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欧文化沙龙对话茶旅融合: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 | 闽商关注

2018-03-09 邹挺超 闽商观察

闽商观察微信号:minsboss                           


茶不仅是一种产品,也是一种文化体验,而旅游行业也一样,希望两种产业能协同发展,共同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

3月8日,在福州三和工夫茶道馆举行的中欧文化沙龙上,美利亚(Melia)酒店集团副主席、美利亚(Melia)亚太地区总经理卡伯特如是表示。


中欧文化沙龙对话嘉宾合影


中欧文化沙龙源于著名的中欧论坛。

首届中欧论坛于2002年发起,在巴塞罗那举办,旨在让中国和欧洲的各界人士聚集一堂,为欧亚大陆两端之间的对话创造条件。


中欧文化沙龙现场


此次沙龙由中欧论坛创办人高大伟教授主持,主题聚焦“一带一路”茶旅文化融合与发展。


三和集团董事长吴荣山发言


围绕着三和集团董事长吴荣山提出的“一带一路”背景下茶文化与旅游业如何融合发展,中国茶产业走到十字路口,如何提升文化内涵“走出去”等话题,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省社科院原院长严正,中欧论坛创始人高大伟,美利亚(Melia)酒店集团副主席、美利亚(Melia)亚太地区总经理卡伯特,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福建省南方经济科技研究院院长王开明,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王富德,中国科学院北京新技术研究院常务院长江波等专家纷纷建言献策。


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省社科院原院长严正(左)与美利亚(Melia)酒店集团副主席、美利亚(Melia)亚太地区总经理卡伯特(右)对话


“传统的旅游业是观光,目前中国旅游业也还停留在这一阶段,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以休闲为主的旅游业正在发展。”严正表示,中国茶本身就带有休闲文化的特征,工夫茶需要“慢”下来,慢慢泡,慢慢品,这一特征符合旅游业当下发展趋势。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福建省南方经济科技研究院院长王开明发言


王开明也表示,茶产业无论在传统的丝绸之路,还是在中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中国茶产业需要积极思考如何提升质量,借鉴海外产茶国的经验,突出中国特有的茶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近年来,三和集团陆续推出“我在安溪有棵茶树”铁观音茶文化体验游线路、三和茶文化创意博物馆等,探索茶文化旅游。而在茶产业出海、向世界推广中国茶文化方面,三和也从2010年开始,以文化为媒,布局海外。通过在世界各地举办中国茶道巡礼,为中法建交、中意建交定制纪念茶,与意大利总统府合作举办“从古丝绸之路到新丝绸之路”展览等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因为在中欧文化交流中的贡献,在2012年意大利举行的中欧论坛上,三和茶业获得“中欧文化交流大使”荣誉。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王富德发言


“茶旅融合,茶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针对三和在茶旅融合上的探索,王富德建议,福建尤其是安溪发展茶文化旅游素有基础,也有良好条件,未来应当以“茶为魂,绿为体,人为本”,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做支撑,以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让当地原住民也能受益,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协同发展。


中国科学院北京新技术研究院常务院长江波发言


江波则列举数据表明,去年泉州旅游收入排名全省前三。当下,都市旅游经济是目前发展热点,随着厦漳泉一体化,泉州、漳州以农家乐、乡村游等为特色的都市旅游经济前景广阔。他建议,借助三和集团拥有“国家乌龙茶大数据中心”的优势,推动制定福建都市旅游的标准。


卡伯特则从酒店行业从业者的角度,对酒店与茶产业的融合发表了见解。他表示,与茶一样,酒店不仅是租赁房间,更是为入住者提供一种体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度假村酒店连锁集团之一,美利亚60年来就是以将酒店发展为旅游目的地、提供独特的生活方式著称,这一点与茶叶带来的文化体验是一致的。希望各方能共同携手,一起来推动中国茶产业发展。


中欧论坛创始人高大伟(中)


来自法国、对中国茶文化有浓厚兴趣的高大伟也表示,茶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喝茶提供的是对中国文化的体验,期待中欧之间越来越密切的文化交流,能让更多外国人士体验中国茶,体验中国茶文化。



本文由闽商杂志-闽商观察原创

文:邹挺超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热门文章推荐阅读:(点击即可查看)

解析闽商“独角兽” | 闽商观察

最新!福建省政府领导成员分工确定! | 闽商关注

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发布,最富泉商身家200亿美元!房地产税怎样收?滴滴马上要在福州做外卖生意了 | 今快报

您看此文用了秒,分享只要1秒钟哟~这么干的干货,不分享怎么行!

关于·About

订阅与交流

 回文章顶部,点“闽商观察”进行订阅(推荐

 搜号码:minsboss或搜公众号“闽商观察

 信息发布:私人微信(md714162940)

❹ 官方微博:@ 闽商杂志(新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