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未来,他们来“碳”路! | 暑期社会实践⑭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地理科学学院的师大er们
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
用“双碳”引领绿色未来
成为了“双碳”宣传员
快快跟上小葵的脚步
看看他们的实践故事吧!
近日,我校地理科学学院“‘碳’见未来”社会实践队前往漳州市南靖县开展“双碳引领,‘绿’动未来”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赓续地科精神
开启“双碳”征途
在出征仪式上,地理科学学院团委书记涂怡弘介绍了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的相关情况,随后,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志强为队伍作动员讲话并授旗。他叮嘱实践队员们要端正态度、学以致用,认真学、踏实做,在实践活动中彰显师大学子、地科学子的良好风采。仪式结束后,实践队登车奔赴南靖县。
做“双碳”宣传员
讲好绿色故事
“小朋友们,刚刚老师给大家科普了什么是二氧化碳,那你们知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会通过哪些方式产生呢……”在南靖,实践队首先来到红领巾先锋营,成员们纷纷化身“讲碳”老师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以认识二氧化碳和核辐射为主题的环保课堂,帮助小朋友们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随后,实践队以看图说话的方式向小朋友们细致讲解了以“困局-识局-破局”为逻辑线索的彩绘展览,带领小朋友们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以及中国为“双碳”所作出的努力。活动期间,实践队队员们还设置了“你画我猜”、“乒乓代冰”、“送垃圾回家”等趣味互动游戏,寓教于乐,引导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绿色环保的种子已经埋下,在未来,随着种子的萌发,小朋友们心中的绿色环保理念也将随之发芽、生长。
传播生态理念
呵护绿水青山
在郊野公园、荆江生态园,实践队实地调研了县城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并沿途发放“双碳”宣传手册、开展问卷调查,向市民们宣传国家政策、科普“双碳”知识。受邀参与问卷调查的市民都予以了积极配合,有位未戴老花镜不便读写的老年人也在实践队成员协助下口述回答了问卷,还有不少市民还对南靖县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通过与市民交流,我明白要想真正将知识和先进思想传递给他人,不仅要依靠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深入到民众当中去。只有交流才能发生思维的碰撞,继而汲取到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真正成为一个‘实干家’,而不是做‘客里空’。”实践队队长吴峥这样说。
溯源绿色基因
助力“双碳”发展
南靖县是福建省首批国家生态县之一,森林覆盖率高达73.38%。它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中,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南亚热带东部低纬度、低海拔唯一保存完整、连片、大面积的南亚热带雨林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主政期间也曾到此实地调研。在保护区管理局,实践队重点了解了虎伯寮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与发展思路,并同管理局工作人员就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区巡防巡护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调研生态司法
服务乡村振兴
实践队来到土楼法庭调研生态司法建设情况。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践队队员先后参观了法庭诉讼服务中心、文化长廊、审判法庭、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了解法庭文化建设、各项审判工作和司法便民活动的开展情况。通过座谈、听法官分享生态案件等形式,成员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理论应该联系实际,地方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有“绿”的底子,还要有“法”的护航,这是未来全面实现“双碳”的重要基础。
在土楼法庭座谈结束后,实践队成员还来到土楼法庭所在的书洋镇,向镇上居民科普环境保护法相关知识、收集整理居民们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法律疑问,并向土楼法庭反馈。
强化校地联动
做强研学实践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大学生上好社会实践“必修课”、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最殷切的期盼。
实践队在南靖期间还到访了南靖团县委,并同学院在靖优秀校友就生态文明建设、专业学习与实践等问题展开座谈。学院团委以此为契机,与南靖团县委签署了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并共同为实践基地揭牌。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入挖掘实践资源,夯实校地共建合作,鼓励更多学生投身乡村研学实践。
行之力则知愈进
知之深则行愈达
本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地理科学学院的师大er们
走得多 看得多 学得多
在接下来的人生旅途中
他们将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
勇当低碳建设社会中的排头兵
为我国的绿色生态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往期推荐
来源 | 地理科学学院
编辑 | 校青年融媒体中心青通社 谢冰清 林莹莹
校审 | 校青年融媒体中心青通社 李婉婷
责编 | 黄佳淑
一起为绿色生态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