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迪士尼被吐槽太贵:小笼包6元一只,汉堡80元一个

2016-05-13 新华社中国网事

台媒称,上海迪士尼开始营运测试,有受邀者吐槽,上海迪士尼内几乎所有正餐套餐都在70至80元,一份中西结合的双人套餐要价250元。



↑上海迪士尼乐园正门(5月10日摄)。


儿童热狗或扒鸡柳配米饭60元,起司牛肉汉堡80元,一杯百事可乐15元,小笼包6元一个。


如果周一到周五(且非节日、开幕盛典等)去上海迪士尼玩,以两名大人带一名小孩的三口之家来算,门票约为1020元;周末则要1373元。如果一家三口两日游,平日门票为1938元、周末及假日则需2610元。



↑ 上海迪士尼乐园内的花车巡游(5月10日摄)。


报道称,如果周末去上海迪士尼玩,一日游门票1371元、三餐750元、购物500元,最低预算要2600元左右。



↑ 5月10日,在上海迪士尼乐园,扮演成花栗鼠的工作人员在园内巡游。


上海迪士尼主题饭店还未公布价格,不过按照美国、香港园区的价格推估,周末两日游门票2610元、住宿(住园内预估)2000元、三餐750元、购物800元,预算要6000元。



↑ 上海迪士尼乐园内的花车巡游(5月10日摄)。


【迪士尼“高票价”的启示】

作为内地第一家迪士尼乐园,上海迪士尼的门票价格一直是公众关心的话题。从游客的反馈来看,很多人都觉得票价偏高。


纵向比较,三口之家一日游的最低预算要2600元左右,大大高于其他本土的主题公园的消费;横向比较,公开数据显示,中国香港人均月收入23500港元,相当于能买40-50张香港迪士尼乐园门票,中国内地人均月收入4134元,相当于能买10次上海迪士尼乐园门票(370-499元),而日本人月薪的起薪为19万日元,起薪就相当于能去30次东京迪士尼乐园。不难看出,上海迪士尼的门票价格确实偏高。对此,游客有抱怨和吐槽并不意外,也很正常。


但吐槽归吐槽,对于迪士尼的“高定价”,却不能寄望于通过某种行政手段强行干预。毕竟,迪士尼作为市场化主体,只要不违背相关市场法则,就应享有自主定价权。而迪士尼的门票价格,在国外甚至是不降反升。


比如今年2月,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以及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的两家迪士尼乐园就宣布,将在假期及周末期间将票价最高提升20%。而其涨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迪士尼乐园人气高涨,面临过度拥挤的问题”,需要通过涨价来实现分流。可见,门票价格的高低,与迪士尼所在地游客选择的偏好和市场的接受程度有着重要关联,而这正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


上海迪士尼官方此前透露,将把限购门票作为限流的一大举措。如针对某个具体入园日,每个身份证件最多只能购买5张门票。那么,出于同样的目的,用“高价”以实现限流的效果,自然不难理解。而限流,正是为了保障游客的游玩体验。所以换个角度看,若以低价来换取质量较低的游玩体验,可能同样会有人吐槽。因此,对于迪士尼的“高票价”策略,不妨从另外角度解读。
在美国,有关迪士尼的高价问题,其实同样受到抱怨,比如指责它越来越远离一般中产家庭的消费能力。但要看到,迪士尼定价走高端路线,本身就是其品牌价值与市场号召力的一种体现。事实上,在迪士尼诞生之初,它其实就被称为开启了主题公园产业的高价时代。而随着品牌的日趋成熟,其价格“坚挺”就更不足为奇了。当然,作为一家新开的迪士尼乐园,上海迪士尼的定价在一开始也不乏有对市场的试探之意,是一种务实的经营策略。因为它既要以高价来体现其一以贯之的高端主题乐园的定位,又要试图以价格的分层来引导新的消费习惯,从而树立品牌形象。
没有任何一家市场化的主题乐园,必须确保让每个层次的消费群体都能“无负担”地进行消费。至于价格是否合理,应该尊重市场和消费者的最终选择。与其吐槽其票价贵,不如看到,这种不以降低游玩体验为代价、拒绝“薄利多销”粗放路线的营销模式,恰好值得国内的旅游文化业反思。而迪士尼之所以不重视门票上的“量”的积累,更是因为门票早就非其收入的主要构成——依托迪士尼品牌所开发出的文化产业链,才是其主要赢利点所在。这一点对于谋求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打造品牌优势的中国文化产业而言,同样有太多的值得学习之处。

内容来源:参考消息、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