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幼儿园的阶级战争:五岁的孩子就知道“人分十等”

2017-07-01 青杨有话说


来源:海那边



1





阶级划分从幼儿园就开始,要不要这么残酷?

------


暴力野蛮的元朝把人分为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谁能想到,今天我们幼儿园里的孩子,这些“祖国的花朵”竟然也学会了如此“暴力”地区分社会的阶层。


我有一个朋友,靠自己的努力在北京买房买车,在他来的那个小县城,可以说算得上很励志的人物。每次他跟我们说起自己打拼的这段经历,都略有成就感。


可是最近他却很沮丧地跟我说,妈的,现在我算明白了,人和人之间的阶级,平时不显山露水的,一到孩子的事上,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


他给我讲起了这段“备受打击”的经历,一次去参加女儿在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他看到了孩子们写下的“儿童节心愿”,很多都是这样的:


“我希望可以再去塞浦路斯的别墅里度假。”

“我想再去一次美国迪士尼。”

“我想去一次非洲看shi子。”

“我想去爱琴海,去看patenong神庙”。

……

这些孩子把出国说成跟周末郊游一样容易,让他很吃惊。更让他吃惊和感触的是自己女儿写的:“我希望爸爸可以早点回家,不要那么累。”


女儿从来没有跟他当面说过这个心愿,他既感到欣慰,又深深自责。


活动结束后,老师跟他单独谈话,告诉他他女儿性格很内向,被同学欺负了也不吭声,还是老师发现之后教育了欺负人的孩子。希望他回去之后可以多开导女儿,被人欺负了就告诉老师。


他很惊讶,他也不知道女儿在幼儿园被人欺负的事情。在回去的路上问女儿,被小朋友欺负为什么不跟自己或者老师说。


女儿回答,那个欺负她的同学家长是当官的,当官的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想欺负谁就欺负谁,所以她不敢说。


他当时就炸了,问女儿是谁教她这些的,女儿说,同学们都这么说,当官的最厉害,然后是大老板最厉害,然后是小老板……


听了女儿的这些话,看着自己十几万的车,再看看幼儿园门口接送的各种豪车,家长们不是高谈阔咯的领导形象,就是低调奢华的老板模样。


他当时的内心一下子就意识到了——人和人之间是有阶级的。


听完女儿的话,我朋友的心情写照




2




在错误价值观里长大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

------


家长的虚荣,企业的贪心,造成了这种扭曲的风气,也扭曲了孩子的内心。


各种幼儿教育营销渗透到校园,你的孩子要不要学兴趣班,要不要买指定的益智玩具、书本,要不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都是你的孩子在学校地位的筹码。


另一方面,家长们虚荣心作祟,不等别人说,自己就开始了孩子间的“军备竞赛”,参加一次生日会,送出的礼物几千甚至上万,就为了自己孩子在同学之间有面子。


我朋友说,她女儿其实舞跳得很好,但每次学校有什么演出她女儿都是在最后那一排,前排的孩子,绝对没有她女儿跳的好,但每次都是那几个孩子在最前面,他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他很担心,女儿从小就接受了这样的价值观,以后真正走上社会,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呢?


国内著名的网络脱口秀《暴走大事件》就曾经拍过一个《大队长》系列视频,讽刺的就是这种价值观不正的校园。


在这部剧里,小小年纪的孩子们一副少年老成、虚伪媚俗的模样,让人发笑,更让人看到背后深层的悲哀。




《人民的名义》里,想要上场踢球必须贿赂体育委员,“不花钱办不成事”。



这些影视剧中的桥段,都是现实的缩影,现实里的校园甚至比这个更加残酷。


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有太多拥有这种价值观的人,这些人永远都是“往上磕头往下扇耳光”模式,很少有人会去尊重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就像前几天发生在高铁上的一幕:一位老人嗑瓜子被保洁员劝阻后,起身将瓜子洒满整节车厢。在那个老人心里,保洁员就是比他地位底的人,一个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居然敢对自己提意见,立刻就炸毛了。反正你就是个扫地的保洁员,你能奈我何?




我的朋友讨厌这样的价值观,更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在这样的价值观中长大,所以他跟我说,以后回到家就问女儿今天在幼儿园是怎么度过的,一发现苗头不对,立即纠正过来。




3



除了公平,我们更需要正义

-------

我知道,有人会说,什么“校园腐败”、阶级固化,不过是你们不努力的遮羞布罢了。有本事的话,你也送孩子上好学校,给孩子买好座位,让孩子有面子啊!我们自己赚钱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我们生来就是大城市户口,理所应当享受更好的学区。


没错,这样的说法似乎是公平的,但教育不完全是商品,除了赚钱,教育还应当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


我们的社会除了公平,更需要正义,需要对每个不同个体的尊重。



在我们“海那边”的移民群,我听过一个关于“正义”的故事。


这位朋友跟我讲,他们一家人在德国,他女儿有一次放学回来,告诉他,她的同学卡洛琳在课堂上哭了,他觉得奇怪,问为什么。女儿说,今天老师上课时一本正经地说,从明天开始,所有金色头发的孩子都不能来学校上课了,黑头发和棕色头发的孩子们则可以照常来上课,于是卡洛琳就哭了。德国人当中,一头金发的人为数最多。


原来,这是老师在用一种感同身受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种族平等教育,用看似“歧视金发”的办法,其实是想告诉孩子:不能对和自己肤色、发色不一样的人种抱有偏见。如果你自己不想受到不公平和不合理的对待与歧视,被排斥在外,那么,你自己首先就不要这样对待别人。


你如果说公平,那么“歧视金发”孩子能算公平吗?但因为“金发”群体一直处在歧视链的顶端,所以要用歧视他们的方式,来换取社会的正义,来换取“弱势群体”的心理平衡。


你虽然有钱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区,但你们这样不动声色的“炫富”,不说“弱势群体”心里有多少“仇富情绪”,光是自己孩子价值观的扭曲,就是最失败的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