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幼有所育①科学育儿,专家教你3招,让孩子自觉远离屏幕

2018-01-09 上海市教委新闻办 赢在起点能力早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0-3岁婴幼儿在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等方面进入了关键期,科学、系统、理性的早期家庭养育,能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能为孩子创设温馨安全的成长环境,使孩子终生受益。而随着生活及工作的节奏加快,许多初为父母的年轻家长们,对育儿产生焦虑,缺乏育儿智慧,好心照护却未必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


为引导广大0-3岁婴幼儿家庭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上海市早教指导服务中心与上海多家媒体携手合作,组织“幼有所育——十六区十六讲”科学育儿巡讲活动,诚邀本市教育、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每个区组织一场宣讲活动,就家长们普遍关心的养育问题答疑解惑,各自从专业的角度,普及和宣传科学育儿的方法和内容。


此次“幼有所育——十六区十六讲”活动,将在上海新闻广播《教子有方》节目播出,并在各相关媒体继续有关话题的讨论,希望为本市广大0-3岁婴幼儿家长减缓焦虑的育儿心情,帮助广大家长“教子有方”。


第一讲:

儿科专家:孩子过度接触电子设备怎么办?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24nac807&width=500&height=375&auto=0


“幼有所育——十六区十六讲”活动的第一讲,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学教授江帆,围绕“过度的屏幕暴露对孩子的危害”问题,给出适合的育儿建议,引发广大家长思考和关注。


在一项面向上海全市2万名幼儿家庭的调查中,上海3岁以下幼儿每天“屏幕时间”平均为2小时42分钟。全国八省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宝宝年龄在4个月大的家庭中,3成家长喜欢抱着孩子看手机、看电视。

江帆通过科研数据和案例分析强调,2岁以下幼儿应该尽量避免接触手机、电脑、电视等各类屏幕,2岁以上幼儿每天的屏幕时间累积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过多接触电子产品,到底有哪些危害?


屏幕暴露越多 孩子注意力越差

“屏幕暴露时间越长,孩子的注意力越差。”江帆说,她经常听到不少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坐得定”,因为只要开着电视,孩子就能目不转睛。事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屏幕上的内容色彩变化多、节奏快,很容易吸引眼球。当孩子习惯了这种强烈的感官刺激后,拼图、读书这些安静的活动就很难再吸引他的兴趣。

江帆说,她和团队做的一项研究表明,一天读屏超过4个小时的孩子和读屏在1小时以内的孩子相比,前者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是后者的2.5倍

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是长期的屏幕暴露造成孩子入睡晚,大脑兴奋,影响睡眠质量;

◎二是久坐容易发胖,让孩子容易自卑;

◎三是屏幕阻拦了孩子和家人、朋友交流的机会,影响了表达能力。


因此,江帆呼吁,家长切莫觉得“孩子难带”,就将他推向屏幕前,由此造成的恶性循环将对孩子造成长远的伤害。


培养“不插电”兴趣 让孩子愿意从屏幕前离开

  “每天从幼儿园回家就要看电视,不让他看就特别不高兴。”讲座现场,一名四岁孩子的妈妈说出了很多家长的疑惑。这名妈妈说,为了阻拦孩子看电视,现在全家干脆基本都和电视绝缘,没想到只要难得一天开禁,孩子的瘾更足了。

▲简单有趣的绘画作品让孩子自觉远离屏幕。


  “把孩子从屏幕前拉回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绝对不是关了电源就行了。”江帆告诉这位妈妈,一刀切的做法恰恰激发了孩子对屏幕无限的追求和喜爱。


江帆建议:

◎家长要学会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内容,陪他一起收看、讨论,增加亲子交流

幼儿除了做到每天看屏幕时间累计不要超过一小时外,每次收看时间也不要超过20分钟

◎缩短孩子的屏幕时间,最佳的方式是发现并培养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兴趣,通过画画、搭积木、运动等“不插电”的兴趣,让孩子自动自觉地从屏幕前离开。

亲子沟通时间更是屏幕所不能替代的。“科学研究表明,3个月大的宝宝已经能够分辨人脸、动物和静物等,但是孩子对人脸的关注程度显然更高。家长送给宝宝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微笑的脸。”

部分内容来源:上海新闻广播, 新民晚报(记者:陆梓华)  


本文转自:上海教育


父母最心寒的是,子女一边依赖一边嫌弃

9张图告诉你,3-6岁孩子到底应该学会什么

别再逼孩子分享了!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你真的承受不起

邓超:我从不给孩子报补习班;网友:那是你孩子还没上小学

“父母上岗证”系列第四页:参与孩子的成长,点燃内心的火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