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昭通昭阳:苹果产业正当红(云报头条)

微昭通 2019-11-18

昭通苹果园拍摄《我和我的祖国》MV花絮,配乐《苹果红了》


【昭通苹果再上云报头条】云南日报一版组合头条,报道昭阳区打造“一县一业”苹果产业的创新做法。经过近80年的发展,昭阳区苹果产业从最初的158株扩大到现在的50万亩,成为带动31万果农脱贫致富的“金果果”,也是昭阳区的“当红”产业。


金秋时节,昭通市昭阳区洒渔、永丰、北闸、乐居、苏家院等乡镇苹果主产区,果园里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苹果的芳香。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昭阳区苹果产业从最初的158株扩大到现在的50万亩,成为带动31万果农脱贫致富的“金果果”,也是昭阳区的“当红”产业。


在苏家院镇昭通海升苹果基地,一个个红苹果缀满枝头,采摘、搬运、装车,数十名果农忙得满头大汗,一辆辆满载苹果的货车缓缓驶向远方。在“苹果之乡”洒渔镇,13.4万亩耕地上苹果种植面积就达11.4万亩,每年有25万吨苹果上市,洒渔镇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交易市场。



“一年半时间建成3万亩标准化果园,我们靠的是现代科技支撑和8项矮砧密植核心技术,新植树苗可实现一年开花、二年挂果、三年丰产,亩产值在3万元以上。” 在海升集团昭通超越苹果基地,负责人李炳伟介绍,基地种植的红蛇、华硕等优良品种亩均收入达10万元以上,是种植玉米的100倍,种植烟叶的23倍。这种依靠现代科技支撑的产业模式已成为引领昭通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标杆。


作为我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昭通苹果产区纬度低、海拔高、光照强、温差大、无工业污染,所产苹果甘甜香脆、天然富硒、风味浓郁。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粗放、低效的种植模式,成为制约昭通苹果这一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的最大短板。


为将昭通苹果打造成昭阳区富民强区的支柱产业,昭阳区打出“扩面、提质、增效”组合拳,采取政府统一提供优质苗木、合作社参与的模式,发动群众新植苹果10万亩。通过引进海升集团、湖南商会等龙头企业示范引领,高起点、高标准、高技术建成现代苹果示范园10万亩。积极组建15支专业队伍,160多名农业科技辅导员走进田间地头,指导果农对30万亩低产老果园实施全覆盖、无死角提质改造。目前,全区有苹果产销企业30余个、专业合作社101个,已完成苹果GAP认证1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绿色食品认证8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7.78万亩,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21.5万亩。


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目标,昭阳区按照“老产业+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理念,坚持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模式、党支部+合作社“三个全覆盖”要求,推动苹果产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绿色化、品牌化建设。


围绕百万亩苹果与百万人口高度融合目标,地处昭通中心城的昭阳区以苹果产业为主要元素,着力构建从种植到加工,从基地到市场,从仓储到营销,从苹果小镇到苹果庄园及特色村庄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体系,同步规划建设一批苹果小镇、苹果庄园、特色村庄,一座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半城苹果满城香的“秋韵昭通·苹果之城”呼之欲出。


目前,昭阳区苹果种植品种形成了以神砂、新红星、红富士为代表的早中晚熟产品体系,初步形成了种植、加工、流通的完整产业链,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高原优质苹果生产及加工基地、中国面向东盟的苹果供应基地和世界低纬度高原苹果标准化规模主产区。


今日推荐

 致敬每一颗坚定的初心,追忆郭彩廷(原创手绘)!

  一颗“红心”助脱贫|永善桧溪镇强胜村红心猕猴桃成“富民果”

  三千多元的5G手机来了!市场进入洗牌期,你会跟上“换机潮”吗?


来源/云南日报 记者 沈讯 蔡侯友 磅礴大地 昭阳区委宣传部

监制/李仁安 编审/胡 敏 编辑/周 南

投稿/822996965@qq.com


@微昭通 域内铁粉群建设中,欢迎添加管理员微信号(wzhaotong),添加好友请备注县区市名称+姓名+联系电话(如:水富市张小珏180XXXX0201),无完整备注不予验证通过,感谢支持,谢谢配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