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中国80年|Magnum China
要编撰这样一本题材宏大,带有图像史意味的影集并不简单,马格南请来了英国作家、摄影师Colin Pantall,和来自中国的策展人,编辑郑梓煜。我非常喜欢他们在工作时的讨论,这些讨论被放进了书籍序章里。在这本书中,他们没有试图用照片给中国下一个“定义”,而是更多的探讨了摄影,作为一种视觉传达形式,对历史的记录和参与。
1973年,北京
1992年,深圳街头
当照相机传入中国,中国与西方最直接的视觉交流便开始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技术和社会背景的原因,中国本土的人文摄影及其稀缺,使得马格南摄影师们拍摄的照片尤为珍贵,它们既是社会人物的写实,也是管窥西方对中国认知的入口。同时,因为这种限制,中西的视觉交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单方面的,可以说是西方摄影师对中国的“凝视”,而出现在照片里的中国人也常常成为一种符号,用来构造或者打破“中国印象”。
1938年,汉口
这张照片被刊登在与《时代周刊》齐名的《生活》杂志封面上,编辑郑梓煜说,“他有一张孩子的脸,但很坚决。照片是从比较低的角度近距离拍摄的。”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有着“东亚病夫”的普遍印象,而“这是第一次有西方摄影师在一本畅销的、有影响力的杂志的封面上展示一个中国人,他的性格非常鲜明,超越了通常的刻板印象。”
1982年,北京
这是郑梓煜最喜欢的一张,“大多数照片记录了西方摄影师如何看待这个不断变化的国家,但这张照片记录了中国人如何看待西方人,即所谓的‘长鼻子’。”照片里人们生动的眼神逆转了摄影中的人物关系:被拍摄者“凝视”着摄影师,还有此刻正在欣赏这张照片的观众。不难发现,对外界恐惧的情绪在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好奇心。
1981年,桂林
当进入一个陌生的国家,面对陌生的文化,摄影师很容易落入“俗套”,尤其是一些已经被奉为经典的视觉符号,比如最经典的中国印象之一,桂林山水,拍摄他们似乎安全且合理。打破俗套和视觉范式需要极大的勇气,还需要拷问摄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我们无法断言马格南摄影师们从未受到“符号”的印象,不带有任何主观预设进行拍摄,然而他们照片里非常迷人的是小心翼翼地保存了历史中的细节和纹理,和体贴入微的人性关怀。
1979年,昆明
“自照相机发明以来,人们一直声称摄影是绝对客观的,是对现实的真实复刻。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摄影是介入,特别是当一个西方摄影师进入一个封闭的国家、一个独特的意识形态。但是我不会低估这种摄影的价值。相反,一旦我们认识到客观的困境,表演本身就成为一种历史的修辞,反映了时代的思想文化视角。”
1997年,上海
摄影要怎么去表达一个国家呢?透过小小的取景框,能让我们留下了,改变了什么样的印象?摄影本身是一种权力,掌控着观察与被观察的主语和谓语。来到美国之后,我成了那个外来的“观察者”。我常常会惊讶于,我们多么习惯把一个国家看成一个单一的整体,用寥寥几个形容词来概括成千上亿的人口。然而一个国家的情况往往是复杂而多面的,无法被符号所定义的。住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极端保守派犹太人们,至今仍不允许使用智能手机,女性在结婚时要剃光头发,我们在提到“美国人”时,包括他们吗?还是在形容与他们比邻而居,天性解放的嬉皮士们?我会一次次地拷问脑海中媒体和影像所塑造那个“美国形象”:一个金发碧眼的白人男性。或许,在我们互相观察时,不妨多拍拍,更加勇敢地拍拍,抛掉范式的拍拍,这是属于观察者珍贵的特权。
1938,汉口,在集会中发言的女性
1938,汉口,女子军队
1938,汉口,雪中玩耍的孩子们
1957年,北京,最后的"贵族“
1957,北京的艺术学院
1957,广东
1964,广东
1964,北京
1965,北京
1965,北京
1973,上海
1978,杭州
1978,西安
1979,内蒙古
1979,山东
1980, 成都
1980,上海
1984,香港
1988,香港
1990,四川的精神病院
1991,温州
1998,台湾的精神疾病患者
2002,四川
2017, 北京
附上完整的40位摄影师名单:
Abbas • Christopher Anderson • Eve Arnold • Olivia Arthur • Bruno Barbey • Jonas Bendiksen • Ian Berry • Werner Bischof • Michael Christopher Brown • René Burri • Robert Capa • Henri Cartier-Bresson • Chien-Chi Chang • Carl De Keyzer • Raymond Depardon • Carolyn Drake • Thomas Dworzak • Elliott Erwitt • Martine Franck • Stuart Franklin • Bruce Gilden • Burt Glinn • Jim Goldberg • Harry Gruyaert • Hiroshi Hamaya • Thomas Hoepker • Philip Jones Griffiths • Guy Le Querrec • Lu-Nan • Steve McCurry • Alex Majoli • Constantine Manos • Inge Morath • Martin Parr • Paolo Pellegrin • Gueorgui Pinkhassov • Marc Riboud • Alec Soth • Chris Steele-Perkins • Patrick Zach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