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印度突然撤军了!12句话看懂它

2017-08-28 刘晓博 金融家

导语:12段话看懂这次军事对峙!

来源:刘晓博 (liuxb929)

作者:刘晓博,已获得授权转载


今天(8月28日)下午两点半,印度从中国境内撤走了军事人员和设备。至此,在洞朗地区持续了两个月零10天的军事对峙终于结束了。


上图:人民日报官微第一次发稿,消息源是印度媒体。


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均通过官方微信和微博证实了这一消息。下面,我们用12段话,看懂这次军事对峙。


1、这次对峙是印度挑起的,最终也以印度撤军为终结。从新闻发布角度看,印度也占了先机,人民日报最早的微博发布,其实是转载“印度新德里电视台”的消息。“把握主动权”,是印度追求的效果。


上图:人民日报官微第二次发稿,使用了外交部的消息。


2、在这场军事对峙中,印度总理莫迪获得了很多收益。第一,通过跟中国的军事对峙,部分转移了国内对他“废钞”、“税改”的不满情绪和注意力;第二,通过军事对峙,拉近了跟美国的关系,获得了类似军用无人机、F16生产线、雷达技术等收益;第三,向俄罗斯、日本显示了自己在牵制中国上的价值。


3、但同样的,莫迪也失去了很多。他得罪了14亿中国人,让印度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它会警醒中国人,警惕印度这头大象,在战略上要对它保持优势。莫迪还给了中国继续增加军费,尤其增强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军事投入了很好的理由。


4、从“印度配合美国的301调查、率先启动对中国的贸易战”的那一刻,就可以看出军事对峙即将结束。因为这种对峙很危险,印度也不愿意打仗。但莫迪需要一个台阶,于是贸易战替代了军事冲突。


5、印度真的把握了中印之争的主动权吗?其实未必。就拿贸易来说,中印每发生5块钱的交易,其中4块钱都是印度在购买中国货,只有1块钱是中国购买印度货。在经贸领域,印度完全没有主动权。


6、此次军事对峙之所以在8月末戛然而止,是因为9月初将在中国的厦门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如果跟中国撕破脸,印度将失去参加会议的机会。事实上,印度急需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投资,而中国正在搞一带一路。


7、在大国崛起的阶段上,印度同样不掌握主动。中国已经结束了“资金、产能引进来的时代”,开始走向“资金、产能走出去的时代”。而印度,仍然在“资金、产能引进来的时代”徘徊。所以,从发展阶段上中国领先印度,这是毋庸置疑的。


8、在军事战略态势上,印度同样未获主动。中国2014年以来,在南海填海造岛,加强了中印边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意味着,中国结束了韬光养晦的时代,力图保障正在全球化的中国利益。中国的航母编队,将很快变成3个。这令印度感到巨大的压力。此次边境对峙的地方,接近于印度东西部区域的咽喉位置。


9、过去几年,中国在印度洋至少布局了4个港口,对印度形成了环绕之势。距离印度最近的港口在斯里兰卡,此外,还通过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控制了中东石油的外运要道;通过吉布提港,控制了红海通过印度洋的要道;通过皇京港,介入了马六甲海峡。未来在孟加拉国、缅甸,也都将布局有合作港口。有意无意之中,中国正在“包围印度”。


10、印度在战略上对中国的最大威胁,是印度洋上的石油运输通道。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虽然中国极力让进口石油多元化,但绕过印度、马六甲海峡的海上石油通道,仍然最为重要,并完全暴露在印度面前。即便是未来建成瓜达尔港到中国的高铁、石油管道,数千公里的运输线仍然受到印度导弹的威胁。但问题是,中国的新能源技术、页岩油页岩气开采技术也在进步,或许10年之后,印度洋上的运输线对中国就不再那么“无可替代”了。而到那时,中国的海军将更加强大。


11、对于中印两个大国来说,爆发全面冲突对谁都不好,毕竟大家都是核国家。单独较量,印度肯定不是中国的对手。印度依靠的,是美国、日本的支持。对于中国来说,现在也不是狠狠教训印度一次的时候。


12、中印爆发冲突,最高兴的是日本,其次是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因为这会严重影响这两个人口大国的崛起。印度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改革,才勉强在经济制度上算一个统一的国家,它的道路还很漫长,国内众多的种族、宗教、方言将会来很多麻烦。莫迪是个强势人物,他应该能看懂印度面临的复杂局面。跟中国为敌,对印度来说太沉重。


也许你会喜欢:

1. 公安部曝光!深入骨髓的高科技骗局,大家一定要小心!

2. 20多家倒闭企业的血泣:假装高逼格的公司都死掉了

3. 中国经济强大的神秘武器:套、种菜、吃饺子

4. 煎饼大妈都月薪3万了,你却在谈淡泊

各位读者阅读完这篇文章 ^^,如果您喜欢,点个赞给小编一点鼓励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侵权,麻烦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确认后第一时间删除。多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