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王俊凯参加高考,欧阳娜娜发退学论,用历史的眼光该怎么看?

2017-06-09 八卦历史课 网事28号

这几天,高考的话题如火如荼,有些少年明星也参与其中。


前有TFboy的王俊凯参加高考,引来粉丝纷纷为他加油祝福。后又有欧阳娜娜发布退学论:为什么书一定要在学校读,未满18岁的她,看来是不打算参加高考了。

 


这其中孰是孰非?也许很难得到一个统一答案,当然统一答案也没必要,咱又不是在参加高考。但如果我们了解一些世界和我国的教育历史,想必对于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自己的答案。

在西方,最早的学校教育起源于古希腊,围绕着著名的七艺展开,包括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中国,先秦时教育被官府和贵族把持,教授的内容主要是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直到孔子的诞生,中国才出现了私学,平民才有了求学的渠道。

 


历经千年,西方在12世纪末诞生了大学,而中国直到1898年,才创办了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从此,近代教育体系才逐步发展起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去学校读书

 

民国时,由于内忧外患,中国曾经出现过一波又一波的退学风潮。最严重的一次,恐怕是南洋公学的退学风潮,一次性退学了145名学生。



事情的起因,是老师郭镇瀛怀疑学生故意整他,要求校方开除其中三名学生,并以“匿不告”罪名给全班学生集体记过处分。


消息公布,学生不服,去找校方总办汪凤藻理论,结果汪凤藻把全班学生都开除了,才引起了这一次席卷全校的退学风潮。蔡元培愤而辞职,社会各界纷纷声讨南洋公学。

 


民国时的这些退学风潮大多跟政治有关,或由于学校体制落后,难以推动进步。总体上说,学生退学基本是出于被侮辱的愤怒,和救国图存的热忱。


但那个时代,蔡元培一代的教育家,仍然各方求告,苦心建设一所所学校,吸收学生入学,让他们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的中学习成长。

 

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人都有机会进入学校读书,其实并不容易。现在的学校教育虽依然问题多多,但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成熟的状态。



读书诚然不是非要在学校,但去学校却是目前“读书”最好的方式。何况学校的“读书”并不是读几本书这么简单,它是整套基础知识体系和三观的构建,需要学生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集中时间学习,零散的学习,脱离学习环境的社会化读书,并不适合未成年人。

 

况且,普通人也不具备欧阳娜娜据传两千万的年收入水平,没有那么优越的资源,盲目退学的结果很可能只会沦为街头混混,社会盲流。

 

所以,欧阳娜娜的退学论,并不值得效仿,也不是普通人能效仿得起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