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为何离开量化私募行业

2017-09-20 郭嘉公元 阿尔法工场

焦虑的时代

 

开往广州南的高铁上,偶遇雄安新区某局长外出调研。几番寒暄后,局长打开了话匣子。

 

局长向我大吐苦水,其所在辖区以前仅仅是靠旅游吃饭的小地方;现被划到雄安新区后,政府集聚了大量资源,不得不搞新产业园开发,先进制造产业园、总部基地……

 

 但又对当下宏观形式看不清方向,不知道搞何产业,大领导提议搞新能源汽车,下属只能纷纷附和。

 

局长的迷思,不免让我联想起近期参加的一场银行业会议。

 

会议之上,各路行长大佬们热情洋溢地解读一行三会政策,对经济、行业前景作出各自的分析和判断,畅谈传统银行业务转型等。

  

例如富滇银行利用其所在地云贵的旅游资源,重点打造旅游型银行;江苏银行多年来每周六坚持开创新研讨会,仿造卡尔森在《关键时刻》中的做法,赋予基层员工更高的主动性,推动体制的创新与转型……

  

当然,当然大多数银行都在追热点,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等等。银行真的能做这么多吗?

  

在周期转换的当下,从资金荒到资产荒,本质上是行业过于追求与经济周期不匹配的高收益率,却没有能够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正确定价,最终引发流动性危机。

  

人们在“路径依赖”下,抑制不住对资产负债表扩张的冲动(廊坊银行资产规模两年内从400亿做到了2000亿)、对高收益率的追求、对2015年股灾前那波牛市的怀念……

 

不切实际的想法与达不到预期所产生的焦虑,弥漫在各个行业和各个年龄段人群中。

  

活着意味一切

 

大势如此,私募业(尤其笔者所在的量化类私募行业)如何能独善其身?

 

现在回头来看,可能2013年及之前,才是量化对冲基金的黄金发展时期。

 

2014年12月遭遇大票反转危机(金融类权重股的涨幅带动了沪深300,而多小票空沪深300的策略在此期间遭遇很大的回撤);


2015年牛市中量化中性策略跑不过多头策略,下半年股指期货被限;


2016年深度贴水带来的高对冲成本使得量化中性策略几乎不赚钱,16年底面对即将解禁的股指期货,量化中性策略看到复苏的希望,但随着股指放开后4月份一波新的核心因子回撤,希望又被浇灭;


2017年整体来看市场风格切换从做小票到了为绕盈利、盈利增速来定价,是否未来会看到AQR(全球第二大对冲基金)的价值与动量效应组合才能长期战胜市场的结论在中国会应验?(参考文献Value and Momentum Everywhere, Momentum in Japan: The Exception That Proves the Rule)

 

摘录一段时评:“在存量博弈、机构博弈为主的市场中,市场风格无论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一定是围绕企业盈利、盈利增速与可持续性的研究展开的。当前我们看到的风格扩散,无论是周期行业,还是次新股等等,都是建立在盈利或者未来盈利预测超预期基础上的估值修复与提升。”

 

每每看前一年,都觉得特别幸福,现在开始入坑做量化的朋友,真佩服你们的勇气。要不要考虑下转基本面量化呢?

 

作为这种”杞人忧天“式论调的补充论据,我在自问自答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样的量化类私募能生存下去?


目前规模还未缩减的量化私募非常少,能维护一定规模的大多都采用不收管理费作为条件;对比来看,多策略比单策略投顾生存要好一些。

 

能在2017年用任何手段做出5-10%收益的投顾还能保有一定的规模;对资金的把握能力决定了能否活下去,私募的目标就是活下去而已。

 

元盛、宽立在中国的净值也比较一般,干不过那些一线私募等白马,但别人能活下来,能收1%+2%+20%(1%是申购费,2%是管理费,20%是业绩提成)

  

还有两个极其严重的现象,一是合伙人级别人物离职,今年几家非常有名的私募已经出了状况,例如阿巴马已经散伙了;二是现金流吃紧,50亿以上规模的私募融资困难,部分在出让股权获取现金支持。

  

2、策略角度看是坚守还是主动求变?


比较悲剧的一类:2014年12月回撤后主动加价值因子权重,造成了2015年上半年收益跑弱不变者(坚守小票,承担2014年12月回撤),总体2015年下半年市场给了3个月左右的交易机会。

 

但2016年4月回撤后考虑到国家队入市干预size因子回撤后又主观转为风格择时,例如根据国家队的某些持仓信号来选择做大或做小。


国家队持仓创业板昆仑万维和苏交科,带来一到两个月的做小票机会,16年无论怎样只要选择了偏移最终是会亏钱的,痛定思痛到了17年,回归本源坚持做小票,结果再亏半年……

 

还是想举一个打德州的例子,手上(2,3),对手(A,5),翻拍面(A,4,5),你已经成顺了,但是对方顶两对,面对对手的all in是否跟注?


目前胜率是领先的,如果能长期重复一定是非常赚钱的,但转牌又出一个A,于是“drawing dead”(该词意为:无论发下什么牌,都已经被对手击败了),你能说以后遇到领先但对手all in就不跟注吗?


我想这也是risk premium(风险溢价)把风险二字放在首位的原因——不承担风险何来长期回报?

 

3、中国股票市场是否还有alpha?


如果size和反转为伪alpha的话,真正alpha的应该是有的,但容量有限;

 

另外也有更小一搓在纯小票上找到alpha的幸存者;能找到真正的alpha与你的背景资历情商可能是零相关;CTA趋势、中长线应该属于beta(均线,波动),日内短线类偏alpha一些;

 

量化搞不过宏观对冲,有宏观能力的多策略投顾是非常厉害的,他们赚的正是量化人的钱。(待商议,因为中国市场的定价还是以政府、政策主导为主,长期看徐翔是主导不了市场的)

 

4、这一轮回撤的原因是什么?


量化投资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策略没有逻辑支撑,模型检验次数小于1000次的情况下,大多数因子策略并没有逻辑性;

 

其次,策略组合没有逻辑性;模型基于过去10年左右的回测,而过去10年和未来10年属于不同的周期(不同的参与者、交易目的、动机、手段、工具)。

  

当然最重要是政策的指引,打压各种概念性质的炒作、一级对二级的套利等等;环境变了策略自然失效;

  

5、目前市场规模有多大?


私募证券类的实缴规模1.6万亿,其中大部分是股票多头类,量化类占比应该是2000-3000亿左右。

  

6、什么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是两个,第一是活下去,第二是收益。

 

打德州大家都懂,最重要是仓位管理,活下来意味着一切。

 

除非特别高的收益,比如自营,一年5w做到2亿,那无话可说;凡是做阳光化,做资管,活下去最重要。

 

那些现在风光无限、嘚瑟自大的,是否考虑过未来也会风水轮流转的一天?第二重要的才是做出收益,收益是私募与资方建立长期稳定关系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FOF只是看起来很美

 

量化对冲基金的迅速崛起,使得2015年私募FOF也加速发展,但2016年的熔断、股指期货限仓、深度贴水等恶劣外部条件,严重压缩了量化类私募基金的发展空间。

 

2016年底的流动性风险,2017年的风格转换,私募不好过,FOF自然也很难,当年比较知名的几家FOF也轮流倒下了,存活者奄奄一息。

  

比较赞同七禾网沈老板的说法,FOF看上去很美很厉害,稳健有余收益不足。私募/FOF的本质,与金融的本质完全一样,都是资源的把握能力:

  

(1)对大类资产的把握能力

  

拓宽可配置的资产品种范围,对每一类资产的特性有把握;至少事后知道为什么策略赚钱或不赚钱,基本逻辑是什么。

 

(2)对资金方的把握能力

 

资方是衣食父母,如何来定位资方(高净值客户,机构客户),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服务好他们的需求,确定战略合作关系。

 

在与机构打交道时如果提升自身的资质,帮助他们解读政策,排忧解难;如何让资方相信你的专业能力,有更大空间做自己擅长的事。


(3)对投顾的把握能力

 

先做小人再做君子,投顾是否有欺诈嫌疑,是否说一套做一套,是否给到了最好的策略;是否专注于投资,是否天天刷王者荣耀,是否天天开大会赚名声而对策略研发不管不顾;策略是否成熟稳定,是否拿你的钱在做测试;是否能建立价值观上的认同,是否有个人情感的链接……

 

总之,FOF是一项工程,每个环节都有精细化挖alpha的可能;资产配置决定了收益的90%。

 

与资方的关系决定能不能活下去;很多人天真的以为做FOF就是选投顾选基金,我只想说最不重要的就是选投顾,选着好玩啊……不要选出负alpha来就已经很完美。

 

离开,这是个艰难的决定

 

 (1)私募发展挑战重重

  

知乎某量化大神之前有一个经典的回答,他提到自己面试过3个应聘者,弱者太弱,强者太强,招聘能力态度居中者为好,为啥呢?

 

要发家致富只能拿股份,而这个行业的所有人都是为了发家致富而来,所以理论层面行为层面的本质矛盾就决定了不可能形成大规模协作。

 

老板和策略研发人员在长期有本质的利益不一致性,一家私募不允许有多个合伙人来稀释股份,策略核心人员必须拿大头(当然有例外)。

 

(2)做时间的朋友,做好个人能力的配置,寻求长期活下去的路

 

策略上线并躺着赚钱,是每位量化研究者的终极梦想。


但陈奕迅告诉我们“感情需要人接班,接近换来期望,期望带来失望的恶性循环”——当预期过高时,总会当头棒喝。

  

无论做出什么策略,都有失效的一天,那在此前的片刻空隙,为啥不给自己留一条出路呢?

  

戴总提到曾研习邱国鹭的《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并做详细笔记公司内部集体讨论,对于一个量化团队实属不易。

 

中长期看,任何行业比拼的还是综合能力,团队作战能力,为啥华为这么牛,并不是看华为手机卖了多少部,任正非判断多准,而是怎么把18万人团结在一起,为一个目标而努力。

 

像babyquant,在资管主业之外兼职知乎直播,也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

 

我想当时大部分入行时,动机一定不是单纯出于对写程序的热爱,对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方法的迷恋,而是看到了一条可以通过自我努力,独自活下去的一种方式而已。


(3)世界还很大

 

整个资产管理市场70万亿规模(去除了重复),银行30万亿,券商资管接近20万亿,信托20万亿,公募(公募+非公募业务)15万亿,私募实缴10万亿(其中大部分是私募股权)。

  

私募量化类2000亿规模占总资产管理规模70万亿的0.29%。世界很大,还可以多出去看看,了解其他行业怎么活的。

 

作为结语,还是那句话:能活下去就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