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翻出6年前的云南日报 揭秘“堰塞湖变水电站”背后的故事

微昭通 2020-08-29

总库容1.85亿立方米

供水8.08万人

灌溉6.62万亩

装机20.1万千瓦

年发电达8亿度



经过近6年的拼搏奋战,由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水电基础局、水电十四局、水电七局等参建,世界首座堰塞坝综合水利枢纽工程——云南昭通鲁甸红石岩堰塞坝综合水利工程首台机组日前正式投产发电。



项目组依托堰塞坝开展科技研发

取得诸多具有自主产权学术成果

“堰塞坝应急处置与综合整治关键技术”

获2019年中国大坝工程学会

科技进步特等奖


资料图:鲁甸县地震造成牛栏江发生山体塌方形成堰塞湖 张彤 摄


思绪回到六年前那个天崩地裂的时刻,2014年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导致鲁甸、巧家两县交界处发生山体跨塌,崩塌滑落的泥沙石块阻塞了牛栏江干流河道,形成了库容2.6亿立方米的堰塞湖,威胁下游沿江10个乡镇3万余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资料图:堰塞湖三条排险通道打通



现场


“走了一个多小时,感觉还不到山腰,而身边的路越来越险,最窄的地方估计只有30公分,而且低眼一望,都是不敢多看的深渊和汹涌的牛栏江。”


这是2014年8月5日,云南日报巧家报道组在奔赴红石岩村采访的途中记录下的牛栏江场景。


温故知新,更能理解水利枢纽工程“变废为宝”的意义——


记者手记:堰塞湖啊堰塞湖


——原文刊载于2014年8月12日《云南日报》5版

记者:谭晶纯



9日下午3时许,我登上了牛栏江堰塞湖上的冲锋舟。


两岸的峭壁,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滑坡痕迹,让我的脑海中迅速闪过两个影像:


一个是一段视屏,前一天堰塞湖发生山体垮塌,乱石飞溅的场面如战争大片,网上点击率非常高。


当记者坐着冲锋舟从堰塞湖坝顶返回时,身后传来隆隆的声响,回头一看,是山顶巨石滚落水中。禹江宁 摄


另一个是一张照片,群山中垮塌山体溅起的一团“蘑菇云”。拍照片的本报记者顾彬,此时就在我身边。


山体垮塌时,他离开堰塞湖只有十多分钟!


湖面有很多漂浮物,冲锋舟的螺旋桨不时被裹住,走走停停。


湖边有几头猪,坡太陡爬不上去,困在了湖边。


打捞漂浮物 李秋明、顾彬、陈创业摄


“昨天那两个还在找东西吃,现在不会动了!”顾彬说。仔细看,水里还有一头,好像是在吃东西。它旁边,有一个鼓鼓的同伴,想必是死了几天了。


“不能把它们都接到冲锋舟上带出来吗?”我问。


“不能。第一,水下情况不明,船可能搁浅;第二,山体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不允许靠近。”身边的一位军人说。


湖面不时有臭味飘来。


越靠近垮塌的大坝,漂浮物越多。有粗粗细细的树木、木制家具残骸,还见到一个完整的木质房顶骨架。


两个充气的救生圈浮在细碎的杂木上,鲜亮得刺眼。我默默祈祷:但愿这不是救生用的!但愿使用它的人已经成功脱险。


在距离大坝一二百米时,漂浮物堆积很厚,冲锋舟无法继续前行。


靠岸,步行。


我手脚并用地爬了一阵坡。好不容易见到一块平地,心里一高兴,脚下却是一滑,在众目睽睽之下,摔了个大马趴!幸亏是土地,只有手上划破了一点。索性翻身坐在地上,够着滑掉的鞋子穿上,并把两个鞋带都紧了紧,爬起来低着头,继续前行。


接近垮塌体,一条简易的便道,是沿着山体推出来的。左边的山体,松散的大小石块堆积着,随时可能溜下来。


落石袭击挖机 李秋明 陈创业 摄


我停下来,举起手机,对着山体拍照。


“前方,快速移动!”有人这样喊,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没动。


“拍什么拍,不要命了,赶紧跑!”这下子听明白了,我撒腿就奔。


“昨天进来时 ,这里还没有路,根本跑不成!”顾彬说。


站在塌方体顶端,见几台挖掘机散落在巨石阵中作业,如同小朋友的遥控玩具。十几米远处就是断崖,裸露的岩石间有水渍印。


山风吹来,被汗水浸透的衣服生出一阵寒意,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心理作用。


这一行,作为文字记者的我,用手机拍摄了几个特写:


挂满汗珠的脸——有武警战士的、有司令员的。


汗水湿透的衣背——有省长部长的、还有记者的。


这些图片,不可能公开发表,我还是忍不住发在微信群里,好多好多点赞!


写稿时,任务又来了,摄影记者禹江宁、文字记者张寅,还有主动请缨的春城晚报记者张明,在雨中又向着堰塞湖进发了。


变危成宝


要如何“除害兴利,变废为宝”?利用堰塞体改造成挡水坝,并新建一座电站,将红石岩堰塞湖改造成集除险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功能的大型综合水利枢纽的创新综合治理理念孕育而生。


历经近6年的科学综合整治,在所有设计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红石岩堰塞湖水利枢纽项目这一世界首例堰塞坝“应急抢险—后续处置—整治利用”一体化利用工程攻克了自然条件资料获取难、物质结构组成确定难、溃堰洪峰流量预测难、复杂环境抢险处置难、宽级配材料结构分析难、静动力性态评价难、堰塞坝设计施工难等7大难题。同时,堰塞坝经历较长历时高水位考验,渗流、变形、坝坡稳定,工程运行安全。去年12月19日,在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程顺利下闸蓄水之后,首台机组于今年顺利投产发电。


该项工程建设不但凝练了堰塞体形成过程与溃决机理,堰塞坝性态演变机理与安全评价两大关键科学问题,还提出了堰塞体风险识别与溃堰分析的应急抢险关键技术,开创了堰塞坝减灾兴利、整治利用的先例,解决了复杂环境下宽级配堰塞坝防渗结构灌浆施工等关键技术难题,在国际学术和工程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全面提升了我国堰塞坝应急处置与国家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能力。



谁能想到

当年要命的堰塞湖

如今不但变危成宝

还坐拥23项国家发明专利

19项实用新型专利

15项软件著作权


据悉,项目组依托堰塞坝开展科技研发,取得诸多具有自主产权学术成果。“堰塞坝应急处置与综合整治关键技术”获2019年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项目成果将有力支撑科学应急抢险与减灾、统筹确保流域安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效益突出。

今日推荐



来源/云报客户端综合自云南日报、昭通新闻网等 | @云南日报微信

监制/胡华玉  编审/保进  编辑/陈合松

投稿/822996965@qq.com


@微昭通 域内铁粉群建设中,欢迎添加管理员微信号(wzhaotong),添加好友请备注县区市名称+姓名+联系电话(如:水富市张小珏180XXXX0201),无完整备注不予验证通过,感谢支持,谢谢配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