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5所非211院校厉害了!被列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你读懂了吗?
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一流大学42所,其中A类36所、B类6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建设学科共459个。(点击此处,查看“双一流”详细名单)
我们梳理了“双一流”名单中的一些要点,非常值得关注。
所有“985”&“211”都进入“双一流”
42所一流高校中,包含了全部“985”高校,且能够跻身A类的36所高校尽数出自原“985工程”名单。“211”高校100%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值得注意的是,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三所“非985”高校也跻身B类6所高校之中。这释放了一个信号,“双一流”遴选机制能上能下,综合考核的是学校当前实力以及发展空间。
25所”非211”高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纵览一流专业,共有25所非211跻身进入名单,它们分别是:
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外交学院、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
之前一些令人看好的实力强校,只进入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并未当选一流高校。如中国科学院大学、湘潭大学,“法学界黄埔军校”西南政法大学,“建筑老八校之一”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此外,一些实力雄厚的“非211”,如山西大学、河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被“双一流”拒之门外。
“双一流”地区格局分布
全国共有19个省份至少分布有一所“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较原“985工程”所在的16个省份增加了3个,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同时,也逐渐填平了部分高等教育的“洼地”。
其中,北京依旧是“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最多的省份,共有8所。上海有4所,紧随其后。
此外,目前尚无本地高校跻身“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的省份有宁夏、贵州、广西、黑龙江、内蒙古、山西、重庆、西藏、青海、海南、河北和江西。不过,这12个省份也都有本地高校以一流学科身份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
北大清华入围学科最多
北大清华分别以41和34个一流学科入围,一骑绝尘,是中国名副其实的两校,其中北大以文理医见长,而清华一理工和管理见长。
浙大、复旦、和上海交大分别拥有18和17个一流学科,跻身前五,特别是复旦和上海交大,平分秋色。
拥有10个一流学科的高校还有南(京)大(15)、中国人大(14)、中科大(11)、中大(11)、北师大(11)、东(南)大(11)、和武大(10),其中东大令人刮目相看。拥有较多一流学科的高校还有中国农大(9)、华中科大(8)、西交大(8)、北航(7)、哈工大(7)、同济(7)、川大(6)、和东北师大(6),基本和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一致。
同属一流高校,分啥A类B类?
42所一流高校,其中36所属于A类,6所属于B类。教育部不是说了对双一流统一标准,一视同仁吗?怎么还分等级?
据教育部介绍,将一流大学区分为A、B两类。这样做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相比A 类,B类高校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自定”是谁定的?
还有细心网友发现,在一流学科名单中,有一些专业名称后边有(自定)标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加(自定)标示的学科,不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标准认定的,而是经评审委员会建议,高校自主确定的。
“双一流”并不等于已经是一流
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下一步,“双一流”建设进入新阶段,重心将从遴选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转换到有效推进实施上来,建设高校将从凝练学科方向、编制建设方案转化到全面落实上来。
还有这些数字值得关注
『34.3%』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有34.3%(47所)是地方高校。
『1』教育部72所直属高校中仅剩1所未能入选“双一流”(国际关系学院)。
『6』东北师范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有6个,数量超过半数以上的一流大学建设高。
『12』“ 双一流”建设学科达到两位数的学校有12所,2所C9高校不在此列。
『25』所非211高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41』北京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最多,有41个。
『77』所高校只有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这其中包括3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84』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百强高校中有84所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
双一流和“985”&“211”有什么区别?
双一流(Double First-rate),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5年8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通过,“双一流”建设成为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又一个以国字头命名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在此背景下,“双一流”建设被不少人解读为大学的又一次重新洗牌,能否进入新的“双一流”名单,决定了将来能否在政策倾斜和资源支持上占据有利地位。
“985”&“211”自确定名单以来,并没有任何高校被除名,也没有新的高校进入名单。与此不同的是,“双一流”的遴选认定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建设期末,将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吃瓜群众什么反应?
虽说很多学校在今年8月份开始“低调披露”本校已经进入“双一流”行列,教育部最终名单又超过之前声明的“8月底”,迟迟不公布。今天最终名单一经公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吃瓜群众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人认为双一流不过是985&211改了名称,换汤不换药。
✦有人感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心疼自己家乡。
✦也有为母校入选而高兴,或者为母校没进而鸣不平的。
来源/新浪教育,文/牛豆豆&闫国杏
1
什么是“双一流”?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简称。
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双一流”的建设目标分为三步:
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2
“双一流”怎样评选?
根据《总体方案》《实施办法》,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高层次战略专家作用,具体承担遴选认定和审核建设方案的有关工作。
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具体分为三个环节:
首先,综合考虑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论证确定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
然后,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特别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
最后,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
此后,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三部委审议确定“双一流”拟建设高校及拟建设学科名单,报国务院批准。
“双一流”5年考核一次。考核的标准和最开始选拔的标准一致,也就是“世界一流”的标准。
其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中国特色的标准,另一个则是世界通用的标准。
中国特色的标准是指教育部的一级学科评估,根据它的学科评估标准来评判。国际标准是指参考美国的“ESI”数据库,也就是“科学基础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中排名前百分之一的学科自然算是世界一流。
3
“双一流”与985、211有什么异同?
“双一流”在形式上承接了原来的“985”、“211”工程,“985”、“211”大学全部被纳入了“双一流”的名列。
这实际上是一项符合“帕累托”改进的政策,也就是一个政策至少使一个以上的机构获益,而不会使任何一个机构利益受损。
它是一个增量改革,使原来“985”“211”政策下的所有高校都能受益。
原则上,教育部将“985”大学归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行列,“211”大学归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行列,这是“双一流”的一个基调。
为了体现动态的调整,教育部把一些“985”大学降到了“一流大学”名单中的B档,又从“211”大学中提拔了三所大学,进入“一流大学”建设的行列,以此体现能进能出的原则。
另外,教育部在将原来的“985”、“211”大学纳入“双一流”大学名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5所非“985”、“211”大学,使“双一流”大学总数达137所。
4
“双一流”有什么特色优势?
含金量高
据悉,国家此次投入大笔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双一流”建设,大量的经费投入使得各高校、各专业学科为争取“双一流”名额挤破了头。因此,这份名单可谓含“金”量相当高。
尽管前有 “211”之鉴。不断扩大的“211”队伍使得“211”高校十分鸡肋,发展到后来,很多“211”高校并没有特别优势的专业或师资力量,除了对找工作、申请留学尚有一丝价值,事实上只是空有一个“211”的虚名,逼不得已下诞生了一批“985”。
但“双一流”名单却不同。
“双一流”名单并非“终身制”,教育部将定期对各高校、学科进行评估、考核,不能满足建设条件与目标的,很有可能被淘汰,打破了原本“211”“985”高校戴上“帽子”便不会摘下的规则。
有竞争就会有落后,甚至有淘汰,“双一流”名单中的各高校、各专业不能以逸待劳,而是力求实打实得坐实“双一流”头衔。教学、科研成果是衡量建设结果的标准,因此,孩子们在这样的学校、这样的专业学习,成果必然不会差。
针对性强
此份表单中各高校的学科并非已经得到认证,成为强势专业,而是旨在日后加强建设。
但值得一提的是,专家委员会经过慎重评估,遴选出各高校的学科名单,也是对该校该专业过去的教学、科研成果的认可,说明该学科有成为世界一流的基础,有加强建设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鉴于此次国家对于“双一流”建设的重视,成果必定斐然。
若您的孩子选择了名单里的高校及专业,即使目前不是强势专业,也一定是重点建设学科,师资力量、科研经费、学风建设都将注入大量力量。
5
面对“双一流”,考生应该怎样填报志愿?
各位家长不妨对着“双一流”表单给孩子填志愿、选专业。
尽管有些学校并非十分强势、出名,但家长完全可以根据表单中提供的信息,针对性得为孩子选择学校和专业。
例如,河南大学并非“985”“211”高校,但在此次“双一流”名单中,河南大学的生物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适当情况下,家长完全可以将其列为选择。
更重要的是,家长们可以从名单中选择孩子未来的发展、就业方向。
例如,很多高校,特别是老牌名校,如清华、北大、复旦、同济的环境、资源类专业纷纷进入名单,这正对应了国家目前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国家将输出大力气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环境领域的科研势头仍然强劲,环保行业仍值得期待。
综合整理于 窈窕姑妈、经济观察报(ID:eeo-com-cn)
关于“双一流”,你怎么看?
欢迎文末留言,与大家分享你的观点!
老师会直播分享志愿填报小知识并答疑,我们一起学习、交流!加管理员微信youzy18入群。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志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