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山采访团走进昭通系列报道】富起来的昭通“亲戚”,中山为你们点赞!

微昭通 2020-08-29

全国脱贫看云南,云南脱贫看昭通。地处乌蒙山区腹地的昭通,是集地震多发区、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深度贫困地区。2016年9月,中山市与昭通市结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昭通是中山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主战场”之一。四年来,在两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山对口帮扶的盐津、大关、永善和绥江四个县于今年5月全部脱贫摘帽。


生活在昭通的人们,见证着这个地方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故事各有不同:有土生土长的苗族村民,他们留守大山种植蓝莓;有回乡创业的青年,带领着村民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有年近七旬还坚持工作的老人,只为给家庭减轻负担……正是这一个个普通人,为昭通的脱贫攻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开辟了奔赴小康生活的快车道。


蓝莓基地夫妻档

王银光(53岁)李树芝(51岁)

永善县美林蓝莓基地员工



身穿苗族服饰的王银光夫妇,是永善县美林蓝莓基地的员工,他们主要负责喷药、除草、修剪、施肥和采摘等工作。在这之前,老王最远去过海南、新疆等地打工,每个月也就两三千元工资。如今在蓝莓基地工作,不仅离家近,夫妻两人工作一天就有200元收入。你看他们脸上的笑容,好日子已经在向他们招手了。


2018年,中山帮扶的资金折股量化给莲峰镇、水竹乡共11个贫困村25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组建专业合作社与公司合作,各贫困农户每年按照入股资金的7%保底分利。同时,这里建立了“龙头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采取土地流转、吸纳群众务工等方式,实现“一地生四金”,即土地流转有租金、务工收入有薪金、入股分红有股金、集体有收益金。




金沙江边的果农

黄邦旭(62岁)

绥江县南岸镇胜利村果农



绥江半边红李子,因果实向阳面呈紫红色,背面绿色,故名“半边红”。家住金沙江旁的黄邦旭,与老伴一起种了5亩的半边红李子。得知有公司上门收购,老黄背着一筐李子走向收购点,这些李子将发往中山等珠三角城市。依靠李子的出售,老黄每年可增加6000元左右的收入。


在东西扶贫协作中,中山市和绥江县极搭建了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桥梁,探索消费扶贫模式,通过团购、订单销售、电商等方式,进一步打通生产、流通、消费渠道,实现了群众持续增收。最近几天,绥江半边红李子推介巡展在中山东区利和商圈举行,更多的中山人将品尝到肉质爽脆的半边红李子。




包装车间的员工

代正春(22岁)

永善县云南菜人家食品有限公园员工



去年刚从云南工业技师学院毕业的代正春,在云南菜人家食品有限公园工作了有4个月时间。在这之前,她在宁波工作了3个多月。如今,家门口这间工厂每个月有3000-4000元的收入,她打消了再去宁波发展的念头。


2018年,中山帮扶的资金折股量化给7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云南菜人家建设“细沙乡扶贫车间”,这里不仅给了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机会,也给不少当地人带来工作岗位。中山市国资委下属国有企业中汇集团控股还入股云南菜人家,正探索“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基地”的“混合所有制”股权合作模式。




筇竹之乡的竹农

田成信(66岁)

大关县木杆镇银吉村竹农



“世界筇竹看中国、中国筇竹看大关”,在大关县木杆镇,不时可以看到“把山当地耕,把竹当菜种”的标语。木杆镇银吉村的田成信,其种植的近20亩筇竹已经达产。靠这20亩竹林的竹笋,他一年可以增收1万多元。此外,他还兼职做一名护林员,一天有130元的工资。


截至目前,大关县竹林总面积达55.88万亩,其中筇竹面积35.43万亩(天然林筇竹20.83万亩、新造筇竹幼林14.62万亩),筇竹占全球总面积的50%以上,是中国名副其实的“筇竹之乡”。大关的筇竹让这里的无数困难家庭翻身脱贫,也改变了很多家庭的命运。




稻田养鱼带头人

彭著国(38岁)

绥江县板栗镇清水村稻田养鱼项目带头人



彭著国只读了一年高中就出门打工,2011年返乡创业。期间养过猪也养过鸡,后来他瞄准了本地得天独厚的高山水源条件,在考察四川多地的稻田养鱼项目后,回来带动本村村民发展稻田养鱼。


目前在清水村共有稻田养鱼240亩,采取“党支部+公司+致富能人+贫困户”模式组建,由村委委员、致富带头人彭著国牵头。2019年,东西协作扶贫投入稻田养鱼扶贫资金38万元用于做大做强产业发展,项目年产值约110万元,覆盖清水村10-15组共102户村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实现户均增收4500元。稻花飘香、鱼儿欢快,彭著国带领着村民齐奔小康。




筇竹加工者

阳可清(68岁)

大关县旭红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员工



从去年开始,阳可清在旭红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已有7个月时间,主要负责筇竹粗加工,包括烧水煮竹子,熏竹子,将竹子调直等工作。阳可清每个月几乎上满30天班,每月收入有2720元。筇竹笔架、筇竹茶道用品等产品,都需要经过他前期的粗加工。


成立于2018年旭红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共有社员159人,成员出资总额66万元,现有资产410万元。合作社把贫困户、非贫困户和致富能人“捆”在一起进行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创造了更多的就近就业岗位。




三角梅基地的修剪工

韦兴杰(40岁)

盐津县中和镇艾田村三角梅基地修剪工



中山对口帮扶引进的中和镇艾田村三角梅基地正处盛花期,一大片紫红色让山间村落秀色不少。家住三角梅基地附近的韦兴杰,在此已经工作有3年,修剪枝条等技术活已是非常熟练。工人们按10元每小时计算工资,每天最低可收入80元。


中山帮扶的资金主要完善三角梅展示区大棚排水主渠道、示范区观景栈道等。目前,三角梅基地种植面积超过600亩,年销售额约2000万元,带动了周边超过150人就近就业,为参与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和参与种植的农户户均创收3000元。




肉兔养殖场的饲养员

何家润

绥江县南岸镇互助肉兔养殖场饲养员



何家润是互助村村民,目前在互助肉兔养殖场做饲养员,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收入。像何家润一样的在养殖场工作的本地村民有7人,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岗就业,不需要背井离乡。


作为中山三乡帮扶产业示范基地,三乡镇帮扶46万元供基地发展。截至去年年底,养殖场销售肉兔30000余只,实现销售收入32万余元,134户入股的困难户分红16万元。依靠兔子,村民们开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道路。




“合顺”一家人

尤安伍(71岁)王世友(68岁)尤永普(30岁)

李英(29岁)尤楠熙(3岁)尤欣琳(1岁)

靖安新区合顺社区居民



尤永普一家人于2019年12月18号搬到靖安新区合顺社区。搬来靖安新区之前,他们一家居住在大关县翠华镇兴隆村松林社,那里海拔接近2000米,属高寒边远地区,交通很不方便,上学需要步行一个半小时。而如今,大女儿将要去就读的幼儿园离家只有几百米远。


靖安新区目前是全国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搬迁户里有超过一半是来自中山对口帮扶的大关县。如今,尤永普在家附近一家约车公司做驾驶员,每个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妻子李英在靖安新区做一名信息员兼楼栋长,每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一家人的生活比起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日推荐



来源/南方+ |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 编辑整理 汪小峰

监制/胡华玉  编审/保进  编辑/陈合松

投稿/822996965@qq.com


@微昭通 域内铁粉群建设中,欢迎添加管理员微信号(wzhaotong),添加好友请备注县区市名称+姓名+联系电话(如:水富市张小珏180XXXX0201),无完整备注不予验证通过,感谢支持,谢谢配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