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昭通广播的今与昔!

微昭通 2019-05-06


清晨,当昭通城区主要街道的高音喇叭和居民庭院里的舌簧喇叭传出昭通县广播站的开始曲音乐声鼓动着我的耳膜,搅动着我迷睡朦胧的大脑,我仍然赖在床上不想起来。直到7点,喇叭里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送进我的耳道,我才揉着惺忪的睡眼起床。这是20世纪50年代末我上小学时的情景。那个年代,买得起或买得着收音机的人极少,绝大多数人了解公共信息就靠这种简陋的工具,而且是被动的。


这种滑稽可笑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在昭通刚解放时还是一种奢望和梦想。云南省委为了准确、及时地将信息传达到全省,并宣传、发动群众,决定在全省建立收音站。当年底,昭通全区选送了方开俊、陈传家、颜永信等13位同志,到昆明接受培训。他们学成归来时,带回了省里配发给昭通专区各县的“7124”型电子管直流收音机。昭通全区的收音站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收音站的收音员背着沉重的直流收音机、干电池、手摇式直流发电机巡迥下乡组织干部群众收听中央和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还要负责抄收中央人民广播台定时用记录速度广播的重要新闻,送交县委。


收音员每到一地,宣传面也仅有几百上千人。时任昭通县委书记的赵葆印下了决心:一定要让群众都听到广播!并拨款给收音站,购进了扩音机、交流收音机、高音喇叭、钢丝录音机、麦克风、电唱机、唱片等有线广播的相关设备。这就具备了建一个有线广播站的基本条件。


1952年1月1日,“昭通广播站”这个广播呼号在昭通城区上空回响,工作人员也由原收音站的2人增至4人。“昭通广播站”由地委收音站代管,首任播音员是从学校调来的一位女老师李仲媛。随后,昭通各县的广播站也先后建立起来。


昭通广播站在昭通城区的几条主要街道挂上了高音喇叭,在居民区庭院里安装了舌簧喇叭,县城百分之七、八十的群众能听到广播了。昭通全区广大农村的群众仍然还得靠广播站的工作人员到农村组织他们集体收听,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1956年7月。之后,昭通全区各公社、大队都陆续建立了“广播放大站”, 各地邮电局、所,利用他们的邮电专线,每天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时暂停农村的电话业务,义务转播广播信号。


1982年,昭通县广播站在凤凰山主峰,架设了一座功率50瓦,频率为97·5兆赫的无线调频广播发射机,昭通城区架设的有线高音喇叭换成了无线调频音箱。全县80%的乡镇及鲁甸县的部分乡镇都能收到凤凰山上发射的调频广播信号。县广播站的工作人员也从1979年的9人增加到了15人。


随着昭通撤县设市的步伐,昭通县广播站更名为“昭通市广播站”,工作人员增加到了21人。昭通各县广播站从1984年开始,先后升格为“广播电视局”。


1985年7月1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成立了“昭通人民广播电台”,原“昭通县广播站”呼号撤销。政府也逐年加大了对广播事业的投入,昭通人民广播电台的设备几乎每隔3年,就会更新或增加一批新的、更现代一些的制作或播发设备。过去一直靠用手机进行户外直播,也换成了一台60瓦的调频户外直播设备。


从1989年底始,中央和省都加大了广播电视覆盖的力度,先后启动了广播电视卫星地面站工程、国家应急广播工程、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工程、中央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一系列工程。而且,村村通工程的概念还随着广电覆盖力度的加大而改变。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刚开始时,“村”,是指“行政村”;继而“村”是指50户以上的自然村;再而,“村”就是20户以上的自然村了;而今,“村村通”已经扩展为“户户通”工程了!


今天,我们听广播就不再是被动的了。啥时想听就啥时听,都由自己做主。不光听中央台、云南台和其他省台,还能听咱们昭通自己电台的节目,而且,音质还是高保真的。



今日推荐

 秋韵昭通的表情与颜色(组图)

  漫步省耕公园(图)

  昭通评论:创新源于挑战自己!


作者/陈思文

编审/李仁安 校对/马 杏 编辑/李晓溪

投稿/82299696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