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山扶贫先进典型系列报道 | 敢为“奇哥”为小村做了大好事

佛山日报 2020-09-21


金秋时节,云浮市郁南县桂圩镇罗顺村的罗顺河像一条白丝带环绕村庄,静静的河水守护着一方丰收的田野。但两年多以前,每到雨天,汹涌的河水就像随时等待爆发的野兽,能瞬间把农田淹没。


▲罗顺村静卧在群山和稻田的环抱之中,风景秀丽。这里是佛山市财政局、人行佛山市中心支行和佛山银监分局对口帮扶的省定贫困村。/佛山日报记者关皓天 摄



通过力排众议疏浚罗顺河道,佛山市财政局驻罗顺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黄志奇赢得村民尊重,也为持续三年的驻村扶贫工作开了好头。

  

访村民、修河道、改危房、做产业……在罗顺村800多个日日夜夜,黄志奇走遍村里每个角落。他在村民眼中的形象也从“外来干部”变成“罗顺活地图”,如今被村民亲切地唤作“奇哥”。

  

这个称谓对黄志奇来说,既像春风沁人心脾,也像磐石沉重如山,让他更有勇气铁肩担责,一次次直面困难趟出新路。他带领罗顺村干群建立规模化温氏养殖小区,在郁南率先投产后,成为当地贫困村争相学习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长按图中二维码,观看黄志奇的扶贫档案



【黄志奇的视频档案】




当机立断疏浚河道赢得村民尊重


2016年8月,台风“妮妲”来袭,罗顺村的40亩农田未能幸免于难。当时,黄志奇刚到罗顺村3个月,看着昔日绿油油的农田变泽国,心情异常复杂。

  

他走访受灾农田,与村干部探讨受灾原因,发现受淹的农田旁边有一条宽仅2米的罗顺河,由于常年泥沙淤积,河道越来越窄、泄洪能力越来越差,一到台风多雨天气,两旁农田就容易受灾。

  

黄志奇决定疏浚河道,不料遭到部分村民反对。

  

“凭什么认为农田被淹是因为河道堵了?”“疏浚河道的钱从哪里来?”面对村民的质疑,黄志奇意识到:扶贫工作要扎实落地才能赢得村民信任。

  

顶着重重压力,黄志奇申请了部分帮扶资金,用挖掘机把河道两旁约800多米长的淤泥清走,使原本只有2米宽的河道拓宽到8米。为了防止河道再次淤塞,黄志奇还请来施工队用水泥加固河道两岸。

  

工程完工几天后突降大雨。夜里,黄志奇听着哗哗的雨声,辗转反侧、一夜无眠。天未亮,黄志奇没来得及洗漱就赶往河边。这时,村中分管水利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林哥打来电话:“奇哥,真的非常谢谢你!昨晚雨水那么大,村里的农田居然没有被淹!”听到电话那头林哥激动的声音,再看着河水源源不断地奔向下游,黄志奇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自此,罗顺村的农田再也没有出现雨天被淹的情况。也正因为这件事,黄志奇赢得了罗顺村村民的尊重。


 

心系贫困户让危房成历史


“奇哥来了。”74岁的梅水容从新房搬出木椅招呼黄志奇坐下。

  

早前,梅水容夫妻二人住在一间约50平方米的黄泥屋里,房子一到下雨天就漏水。黄志奇逐户拜访贫困户,了解情况后为两位老人申请危房改造资金,并在2017年5月让他们住进新房。

  

“奇哥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梅水容笑着说:“我和老伴年纪大,不知道怎样感谢他,只想给他做顿家常饭,但志奇每次都说不用。”

  

刚到罗顺村时,黄志奇做得最多的是入户调查。当他行走在狭小泥泞的村道,两旁不少黄泥屋和摇摇欲坠的危房,村中贫困户生活在满地垃圾、鸡屎的房屋中,甚至有些还和牲畜住一起。“虽然我在湛江雷州农村长大,但此情此景依然让我非常难受。”黄志奇决心用好对口帮扶政策,尽快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

  

“当时我们全家就住在这间三面透风的房子里。”李霞贤坐在新建的两层小楼,拿起手机,看着曾经居住的危房,不禁感慨万千。当时李家全家靠李霞贤和儿子两人务农以及打散工过活,妻子长期患有慢性病、儿媳妇怀孕、两个年幼的孩子还在上学,一家人的生活负担很重。更让人揪心的是,李家就居住在已经倒塌了一半的危房里。

  

黄志奇把李家的危房改造提上日程,在危房改造期间及时安置李家到亲戚家居住,并为李家的孩子和患病母亲提供教育、医疗等保障措施。“非常感谢奇哥让我们全家住上新房,也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希望。”不善言辞的李霞贤难以抑制内心的感激之情。

  

随着罗顺村危房改造项目持续大范围实施,如今行走在罗顺村平坦的村道里,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人畜同住、垃圾满地、房屋坍塌已经成为罗顺村一去不复返的历史。


  

因地制宜建“小而美”休闲广场

  

夜幕下的罗顺村灯火通明,吃过晚饭的村民三三两两约在休闲亭下棋、拉家常,做完作业的孩子也纷纷跑到小广场的健身器材上嬉戏玩耍。

  

这样的场景,在两年前无法想象。当时,罗顺村忙完一天农活的村民只能聚集在黑灯瞎火的树下聊天。为了让村民有安全的休闲娱乐场所,黄志奇和村干部讨论决定修建休闲广场。

  

首先遇到的困难是村中没有大块的建设用地。黄志奇等人决定因地制宜、化整为零,选择小块的闲置地。会计出身的黄志奇对工程施工一窍不通。为了更好地监督施工进度,他认为自己必须学习施工知识。

  

“奇哥的作风是凡事亲力亲为。”云浮市粮食局派驻罗顺村第一书记陈林海回忆,当时,黄志奇一有空就虚心向村中泥水匠学习,有时甚至跑到附近村了解其他驻村干部的做法。“半车砂石要混4袋水泥,多浇水才能增加水泥的黏性。”如今黄志奇说起工程施工头头是道。

  

经过两年的努力,罗顺村的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共建了3处“小而美”的休闲广场。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村民休闲娱乐好去处,灰尘滚滚的村道变成水泥路面,夜晚从伸手不见五指变得路灯通明。

  

“村中振东路文体休闲点原本是脏乱差的垃圾堆,村民路过都要捂着鼻子。”罗顺村村支部书记阮雪薇说,经过清理、硬底化建设后,装上凳子和椅子,成了村民娱乐好去处,每天都有不少人去下棋聊天。

  

让黄志奇高兴的是,随着村容村貌不断提升,更多村民养成讲卫生、爱打扫的习惯。建设美丽乡村,成为所有村民的共识。


▲在罗顺中学教学楼的屋顶,456块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正在产生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佛山日报记者关皓天 摄


  

突破重重困难闯出产业扶贫新路

  

2017年一个闷热的午后,吃过饭的黄志奇准备动身前往罗顺村后的大山中为扶贫产业项目选址。

  

“黄组长要不明天再去吧?看这天色是准备下雨了。”阮雪薇说。“今天不上山就会拖慢整个扶贫产业的进程。”黄志奇带上一件雨衣就往山里赶。

  

当时,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郁南县陆续建设分散式的养鸡项目。黄志奇考察后觉得温氏养鸡项目较为成熟且有发展空间,但分散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他提出在罗顺村建设温氏养殖小区,大规模养殖肉鸡。这个想法得到了村干部和帮扶单位的一致认同。

 

问题也随之而来。郁南县山多地少,想要在罗顺村找到一块平整开阔的土地不容易。在罗顺村大山里有一些抛荒农地,黄志奇决定去那里物色地块。只要有空,他就往山里跑,好几次因为天雨路滑在山路上摔跤,鞋也走烂了,几个周末放弃回家休息,才找到一个合适地块。

  

“现在只要说出哪座山,奇哥都能立刻讲出那座山的具体位置和轮廓特点,我们都笑称他为‘罗顺活地图’。”陈林海笑着说。

  

为了说服村民出租这些土地,黄志奇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土地是祖先留下来的,出租20年能收回来吗?”“租约到期后还能用来种地吗?”……面对村民的疑虑,黄志奇和村干部逐一做思想工作。

  

黄志奇草拟了规范且有法律效力的租地合同,以打消村民的顾虑。“当发现部分村民态度有所动摇时,我们会趁热宣传项目发展前景。”阮雪薇回忆,“当时为了说服一户村民,我们花了好几天时间跟着他洗衣服、耕地、浇水。最终村民被我们的诚意感动,答应出租土地。”

  

经过黄志奇和同事们的努力,2017年10月,罗顺村村委会终于从几十户村民手中租下了40亩土地,搭建5个养殖大棚,建起温氏养殖小区。这几十户村民有土地出租收入,村中所有贫困户可以享受养殖小区的利润分红,还可以承包养殖大棚获得经营收入。这个率先投产的规模化养殖小区,也成为郁南贫困村争相学习的新模式。


▲郁南县第一个养殖小区,5个大棚里养了约5万只鸡。/佛山日报记者关皓天 摄



帮助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每天早晨,罗顺村村民汪洁洪准时到养殖小区给肉鸡投放饲料,检查鸡苗生长情况,盼望着鸡棚里13000多只鸡苗能健康出栏。

  

在罗顺村,汪洁洪是无人不知的脱贫致富典范。

  

养殖小区投产之初分包给了3位贫困户经营,每位贫困户只需要缴纳每只鸡1元的押金,并由温氏公司派出的技术员进行生产指导。“温氏公司的养鸡办法和我们土鸡散养不同,最初我们都是固执地按照以往的老经验来养鸡。”汪洁洪回忆,由于养殖方法不科学,第一批肉鸡大量死亡。另外两户贫困户都选择退出,汪洁洪出于对黄志奇的信任,咬牙坚持。


▲汪洁洪的养殖场。/佛山日报记者关皓天 摄

  

黄志奇非常难受,跟几位承包户、温氏公司技术员一起查找原因,寻找解决办法。黄志奇叮嘱汪洁洪严格按照温氏公司技术员的指导,做好打疫苗、规范投喂、排水保暖等工作。结果汪洁洪的第二批肉鸡健康出栏。汪洁洪估计单是参与养殖小区项目,今年收入能达8万元以上,成功实现脱贫。


▲黄志奇(右一)在罗顺村温氏养殖小区了解肉鸡生长情况。/佛山新闻网记者黄惠信 摄

  

汪洁洪的成功,让罗顺村及周边村民看到了致富的新渠道,也纷纷表达要到养殖小区租棚养鸡的意愿。下一阶段,罗顺村温氏养殖小区将根据报名人员的条件择优筛选温氏养殖承包户,并且优先选择有意愿的贫困户。


▲汪洁洪养的鸡健康出栏了。/佛山日报记者关皓天 摄


今年大年初一,正在佛山过春节的黄志奇接到不少来自罗顺村的拜年电话与微信。“叔叔新年快乐,我长大后也要像叔叔一样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的李霞贤孙女的新年祝福,一股暖流从黄志奇的心中油然而生。

  

“在罗顺村3年,是我人生中最艰苦但又最丰富的一段历程。它已经完全融入到我的生命,成为我的第二个故乡。”黄志奇坚信,同舟共济的大爱之心与敢为天下先的创新举措相结合,一定能够让罗顺村的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对话

进村扶贫要为村民造福


要成功就要懂得团结、发动当地干部群众。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非常重要,也非常考验扶贫干部。


佛山日报记者:您到罗顺村工作已近3年,还记得第一次进村时的情景吗?

  

黄志奇:我第一次进村前夕,母亲拉着我的手叮嘱:“进村扶贫就是行善积德,一定要好好为村民造福。”这也成为我在罗顺村的工作信条,成为我不敢遗忘的初心。

  

佛山日报记者:您参与对口帮扶工作以来遭遇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黄志奇:扶贫就是不断创新思路、解决问题的过程。扶贫干部工作的难点在于:当我们千里迢迢来到村里,真心实意想帮助村民改善村容、发展生产的时候,村民有时难以理解我们的行为。就拿养殖小区租地来说,其实没租之前,这些土地都是荒地,他们也不耕种。村民的想法就是:即使土地荒废也不想出租。他们一时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要出租土地那么久。

  

佛山日报记者:您是如何突破困难的?


黄志奇:我们发展温氏养殖小区的初衷是,既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又能增加村民收入。任何一个好的想法,刚出来的时候都无法获得所有人理解。面对暂时的困难,我尝试不断调整和村民沟通的方式,用他们最舒服的方式进行沟通。当时有位村民,我还跟着他一起一边到田里耕地、一边宣讲建设养殖小区的好处。同时,我通过和村民签订合法合规的租地合同,打消村民顾虑。这些工作村民看在眼里,慢慢理解我们。

  

佛山日报记者:作为扶贫干部,在这个过程中您又是如何成长的?

  

黄志奇:通过近3年的扶贫工作,我渐渐地意识到,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仅“授人以鱼”增加贫困户收入是不够的,还要帮助他们转变观念。

  

所有项目的推进,都会遇到各种问题,都需要不断去做思想工作。单靠扶贫干部一两个人难以做成大事。要成功就要懂得团结、发动当地干部群众。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非常重要,也非常考验扶贫干部。


  

各方评价


佛山市扶贫开发办公室驻郁南县工作组副组长黄胜杰

他是个敢担当重落实的同志


黄志奇是一位能吃苦耐劳、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志,工作上满腔热情、团结互助,而且还拥有一颗善良的心。进驻罗顺村之后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无论从刚开始入户核查、制定全面帮扶计划,再到脱贫产业、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和推进都做得非常出色。

  

黄志奇还是一位年轻爸爸,驻村第一年大儿子刚上幼儿园,第二年小儿子出生,这个时期家里上下都很需要他的照顾。但他依然响应组织安排,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当中,“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敢担当、重落实”的崇高品质。

  


云浮市粮食局派驻罗顺村第一书记陈林海:

他把村民当作自己的亲人


我和黄志奇同在罗顺村参与扶贫工作将近3年。他是一个真心实意驻村扶贫的干部,把村委会当作自己的家,把村民当作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在推进扶贫产业的时候,他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项工作,有时甚至会通宵达旦,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租地、招投标施工单位还是项目建设,他都全程积极主动介入,甚至会超前思考更多问题,做到未雨绸缪,最终使罗顺村的扶贫产业取得不错的效果。



更多相关报道

请点击下方版面查看


今日精选


① "别再吃它了!现已大量流入市场..."快告诉家里人,别再传了!

② 免费开放!石湾汉陶专题馆开馆!展示上万件汉代真品

③ 重阳登高,南海多路段交通管制!最新登高攻略>>



文字 | 佛山日报记者谭海琪

编辑 | 王琦玥

佛山日报社全媒体整理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