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六种较典型的心理表现 你是哪一种?
1、自恋型
这类学生一般说来以前在小学、初中时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如成绩突出、工作出色,或者家庭环境较好,一向倍受家人、亲友的宠爱,是生活中的“中心”人物。
但到了高中后,周围同学的不乏优秀使他变得不再突出,高中教师也不象以前的老师对他那么关心、注重了,于是他有了失落感。
由于这类学生曾有过“成功”的心理经历,所以他一般说来较自信,以为自己能做好,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应该”是最优秀的。
所以他往往特别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也总希望能“一鸣惊人”,让人关注,特别注重“面子”,暗暗努力却又不想让人知道。
他往往会觉得周围的同学都“不怎么样”,以为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却总是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或不愿正视和承认。
但实际上周围的同学并不买他的“帐”,他的表现也总是“手高眼低”。
所以他会“不屑”和“清高”,虽然也渴望有许多朋友,但由于“自视甚高”,所以常常还是独自一个人为多。而且容易郁郁寡欢,会有“怀才不遇”的感觉,总觉得自己“不止是这样的”。
但这类学生对自己要求高,上进心强,而且有较好的信心,肯下苦功。
对这类学生,既要保全他的面子,维护他良好的个人意识,又要善于抓住时机,帮助他分析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缺陷,要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与众人的“平等”。
这类学生各方面的表现都是不错的,如果能走出“眼里只有自己”的心理壁垒,将会有更大的进步。
2、不愿长大型
这是当今社会的“流行病”,高中生中也不乏其人。这其实是他们不适应高中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想逃避现实、责任的表现。
他们往往“静”不下心来学习,周围一有响动,就东张西望,巴不得有什么事发生。喜欢和老师、同学开个小玩笑,热心于如过生日、庆祝节日、外出游玩等活动。希望同学们能喜欢自己,潜意识里有充当“开心果”的愿望。
看到听到遇见什么非常的事喜欢夸大自己的感受。
做事少耐心,意志力薄弱,喜欢依赖别人,往往没有主见,性格不稳定,情绪变化较大。对问题的看法肤浅不深刻,流于表面。
对生活学习上的困难不敢面对,感到无力应付,会找借口。
总喜欢提及过去,怀念过去想起来是“无忧无虑”的生活。
但为人热情,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
这类学生属于“被过分照顾”的一类,幼稚性显而易见,需要好好引导,要让他明白自己应担负的责任和必须面对的困难,学会沉着和勇敢。
3、表现型
这类学生有作校干部、班干部的经历,而且在以前曾受到过老师们的称赞和同学们的羡慕,所以在他的潜意识里往往有“领导”意识。
他们好大喜功,虚荣心强,喜欢领导别人,发号施令。但做事不踏实,不喜欢做基础性的工作,缺乏苦干实干精神,有热情但不持久。
有时自以为是,而且不肯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甚至表现出一意孤行的样子。
他们也会徘徊在“学习”和“工作”之间,进行较艰难的选择,但大致上仍然喜欢“工作”,而且不习惯被别人“领导”。
由于他们喜欢突出个人形象,所以他们做事可能较“辛苦”,但同学们却往往并不都“领情”。
但这类学生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宣传鼓动能力,常常有独到见解,有创新精神,做事较负责,追求完美。
“自我表现”是被现代人所较推崇的一种意识,它有积极的一面,但对于高中生,我们既要关心和爱护这种“表现”,又不能让它走向为“表现”而“表现”的极端,而且要引导学生注重实际工作,努力使他们做到工作和学习并重,使之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4、不平型
这类学生可能由于家庭纠纷或在生活中曾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或者自以为学习上并未受到老师应有的重视,所以对班级、学校里的事总感到不平。
他们喜欢和老师唱反调,对着干,但并没有什么具体原因,而只是出于某种偏见或情绪不好。
他们痛恨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进而怀疑整个社会,以为“天下乌鸦一般黑”。
不怎么关心集体,最多做到“尽自己的责任”就足够了,对公益事业表示出漠然的样子。
经常不耐烦于学校、班级、老师的要求,以为过于教条、死板,没有自由。
总是埋怨别人,对周围的人求全责备。以为同学们“不够朋友”,父母“不理解”他,教师们也“不关心”他,社会也没有给他应有的利益保障,等等。
虽然,有时他们也希望并加入同学们中间,投入到某集体事情中来,但不久就会退出,因为以为自己“又一次”“受骗”了。
会以为自己已“看透”了这个社会了,会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曾经沧海”般的态度。
缺少安全感。
其实这类学生的心是热情的,还是很渴望别人的尊重和理解的。
我们对这类学生一定不能有偏见,要一视同仁;但他们并不易“说服”,关键还在于要用事实教育,只有让他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观念的错误,他们才会真正地主动地加以改正。
5、焦虑型
这是由学习压力引起的。这类学生学习很勤奋,很希望自己能学好,但可能是基础较差,可能是领悟能力有限,可能是用心太切,所以成绩往往并不理想。
在努力并没有换来胜利时,他们总是责备自己,总以为自己做得还不够,或者脑筋有问题;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觉得别人都很努力;不能原谅自己一时的放松;上课努力听讲,但总觉得自己仍然没有把握老师讲的要点。
他们的精神常常处于紧张状态,久之,就形成了焦虑,严重的还会导致神经衰弱,于是影响记忆力,学习效果就更不好了,于是更是责备自己,以为自己无能。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有强迫性行为,有一定的自虐倾向。
学生一旦形成焦虑,要解除它是较困难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它的出现,我们要在平时对心理压力过重的学生,多多在心理上加以“疏导”,让学生感到“放松”,能以一种正常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困难和失败,而帮助学生找到信心是关键所在。
6、消极型
就如一个学生在随笔中写的那样:我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学生,长得不漂亮也不丑陋,学习不好也不差,又不是班干部,上课也不喜欢发言,也没有特长,会有谁来注意呢?
这类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是“一般”的,不引人注目,久之,连自己也认同了这一点,也希望别引起他人的注意了。
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我就这个料。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不要最差就好了。
他们的心理负担较轻,但做事、学习不主动,没有自己的坚定的理想,随大流,较沉闷,对自己信心不够,不果断,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指导。
但这类学生不会违反纪律,只是默默地学习、生活,是班级中的稳定因素。
对这类学生,我们要激发他们的活力,要找出他们的“闪光点”,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鼓起他们的信心,使他们能变得积极主动,这对他们而言将会是一个大的进步。
以上六种是学生中较为突出的,必须引起我们重视和值得认真对待的心理表现,不能概括全部。而且由于高中生心理具有不稳定性和个体的差别,也不可简单地对待。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