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滋味昭通 | 盐津·豆沙关古镇!

微昭通 2020-08-28


盐津是秦汉以来中原通往云南的通道之一。壁立千仞的石岩,被关河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门,锁住了古代滇川要道,峭壁凌空,气势险绝。西岸岩壁上刻有“滇南枢纽”、“其险也若此”等大字,被誉为“滇南第一关”。



盐津豆沙关古道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曾经的马帮蜿蜒于此,关隘不断发展起来的古镇,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住户来自四面八方,近的有四川、贵州的,远的有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广东的,并各自建有会馆。沿街都是驿馆客栈、茶肆酒楼、饮食店铺,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古镇上的人们习惯于与马哥头儿相互的吆喝,又目送成群的马帮离开家门,蹄铃声声、渐行渐远。迎来送往,构成生活的节奏,也印齿一代一代豆沙关人生命的年轮,最后,烙印成深深的马蹄印。



古道上盐津豆沙关的古城堡,又叫关楼,它是五尺道上“锁钥南滇,扼守西蜀”的重要关隘。站在关楼之上,举目远方:岩岩石门,直插云霄;古道横陈,穿崖而过。俯视,不见河谷;仰望,一线碧落。穹顶之下,莽莽苍苍;山峦叠崖,春荣冬枯。不禁会想,有多少先贤曾伫立于此,有多少仁人会感叹万千。



关上有个唐碑亭,亭内岩壁上是著名的唐袁滋摩岩。公元749年唐代御史中丞袁滋奉命赴滇,经过盐津豆沙关时,为该处的险要和自己赴南诏的重大使命而感慨,便作摩岩题字。该题字虽文字不多,却是研究唐史和南诏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被专家称为"维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补唐书之缺、正在籍之误"的宝典。



举目所冀,触手可及的崖壁上,静默的碑帖,与多少来往行人的目光相视,又与多少目光交汇,只是这些交汇后的目光,转身又同自己的身影一样,消失在古道茫茫烟雨之中。



与摩岩对峙的东岩石壁上可以观看神秘的古代“僰人悬棺”葬。据资料记载,僰人是夏朝的移民,商朝的战俘,属游牧民族。周武王伐纣时,立下了赫赫战功,武王封其首领为僰侯。在四川宜宾建立了僰侯国。僰人秉性刚直、暴烈强悍,为历代王朝所不容,曾多次被征讨。僰人逃往云南、贵州。僰人没有了历史记载已经有500多年了。那些峭壁上高高的悬棺,留给了世人无数的猜想,也留给了史学家千古之谜。



撩开面纱,历史的文脉如缕缕春风徐徐扑来,作为集镇的豆沙关,犹如一觉初醒,盐津汉子嘹亮的号子喊起来,关河水便奔腾起来,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古老的豆沙关古镇便鲜活起来,有了烟火的气息,那穿梭于古镇的明媚的女儿,便是最好的证明。




今日推荐



来源/@昭通文旅 文字:闵玉吉 图片:龚占睿 

监制/胡华玉  编审/保进  编辑/陈合松

投稿/822996965@qq.com


@微昭通 域内铁粉群建设中,欢迎添加管理员微信号(wzhaotong),添加好友请备注县区市名称+姓名+联系电话(如:水富市张小珏180XXXX0201),无完整备注不予验证通过,感谢支持,谢谢配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