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岸和平统一最后的机会之窗?

2016-05-20 鲁直 鲁直

2012-05-30 23:04:42  

归档在  | 


台湾海峡两岸的统一问题,一直是全球华人乃至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

对于华人来说,统一不仅事关民族情感,更有实打实的切身利益,更有当下(比如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情势使然;对于国际社会,是否统一甚至刀兵相见,事关整个亚太的稳定,牵涉美中日俄等世界级力量中心的战略平衡。也正因此,两岸的统一问题既是焦点,又是难点。

日前,对岸领导人马英九提出两岸“可借鉴两德模式统一”。窃以为,这是一个非常善意和可行的方案,甚至可能是两岸和平统一最后的机会,大陆相关专家和智囊应该好好研究而不该急于护主马上一棍子打死,大陆当局也应该认真考量而不是条件反射似的“汉贼不两立”一口回绝。

为什么这么讲呢?很简单,形势比人强,两岸的民意已经变了。

60年来,国际上提出的两岸问题解决之道很多,有影响的共81种。除了笔者提出的“一国良制 和平统一”这不受主流待见的第82种外,其他解决方案,主要的立足点是两岸的实力对比和统治集团的集团利益或执政者的个人利益,民意和民族感情几乎忽略不计。

在早些年,这样做也是自然的(尽管不合理)——一方面,威权时代的台湾,以及如今的大陆,民意都是被代表的。朕即国家,执政当局完全掌控一切,民意当然可以忽略;另一方面,直到李登辉第一个任期结束,两岸民众在“我是中国人”的民族认同和情感上没有问题,统一在两岸都还是人心所向的,差别不过是谁主导统一、怎么统一对方罢了。

自李登辉将国民党进一步本土化、引入黑金、放任台独,以及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势力进一步坐大,直至陈水扁连任,进一步修改教科书、去中国化,对岸民众的身份认知越来越复杂,认同“我是中国人”的比例一降再降。与此相应的是,在台湾,一方面支持统一或具有大中华情结的老一辈逐渐凋零,另一方面去中国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本土意识强烈的新一代比例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同时,随着两岸互动和了解越来越多,而在核心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方面难以接受大陆模式的两岸民众越来越多;另外,随着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大陆投资和工作的台湾人以及他们的亲属影响力越来越大,而这些人一方面从两岸关系的缓和中受益,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不统一他们才有那些优惠政策和超国民待遇,表面看来他们是最应该拥护统一的,实际却是一旦统一他们的利益受损最大,所以他们最希望维持现状;最后,“一国两制”的香港和澳门实践使得港澳台和大陆民众四方都见识了其恶劣后果,而大陆当下的对台政策基础却正是“一国两制统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由此连带的导致两岸四地更多的民众一并对统一不再感冒——凡此种种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两岸四地支持统一的人屡创新低。

以岛内为例:且不说这些年一路下滑的趋势线,拿最近的民调数据来看,“今日新闻网”2012316日报道:远见民调中心今日公布最新调查结果显示,54.7%的民众赞成维持现状,而赞成 “台独”的民众占24.5%,较半年前下降2.7%,而赞成两岸统一的民众则有9.8%,较半年前显著上升了3.4%。调查结果显示,15.3%的受访民众赞成台湾应该尽快独立,9.2%认为先维持现状再走向独立,“急独”与“缓独”合计为24.5%40.1%民众表示先维持现状再看情形,14.6%表示永远维持现状,合计为54.7%;有4.4%认为先维持现状再和大陆统一,5.4%表示台湾应该尽快和大陆统一,缓统与急统合计为9.8%;另外有10.9%没有明确表态。

其实,所谓的“维持现状”,真实意图仍然是“分而不独”,偏向统一者可谓稀缺。而此次“显著上升”了的支持统一的比例也不过区区9.8%,那显著上升之前有多少,可想而知。对于已经开放直选总统、人民最大、民意第一的台湾岛内而言,这么一点微乎其微的支持率,哪一个领导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推动统一?

所以,从这一个角度,马英九还敢公开提统一、提统一方案,实在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担待、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笔者提“最后的机会之窗”之说的一大原因。


那有为什么说是“最后的”呢?

一方面,放眼全岛,马英九已经后无来者;另一方面,民众情感以淡。

随着老一辈的凋零和国民党本土化的进一步深化,今日之中国国民党,早已习惯和满足于偏安一隅(因为偏安都很难,常常需要苦战还未必能胜选),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念兹在兹进取中原的两蒋时代的KMT。当代政治的一个底色是集团政治,如果整个集团没有共识,失去了集团的支持,即便贵为集团魁首也一样无从着力。所以,马英九之后,愿意推动两岸统一的国民党不再。

从个人角度,马英九一直是个另类:他是具有大中华情结的外省人,他是蒋家刻意栽培的对象也一直以蒋经国的衣钵传人自许自居,他父亲临终遗言都念念不忘统一,这些,是他人所不具备或少具备的主动推动统一的特质;

从历史角度,马英九具备特定优势:他是国民党内唯一维持选举不败金身的;他已经完成了第一个任期,没有连任的包袱;他已经完成第一个任期了,有追求历史定位的压力,而他自己也很在意这个历史定位。这些,是他推动统一的有利条件和动力。

这些,使他成为当仁不让的“最后”;另一方面,从“换个人”的角度,他也是后继无人的“最后”。

支持统一的新党已经泡沫化,亲民党虽苦苦支撑也已是明日黄花,国民党进一步深耕本土化,随着连、宋、马以及许(历农)郝(柏村)等大佬的凋零和退隐,岛内再也没有愿意推动统一的实力集团;

马英九今年的连任之战如此艰辛,当下民调如此低迷,国民党内部不管将来接棒的是吴敦义、朱立伦还是郝龙斌,继任之战完全没有优势和把握。即便届时能胜蔡英文、苏贞昌或其他民进党候选人,也必将是苦战过关,微弱优势获胜。若胜,首要任务是摆平党内派系和府院党三者的关系,应付在野势力的掣肘和杯葛,抓好岛内发展和建设,没多少时间和精力来捧“统一”这个烫手山芋;当然,可以再选下一个任期,但是以岛内情势、国民党的选战技巧和治国能力,连任四届的可能几乎不存在。如败,民进党不推动去中国化和台独,肯正视中国大陆就不错了,指望其推动统一,大概比中五百万彩票的几率更低。

或有人言,经济利益,两岸的经济联系越紧密,谁主政也得和大陆打交道。确实,但是,一方面,目前两岸的“紧密经济联系”,实质是大陆在输血,大陆可以永远不停地输血下去吗?另一方面,不仅是岛内,即便笔者本人也对大陆对台的赎买心存警惕(可见2月拙文《台湾民主,警惕赎买》),事实上民进党一直对此颇有微词,国民党内也不是没有担心太依赖中共的声浪;另外,中国和美国、中国和韩国经济联系也很紧密,那么中美、中韩是不是也要统一呢?

或有人言,岛内都是华人,血浓于水,那个岛是中国的地盘,当然要统一,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是要统一的。别忘了,新加坡也大多是华人,越南、朝鲜、琉球等从前都是中国的属国地盘属于中国版图,他们现在不也过得好好的吗?

利益的问题,可以谈判,可以妥协,唯有情感的问题,无法勉强。就像一对夫妻,如果感情破裂了,即便再利益纠葛盘根错节相互依赖、从前再爱得死去活来,也终究是分开。

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大陆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进程很难在短期达到吸引对岸民众“天下归心”的程度,而对岸年轻一代对本土的认同和对这边的疏远却与日俱增。那么,对岸就像现在这样“分而不独”,对内完全具备一个正式国家的格局,对外,持岛内护照可以免签100多个国家,该做的生意该有的国际往来一切都有,那又何必多此一举搞什么统一或宣布独立?

即便大陆内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既然自己在火坑,又何必再拉个垫背的?而香港澳门统一之后穷娘养富儿子和二等公民的难堪让更多的人觉得,统一不统一对我有什么好、关我什么事呢?因而,越来越多人觉得,这种无实质好处的统一就算了吧。如此之下,两岸即便不看对方日渐背影斑驳,也最多是维持两两相望。而只要大陆局势有变,对岸何去何从,实在是夜长梦多。


因此,崖山之后无中华,马英九之后,对岸再无动力、也无人愿意和敢于推动统一。作为大陆当局和所有关心中国和平统一的人们,所能做的,唯有好好把握马英九剩下的任期这最后的机会之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