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姓氏起源 | 百家姓——太叔姓起源

2017-05-26 传统文化论坛网

太叔姓(tài shū xìng),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26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太叔姓溯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给其弟的封地,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


  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庄公名叫姬寤生(公元前743~前701年在位),封他的弟弟姬段(公子段)在京邑(今河南荥阳),世称京城太叔。


  姬寤生、姬段兄弟俩的曾祖父就是著名的周厉王姬胡,周公元年(公元前841年),周王朝发生“国人暴动”,周厉王死于囚所。


  据史籍《左传》、《史记》的记载,周宣王继位,把他的弟弟姬友分封到镐京附近的郑(今陕西华县)。姬友就是姬寤生、姬段兄弟俩的祖父郑桓公,他当时是周幽王姬宫涅的司徒。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姬友为保护周王朝而牺牲。姬友的长子姬滑突(姬掘突)继位,是为郑武公。郑武公助即位的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有功,仍为周王朝的大司徒,并把郑国也迁到洛阳东南,史称“新郑”,其故城至今保存完好。


  郑武公后来娶了申侯的女儿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因生大儿子姬寤生时难产,武姜当时受了痛苦和惊吓,便因此对姬寤生一直不喜欢。武姜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叫姬段,人们称他“叔段”。


  姬段长得仪表堂堂,勇武善射,因此很得武姜的偏爱。


  周平王二十七年(郑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生了重病,武姜乘机请求郑武公改立姬段为太子,但郑武公没有同意,他认为姬寤生没有任何过错,没理由废长立幼。不久,郑武公逝世,由姬寤生继承了君位,是为郑庄公。于是武姜又请求郑庄公把制(今河南汜水)作为姬段的封地,郑庄公也没有同意。


  第二年的周平王二十八年(郑庄公元年,公元前743年),郑庄公把京邑(今河南荥阳)敕封给姬段,姬段从此号称“京城太叔”,但武姜和姬段对此都感到不满意。生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的姬段无奈地来到京地之后,便开始组织和训练自己的军队,大力加强武备,不断扩充势力。随后,姬段与其母密谋,准备袭击郑庄公,夺取郑国君位。


  郑国大臣认为姬段内恃母后的宠信,外仗京城的险固,加紧练兵习武,势力日益强大,已露出夺位反叛的苗头,将会对郑庄公的地位构成威胁,会危及到郑国的安危,因此纷纷劝郑庄公及早采取措施,除掉姬段,消除后患。其实,姬段的那些做法,郑庄公都看在眼里,但却不动声色,佯装不知。因为郑庄公认为时候未到,处心积虑要让姬段充分暴露,多行不义,自取灭亡。


  周平王四十九年(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姬段果然准备停当,要出兵袭击郑庄公,并由其母武姜作为内应。这时早有准备的郑庄公抢先发兵讨伐,结果姬段不敌而逃回京地。郑庄公紧接着又进攻京地,京邑城内的民众纷纷倒戈,背叛了姬段,姬段又再仓皇逃到鄢地(今河南鄢陵),郑庄公继续出兵追杀到鄢地,在鄢地,姬段的兵马完全溃徽,又逃到了郑国边境偏贫的共地(今河南汲县),最后在共地落脚,被当时人称为共叔段。郑庄公见再这位弟弟也没什么能力与自己争权了,遂放弃了追杀,此后,姬段一直流亡并最终死于共国。


  郑庄公由此十分怨恨母亲,并把母亲发落到城颍安置,发誓今生今世不到黄泉永不相见。直到后来,郑庄公为颍考叔孝敬母亲的行为所感动,产生了悔悟之心,才设法派人挖掘隧道,以此算是“下及黄泉”,通过隧道与母亲彼此相见,重新恢复了母子关系。


  姬段死后,家人子孙四处逃散。一直到周桓王姬林二十年(郑厉公姬突元年,公元前700年),郑庄公的儿子郑厉公继位后,对姬段一族人的态度有所改变,他曾对臣下说:“不可使共叔段无后于郑。”在周釐王姬胡齐三年(郑厉公复元年,公元前678年),郑厉公将流亡在卫国的姬段之孙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郑国。公父定叔的父亲名叫公孙滑,定叔回郑国以后,姬段的后裔子孙们始称太叔氏、公孙氏、段氏、京氏等,表明了后裔子孙们对姬段的爱戴与尊重。


  据史籍《左传》记载,郑国的后人对姬段普遍都是很爱戴与尊重的,在典籍《诗经·叔于田》、《诗经·太叔于田》等郑国诗歌中,也有许多对姬段的歌颂,因此,有许多史学家怀疑姬段的遭遇实际上是郑庄公的一桩政治阴谋。

  一部分太叔氏族人皆尊奉姬段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出自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文公姬辟疆三子姬仪之后,属于以先祖排行称谓为氏。


  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文公姬辟疆(公元前659~前600年在位)的第三个儿子叫姬仪。


  在古代,嫡系兄弟以“伯、仲、叔、季”为次序来排名,姬仪因排行为老三,所以人称“叔仪”,又因为他是王族之后,所以世称太叔仪。


  在姬仪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次第排名成为为姓氏者,称太叔氏,世代相传至今。


  一部分太叔氏族人皆尊奉姬仪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契丹族,出自宋朝时期辽国宋魏国王耶律·和啰噶之后,属于以先祖爵号为氏。


  耶律·和啰噶,在《辽史》中称耶律·和鲁斡,是辽兴宗耶律·宗真的儿子,早年在北宋仁宗赵祯皇祐二年(辽重熙十八年,公元1050年)被辽兴宗封为越王。


  至北宋至和二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元年,公元1055年)农历12月晋封为鲁国王,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农历11月徙封为宋魏国王,领重兵留守辽国皇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北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辽天祚皇帝耶律·延禧乾统元年,公元1101年)农历6月,耶律·和啰噶为辽国天下兵马大元帅,组织发动了一系列针对北宋王朝的战争,北宋崇宁五年(辽乾统六年,公元1106年),辽天祚帝尊封耶律·和啰噶为“义和仁寿皇太叔”。辽乾统十年(公元1110年),皇太叔耶律·和啰噶在上京病逝。


  在耶律·和啰噶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以先祖爵号为汉化姓氏者,称太叔氏,后有一部分族人在北宋宣和七年(辽保大五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辽国灭亡之后被裹胁入女真吴乞买氏族部落中为奴,逐渐融入女真族中,改称泰楚噜氏,亦称太楚鲁氏、台褚勒氏、泰楚拉氏,满语为Taicuru Hala,后来的满清政府将其归为秽貊后裔,划归为东海库尔喀部库雅喇人,世居浑春(今吉林珲春)、音楚(今俄罗斯克拉斯基诺南部波谢特湾)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泰氏、楚氏、邰氏、卢氏、改氏、鲁氏等。

 

得姓始祖


  姬段(公子段、京城太叔)、姬仪(太叔仪)。

 

迁徙分布


  太叔氏复姓是一个夺民族、夺源流的姓氏群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二十七位门阀。


  太叔氏源起皇族姓氏,望族出东平郡。到了秦、汉以后,太叔氏族人便逐渐少见了。

 

郡望


  东平郡: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为东平国。南朝宋改为郡,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辖七县,包括今山东济宁、东平、汶上、梁山、泰安等地。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废黜。北宋朝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以郓州为东平府,治所在须城(今山东东平)。明、清两朝为州。民国时期废州改为县。


堂号


  东平堂:以望立堂。


  明鉴堂:明鉴的意思是象镜子一样看得清,看得远。春秋时期,卫献公被驱逐出国后,派人与宁喜谈判,要求回国,宁喜答应了他。太叔仪说:“宁先生对待国君,还不如下棋的棋子呢。下棋的人如果举棋不定,就不会胜利,何况你把国君当棋子,今天驱逐他,明天答应他回来,摇摆不定。看来宁先生的败亡是不可避免的了。”不久后,宁喜果然被杀。人称太叔仪明鉴。太叔氏因号“明鉴堂”。


太叔姓历史名人


  太叔段:(公元前?~前742年待考),本名姬段,郑武公少子,郑庄公之弟;郑国人(今河南)。著名春秋时期郑国京城太叔,太叔氏得姓鼻祖之一。


  春秋时期,最早出现的实力强盛的诸侯,要算是郑庄公了。郑国位于中原(今河南),是战国初期较为强大的诸侯国之一。郑庄公,名字叫寤生。他是郑武公掘突的长子,郑国的第三代君主。


  郑庄公有一个弟弟名叫段。当初为什么给他取名寤生呢?原来,他的母亲姜武分娩时是在睡梦当中,醒来方才知道,所以取名寤生。这个“寤”字,是睡醒的意思。另外,还有一个说法,称寤生为“逆生”,就是说,孩子在娘胎里的位置不正常,不像一般产儿那样头朝下脚朝上,先出头再出脚,而是脚朝下头朝上,先出脚后出头。不是哪种说法对,总之,郑庄公出生时的情况是不正常的。而古代的人迷信,把这视作不祥的征兆。因此,他从小就得不到母亲姜武的喜爱。


  二儿子公子段却不然,他长得一表人才,白白的脸儿,红红的唇,十分英俊;长大后,他身强力壮,武艺高强。因此,母亲姜武偏爱他,而讨厌老大寤生。


  姜武时常想:“将来,老二段要是能继承父亲的君位该多好呀,那不是胜过寤生十倍吗?”于是,她多次在郑武公面前夸奖公子段,极力怂恿武公让公子段承袭君位。然而,在当时有规矩,继承君位的应长子;长子早逝或犯了大错被废掉,才能轮到次子或他人继承。所以,郑武公没有听妻子姜武的话,依然按规矩立寤生为世子,准备将来继承君位。只把小小的共城赐给了公子段段,作他的食邑,所以人们便称公子段段为共叔了。


  这件事惹得姜武很不高兴。她愈发讨厌寤生,看见他心里就别扭;她愈发偏疼共叔段,觉得委屈了他,替他鸣不平。


  不久,郑武公去世了,寤生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他便是郑庄公。然而,姜武却不管那一套,她只知道疼爱共叔段,而厌恶当了郑国君侯的寤生。她对郑庄公说:“你继承父亲的君位,享有数百里的土地,可你的同胞兄弟呢,却在那又小又偏僻的共城存身,你于心何忍呀!”


  郑庄公回答:“我愿遵从母亲的意愿,请您说怎么办吧。”姜武赶紧说:“你为什么不把制邑封给你弟弟呢?”


  郑庄公听了,从容不迫地反驳道:“制邑这地方是著名的险要之处,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非重兵把守不可。按照先王的遗命,这地方是不许分封给什么人的,必须由君主直接统辖。除此之外,无不奉命。”这话说得柔中带刚,软中带硬,弄得姜武无可奈何。


  姜武只好又提出新的要求:“不然就把京城(今河南荥阳)分给他吧!”


  郑庄公沉默不语。他心里明白,母亲所提要求太过分了,这已不单是疼爱共叔段了,分明是支持弟弟起来与自己分庭抗礼了!但碍于母子的面子,他没有说什么。


  姜武见他还不答话,便恼怒地说:“若再不答应,就把你弟弟驱逐到别的国家去吧!让他另谋生路去!”


  郑庄公只好连声说:“不敢!不敢!”从母亲那里退了出来。第二天,郑庄公宣共叔段上殿,打算把京城分封给他。这时,大夫祭足谏阻道:“不可。天不能有两个太阳,民不能有两个君主。京城这地方,城墙高大雄伟,远远超过做臣的所辖城池的建筑规定,而且地广民众,简直与都城荥阳相等。况且,共叔是夫人姜武的爱子,若封给他大邑,就等于立两个君主啦!他倚仗着姜武夫人的宠爱和支持,恐怕将来要成大患的!”


  郑庄公听后,只说了一句:“唉,这是我母亲的决定,我当儿子的怎好拒绝呢?”于是在郑庄公元年(公元前743年)把京城封给了共叔段。从此,共叔段又改称为“京城太叔”,以后又有人干脆称之为“太叔段”。


  太叔段谢恩已毕,到宫中辞别母亲。姜武让左右退下,私下对太叔段说:“你哥哥不念兄弟之情,待你很刻薄。今天的分封,并不是他真心愿意的,而是我再三恳求,他才不得不答应的。所以,你到京城,要抓紧时机招兵买马,加强训练,暗中做好准备。将来,如果有机会,我立即跟你打招呼。你兴兵打到都城来,夺你哥哥的君位。到时候,我给你做内应。你取代寤生当了郑国的君主,我死也无憾啦!”


  当下,太叔段拜别母亲,到京城去了。一到京城,太叔段便向前来拜贺的守疆官吏下达命令:“你们所掌管的地方,都属于我的封土。今后,一切贡税都要交纳给我,兵车都要听我的征调指挥,不得违误!”


  地方官吏们都知道太叔段是“国母”姜武的爱子,将来说不准能取代郑庄公当上君主,再加上他那神采昂扬的样子,实在令人慑服。所以,谁也不敢对他的蛮横要求提出质疑,都唯唯诺诺而已。


  太叔段假借打猎的名义,每日出城训练士卒,并把民众壮丁造入军册,随时听他征调。这还不算,他还以打猎为名,袭取了鄢邑和廪延两个城邑。这两城的地方官逃回都城,向郑庄公详细报告了太叔段的胡作非为。


  郑庄公静静地听着,面带微笑,并不说什么。这时一位官员实在憋不住了,大声说:“太叔段这家伙,罪大该杀!”


  郑庄公抬头望去,喊话的原来是上卿公子吕。公子吕说:“太叔段倚仗母亲的宠爱,占据着京城这座重要城池,日夜训练兵马,到底想干什么,难道还不清楚吗?看来,他是不篡夺君位决不罢休的!主公,请您给我一支兵马,让我直捣京城,缚绑段来见您,绝了这个后患!”


  面对激昂慷慨的公子吕,郑庄公却微笑着说:“段是母亲姜武的爱子,是寡人的亲弟。寡人宁可失地,也不愿伤兄弟之情,更不愿违背母亲的意愿。”。


  公子吕见郑庄公如此委曲忍让,越发急了,他继续大声说道:“臣担心的不是失地,而是失国呀!今天,主公您容让太叔,只恐怕有那么一天太叔可不能容您啦。到那时,您悔之何及?”


  郑庄公望了公子吕一眼,仍旧面带笑容,从容不迫。他只说了一句:“卿勿妄言!”便宣布退朝了。


  退朝后,公子吕仍火急火燎的,他向正卿祭足发牢骚说:“主公以宫闱之私情,而忽略社稷之大计,我替他担忧呀!”


  祭足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笑着说:“我劝您不必如此焦虑。主公可不是个糊涂无能的窝囊废,他才智过人,有胆有谋。这件事,你我不必操心,主公自有他的安排。如果不信,您不妨私下里进见主公,听一听他怎么说。”


  公子吕私下求见郑庄公,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意见,要求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制裁太叔段。


  郑庄公听了,依然面带微笑,不慌不忙的。公子吕急得大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主公,您赶快下决心吧!”


  不想,郑庄公只慢悠悠地说一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出自郑庄公之口,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言。


  公子吕终于明白了郑庄公的用意,不得不佩服祭足,称赞他“料事如神”。


  一天,郑庄公突然宣布,自己要到周朝面君辅政,指派大夫祭足监国。姜武得知此信,心中大喜,暗自说:“段儿呀段儿!你的好机会来了,你有福气当君主啦。”于是写了一封密信,派心腹人连夜送到京城,要太叔段迅速调集兵马,袭取郑国都城荥阳,夺取君位。


  殊不知,郑庄公是在制造圈套,让姜武和太叔段自己来钻。他说要到周王室辅政,是假的,目的是诱使太叔段起兵造反,以便抓到置他于死地的罪证。在郑庄公宣布假命令的同时,早派公子吕率兵埋伏在京城附近。姜武夫人派出的心腹送信人,还没见到京城的影儿,便落在公子吕的手中。公子吕杀了送信人,把姜武的密信送给了郑庄公。庄公看完了这封母子勾结谋反的信,重新封好了,又暗派一人假装姜武派遣的送信人,把信送给太叔段。送信人还要到太叔段的回书,其中约定以农历5月5日为期,到时在城楼树起白旗一面,以便联络接应。


  这封密信落到郑庄公手中,庄公微笑着说:“段的供词在此了。”于是,他装模作样地辞别姜武,声言要去朝见周天子,可是却往凛延徐徐行进。


  盼望夺位称君已久的太叔段,自见到母亲密信后便急不可耐了,他恨不得立即打入都城,推翻哥哥的君位,自己称君。他急忙聚集兵马,假称奉庄公命令,到都城去监国,祭了军旗,犒赏三军,然后得意洋洋地向都城进发。


  殊不料,公子吕预先派人扮作商人潜入京城,只等太叔兵动,便在城楼放火。公子吕望见火光,立即杀来,不伤一兵一卒便夺下了京城。然后出榜安民,其中极力称颂郑庄公如何如何“孝顺”母亲,如何如何“友爱”兄弟,同时,历数太叔段忘恩负义的罪过。


  再说,太叔段举兵奔向都城荥阳,满以为江山已稳落自己手中了,非常得意。突然,得到京城失事的消息,心下慌张,星夜调转马头,赶回京城。


  然而,此时京城早已在公子吕控制之下。太叔段只得屯兵城外,准备攻城。但是,公子吕出榜宣传已经起了作用,兵士们都听说了太叔段与母亲串通谋反的事情,议论纷纷,军心涣散,再也无法调度指挥。太叔段点兵不成,急往鄙邑奔走。不料,郑庄公早料到这一步了,抢先派人占领了鄢邑。可怜这太叔段见大势已去,只好逃回自己的“故封”,也就是父亲郑武公指定给他的小小的共城。他紧闭城门,妄想逃避惩罚。


  这时的郑庄公可不客气了,他率领大军攻城,简直像泰山压卵一般,很快便攻破了。太叔段实在无路可走了,只好自刎身亡。临死前长叹道:“姜武害了我了,我再也没脸见我哥哥啦!”


  太叔段自杀之后,郑庄公还抚摩着段的尸体大哭一场,口中不断地喊:“我的傻兄弟呀,你何至于这样做呢?”以至于后人称郑庄公为“千古奸雄”!


  在整理太叔段的遗物时,找到了姜武给段的那封密信。郑庄公把这封信和段的回信放在一起,派人送回都城,让祭足呈送给姜武观看。同时下达了将母亲姜武送到颍地安置的命令,并且发出绝情绝义的誓言:“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是说,今生今世,再也不想见到他的母亲姜武了。


  姜武看了两封信,愧悔万分,自知无颜再见大儿了郑庄公了,立即离开宫殿,到颍地去了。郑庄公回到都城,不见母亲,心中不免也萌生几分悔意,但事已做出,话已说出,只好这样了。


  有个叫颍考叔的人,为人正直无私,素有孝友的美誉。他对郑庄公的所作所为很不以为然,于是决心劝谏郑庄公。事先,他寻来鸮鸟数头,以献野味为名,来见郑庄公。


       郑庄公问他:“这是什么鸟呀?”


  颍考叔答道:“此鸟名鸮,它白天看不见泰山,黑夜里却能明察秋毫。它就是这样一种明于小而暗于大的蠢物呀。另外,它还是一种不孝之鸟。小时要靠母鸟哺育,等长大了,却把母鸟啄死吃掉。所以,这是一种该捕杀的恶鸟。”


  这番话刺痛了郑庄公,不过他也不好说什么,只得默然无语。


  过了一会儿,宫里的厨师呈上蒸熟的羊,郑庄公让割下一块羊腿,赐给颍考叔吃。颍考叔从中拣好肉细心包起来藏到袖里。


  郑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颍考叔解释说:“小臣家有老母,生活贫苦,难得吃上一次肉。如今君赐小臣如此肥美的羊肉,老母不先尝一尝,我作儿子的怎么咽得下去呢?所以请求允许我带一块回家,煮肉汤给老母吃。”


  这番话又引起郑庄公的一番心事。郑庄公凄然长叹。


  颍考叔故意发问:“主公,您为什么叹息呀?”


  郑庄公感慨地说:“你有母亲奉养,能尽人子的孝心。寡人虽贵为诸侯,反不如你!”


  颍考叔假装不知,又问:“你母后姜武还健在,怎么说无母呢?”


  于是郑庄公将前边发生的不愉快的事,连同一气之下把母亲赶到颍地居住的事,都详细讲给颍考叔听了。


  颍考叔说:“如今太叔段已死,你母后只有你这一个儿子了,如你不奉养,与鸮鸟有什么区别呢?”


  郑庄公为难地说:“可我发出了‘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誓言啊。作为一国君侯,发出誓言怎好改变呢?”


  颍考叔笑了,说:“臣有一计,可以解之。”


  郑庄公忙问:“何计可解?”


  颍考叔说:“您可以派人掘地,直到掘出泉水,然后在泉边建一地室,请你母后搬进暂住。您到那里去见母亲,不是没有违背你的誓言吗?‘不及黄泉无相见’,那么,到了‘黄泉’不是可以母子相见了吗?”


  郑庄公听了大喜,立即派颍考叔组织五百壮士在曲洧牛脾山下掘地深十余丈,直到泉水涌出。然后在泉边架木建屋。屋成,颍考叔去见姜武,转达了郑庄公悔恨之意。


  姜武闻听又悲又喜。考颍叔先迎奉姜武住进地室。然后,郑庄公也来到地室,拜倒在地,求母亲原谅他的过错。不用说,姜武更加愧悔了。于是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后来,郑庄公亲自把母亲接出地室,亲手扶母亲上车,自己手握马辔侍奉母亲回宫。如此一来,郑庄公倒赚回了一个千古“孝”名。

 

  太叔仪:(生卒年待考),卫国人。著名春秋时期卫国王族,太叔氏得姓鼻祖之一。


  卫国有一位周朝的王族后代叫姬仪,姬仪排行第三,也就是卫文公姬毁的第三个儿子。


  古时候,兄弟辈排行次序,老大称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老四称季。姬仪为老三,就称作叔仪。而姬姓源自周朝王族,于是外人称呼叔仪时为表示尊敬,就称他太叔仪。太叔仪的子孙,以先辈的身份为荣耀,世代姓太叔。

 

  太叔雄:(生卒年待考),著名西汉大臣。


  博学而有节操,官至尚书,为一代良臣,以致猛政著名。

 

  太叔权:(生卒年待考),著名西汉大臣。


视频合集在线观看方法

在对话窗口输入:1  

即可观看【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系列视频】


在对话窗口输入:2

即可观看【走进直播间系列视频】


在对话窗口输入:3

即可观看【苏兴谈教育系列视频】


在对话窗口输入:4

即可观看【微观良言系列视频】


在对话窗口输入:5 

即可观看【苏兴老师系列视频】


传统文化必备公众号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添加公众号

公众号ID:ctwhltgw

传统文化论坛网

论坛直播、论坛行程、资料流通

公众号ID:CIBNHXY

CIBN汉学院

CIBN汉学院频道,是目前国内第一家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互联网视频频道。

公众号ID:bjdcgxs

大慈供销社

大慈供销社是一个专门销售良心产品的线上商城,里面所有的产品都值得信赖。今后我们将不断上线更多的好产品,让大家买的放心,用的安心。同时也给更多的微商义工提供一个销售平台,让他们不在那么辛苦,轻松挣钱养活自己。

 (大慈义工团团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