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个周末迎客3万+人次!南海大地艺术节火出圈!红包、门票派送中→

南海旅游 2023-02-24


首个周末迎接游客超3万人次

南海旅游粉丝团采风

渔耕粤韵、太平墟两大艺术分区

一大波美图来袭!!



线上“宠粉盲盒”抽奖第二弹

今日(11月21日)开启

微信红包、门票等你来抽



用艺术讲南海故事

首个周末突破3万客流


西樵山下,西江岸边,桑园围里,龙狮声中……11月19-20日,南海大地艺术节开幕后迎来首个周末。来自四面八方的市民游客纷纷前来南海西樵,游览打卡八大艺术区域。据统计,首个周末西樵镇各景点和大地艺术节各艺术区域共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


大地艺术节八大分区太平墟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宋兹檀/摄。


11月20日(周日),南海旅游组织了近30名摄影爱好者,打卡大地艺术节渔耕粤韵和太平墟点位,体验艺术家在地创作的方式,用镜头记录南海大地艺术之美,用艺术讲好“南海故事”。



桑园围魅力
用艺术呈现在地文化

藏身在西樵山下万亩桑基鱼塘中的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是一个农旅生态文化主题公园,突出展示南海现代渔业和桑基鱼塘生态循环样本。


藏身于万亩桑基鱼塘中的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吴宇/摄


园区河涌交错、以大榕树为中心的湖心岛、密布的鱼塘、塘基上的桑树、塘边的小木屋,极具岭南农耕特色。


游客游船于水上稻田中。徐懿君/摄


沈烈毅《鱼跃鸢飞》,鱼与树、树与塘、塘与鱼互相交织,和谐共存。易汉华/摄


游客在榕树下游乐,享受亲子时光。徐懿君/摄

逛累了,可以到园区内的匠曼延香云纱文化馆休息片刻,一边喝茶叹啡,一边观看香云纱艺术展示,通过视觉、触摸、声音、气味等多维感官了解有“软黄金”之称的香云纱。


香云纱文化馆展示装置《见天地》,展示了香云纱制作过程中的材料和颜色变化。宋兹檀/摄


香云纱文化馆展示装置《家园》,以茧为造型,寓意回归初心。宋兹檀/摄


参加此次粉丝活动的欧小姐表示,今天通过参观这里的艺术装置,发现原来南海有这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我认为这次大地艺术节不仅仅是对外宣传南海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更多是南海人对自己家乡情怀的认识和肯定。


郭达麟《虫洞》,以桑基鱼塘历史和养蚕文化为创作灵感,用超现实的手法,创造一条巨大的蚕型装置。易汉华/摄走进“虫洞”,随手一拍都是大片。徐懿君/摄。


繁华再现
昔日墟市“变”网红打卡点

太平墟位于西江岸边,始于明末盛于近代,曾经繁华一时,堪称南海桑园围的“围堤之门”。然而时间更迭,曾经繁华的墟市早已无人问津。


如今的古渡墟市,遇上了大地艺术节,焕发新生!建筑改造、招牌复兴、品牌快闪……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和摄影爱好者来拍照打卡。


冯琰/摄

宋兹檀/摄

徐懿君/摄

宋兹檀/摄


“走进太平墟,我觉得十分特别,尤其是街上的复古招牌、室内的装饰等,明显能感受到艺术与本地文化的结合,尤其是陈粉丸的作品《阿墙》,从承载着历史与记忆的建筑现状出发,结合剪纸创作,令人印象深刻。”南海旅游粉丝冯先生感慨道。


陈粉丸《阿墙》。宋兹檀/摄

李伟斌《太平药材铺》。黄国成/摄

刘芊岑《家的风景》。易汉华/摄


南海大地艺术节的地标性艺术项目《时间的灯塔》即将落成,届时,太平市场将焕发新的生命力,重现旧墟繁华,游客也将在对岸的平沙岛欣赏到震撼的艺术效果,敬请期待!


罗泽成/摄



南海旅游十周年

线上宠粉盲盒2.0今日开启


遇见大地艺术”H5“宠粉盲盒”第二弹今日上线!即日起至11月27日,微信红包、西樵山名胜风景区门票等惊喜礼包你来领!



南海旅游“十周年宠粉活动”第2期粉丝线下活动也即将启动,更多艺术节资讯、周边吃喝玩乐攻略、线上线下宠粉活动,请留意活动H5,带你一站式玩转艺术节!


关注“南海旅游”微信公众号回复【遇见大地艺术】即可进入H5

 


来源:佛山新闻网、珠江时报图片:宋兹檀、吴宇、徐懿君、易汉华、冯琰、黄国成、罗泽成编辑:李颖薇审校:温爱霞、杨洁怡、赖嘉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