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千万工程︱昭通市探索实践“三美融合”路径 脱贫致富先导工程示范引领乡村蝶变

微昭通 2024-01-10

7月13日

《云南日报》第三版刊发

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稿件

昭通市探索实践美丽生态、

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

径——脱贫致富先导

工程示范引领乡村蝶变

昭通市探索实践“三美融合”路径

脱贫致富先导工程示范引领乡村蝶变

进行了报道 

全文如下

原标题:昭通市探索实践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路径——脱贫致富先导工程示范引领乡村蝶变

今年端午节期间,彝良县云中苗寨花山节活动再次刷屏朋友圈,喝牛角酒、打糍粑、篝火晚会、穿针穿衣等苗家民俗风情,吸引大批市民休闲“打卡”。通过实施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云中苗寨迈向美丽经济,苗族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去年端午节3天的营业收入有13万元,今年达到了33万元。”彝良县云中苗寨乡村CEO柏令高兴地说。

云中苗寨是彝良县洛泽河镇龙潭社区的一个村民小组,共有苗族群众123户574人,其中脱贫户108户503人。通过实施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在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的指导下,云中苗寨仅用一年时间便实现从规划、建设到投入运营,走出了一条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由环境变革催发产业变革,激发文化变革和社会变革,从而实现乡村重塑的路子。

蓝天白云下,云中苗寨青山叠翠、景色宜人,云中咖啡、山居民宿等新业态运营渐入佳境。通过盘活村庄闲置资产,牛圈改成咖啡屋,空置房屋变身山居民宿、农家菜馆、百货超市,20余名年轻人成为乡村新业态从业者。祖祖辈辈以传统农耕为主的123户苗族群众,以房屋、土地入股村合作社,当上股东,吃上“旅游饭”。

“今年1月,云中苗寨合作社举行首次分红大会,123户村民分红13万元。”云中苗寨乡村CEO柏令介绍,按照“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公司+合作社+乡村CEO+农户”的模式,云中苗寨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苗家风情,培育乡村新业态,拓宽增收渠道,开园运营一年多来,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10万元,户均增收5000多元。

云中苗寨是昭通市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先导示范引领乡村蝶变的一个缩影。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年来,昭通市深入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践经验,以实施脱贫致富先导工程为示范,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探索实践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昭通路径。

昭通市乡村振兴局负责人介绍,2021年7月,昭通市与中国农大李小云教授团队合作,聚焦脱贫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打造了云中苗寨、云中乐谷、坝上花海·七彩坝塘3个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政府统筹、专家指导、干部规划、群众主体,不请设计团队、不找施工队伍、不大拆大建,采取“一事一议”“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建设家乡。

彝良县云中苗寨打造美丽苗寨、发展美丽经济,鲁甸县云中乐谷从传统农耕迈向农旅融合,昭阳区坝上花海·七彩坝塘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昭通市首批3个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产业基地,丰富经营业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目前,3个先导示范村庄共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营业收入400余万元,442户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益50余万元。

先导示范结硕果,田畴沃野绘新图。如今,昭通大地上,和美宜居乡村画卷徐徐展开,深刻演绎着以乡村面貌之变、产业形态之变引领群众思想观念之变、社会文明风尚之变、农村发展格局之变的生动实践。目前,全市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已开园运营4个、完工8个、正在建设33个,到“十四五”末,将建成实验示范村庄100个,辐射带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乡镇30个、精品示范村300个、美丽村庄3000个。

今日推荐




源/昭通日报 沈迅 蔡侯友监制/胡华玉 编审/保进 校对/姜航 编辑/孔菲
投稿/822996965@qq.com

@微昭通 域内铁粉群建设中,欢迎添加管理员微信号(wzhaotong),添加好友请备注县区市名称+姓名+联系电话(如:水富市张小珏180XXXX0201),无完整备注不予验证通过,感谢支持,谢谢配合!

警告:即日起,“微昭通”微信公众号(wei-zhaotong)所推发图文信息,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媒体平台、自媒体账号等以任何形式自“微昭通”转载推送,一经发现,严肃追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