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真永: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关键五步!

微昭通 2019-11-23


易地扶贫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是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脱贫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重要举措,也是所有扶贫措施中任务最繁重、难度最大、情况最复杂、矛盾最集中的一项工作,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基层干部的执行力、推动力和创造力是一次严峻的挑战。2017年以来,昭通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的“铁齿铜牙”,全市锁定搬迁对象36.24万人,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16.26万贫困群众(其中,建档立卡13.17万人,同步搬迁3.09万人)彻底搬出大山,住进新居,开始了新生活,还剩余19.98万群众未搬迁入住(其中,建档立卡17.52万人,同步搬迁2.46万人),现已进入任务冲刺阶段。在具体工作中,我体会关键是抓好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是把情况搞准,解决 “搬哪些”的问题。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首先要锁定搬迁什么人,只有对象精准了,搬迁工作才能精准发力、有效实施。昭通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自然灾害频发,生存条件恶劣,很多地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造成了贫困面特别大,贫困程度特别深,不挪“穷窝窝”就断不了“穷根根”。特别是2014年8月3日发生的鲁甸6.5级地震,让世代生活在大山里的群众遭受了惨痛损失,教训极为深刻。昭通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痛下决心把那些不具备发展条件、生存在贫困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群众搬出来,让人搬到人该呆的地方、让树长到树该长的地方,推进实现城乡人口分布格局重构、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重塑,彻底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实际工作中,要准确把握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自愿搬迁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于生存环境恶劣、不具备发展条件的村、组,要耐心细致做好动员工作,尽量做到整村搬迁,应搬尽搬。在锁定搬迁对象的时候,群众自愿是第一原则,关键是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帮群众多算算帐,多讲讲道理,从住房价值、上学看病、土地收益、个人就业以及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等多个方面,一笔一笔地帮助群众算明白,一言一语要说到群众的心坎上,让他们打消顾虑,看到美好明天,坚定搬迁意愿,变“要我搬”为“我要搬”。



第二步是把房子建好,解决“搬哪里”的问题。


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搬迁群众也不例外,从确定搬迁的那一天起,就无时无刻不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推进群众搬迁安置工作中,绝不能简单行事、敷衍了事。无论是地方党委、政府,还是规划、设计和施工单位,从项目选址到推进实施,一定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做到规划先行,科学论证,选择居住、发展条件好的安置区域,选择过硬的施工队伍,把安置区当作自己的家园、作为精品工程来打造,既保障好当前建设,又统筹好未来发展,建好每一栋楼,完善每一项配套设施,让搬迁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度,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当前,昭通还有14个集中安置区正在建设,特别是昭阳靖安、鲁甸卯家湾2个跨县区安置区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要切实加强整体统筹,高效、务实、精准推进各环节工作,在保障工程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绝不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到群众搬迁的积极性,影响全市搬迁安置大局。只有我们用心用情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工作成效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为后续搬迁安置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步是把工作做细,解决“怎么搬”的问题。


群众搬迁入住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时间紧迫、人员众多、任务繁重,特别是超万人安置点,甚至是三、四万人的安置点集中搬迁入住,工作难度可想而知。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做到想之又想,细之又细,绝不能大而化之。可以充分借鉴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移民搬迁经验,现在就研究谋划,理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方案,尽可能把问题考虑得更透彻些,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些,把措施部署得更周密些,提前做足工作准备。比如,在搬迁时序上,要结合安置区工程进度,提前启动搬迁计划,条件具备一处就搬迁一处,避免大量群众在短时间内集中搬迁,加大工作难度。再如,跨县区安置工作中,迁出地和迁入地需要分别做哪些工作,要列出清单,认真细致的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确保做到群众一次搬迁到位。组织搬迁的过程,就是深入细致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只有我们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工作做细了、做实了,搬迁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赢得群众的支持。在具体工作中,要全面做好政策清、就业清、产业清、配套清、家底清的工作,提前统筹、解决好群众的后顾之优。比如,搬迁群众的“三块地”要提前谋划做好流转、退耕还林等工作,群众的牛羊鸡猪和带不走的物资等要提前动员变卖处理,让群众轻松搬、放心搬、开心搬。




第四步是把就业抓实,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搬”是手段,“就业”是核心,“脱贫”是目的,只有通过充分就业,搬迁群众才能有稳定的收入,实现既“挪穷窝”、又“断穷根”,而不能简单地“一搬了之”。就业的关键是产业的扶持发展,这是最有效,也是最难的工作,只有做大、做强产业,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群众才有稳定可靠的收入,脱贫才有保障。要把安置区的产业发展和促进搬迁群众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大力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用市场化的、可持续的方法解决脱贫问题,不能政府资金样样全包养懒人。要下足“绣花”功夫,把每一个群众的需求搞清楚,力求各项工作做到一一对应,想到外省就业的,就要想办法通过东西扶贫协作渠道,帮助群众稳定就业。暂时出不去的,就要帮助群众就地就近务工,让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尽快消除失地顾虑,加快实现村民向市民、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实现稳定脱贫。让群众远离贫困、摆脱贫困、告别贫困,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必须聚焦意愿、聚焦优势、聚焦长远,整合政策资源,落实保障措施,让搬迁群众一搬就能就业增收,就能享受公平社会服务,做到眼前利益得到保障,长远发展看到希望,搬出精气神、搬出新生活。





第五步是把服务搞好,解决“怎么管”的问题。


群众搬到安置区,配套服务必须跟上,要按照“50”条的要求,一一抓好落实,一个都不能少。特别是群众关心的就学就医等问题,要提前谋划,同步建设,让群众搬来就能就近就学、就医,让群众感受到城镇的舒适便捷。安置区的搬迁群众来自于不同的地方,个人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搬迁后必须加强引导和管理。只有引导好才能管得好,要依托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有效利用社会公益组织力量,以社区为单元,开发一批公益岗位,选取部分文化程度较高、服务能力强、热心公道、群众较为认可的搬迁群众参与社区管理,建立“楼长”“民约”等制度,激发带动搬迁群众强化主人翁意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升搬迁群众主动参与的“获得感”。只有服务好才能住得好,搬迁过程中要组织搬迁群众尽快学习城市交通、卫生、治安、公共秩序、防火、防盗、防诈骗等知识,熟悉城市居家基本常识,搬迁后要采取多种形式继续给予生活照顾、情感关怀,让他们持续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帮助他们打开心结,尽快适应和融入新生活。只有组织好才能过得好,群众搬迁后,要大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围绕身份转变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的业余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逐步改变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着力把安置区建设成为文明和谐、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日推荐

 70年,看昭通!

  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做客新华社云南分社“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云南篇成就专访节目!

  昭通望海公园的白鹭!


来源/@云南易地扶贫搬迁 作者 昭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陈真永

监制/李仁安 编审/胡 敏 编辑/周 南

投稿/822996965@qq.com


@微昭通 域内铁粉群建设中,欢迎添加管理员微信号(wzhaotong),添加好友请备注县区市名称+姓名+联系电话(如:水富市张小珏180XXXX0201),无完整备注不予验证通过,感谢支持,谢谢配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