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会实践 | 暑期打卡第二弹,这些地方你都去过吗?

   

暑期已经过半,
看看师大儿的社会实践队,
如何精彩一夏!


1经济学院农改实践队


为了解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进展,探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权益提升,7月8日至12日,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晓枫教授带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下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路径研究”实践队深入长乐、闽清等地开展实地调研。


开展多方座谈,掌握全局概况


7月8日,在长乐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的支持协同下,实践队来到长乐区农业农村局开展座谈会,邀请政府办公室林萌书记、农业农村局李强局长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长乐区人民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负责人以及乡镇代表参与座谈。会上,陈晓枫教授及实践队成员围绕宅基地确权的具体做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现状及政策扶持等问题同与会领导、负责人展开探讨。李强局长针对这些问题,为实践队简要介绍区内整体情况。他指出,长乐区“三块地”存量摸底已基本完成,特别是宅基地确权工作,目前正依照国家政策要求开展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他强调,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分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但想要实现乡镇内部自主“造血”,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不可忽视。而相关机构对于涉农权益的积极推动,同样有利于农地改革和农村治理的稳步发展,通过各机构负责人的阐述,成员们对此有了进一步了解。




走访区内乡镇,调研改革进程


7月9日至10日,实践队走访了吴航街道十洋村、江田镇石门村、候屿乡象屿村等地,实地调研当地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过程中,成员们发现,由于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发展程度不同,各个乡村主体对于农地改革政策的解读和落实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因地制宜,将文件统一精神融入实践,引发了实践队成员的思考。扎实的经验积累为下一阶段研学打下坚实基础。




怀古思今日责,睹物励鸿鹄志


7月10日下午,实践队来到长乐区南阳镇,探寻中共福建省委旧址。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历史陈列馆,聆听先烈们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奋斗故事,回溯砥砺前行、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铭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许琛老师为实践队成员讲述中共福建省委艰难曲折的斗争历史,无数英烈的感人事迹,给实践队成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使实践队成员更加明白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一份理想信念,先辈才能够在革命年代前赴后继、百折无悔;才能够在建设年代,艰苦奋斗、激情燃烧;才能够在改革开放年代,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正因为有了理想信念,我辈才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



连续三天的奔波令实践队成员们疲惫,但在此时此地,实践队成员们全然忘记了外界的恶劣条件,全身心地沉浸在历史的厚重之中。大雨仿佛也是一种启发和磨练,实践队员们联系实际,对当时的艰苦环境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扎根农村基层,助力引凤还巢


7月11日,实践队来到闽清县三农服务超市,在秘书长裴锦泽的带领下探访调研。作为四方共建的综合服务大厅,三农服务超市内设电子商务、金融对接等窗口,力图打造辐射全闽清的农业服务中心。




超市内陈列闽清县各类特色农业产品,以及依托产品打造的系列品牌。据秘书长介绍,三农服务超市结合当地优势,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实现规范化生产,增加产品产出值及附加值。实践队成员们边看边提问,受益匪浅。秘书长还介绍了闽清县人才引进和培养“三部曲”:“师带徒”引凤计划、乡村振兴与计划大赛、百名学子助力乡村振兴,通过鼓励创新型领军人才带动乡村创业人才,实现引凤还巢,筑梦三农,使成员们进一步认识到高新技术人才对于新型农业的重要作用。



振兴乡村建设,传承海丝文化


7月12日上午,实践队成员于东桥镇溪沙村、黄土岭村实地考察。在“绿辉”家庭农场内,成员们了解到当地农户在生产经营、推广销售、除害防疫等环节的具体做法,对当地农业发展状况有了深入认识。随后,成员们参观了海思精灵谷·瓷天下,该项目以东桥当地上千年历史的陶瓷产业为根,以古陶瓷文化和海丝文化为魂,结合与海丝瓷路相关的历史人文资源和山水资源,实行海丝瓷路文化继承和创新发展并进,矢志打造综合性的5A级旅游景区。下午,成员们在闽清县政府的邀请下,与当地县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办等负责人开展座谈会。会上,负责人们的系统阐述与答疑解惑又打开了成员们的新思路,为此行再添一份收获。







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之行,实践队成员深入农业生产前线,了解农村基层问题,从专业角度出发探究政策实施瓶颈与困境破解之策。我院学子也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行百里步者半九十”的复兴路上,唱响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强音,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2文学院“初心”队
2019年7月12日至7月16日,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党员组成的“重走初心路,建功新时代”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古田、瑞金、于都等革命老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实”为本,以“干”为重,以“践”为要,在初心路上弘扬红色文化,发扬奋斗精神,书写青春华章。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


7月12日到达古田后,实践队奔赴古田会址纪念馆进行学习参观。在古田会议纪念馆,实践队员们联系并采访了胡志豪副馆长,他谈到,今年是古田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希望青年学子能够在纪念馆中深刻感悟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跟随着讲解员,队员们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经历的峥嵘岁月。




13日上午,实践队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参访古田会议旧址,实地体悟党和军队建设史上光辉的历史篇章。旧址前十里荷塘潋滟,风展红旗如画。在党旗前,全体队员握拳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提醒自己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古田,实践队有幸采访到当地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廖永昌同志,老同志的谆谆教诲给文学院青年学子上了一节生动的“党课”。此外,“初心队”队员们还在革命旧迹齐诵《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等诗篇,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受革命先辈心境。



吃水不忘挖井人


7月13日晚,实践队到达江西瑞金,开启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第二站。14日上午,实践队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在一页页文献资料中了解革命历史,在一张张旧照片中体悟革命岁月,在一个个动人故事中感受红军精神。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队员们深切缅怀革命烈士,并集中学习了毛泽覃同志的光荣事迹,体会那一份不变的家国情怀。



在沙洲坝,实践队重温了经典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喝井水,读原文,感受更加不同。在列宁小学,实践队认真听取当地讲师讲述革命历程、还原历史情境,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到共产党人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所作出的具体实践。




步行于瑞金,无论是路名、建筑,还是学校、医院,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这里强烈的红色元素。行走于共和国的摇篮,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折射出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革命先辈百折不挠的精神。



“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屏山苍苍,贡江浩浩。7月15日中午,实践队到达于都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并开展了教育座谈会。在邓昌海局长的主持介绍下,实践队参观了干部阅读区“墨香阁”,了解长征历史和于都理学史。15日下午,实践队来到于都县长征源小学。在长征源小学红色文化传承座谈会上,文学院党委李彬源副书记代表实践队向长征源小学赠予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77级文集《春风秋水》、以及由文学院学生独立制作的文创作品集《飞霜的时光》。



座谈会上,长征源小学曾校长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管书记和队员们展开学习探讨中,队员们认识到文化自信所绽放的光芒和力量,深刻感受到自身所肩负的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艰巨使命。随后在梓山镇潭头村,实践队考察当地产业扶贫的绿色蔬菜大棚项目,听取当地村民介绍整合土地资源、入股打工等发展模式及成果。初心队还追随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21日的步伐,来到了潭头社区,并与当地的孙观发老人亲切交流。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一针一线的时刻关心,孙老感激不已,在场的队员们无不感同身受。



7月16日上午,实践队一行抵达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走进纪念馆,实践队重温壮烈的历史,真切感受到了长征精神永不消退、历久弥新的深刻魅力。随后,实践队青年学生通过合唱、朗诵、舞蹈等艺术形式演绎了爱国歌曲《不忘初心》,并参与了于都当地“学习强国”的拍摄。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实践队举行了献花仪式,向革命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重走初心路,是一次思想的动员,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是一次感恩的教育,是一次火种的传递。古田会议、共和国摇篮和长征第一渡,都是革命岁月的重要节点。文院学子在本次实践中更真实、更准确地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更好地思考未来: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老区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通过五天的实践,实践队所有成员都更加热切地投身到传承革命精神的嘱托的队伍中,时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革命意志,用双脚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于都学习实践

孙博

贡水连天涌,浊流满目宽。

当年征占地,今日换新颜。

碧血溜飞渡,忠魂萦大山。

古今英烈气,凛凛动江关。



采桑子·古田述往

 彭洲

兰真无土人无桂,海水天公。上捆蛟龙,飞盖黄昏霹雳弓。

乱云横夺飞苍狗,狼藉残红,紫剑霜封,依旧青莲锄野农。


3教育学院梦之队

7月5日至7日,教育学院“砥砺青春——梦之队”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前往福建省龙岩长汀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致富,点亮星火


7月5日下午,实践队前往长汀新桥镇镇政府了解乡村建设,深入乡村开展实地考察,与新桥镇镇长廖连标召开座谈会。


会议全景图
会议中,廖镇长为实践队成员简要介绍了新桥镇的乡村概况以及发展计划。通过他的介绍,实践队成员了解到新桥镇的乡村振兴模式,建设美丽新桥的重点工程与重要阶段。


合照
春风风人,学以实用


考察完县政府后,团队一行来到新桥镇中心小学,开展电脑、书籍捐赠活动及素拓活动。

在捐赠活动中,实践队队员们与该校师资团队交流乡村教育问题,探讨乡村教育发展前景,共谋长汀教育发展。

随后,团队开展捐赠仪式,将随行带来的电脑、书籍捐赠对方,并祝愿该校今后有更好发展。


 捐赠仪式合照

仪式结束后,团队与该校部分学生展开了一系列素质拓展活动,丰富孩童对红色教育的认识与感悟。

研陶漫漫,求索探知


随后,实践队在该校开展陶行知式乡村小学的主题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同学校领导开展了座谈活动。

该校党支部书记曹小铃表示,这所学校办学迄今已101年,其前身为“福建省立长汀乡村师范”的附属小学。


 团队了解优秀人才

同时,他也向队员们介绍了该校对于陶行知教育模式的研究过程。从乡村师范成立的那一刻起,这所学校便闪耀着陶行知教育思想智慧的光辉。


 团队参观旧址

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实践队走进“陶研展室”亲自感受学校自办学以来的研究成果。实践队还参观了学校各处亭台楼阁,漫步流连于山村学校的清新景致。


对话教育,薪火相承


7月6日上午,实践队来到长汀第一中学、长汀实验小学而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在我校校友范建新和钟华生的讲解下,实践队成员了解长汀一中进行“一课两线”的尝试与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丰富自己的教育经验。


实践队倾听学校概况

同时,实践队在实验小学校长戴文峰老师的座谈会中了解到该校的独特教育理念,并根据该校教师体系面临“缺编”的风险、教师缺口严重等问题,各抒己见,提出如提升教师整体工资福利待遇等建议。用青年人的视角帮助学校解决问题。


 实践队与长汀一中教师合照
溯源长汀,红色财富


同日,实践队成员来到长汀县博物馆进行参观,博物馆分为汀州客家博物馆和长汀革命历史陈列展览两个部分。

实践队成员驻足于客家博物馆前,倾听讲解员介绍长汀的历史发展、民俗底蕴以及人文京生,初步了解客家文化“耕读传家”特点。


 实践队倾听客家文化特色
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也了解到长汀这一红土地的历史渊源,并随着讲解员演说的故事中重温革命峥嵘岁月,体会红色文化的信仰力量。


博物馆合照
产业扶贫,久久为功


7月7日上午,实践队一行到达长汀县新桥勤业腐竹加工厂进行参观学习。

走进腐竹生产车间,浓郁的豆香味、源源不断的蒸汽、夏日的高温以及被“包裹”的工人是实践队员对腐竹加工车间的整体印象。


倾听介绍
在与工人的交流中实践队员了解到腐竹加工的繁杂过程。随后工人热情地邀请实践队成员体验腐竹成皮的操作工序,实践队成员兴致盎然,提袖实验。


实践队员亲自操作

通过此次走访勤业腐竹厂,实践队一行认识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产业扶贫方法,深刻体会到“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内涵。


 实践队了解包装

在进行产业扶贫攻坚战中,应以贫困户为要素,在产业扶贫上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打造产业扶贫项目,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勤业腐竹厂合照
乡村振兴,功过千秋


同日,实践队赴长汀县新桥县叶屋村进行参观学习。在村委会党支部书记董双喜的介绍下,实践队了解其振兴乡村的具体措施,认识新型党建模式,乡村振兴环境改善及鳗鱼养殖。


实践队与村支部交流

在座谈会上,董双喜书记与实践队员介绍叶屋村基层党建模式。叶屋村党支部依据党支部功能进行明确的工作划分,村支部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带动党支部战斗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实践队走村落

在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走进鳗鱼养殖场,不断发展壮大的养殖历史。村干部表示,村内通过“一条鳗鱼做大做强”,以产业兴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它将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叶屋村合照

END




来源 | 经济学院实践队、文学院实践队、

教育学院实践队

编辑 | 校青年通讯社新媒体运营中心 张浩男

责任编辑 | 校青年通讯社新媒体运营中心 陈癸


近期热门文章

暑期学习课程加一,福州垃圾分类开始啦!

社会实践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小禹治溪源,社会共行动

小葵之声 | 成长的痕迹,需要一生去追寻……

终于等到你!福建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