同角色如何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及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比如对于基因、遗传的预防的限度……这让我想到两个不同的场景:一是总有些老人会说,当年没有这样那样的检查,人不还是一样生育、生活,好像因为“无知者无畏”更多了些淡定,少了些忧虑;二是一些医疗工作者在宣传基因筛查、优生优育时,隐约地传达出的某种对技术的乐观、对“完美”的追求——那“完美”是有定义或限度的吗?所以,如何对待生命,真是个大命题!
12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推荐人:顾明
推荐语:
作为“清末民初文献丛刊”中的一种,本书完整复刻了1934年北平人文书店印行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这是当年周作人应老朋友沈兼士之邀,为辅仁大学的学生所作讲演记录,经邓恭三整理而成。五讲的内容,从文学的宗教-古希腊悲剧的起源,到文学的功用,再回溯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从而观照中国的新文学运动。因是演讲,语言并不艰深,像是给选择文学系的大学新生的基础教育课。而周作人在引言里就交待了,当时未编讲义,没有写纲领,只是信口开河地说下去——大家都知道,学者、作家一旦如此,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书中时时可见周作人的睿智与幽默。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张旭东曾评价这本书,“虽然只是一部短小的口述记录,但却仍然具有中国文学史写作和中国文学观念批判的经典意义和示范意义”。
正如丛书出版前言所讲,清末民初的士大夫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开启民智”的重要,“只有民众拥有了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国家才能实现真正的强大”。文学,自然承担了“启蒙”的部分作用。但想不到,百年后会有人说“文科无用”……
13
《走过两遍的路:我的中国历史学家之旅》
推荐人:彭珊珊
推荐语:
柯文应该是每个历史系学生入门之初就会遇见的人物。他的大名在中国近代史和史学理论的课程PPT(或黑板)上挂了不下二十年,挂成一个传说。柯文在这本初版于2019年的回忆录中写到,几年前他准备去香港大学访问,一位牧师读者听闻消息曾大惊失色,因为对方以为柯文早已“离开人世、升入天堂”。类似的情况,我在几个月前报新书选题时也经历了一回,同事们一脸震惊,都以为这位早已是“走入历史的人物”。
不过柯文当然已经走进史学史。对中美学界影响深远的“中国中心观”,由他总结、提出和命名,其代表作《在中国发现历史》(1984)甫一出版便引起轰动,“北美、欧洲、东亚的中国历史系学生人手一本”;另一本著作《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1997)更是海外汉学研究的必读经典。近年来,在反思中国中心观局限的同时,柯文的作品已经超越某个国家某个文化,更倾向于一种超越文化的现象——大众记忆中故事的作用。
柯文作为一位出色的历史学家,把回忆录写得像一部流畅的历史著作。他从一开始便表明,“一本回忆录自然是一段历史。历史学家写下学术生涯回忆录,与当时打下学术生涯大不相同……亲身经历的历史与后来重构的历史十分不同”。他“做自己的历史学家”,洞察自己作为中国历史学家的思想演变。他在学术上对历史和叙事的思考也始终贯穿在对自己生平的回顾之中。
在重构自己作为中国历史学家的学术历程时,可贵的除了洞见和自省,还有一种坦率真诚、直言不讳的态度。他写下治学和出版著作的“幕后故事”,希望对学界新秀有所帮助。柯文在回忆录首次披露了《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出版背后的千难万险——这部后来大获成功的书稿,起初竟处处碰壁,接连被几家美国的大出版社拒绝,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历史题材不被看好,“商业价值低”;书中尖锐批评的费正清等美国史学家大部分还健在,出版社有所顾虑;外审报告的意见两极分化等等。《历史三调》的写作和出版也并不一帆风顺。柯文写下和出版社打交道的经历,提醒后来者,出版社是人经营的,人会判断失误,出版社也一样会犯错,出书是年轻学者人生的艰难时刻,最关键是对自己诚实,如果扪心自问觉得写出来的东西真有价值,那么就应该坚持到底,不要丧失希望。还有一段特别精彩的回忆,是关于1981年柯文第一次来中国参加学术研讨会的经历。这段故事节奏密集地出现了以下词汇:体无完肤,硝烟四起,不忍直视,不可开交——可以感受一下柯文先生耿直的性格,和当时热情大胆的讨论氛围。
我想,大学历史系给新生的荐书,除了学术著作,还应该有这样的学者回忆录,好让他们一早就了解,以历史为志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不仅是因为作者对于自身学术道路的复盘,能为有志于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提供经验,更是因为通过历史学家对自身历程的阐释,能让读者对历史学是什么、历史学家该做什么,获得一种真切的认识。
14
《最后的天空之后——巴勒斯坦人的生活》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 【瑞士】吉恩·莫尔/摄 金玥珏/译,中信出版集团·三辉图书,2015年9月版
推荐人:伍勤
推荐语:
爱德华·W·萨义德以研究后殖民的文化理论家身份被人熟悉,但是很少有人注意他作为巴勒斯坦活动家和巴勒斯坦难民的身份,以及,他对巴勒斯坦孜孜不倦的书写。
萨义德于1935年生于耶路撒冷。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约70万巴勒斯坦人被驱逐出家园,5月15日被巴勒斯坦称作“Nakba”(浩劫日)。1947年,在“浩劫”前夕,萨义德永远离开了托管下的耶路撒冷,次年春天,他最后一个亲人也从其家族在西耶路撒冷的房子里撤出。后来,据萨义德所闻,犹太裔著名哲学家、《我与你》的作者马丁·布伯从德国迁入以色列后,就生活在萨义德家族的房子里,直到过世。而年少的萨义德离开巴勒斯坦后,迁往埃及,后来又辗转到美国求学,在此处与彼处之间不断确证着身份的不牢固性。在他多年后回到那片土地,看到那片土地上的孩子时,写道——“当没有一条直线可以贯穿家和出生地、学校以及长大成人的地方,所有的时间都是偶然事故,所有的发展都是偏离主题,所有的住处都是流离失所……”
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疫苗种族主义的讨伐声还未停歇(以色列境内饱受褒奖的疫苗接种却只覆盖犹太人,无视巴勒斯坦人),在内塔尼亚胡的政治野心下,这个五月以来,以军再一次野蛮地扩张其在东耶路撒冷定居殖民的非法领地,紧接着是对加沙的空袭。摧毁、哀恸与抗争的图像在社交网络上传播开来。在这个令人愤怒与心碎的时刻,我重新翻出萨义德这本《最后的天空之后》。它是破碎的、难以归类的文字,结合吉恩·莫尔拍摄的生活场景,对那片模糊不清、转瞬即逝的土地,和那里流离失所、不具稳定身份的人,进行艰难而又深情的记述——所有的建筑都将自己表现为潜在的废墟,所有的人生来就要在不断被驱逐中努力自证自己的存在。
在碎片化的记述间,书中对于巴勒斯坦人的代称总是在“我们”、“他们”和“你们”之间切换,用“我们”体验自己,“你们”察觉别人的观察,同时感觉“你们”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而这也像是巴勒斯坦的存在处境——在重新安置与迁徙的几何图形中,那个永远在流转的位置。
微时代的首选书单
责任编辑:顾明
本文为澎湃新闻翻书党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留言申请,或发邮件至:ppfanshud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