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昭通扶贫故事 | 镇雄以堡村扶贫工作队长李新武,扎根农村 真帮实扶!

微昭通 2019-11-16


975会客厅

本期《975会客厅》主持人管晏邀请昭通市住建局房管局局长李新武做客直播间,讲述他扎根农村真帮实扶的扶贫故事。


左:主持人管晏

右:嘉宾李新武


点击收听节目音频:

真帮实扶心系乡亲,做圆梦小康的“领路人”

——以堡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李新武驻村扶贫故事


李新武,男,现年38岁,昭通市住建局房管局局长 。

2017年12月,昭通市住建局党组动员干部职工参加驻村扶贫工作,李新武同志主动请缨,到镇雄县以勒镇以堡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驻村扶贫以来,他扎根农村,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落实脱贫政策,团结以堡村“三委”和驻村工作队员奋战在脱贫攻坚战一线,理思路、谋发展,为以堡村的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倾注了心血、付出了真情。得到了当地党政干部和农户的认可,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访民情  谋思路  舍却小家顾大家

李新武所驻的以堡村,地处滇川黔交界大山深处,离他工作的昭通市区300多公里,全村有汉、苗、彝三种民族,总人口1591户732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98户3486人,当时的贫困发生率为39%。

以堡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耕作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群众生产生活极其艰辛,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刚一到村,李新武心里不由自主“咯噔”一下,贫困现状让他吃惊,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模样,带父老乡亲同奔小康,向组织交上满意答卷!

为了把扶贫工作做实做细,交接完工作任务,他就立即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具体事务中,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与老百姓拉家常、召集村干部开会话发展。时值隆冬,本来通行能力就很差的村组道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走路打滑摔跤是常有的事,但这丝毫阻挡不了李新武前进的步伐。驻村1个月后,他走遍了该村25个村民组,对基本村情、交通状况、产业短板、民风民俗等已了然于心。

真扶贫、扶真贫离不开真情实感、真抓实干,李新武不断加强学习惠农政策和扶贫政策,把老百姓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在解决实际困难中增进了情感,为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怀着一颗“进农家门、听农家言、想农家事、解农家难、助农家富”的炽热之心,坚持每月驻村20天以上,把扶贫工作做实做细。

驻村时间多、回家时间就少。在村里,他渐渐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可在家里,他似乎成为了“局外人”,每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犹如过客。

“没事,想我了就给我打电话,我会照顾好自己的。”驻村的日子时艰涩的,对亲人的思念时常萦绕心头。李新武第一天驻村时,妻子带着年仅8个月的小女儿与他依依惜别,他笑着安慰妻子,可一转身,泪花不由泛出眼角。

2018年7月,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他带领队员们顶着酷暑连续工作了50多天,好不容易轮休回家,开门时,小女儿怯生生的看着他,竟然没有认出他,一股莫名的心酸涌上心头,不知不觉已泪流满面。

驻村的日子,他尽量抽空通过电话、视频聊天联系家人,到家后,他尽量接送孩子上下学,多做家务、照顾老人,全力承担起一个男人的责任,赢得了全家人的支持,一家人更加珍惜难得的团圆。


接地气  体民情  修建干群连心桥

以堡村地理位置偏僻,与坡头镇新场村隔铜车河相望,因生产生活需要,两岸群众往来频繁却交通不便,出行十分困难。

据河边村村民组黄家贵老人介绍,自他记事以来,被河水冲走溺亡的乡亲多达62人。修建一座连接两个村子的桥成为了当地村民世世代代的共同愿望。市住建局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派出精干力量实地踏勘论证,并多方协调,争取资金,帮助建桥,最终,由镇雄县人民政府出资100万元,市住建局筹资262万元共同建设该大桥。大桥于2018年1月10日动工,从开工以来工作队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吃了很多苦头,受了很多委屈,经历了千难万阻。

2018年8月25日,大桥主体已经完工,桥两边的引线道路工程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即将进行路面硬化。可在这节骨眼上,数十名村民到工地上阻工,情绪非常激动,与施工方形成对峙之势,事态随时可能恶化,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面对突发状况,李新武沉着应对,第一时间从村委会赶赴现场了解情况,耐心细致地调查,他找到了事情的症结。原来部分村民认为这是政府工程,引线道路(长370米)的宽度应该建成4.5米宽,而施工方只建了3.5米宽,有村民怀疑施工方偷工减料,扬言要通过自媒体宣传曝光,要求赔偿建桥所占用的土地……

经过询问施工负责人,查阅施工图纸、材料,李新武发现这是一个误会。引线道路设计就是3.5米,施工方是按图施工……李新武也很理解群众们的疑虑,他苦口婆心耐心解说,一场误会得以解开,经过认真开解和协调,村民主动筹资4万余元,将道路扩宽至4.5米,李新武同志巧妙地化危为机,皆大欢喜,村民们也受到了深刻的感恩教育。

大桥合拢那天,时值盛夏,河边温度36度,李新武带领工作队全天候督战。看到工人们累得气喘吁吁,体力不支,李新武自掏腰包买了120余斤西瓜送到工地上……

“看着渐渐合拢的大桥,可以预见村民世代以来的愿望将很快得以变成现实,我内心真是百感交集,泪水在眼眶中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再想想前几个月少数村民不理解,所受的委屈,真算不了什么,更多的是为村民做了力所能及的事的喜悦。”当天,他在扶贫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大桥建成后,沿河两岸3个村10个村民小组万余群众收益,直接缩短了以堡村到坡头新场村、堰塘村距离8公里,有效保障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村民们给大桥取名为“连心桥”,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措施体现得实实在在,党群关系更加融洽。


 解难题  找出路  巧做养蜂“无米之炊”

以堡村经济发展缓慢,贫困程度深,最大的制约瓶颈是没有产业支撑、缺少资金支持,村里也相继发展过当归、党参、冬早熟大蒜等农特产品种植,但都没有成功,李新武为此头疼不已,但他毫不气馁,勤学善思、埋头苦干,做出了养蜂事业的“无米之炊”。

驻村的日子,一有闲暇时间,李新武就会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一天,他在读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这一重要论述时,忽然茅塞顿开,兴奋不已。

“以堡村自然生态环境很好,各种野花万紫千红。要是能发展养蜂产业,农户脱贫致富不就有希望了吗?”第二天,他马上召集队员翻山越岭深入各村组调查研究,发现以堡村确实适合发展养蜂产业,且当地的土蜜蜂售价很高,随后他们拟定了“养蜂计划”。

可村民们对工作队的“养蜂计划”并不感兴趣,甚至持怀疑态度,“养蜂事业”一下子陷入了僵局,李新武知道大家害怕失败再次赔本。

他带领工作队自掏腰包,订购了10箱蜜蜂,寄养在一位曾经养过蜂的农户家里,并承诺产蜜后提成20%给该农户。他一有空闲就上网学习养蜂知识,又带着队员四处考察,向养蜂公司学习技术,忙得不亦乐乎。

 

他已记不清被蜜蜂蜇了多少次,可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大家的努力学习和精心饲养,不到一年,蜜蜂就通过“分家”发展到了13箱,而且收获了62斤蜂蜜。村民们看到了“甜头”,纷纷跃跃欲试,愿意跟着工作队一起发展蜜蜂产业。

“苦练养蜂技术,被蜂蜇了手又痒又疼,蜂群跑了去追过跑过,皇天不负有心人,现在收获蜂蜜了。”蜂蜜收获了,销路又发愁了,李新武不断在朋友圈晒出了黄澄澄的蜂蜜照片,央求亲友转发宣传,甚至连中秋节都没时间陪家人,忙前跑后的接单、包装、发快递。通过工作队的大胆尝试,为以堡村的乡亲们找到了这条短期能脱贫、长期能致富的甜蜜路子。

为了长续发展,帮助群众稳定脱贫,李新武带领工作队按照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方法,对分散养蜂的农户进行联合,增加规模,加强管理,建立电商销售平台,拓宽销路。2019年以堡村发展200箱蜜蜂养殖,并列入镇雄县扶贫项目库。

为了不让村民们有后顾之忧,李新武从单位以个人信用借款5万元,购买了50箱蜜蜂,为稳定销路,李新武带领工作队想出了预售代养的模式,以2000元每箱的价格邀人认养,承诺每一箱蜂产蜜不低于12斤,既稳定了销路,又解决了资金困难问题。

截至2019年9月初,以堡工作队所饲养的蜂产蜜153斤,兑付完养蜂人工资后尚余2万2千元收入……如今,全村已有养殖蜜蜂300余箱,组织化程度不断在提高。就这样,李新武带领工作队一步一个脚印,把养蜂这顿无米之炊做得风生水起。


扶真贫  帮民困  扎实苦干聚人心

面对脱贫攻坚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李新武没有退缩气馁,也没有因自己取得的一点小成绩而满足骄傲,如何给村民留下“带不走的致富产业”,使以堡村在接受“输血”的同时,学会自己“造血”,成了李新武始终思考的问题。

“工作组给村民、村子筹集的钱再多,花完就完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新武决定,在偿还完从单位借来的钱后,他将把蜜蜂全部移交给以堡村作为村集体经济财产。今后以堡村集体经济只要将蜂养好,就会有非常固定的收入。

“做圆梦小康的‘领路人’。”李新武时常这样说,更为此付诸百般努力。在含辛茹苦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同时,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着村干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大家看在眼里、暖在心里,积极性空前高涨,工作效率提高了,干群关系也和谐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扶真贫,引领群众共同致富。

 

养蜂只是第一步,李新武带领工作队,多方尝试打造稳定的产业矩阵,2018年10月,拟发展的冬早熟种植需要化验土壤,李新武2次送土壤到昭通市农业局土肥站和省农科院检测土壤营养成分。特别是到省农科院,因为道路不熟,李新武在昆明城里冒着大雨,花了2小时一路打听,才找到检测中心,他抓住机会,给负责人介绍村情以及发展产业的艰辛,得知以堡村经费紧张,加之被李新武同志执着的精神感动,检测费分文未收。

此外,在挂联单位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工作队和村三委的共同努力,生态商品鹅养殖及250亩神州草种植项目已落地以堡村,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项目一期将直接覆盖19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神州草的种植又将促进养蜂产业的发展,可以预见,按李新武的计划,未来以堡村的产业将呈“水陆空”生态循环立体发展态势,村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还记得当时主动请缨驻村时,有人跟李新武说,别去,太辛苦,他说总要有人去做去承担;有人跟他说不懂农村工作,会吃苦头,他说万事开头难,他会慢慢学;有人说他狠,抛下一家老小,他却说和家人的日子长着呢,决胜脱贫攻坚却只有两年的时间。实践证明,时光不负有心人,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两年来,他的真帮实扶赢得了领导、同事、镇村干部和村民的肯定和赞扬。

“在李队长的带领下,我们信心十足,脱贫致富奔小康也看到了希望!”老乡们说起李新武,底气十足,连竖大拇指。





今日推荐

政协昭通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

中共昭通市人民政府党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征求意见建议公告!

看美景尝美食 深秋季节 小草坝红着脸等你……


来源/昭通电台乌蒙之声 资料整理:管晏

监制/李仁安 编辑/谭丽

投稿/822996965@qq.com


@微昭通 域内铁粉群建设中,欢迎添加管理员微信号(wzhaotong),添加好友请备注县区市名称+姓名+联系电话(如:水富市张小珏180XXXX0201),无完整备注不予验证通过,感谢支持,谢谢配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