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洛克菲勒家族富到六代的秘籍:我们要做世上的盐

2017-04-09 冰汝 企业家联盟

2017年3月20日,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大卫•洛克菲勒,作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亿万富翁,与世长辞,享年101岁。

 


中国民间自古以来流传着一个魔咒——“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但是经过了一个世纪绵延发展的洛克菲勒家族,现在已经传至第六代。

 

现在,这个家族有超过200位成员,在福布斯2015年美国富豪家族排行榜上以110亿美元的总资产排名第22。



财富传承背后,洛克菲勒家族始终秉承了“家族财富属于上帝,我们只是管家”这句祖训。

 

洛克菲勒家族创始人老约翰·洛克菲勒在一封信中提到的格言,也在这个家族代代相传。

 

——“我们要做世上的盐。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没有什么比人更了不起的了。”

 

信件的日期是1906年。晃眼间,111年过去了。

 

洛克菲勒家族的一位长期顾问曾说,“洛克菲勒家族成员有意识地在努力教育他们的子女,如何用自己的钱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在这其中,‘接触资本是最大的罪过,你应努力靠自己的收入生活’,就是重要的一课。”

 

这真是一个值得观察的家族。“聪明投资者”梳理了这个家族六代人财富传承的过程,和过程中优秀的人物。

 

文末,我们附上老约翰·洛克菲勒的一封感动很多人的信,和信中提到的一次演讲。

 

第一代: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我不喜欢钱,我喜欢的是赚钱


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一代传奇人物——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出生于1839,于1937年离世,98岁。

 

他在31岁时(1870年)创立标准石油,是闻名世界的“石油大王”,也是十九世纪的第一个亿万富翁与全球首富。

 

到了1902年,老约翰的财产是2亿美金,而当年美国的GDP也只有240亿美金。

 

老约翰出身贫寒,极度节俭,钟情于记账。

 

他将生活中的一切开支数字,不论大小,通通记录下来,并仔细研究。

 

据说他一生都把账本视为自己最珍贵的纪念物。

 

“抠门”好像是所有富一代的标签。

 

老约翰在自己的标准石油公司中,提炼加工原油的成本都要计算到小数点后3位。

 

资料上写,曾经有一次,他质问一位炼油经理:“你们提炼1加仑原油为什么要花1分8厘2毫,而东部的一个炼油厂干同样的工作只需花9厘1毫?”

 

就连价值极小的油桶塞子他也不放过。他曾给下属写信:“上个月你厂汇报手头有1119个塞子,本月初送去你厂10000个,一月你厂使用9527个,而现在报告剩余912个,那么其他的680个塞子哪里去了?”

 

洛克菲勒在功成名就、家财万贯之时,仍向被邀请去他别墅住了一天的朋友要10元的住宿费。

 

他还曾向秘书借5分钱打公用电话,归还时秘书不好意思要,他一本正经地责备秘书:“5分钱是一块钱的年利呢!”

 

不过,“葛朗台”式的老约翰公开表示:“我不喜欢钱,我喜欢的是赚钱。”

 

退休后,他热衷于慈善事业,和钢铁大王卡内基开创了美国富豪捐出财产做慈善的先例。

 

老约翰将慈善事业称为“给予的艺术”。他说:“给钱很容易造成伤害”。

 

老约翰是一个虔诚的浸信会教友,他将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献给教堂和做其他善举,随着他的收入的增加,慈善捐款数额也相应增加。

 

后来,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做慈善也成了整个洛克菲勒家族世代相传的传统。

 

第二代: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1937年老约翰去世时,给他的后代留下了总计大概为14亿美元的资产,当年美国的GDP为920亿美元。

 

富二代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一个忧郁的美男子,他饱受抑郁症的折磨。



为了鼓励抑郁的小约翰,老约翰写了38封“高浓心灵鸡汤”的信给他的儿子,不断告诉他什么是快乐。

 

老约翰曾在写给小约翰的书信中说:“在你和你的姐姐们很小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不让你们知道你们的父亲是个富人,我向你们灌输最多的是诸如节俭、个人奋斗等价值观念,因为我知道给人带来伤害最快捷的途径就是给钱,它可以让人腐化堕落、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失去最美好的快乐。”

 

作为富二代,小约翰穷其一生都在挣扎着,要配得上自己的名字和继承的遗产。

 

他曾经描述自己担任标准石油公司副总裁时期短暂的商务生涯是“与自我意识的一种赛跑”。

 

活在自己厉害老爹阴影下的小约翰,后来终于克服了抑郁症,随后,他立即辞掉了标准石油公司的职务,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慈善事业上去。

 

他一生共捐出了5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他一半的身家,也消解了在民众眼中他的家族财富是原罪的印象。

 

1934年秋天,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关键时刻!

 

1934年罗斯福总统针对富裕阶层的税收政策,大幅提高了馈赠和财产税税率。

 

于是,60岁的小约翰决定设立家族信托基金。

 

第一批信托财产包含给妻子和6个孩子每人留下6000万美元,在1952年其78岁的时候又为孙辈们设立了第二批信托。

 

通过这个信托,至少将家族财富的一部分在免除财产税的情况下能传给3代人。



如今,这些信托财产构成了洛克菲勒家族主要的财富。没有这些信托财产,洛克菲勒家族的绝大部分财富就得通过交税的形式上交国家了。

 

同时,小洛克菲勒还另外设立了一个由五人组成的家族信托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有处置资产的绝对权力。信托受益人在30岁之前只有分红收益权,不能动用本金,30岁之后如果想动用本金,也要经过家族信托委员会同意。

 

这有效地避免了后代之间出现争遗产大战的热闹场面。

 

上述内容来自富三代大卫·洛克菲勒。

 

2002年,87岁的大卫·洛克菲勒一反不立自传的家族传统,出版了《洛克菲勒回忆录》。正是这本书,大众才有机会了解到了洛克菲勒家族信托基金的设立和管理方式。



第三代:大卫•洛克菲勒


被妈妈抱在怀里的就是小大卫


富三代大卫•洛克菲勒“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1915年,他出生在当时纽约最大的私人住宅里。

 

这个9层高的楼里有壁球馆、体操室、私人医务室、以及会有艺术家去表演的音乐室,屋顶还有一个封闭的游乐园。屋里挂满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

 

在大卫13岁那年,发生了件让他很激动的事,他爸爸资助的一个探险家第一次去南极考察,用他的名字给一个中转营地命了名。

 

显赫的姓氏,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地被写入历史。



然而,富三代也并不好当。

 

 “人们也会以更加怀疑、更嘲讽的态度看你。这意味着他们认为你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是由于你的名字,而不是自己做事的结果。”

 

大卫坦言,如果没有父母的明智指导,这巨额的财富就会成为一种诅咒,而不是福气。

 

1935年6月中旬,在设立家族信托一年后,小约翰给儿子大卫的信中说,“关于如何明智地管理和处理财产,要获得这种知识,最好是通过经验的逐步增长,我在赠送你们所有财产的时候,这种想法一直在我脑中占主导地位……我把巨大的信托资产给了你们,但是,我知道,你们永远不会让我后悔这么做。”

 

或许正是为了管理和处理这笔财产,1946年,大卫开始了银行家的职业生涯,他在银行业中很快崛起。

 

1969年,44岁的大卫独自出任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董事长,并把大通银行的业务发展到了全世界。经过一系列兼并后,大通曼哈顿银行成为了现在的摩根大通。


2015年,大卫迎来百岁生日,成为世界上最老的亿万富翁。当时,《福布斯》杂志估算他的身家为32亿美元,位居全球富豪榜第603位。

 

第四代:佩姬·洛克菲勒

 

现在,大卫•洛克菲勒的女儿佩姬·洛克菲勒,作为家族的第四代,她拥有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

 

其实,她却早在20多岁的时候就放弃了显赫的“洛克菲勒”姓氏。

 

她说,“我希望我能够工作、学习只是因为我真的具备资格,而不仅仅因为我拥有一个洛克菲勒的姓氏。”

 

1987年,佩姬在曼哈顿上街一个贫民区小楼房的三楼,创办了致力于解决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非营利组织——希奈戈基金会。

 

她一生为公益事业奔走,还发起成立了全球公益家族协会,集合了全球20余国的76个主流政商家族,致力于推广公益及维护世界和平。



第五代和第六代

 

现在,洛克菲勒家族已经传承到了第六代。

 

第五代的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与第六代史蒂文·洛克菲勒三世虽然为人低调,但是也都活跃在全球政界、商界和慈善界,而且他们都曾来过中国,表示他们也正在参与中国的崛起,以后能有机会也希望与中国能展开更多的交流合作。


说不定哪天就能在中国的某个活动上见到他们哟!


史蒂文二世


史蒂文三世,他们外国人好喜欢子承父名


说完富豪家族的六代人,和大家一起分享38封信中的最后一封——《谁都能成为大人物》。

格言:我们要做世上的盐。

         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没有什么比人更了不起的了。


June8, 1906

           

亲爱的约翰:


在《马太福音》中记有一句圣言:“你们是世上的盐。”

   

这个比喻平凡而又发人深省。盐食之有味,又能洁物、防腐。基督想以此教诲他的门徒们应该肩负怎样的使命和发挥怎样的影响,他们到世上来就是要净化、美化他们所在的世界,他们要让这个世界免于腐败,并给予世人更新鲜、更健康的生活气息。


盐的首要责任是有盐味,盐的盐味象征着高尚、有力、真正虔诚的宗教生活。那么,我们应该用我们的财富、原则和信仰到做什么呢?无疑,我们要做世上的盐,去积极地服务社会,使世人得福。这是我们每个也是最后一个社会责任。


我们现在的责任,就是完全献身于周围世界和众人,专心致志于我们的给予艺术艺术。我想没有比这个更伟大的了。

           

谈到伟大,我想起了一篇伟大的演讲词,那是我一生中不多见的伟大的演讲词。它告诉我,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没有什么比人更了不起的了,这要看你为你的同胞和国家做了什么。


现在,我就把这篇伟大的演讲词抄录给你,希望它能对你大有裨益。

                                                                                         爱你的父亲


附信中提到的演讲词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会晤一些大人物。尽管你们会说这个城市没有什么大人物,大人物都出身在伦敦、旧金山、罗马或其他大城市,就是不会出自本地,他们都来自这个城市以外的地方,如果是这样,你们就大错特错了。事实是我们这里的大人物和其他城市一样多。在座的听众里面就有许多大人物,有男也有女。

 

现在,请允许我大胆放言,在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大人物时,我们常常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我们总是认为大人物都有一间宽敞的办公室。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个世界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世人最伟大的人物。

 

那么,谁才是世界上的伟大人物呢?青年人或许会急于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告诉你们,大人物不一定就是在高楼大厦里设有办公室的人,人之所以伟大是在于他本身的价值,与他获得的职位无关,谁能说一个靠吃粮食才能生存的君王比一个辛勤耕作的农夫更伟大呢?不过,请不要责备那些位居某种公职便以为自己将成为大人物的年轻人。

 

现在,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你们有谁打算做个伟大的人物?

           

那个戴西部牛仔帽的小伙子,你说你总有一天要成为这人城市的大人物。真的吗?

           

你打算在什么时候实现这个心愿哪?

           

你说在发生另一场战争的时候,你会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从旗杆上扯下敌人的旗帜,你将在胸前挂满勋章,凯旋归国,担任政府褒奖给你的公职,你将成为大人物!

 

不,不会的!不会,年轻人,你这样做并不是真正的伟大,但我们不应该责备你的想法,你在上学时就受到这样的教导,那些担任官职的人都曾经英勇地参战。

 

我记得,美国的西班牙战争刚结束时,我们这个城市有过一次和平大**。人们告诉我,流行队伍走上布洛大街时,有辆四轮马车在我家大门口停下来,坐在马车上的是霍普森先生,所有人都把帽子抛向天空,挥舞着手帕,大声地叫:“霍普森万岁!”如果我当时在场,也会这样叫喊,因为他应该获得这份伟大的荣誉。

 

但是,假设明天我到大学讲坛上问大家:“小伙子们,是谁击沉了梅里马克号?”如果他们回答:“是霍普森。”那么他们的回答是八分之七的谎言,因为击沉梅里马克号的总共有八个人,另外七个人因为职位的关系,一直暴露在西班牙人的炮火攻击之下,而霍普森先生身为指挥官,很可能置身于炮火之外。

 

我的朋友们,今晚在座的听众都是知识分子,但我敢说,你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说得出与霍普森先生在一起战斗的那七个人是谁。

           

我们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教授历史呢?我们必须教导学生,不管一个人的职位多么低微,只要善尽职责,美国人民颁给他的荣耀,应该和颁给一个国王一样多。

 

一般人教导孩子的方式都是这样的,她的小儿子问:“妈妈,那栋高高的建筑物是什么?”

           

“那是格兰特将军的坟墓。”

            

“格兰特将军是什么人?”

           

“他是平定叛乱的人。”

 

历史怎么可以这么教授呢?各位想一想,如果我们只有一名格兰特将军,战争打得赢吗?哦,不会的。那么为什么要在哈德逊河上造一座坟墓哪?那不是因为格兰特将军本人是个伟大人物,坟墓之所以建在那里是因为他是代表人物,代表了二十万名为国损躯的英勇将士,而其中许多人和格兰特将军一样伟大。这就是那座美丽的坟墓耸立在哈德逊河岸边的真正原因。

 

我记得一件事,可以用来说明这种情况,这也是我今晚所能想到的惟一一个例子。这件事令我很惭愧,无法将其忘掉。我现在把眼睛闭上,回溯到1863年,我可以看到位于伯克郡山的老家,看到牛市上挤满了人,还有当地的教堂和市政厅也都挤满了人。

 

我听到乐队的演奏声,看到国旗在飞扬,手帕在迎风招展。我对当天的情景记忆犹新。人群是来迎接一连士兵的,而那连士兵也正在列队前来。他们在内战中服完一期兵役,又要再延长一期,现在正受到家乡父老的欢迎。我当时只是个年轻小伙,但我是那个连的连长。在那一天,我洋洋得意,像个吹足了气的气球——只要一根细细的针,就可以将我扎破。我走在队伍前列,我比世上任何一个人都骄傲。

 

我们列队走入市政厅,他们安排我的士兵坐在大厅中央,我则在前排就坐,接着镇上的官员列队从拥挤的人群中走出来,他们走到台上,围成半圆形坐下,市长随后在那个半圆形的位子中央坐不来。他是个老人,头发灰白,以前从未担任过公职。他认为,既然他担任公职,他就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当他站起来的时候,他首先调整了一下他那副很有份量的眼镜,然后以无比威严的架势环视台下的民众。突然,他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接着这个好心的老人走向我,邀请我上台和那些镇上的官员坐在一起。

 

邀请我上台!在我从军之前,没有一个市府官员注意到我。我坐在台前,让我的佩剑垂在地板上。我双手抱胸,等待接受欢迎,觉得自己就像是拿破仑五世!骄傲总在毁灭与失败之前出现。

 

这时市长代表民众发表演说,欢迎我们这批凯旋归来的军人,他从口袋里拿出演讲稿,小心翼翼地在讲桌上摊开,然后又调整了一下眼镜。他先从讲坛后面退了几步,然后再走向前。他一定很用心地研究过演讲稿,因为他采取了演说家的姿态,将身体重心放在左脚,右脚轻轻向前移,两肩往后缩,然后张开嘴,以四十五度的角度伸出手。

 

“各位亲爱的市民,”他开口说:“我们很高兴欢迎这些英勇参战的……不畏流血的……战士回到他们的故乡。我们尤其高兴,在今天看到跟我们在一起的,还有一位年轻的英雄(指的就是我)……这位年轻的英雄,在想像中,我们曾经看到他率领部队与敌人进行殊死搏击。我们看到他那把闪亮的佩剑……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他对着他的部队大叫,‘冲锋’。”

 

上帝呀!这位好心的老头子对战争一无所知。只要他懂一点战争,就会知道一个事实:步兵军官在危险关头跑到部属前面是极大的错误。我竟然拿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指挥刀,对部下大喊:冲锋!我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你们想一想,我会跑到最前面,被前面的敌人和后面己方部队夹击吗?军官是不应该跑到那地方去的。在实际的战斗中,军官的位置就在士兵身后。因为是是参谋,所以当叛军从树林中冲出,从四面八方向我方攻来时,我总是要骑着马对我方军队一路叫喊:“军官退后!军官退后!”然后,每个军官都会退到战斗区后面,而且军阶愈高的人退得愈远。这不是因为他没有勇气,而是因为作战的规则就是这样。如果将军跑到前线,而且被打死了,这仗也就必输无疑,因为整个作战计划都在他的脑子里,他必须处在绝对安全的地方。

 

我居然会拿着“那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佩剑”。啊!那天坐在市政大厅的士兵当中,有人曾以死来保护我这名半大不小的军官,有人背着我横渡极深的河流。还有些人并不在场,因为他们为国捐躯了。讲演的人也曾提到他们,但他们并未受到注意。是的,真正为国捐躯的人却没有受到注意,我这个小男孩却被说成当时的英雄。

 

我为什么被当作英雄?很简单,因为那位演讲者也掉进同样愚蠢的陷阱。这个小男孩是军官,其他的人只是士兵。我从这里得到了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一个人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拥有某种官衔。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以些微的工具创下大业,以默默无闻的平民身份完成了人生目标。这才是真正的伟大。

 

一个人只要能向大众提供宽敞的街道、舒适的住宅、优雅的学校、庄严的教堂、真诚的训诫、真心的幸福,只要他能得到当地居民的感谢,无论他到哪里,都是伟大的。但如果他不被当地居民所感谢,那么不管他到地球的哪个角落,都不会是个伟大的人物。

 

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我们是在有意义的行动中活着,而不是岁月;我们是在感觉中活着,而不是电话按键上的数字;我们是在思想中活着,而不是空气;我们应该在正确的目标下,以心脏的跳动来计算时间。

 

如果你忘记我今晚所说的话,请不要忘记我下面的话:思考最多、感觉最高贵、行为也最正当的人,生活也过得最充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