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姓氏起源| 百家姓——房姓起源

2017-05-23 传统文化论坛网

房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70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99位。


  房姓来源

  一、 源于伊祁氏,出自远古尧帝之子丹朱的后代,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姓纂》、《广韵》、《通志•二六•以国为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十阳》和《唐书•七一•宰相世系表》等古籍都记载得很清楚:舜封尧子丹朱为房邑侯;子陵,以父封为姓氏。又曰:舜封丹朱于房陵,又封支子于房竹,其后以国为氏。丹朱是唐尧的长子,本来应该继承唐尧的天下,不过大公无私、以天下为重的唐尧,却认为自己儿子的才干不如虞舜,所以创造了“君位禅让”千古佳话的,而虞舜即位为帝之后,就把丹朱封为房邑侯。丹朱的儿子陵,再以父亲的封号为氏。于是我国的房姓,便自此传了下来。由此不难看出,因为尧、舜都是黄帝的后裔,那么此支房姓当然也是黄帝后裔。


  二、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出国之邑房渚,属于以地名为氏。房渚,西周以前为彭部落方国。春秋时期称为“防渚”,属麇、庸二国之地,后成为楚国的一个邑地,改称“房渚”。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改房渚为房陵郡,在唐朝武德初年又改为房州。在历史文献《房县志·事纪》中记载:“周倾王四年春,楚子糜,成大心败糜于房渚。”房渚,就是防渚、房陵,即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


  古代居于房渚之邑者,有取地名为姓氏者,称房渚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房氏、渚氏,世代相传至今。


  三、源于职业,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时期工匠房,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房,在春秋战国时期亦为箭室的通称,箭室,就是盛装箭的箭匣,一般有十支、十六支、二十支、二十四支装的不同箭匣,有木制、皮制、竹制、锦制等,甚至有青铜制的。箭匣就是箭的房子,而箭匣一般负于背侧,或跨于腰旁,“房”就是“旁”的另称,因此称箭匣为“房”。在史籍《左传·宣十二年》:“知庄子每射抽矢菆,纳诸厨子之房。”菆,就是优质的好箭,房,就是箭匣。在古代制作“房”的工匠,称作房人、房工,该房工不是建造房屋的。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房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房氏,其源繁复,不可一论,人数远众于姬姓房氏。


  四、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拔部中有屋引氏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深化的汉化改革政策,在其过程中,屋引氏皆改为汉姓房氏,人数远众于姬姓房氏,是为河南房氏一族。


  五、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时期蒙古贞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房氏,源出蒙古贞部落,主要分布于今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民族早先是游牧民族,没有房屋的概念,随着成吉思汗建立起庞大的大蒙古汗国,在与南宋王朝和其他民族的频繁接触中,逐渐汲取和吸收汉族文化,始在蒙古语中出现了“格日”这样的词汇,即毡房。以后,有关“房”的词汇日渐丰富,特别是在蒙古贞部落中,其关于房屋建筑的词汇明显要比其他蒙古部落丰富得多。


  类如:


  “彼力车尔古日本格日”,意为草原上的三间房,汉义简译为“三家子”;


  “伊斯根格日”,意为毡房,即蒙古包,汉义简译为“牛坟格勒”;


  “他力压音道伦格日”,意为农家七间土房,汉义简译为“七家子”;


  “敖伦胡度格日”,意为多井房、挨着井的房子,汉义简译为“敖伦”;


  “瓦格日恩格日”,意为大瓦房、有院落的瓦房,汉义简译为“高家瓦房”……等等。


  这些不断涌现的蒙古族语言,体现了蒙古民族的居住形式由毡房到农房、土房,再到打井、住瓦房,明确地表明了其生产生活方式由逐水草而游牧到定居务农兼畜牧的历史过程,展示了蒙古贞部落经济发展和变化的深刻历史痕迹,并成为今天辽宁阜新地区一直沿用的地名。


  这些历史遗迹非常深刻的蒙古语称谓,一直也是相应居地的蒙古族同胞在明朝时期的姓氏的一部分。到了明末清初,彼力车尔古日本格日氏、伊斯根格日氏(牛坟格勒氏)、他力压音道伦格日氏、敖伦胡度格日氏(敖伦氏)、瓦格日恩格日氏等,就已经有人汉化为汉姓房氏,至清朝中叶乾隆大帝执政时期,汉化风气大盛,这些蒙古姓氏亦大多转化为汉姓房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辽东房氏。


  得姓始祖


  房陵。


  迁徙分布(聚集地)


  得姓之后的房人氏族逐渐繁衍壮大起来,夏、商之时,朝廷亦不敢等闲视之。周朝时周王室与房人曾屡通婚姻。《国语·周语》云:“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实有爽德,协于丹朱。丹朱凭身以仪之,生穆王焉。”意思是说,周昭王的妻子房皇后受其始祖丹朱神明的附体,而生下了周穆王。周穆王是周朝比较有名的君王之一, 可见房人因始于丹朱可上溯自帝尧,在周时还受到了尊崇。


  丹朱第36代孙房钟及钟子房沈,周昭王时仍袭爵为"房邑侯", 第13代孙雅于公元前32年(西汉成帝末年)为清河太守(今河北清河县东), 房氏家族开始定居于此,并繁衍成为望族:房凤(字士元,也有称子元的)、房扬名在儒林,房雅11代孙东汉桓帝朝司空房植有名当朝。后又因南朝梁武帝时(公元502-557年间)房景伯在清河任过太守,唐朝三位宰相均出自清河,故此"清河郡"成为房姓人最重要的郡望(房姓人原来最重要的郡望本是河南房邑,在大禹治水时因洪水被毁),并有“天下房氏,无出清河”的说法和"七刘八张十二王,天下无二房"的谚语流传。


  东晋时,清河房乾被朝廷派到北方游牧民族鲜卑那里做使者,后因中原战乱,无法回到中原,只好留居北地,因鲜卑族把“房”称为“屋引”,遂改姓“屋引氏“, 但心中念念不忘故土故族。到了南北朝北魏时,中原局势相对稳定,其后代又举族南迁中原,并从“屋引氏“恢复为房姓,并在洛阳所在地的河南郡成为望族,被称为"河南房氏"。据《北史》、《魏书》、《新旧唐书》等记载,该支先后有北魏骠骑大将军、晋州刺史房谟,隋柱国、徐州总管房兆,隋海州刺史房恭懿,唐武则天朝宰相房融,玄肃二宗宰相房琯,去庵将军房丰生等名相名将。


  在南北朝甚至更早时期,清河房氏作为当地望族,一直保持着与清河崔氏等望族的通家之好。到公元4世纪末,清河房氏与清河崔氏、平原刘氏、渤海封氏等家族因战乱迁移到山东半岛,成为慕容氏南燕国的上层家族---青齐房氏。房氏家族没有卷入北魏和刘宋在山东半岛的争夺,一直到469年以前,清河房氏一直是“世家大族”意义上的贵族(不是门阀士族)。


  南北朝后期,由于周、隋、唐三朝对传统士(贵)族阶层在政治上打压,在用人上又以“开科取士”取代凭门第和族望选官任职的制度,象房姓这样的士族,仕宦不得为清望官,婚姻不得结高门第,政治地位、社会等级即因之而降低沦落。


  有唐一朝清河房氏"五代三宰相",房氏家族于此时获得中兴,备极荣光。


  中唐以后,由于临淄房氏房玄龄一支及河南房氏房琯一支的相继衰落,房姓族人在整体上又仍保持着传统士族的清高和傲气,较少通过应试出仕,也较少务工从商,而是大多选择了隐居乡野的消极避世态度,最终导致房姓在中唐以后大多为“农”业人口,在 “士”、“工”、“商”等门类人才零落,成为散居各地的小姓。一直到明初才出现了房宽和房胜两位立了大功的将军。但房姓族人虽流徙四方,清白持家的风格始终未变。


  据上世纪80年代国家所作全国姓氏统计,房姓按人口数列于第199位。目前全国房姓约56万人(海外也有约4万),占全国总人口万分之四,分布较广,其中鲁晋陕苏粤5省较多,约占全国房姓人口的75%。


  郡望


  清河郡: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


  济南郡:汉朝时期高祖刘邦设有济南国。荆楚七国乱政后改为济南郡,治所在东平陵(今山东章丘),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临淄市一带。晋朝时期移治历城(今山东济南)。北魏时期改为齐州。宋朝政和中期升为济南府。元朝时期则为路。明、清两朝均为府。民国时期废府改为山东省省会市。


  堂号


  中书堂:唐代房玄龄十八岁就中了进士。李世民举兵,房玄龄跟他南征北战、出谋划策十余年。李世民当了皇帝,封他为中书令,任宰相十五年。因此该支以官衔“中书”为堂号。


  清河堂:为房姓的总堂号。传江苏省苏州,扬州一支;湖南浏阳浏东一支……等等。


  继锦堂:浙江嵊县剡北一支。


  敦伦堂:湖南衡阳一支。


  亲睦堂:湖南桂阳蓉城北乡沙里一支。


  国器堂:明思恩侯房宽之子房万宝公,赴广东梅州银江镇开派.其裔孙晚清光绪帝殿前侍卫房殿魁公奉旨修建“房氏家庙”,并将堂号定为“国器堂”,取房玄龄公年青时被喻为“国器”典故,现内供唐朝名贤相房玄龄金像。传广东省梅州、普宁、东莞,四川省中江,江西省萍乡,湖南省岳阳等一支。


  孝友堂:浙江余姚一支。


  此外,房姓的主要分支堂号还有:“世仁堂”等。


  历史名人


  房元庆:南朝宋建微府司马,清河人。武帝时,历七郡太守,后为青州建微府司马。


  房从真:前蜀画家,成都人。为翰林待诏,画甲马人物鬼神,冠绝当时。


  房 坚:后魏司空参议,字千秋。少有才名,太和中累迁齐州大中正,帝令诸州中正各举所知。官终司空参议。


  房彦谦:隋代名官,字孝冲,清河人。通涉五经,工草隶,累迁长葛令,甚有惠化,察天下能第一,超授司马,卒追赠徐州都督。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东北)人。唐代初年名相。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656年)封梁国公。至十六年(642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逝。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房玄龄蓍有《晋书》。


  房仁裕:唐朝官员,房玄龄的远房族兄。其母清河太夫人李氏。房仁裕最早属王世充军,后与裴仁基等改投靠唐军。历官潾州刺史、陕州刺史、扬州长史。永徽四年(653年)睦州女巫陈硕真占睦州于潜县(今临安西)。唐高宗令房仁裕发兵南攻。授户部尚书。显庆年间亡故,乾封二年(667年),陪葬昭陵。


  房 琯:字次律,父融,河南缑氏(今河南省偃师缑氏镇)人。唐玄宗、肃宗两朝宰相。官至正议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与诗人孟浩然、王维、储光羲、李颀、綦毋潜、高适、陶翰、贾至等相善;与杜甫为“布衣”之交,清熊宝泰《杜甫》诗云:“千秋诗史有谁知?房杜交深患难余。”房琯仕途升沉,关系到杜甫命运,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此可见房琯之于杜甫至关重要。


  房 融:唐代大臣、翻译家,洛阳人。尝与天竺沙门般刺、密谛等人共译《首楞严经》,此经始流传东土。


  房茂长:唐代画家,清河人。善画人物,有《商山四皓图》。房坚:后魏司空参议,字千秋。少有才名,太和中累迁齐州大中正,帝令诸州中正各举所知。官终司空参议。房元庆:南朝宋建微府司马,清河人。武帝时,历七郡太守,后为青州建微府司马。


  房 宽:陈州人。明洪武中,以济宁左卫指挥从徐达练兵北平,遂为北平都指挥同知,移守大宁。宽在边久,凡山川夋塞,殊域情伪,莫不毕知,然不能抚士卒。燕兵奄至,城中缚宽以降。成祖释之,俾领其众。战白沟河,将右军,失利。从克广昌、彰德,进都督佥事。以旧臣,略其过。封思恩侯,禄八百石,世指挥使。永乐七年卒。


  房 胜:明代景陵人。初从陈友谅。来归,累功至通州卫指挥佥事。燕兵起北平,胜首以通州降。成祖即位,以守城功,封富昌伯,禄千石,世指挥使。永乐四年卒。


  房峰辉:(1951.4-——),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城关镇东街人。大学文化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196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陆军第21军某部排长、团、师、军作训参谋,陆军第21集团军党委秘书、师作训科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新疆军区副参谋长、师长,兰州军区陆军第21集团军(驻陕西省宝鸡68210部队)参谋长、副军长、军长,2003年12月广州军区副参谋长,2004年2月任广州军区参谋长、中共广州军区党委常务委员。 1998年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2005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房仕龙,即成龙。


  房祖名,即成龙之子。


  房凤友:(1941.1—),天津市武清区人。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专业毕业,大学学历。196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 2003年1月任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中共天津市人大党组书记。2006年1月因任职年龄到限离任休养。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房爱卿:男,汉族, 1956年8月生,山东郓城人,1978年1月入党,黑龙江商学院商业经济专业毕业,经济师。2008年3月被任命为商务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


视频合集在线观看方法

在对话窗口输入:1  

即可观看【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系列视频】


在对话窗口输入:2

即可观看【走进直播间系列视频】


在对话窗口输入:3

即可观看【苏兴谈教育系列视频】


在对话窗口输入:4

即可观看【微观良言系列视频】


在对话窗口输入:5 

即可观看【苏兴老师系列视频】


传统文化必备公众号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添加公众号

公众号ID:ctwhltgw

传统文化论坛网

论坛直播、论坛行程、资料流通

公众号ID:CIBNHXY

CIBN汉学院

CIBN汉学院频道,是目前国内第一家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互联网视频频道。

公众号ID:bjdcgxs

大慈供销社

大慈供销社是一个专门销售良心产品的线上商城,里面所有的产品都值得信赖。今后我们将不断上线更多的好产品,让大家买的放心,用的安心。同时也给更多的微商义工提供一个销售平台,让他们不在那么辛苦,轻松挣钱养活自己。

 (大慈义工团团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