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昭通:行进在产业扶贫的大道上!

微昭通 2019-04-28



王春是绥江县板栗镇中坝村委会主任,从小生活在这个交通闭塞的小山村,王春尝够了贫穷给他带来的苦头。13岁那年,王春外出打工了,他先后在天津钢铁厂当过苦力,在西昌周边贩卖过牛羊,凭着一股不怕吃苦、踏实肯干的韧劲,他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8年,看到村里撂荒的一些土地,35岁的王春决定搞种植和养殖。他用辛苦攒下的3万元钱种植了100多亩柳杉。2015年,他又带头喂养了40头肉牛,发动周边85户群众成立专业合作社,养牛增加到150余头,实现产值200多万元。


中坝村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村,如何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这是一个经常挂在王春心上的问题。在经过多方考察学习、市场研判和村情分析的基础上,王春最终带领群众走上了发展苞谷酒酿造业、肉牛养殖业和生态种植业的道路,并成了全县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像王春这样带领群众脱贫的“领头羊”在昭通还有很多。他们抓住本地的资源优势,在产业上做文章,昂首阔步行进在产业扶贫的大道上。


昭通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从2017年以来,以苹果、天麻、花椒、马铃薯、肉牛生猪养殖和竹产业为主导的昭通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对群众增收脱贫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让这些支柱产业“变现”,市委、市政府从顶层设计出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发展定位等优势,立足短期能脱贫、长期能致富的要求,按照“两区一带”的产业布局,科学编制“十三五”农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了昭通农业产业“4+2”六大主导产业战略发展定位,县、乡发挥优势,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规划布局特色优势产业,做到市有主导产业、县有重点产业、乡村有特色产业,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规划体系,绘就了昭通农业发展的蓝图。


“当年脱贫看务工,长远增收靠产业。” 2018年9月3日,市委书记杨亚林到镇雄县调研,在查看了罗坎镇大庙村白茶种植基地之后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目前,该镇已建成了4728亩白茶种植基地,吸引了建档立卡贫困户588户2396人加入白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仅此一项,群众就可创收497万元。未来4年,这个白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带动当地农户种植茶叶2万亩,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000余个,成为罗坎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绥江县以打造“三园四场”为契机,通过公司带动、大户引领、基地示范、参社入股等多种形式,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种植、养殖业,确保户户有长远增收致富的产业。


盐津县则结合实际,用“5+N”高位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大发展,通过抓好花卉苗木、油菜、竹子、乌骨鸡、蔬菜产业,带动其他更多特色产业的发展。目前,该县已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2.5亿元。


特色种植数不胜数,产业扶贫遍地开花。昭阳苹果、鲁甸花椒、巧家芒果、大关茶叶、永善橘橙等特色产业和花卉、黄精、油牡丹、白芨、重楼等新兴中药材产业正在为助推脱贫攻坚发挥着积极作用。


产业路铺好了,贫困群众愿意动起来了,可是产出的农产品要是没有销路,群众白费了力气,也很难真正致富。引好路扶一把,让贫困户富起来。在这个方面,全市各级各部门可谓下足了工夫。一方面坚持把龙头企业带动作为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按照“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群众”的思路,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群众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让农产品有人收购、有地方销售;另一方面,坚持市场导向,加强优势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和品牌培育,全市累计完成绿色食品认证产品39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82个、有机农产品3.3万亩,地理标志登记94.65万亩,不断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市场占有率。在流通中转环节,立足于生鲜农产品销售需要,保持有效供给、持续供给,扎实推进仓储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在昭阳区建设集分选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在中山市设立昭通特色农产品体验店,促进昭通农产品走上东南沿海地区和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消费市场。


此外,昭通还举办了“中国马铃薯大会”“2018云南昭通苹果产业扶贫产销对接会”,打响以苹果和马铃薯为主导产业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牌。充分运用淘宝网、彩云优品等互联网营销平台,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马铃薯产业与天府商品交易所联合建设期货交易中心,多渠道推进农产品外销,对出口创汇的企业进行奖励补助,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对外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昭通苹果、天麻、花椒、竹子等特色农产品也逐渐成为省内外消费者喜爱的商品,昭通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正逐步打通。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高效落实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三张牌”特别是“绿色食品”牌的要求。


政府引好产业路,政策帮扶齐给力,贫困群众放手干。记者了解到,2017年全市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6.38亿元,增长5.9%。昭通的农业产业扶贫,从固本培源、强基造血出发,以大决心、大规划、大平台、大流通为抓手,为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广大贫困群众正迎着阳光走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今日推荐

 《红色扎西》唱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附音频)

  昭通:夯实民生之基 拓宽发展之路!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书画昭通网展(二)


来源/昭通日报记者 刘建忠

编审/李仁安 校对/马 杏 编辑/李晓溪

投稿/82299696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