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王阳明:人人心中各有个圣人

2017-08-03 传统文化论坛网


 

《传习录》上记载,弟子王艮一天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

 

王艮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王阳明曾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在讥笑王阳明的言论:“你瞧,那些在大街上的凡夫俗子都是圣人,我怎么就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多圣人啊。”

 

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王艮尴尬的一笑:都是圣人。王阳明点头说:对!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王阳明说的“圣人”,就是良知的人。从孟子到王阳明,一以贯之人人皆有良知,皆有善根。

良知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在凡不减,在圣不增。这世界上,贤者与作恶者、智者与愚者、成功者与普通人,其中差别并不在于内心良知良能的多寡有无,因为良知是每个人的本性;而在于,每个人多大程度上认识到、多大程度上发挥了这种良知良能。

 

所以王阳明说良知良能人人皆有,圣人和愚夫身上都有。圣人只是保全它而不让它遭受任何蒙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良知自然常存,这也是修习。

 



恶是习气,善是本心

 

正是因为良知人人皆有,所以善才成为人的本性本心中自然而然的存在。

 

王阳明在一封家书中说:夫恶念者,习气也;善念者,本性也。人的恶行恶念,都是后天的习气。也就是说,恶总是在人的生长中所养成的、被熏染的。而善念,则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是本性。

 

人之所以作恶,并非是因为泯灭天良,并非是因为没有善根,而是因为后天养成、熏染的恶习遮蔽了人的本性。根据王阳明的心学,世界上没有十恶不赦的人,只要照见自己的本心,善念必然驱逐恶习,正如太阳驱逐雾气一样。

 



致良知:反求诸己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就在于体悟良知、致良知。而致良知的要点正在于反求诸己和知行合一。

 

“反求诸己”,出自《孟子·离娄上》。求:寻找。诸:之、于的合音。遇到挫折时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先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正。

 

有位朋友经常因为生气而指责别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若能返身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

 

舜的弟弟叫象,象屡次想害死舜,但舜还是照样疼他。王阳明说,舜之所以能感化象的傲慢,最主要的就是舜不去看象的不是。如果舜坚决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只会看到象的不是,而象又是一个傲慢的人,肯定不会认错,舜又岂能感化他?” 这位朋友听了这番话,甚感惭愧。 

 



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本来就是知和行本来就该是一体两面。一方面,行必须有知的指导,行必须借助知的反思;而行则可以检验、修正知。

 

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根据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所以心学的落脚点和归宿,始终在反求本心、致良知。

视频合集在线观看方法

在对话窗口输入:1  

即可观看【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系列视频】


在对话窗口输入:2

即可观看【走进直播间系列视频】


在对话窗口输入:3

即可观看【苏兴谈教育系列视频】


在对话窗口输入:4

即可观看【微观良言系列视频】


在对话窗口输入:5 

即可观看【苏兴老师系列视频】


传统文化必备公众号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添加公众号

公众号ID:ctwhltgw

传统文化论坛网

论坛直播、论坛行程、资料流通

公众号ID:CIBNHXY

CIBN汉学院

CIBN汉学院频道,是目前国内第一家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互联网视频频道。

公众号ID:bjdcgxs

大慈供销社

大慈供销社是一个专门销售良心产品的线上商城,里面所有的产品都值得信赖。今后我们将不断上线更多的好产品,让大家买的放心,用的安心。同时也给更多的微商义工提供一个销售平台,让他们不在那么辛苦,轻松挣钱养活自己。

  (大慈义工团团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