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软硬|“黑胶末日”也不能阻挡我想录一张的强烈愿望

肉饼 街声 2022-05-07

相信大部分乐迷和音乐人都不得不在家里度过这难得一遇的,有29天的二月了。

疫情肆虐,自由出行遥遥无期,学生们搓搓小手准备看网课,等着复工的上班族们学学做饭或者干脆就在床上瘫着,不管你利用这段宅在家的时间干点什么,放点BGM都是放松心情的明智之选。这时候,你脑子一热买下来的各种黑胶、CD唱片也就能派上用场了。 


打开唱机,从封套里取出收藏已久的黑胶唱片,再把它小心放在唱盘上——欣赏一张黑胶唱片的每一个步骤都派头十足。对于音乐人来说,自己的作品被做成黑胶,被乐迷购买,然后能够有朝一日被粉丝翻出来在派对上播放,或者仅仅是作为收藏连拆封都不舍得,都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不过这个魔幻的2020年给乐迷和音乐人带来的重创并不局限于疫情。2月7日,全球唯二能够制作黑胶金属母盘的工厂——美国Apollo Masters工厂不幸遭遇火灾,其用于制造和储存母盘的设备损失严重。


Billboard形容此次事件为”Vinylgeddon(黑胶末日)”


黑胶文化日益复兴,眼下这家公司为全球提供了80%的黑胶金属母盘,而另一家公司——日本的MDC则早已无法达到满足目前需求的产能。这次意外对于唱片业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因此,不管是乐迷还是音乐人,对于手里尚存的黑胶唱片都要“且听且珍惜”。 


🎵 

黑胶唱片到底好不好?


黑胶唱片技术诞生于20世纪初期。在磁带、CD和数字音乐技术诞生之前,过去的人们只能通过黑胶唱片来欣赏音乐。材质由石墨、虫胶再到PVC(聚氯乙烯),可容纳的音乐时长从最开始的每分钟78转到如今LP唱片的每分钟33又1/3转。

黑胶技术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人们也逐渐掌握了全新的欣赏音乐的媒介,黑胶唱片与Walkman播放器等物品一样,更多是与“有钱人”和“发烧友”等刻板概念挂钩的怀旧物件。毕竟你有了更方便的欣赏方式,没有理由不尽情使用。
 

黑胶的原料:聚氯乙烯颗粒

对于音质的好坏之争一直是“黑胶唱片到底值不值”的焦点问题。其实,黑胶唱片相比磁带和CD而言,由于它的技术已经拥有了近百年的历史,一些黑胶介质本身的缺陷,比如笨重不便携,比如老唱片本身存在的噪音和所谓的“爆豆声”,使得黑胶唱片的音质比不上当今CD的水平。如果换一种介质作为比喻,黑胶唱片和CD、数字音乐的区别就类似于实体书籍和电子书的区别。

黑胶唱片的魅力在于对录音和现场感的还原,它能够给人最接近母带本身的听觉体验,而不是CD中纯数字的处理方式。从唱片的生产制作到取出封套放在唱机上欣赏,与黑胶有关的所有过程都充满了仪式感。况且一张唱片的好坏还会与唱机各个部分的状态有关,不同价位的唱机带来的体验也是不同的。
 

《双拼HALF HALF #1》合辑
 
和如今巴掌大的CD唱片相比,感官上货真价实的“大”则是黑胶最大的特点之一。更大的黑胶尺寸除了意味着要使用更多的原料,更大更细腻的唱片封套质感可以淋漓尽致地体现专辑的美术设计和视觉体验。音乐网站上的数字专辑毕竟不是完全为了音乐的包装和美术设计服务,你上传的专辑封面图或多或少会被压缩,本来需要强调给听众的细节和设计上隐藏的彩蛋极易被忽略。

但是在专辑的黑胶唱片上,你除了可以感受唱片本身的纹路,也可以体验到实体封面的细腻质感和文字、图案的每一处细节。甚至,更大的面积可以让你获得偶像更大尺寸的签名和寄语。然而或许更大的封面图案仍然不足以展示音乐的色彩和个性,于是人们开始思考“黑胶”到底是不是胶质唱片唯一的形态。就这样,彩胶唱片诞生了。
 

彩胶的制作过程

黑胶的奇形怪状与五彩斑斓


有人喜欢又黑又亮的黑胶唱片,而色彩更加多样的彩胶唱片则为视觉呈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毕竟即便没有唱机来欣赏唱片,把一张漂亮的彩胶唱片挂在家里也算是件不错的装饰。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终于实现了“彩色黑胶”的技术,今天音乐人和唱片公司在设计上的巧思早已经五花八门。

落日飞车乐队的三张专辑《Bossa Nova》、《Jinji Kikko》和《Cassa Nova》均发行了彩胶唱片,并分别在颜色设计上对应了专辑封面的主色调;惘闻乐队在专辑《0.7》和《看不见的城市》的实体发行上都推出了色彩缤纷的彩胶唱片。除了采用和专辑封面色调一致的配色方案,例如惘闻乐队《0.7》的彩胶中使用的波纹、泼墨等图案也是当下彩胶设计的主流选择。

落日飞车《Jinji Kikko》彩胶

在生产原理上,同样都以PVC(聚氯乙烯)为原料的彩胶唱片与黑胶唱片相比,少加入了碳黑,取而代之的是加入了不同类型的染料或者彩色小颗粒。在生产过程中加入碳黑能够增强唱片本身的耐用程度,因此彩胶唱片会在坚固性上稍逊一筹。而“耐用性”也正是黑胶唱片相对CD唱片和磁带而言的一大优势所在。

至于音质,大家对“彩胶会不会产生噪音”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不过有了更具个性的漂亮外表作为补充,挑剔的唱片发烧友们也许还是会选择把彩胶唱片纳入自己的收藏夹中。因此,彩胶唱片作为黑胶的一种,也可以算是一种“情怀”与“个性”的妥协。

惘闻乐队《0.7》彩胶

当然,彩胶唱片并非唱片生产商和音乐人追求个性的唯一选择。如果仅仅在颜色上下功夫还是不能满足你的个性需求,唱片形状的创新也是一个新的路子。“异形胶”就专门指那些形状为规律圆形的胶质唱片。鉴于唱片上的凹槽并不会受唱片本身形状的影响,只要唱机上可以放得下,理论上而言任何实在形状的唱片都可以被放到唱机上正常播放。

除了常见的几何图形,猫头鹰、钟表,甚至济公的扇子都可以作为异形唱片的形状,这些往往与音乐人本身的喜好和作品中的意象有关。不过,说到底异形唱片还是唱片中的稀有物件。和异形吉他、贝斯一样,这种唱片更多的也仅仅是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
 
同样都是圆形的黑色碟片,不同尺寸的黑胶唱片也有各自的学问在其中。比如法兹乐队在2019年发行了《时间隧道》的7寸LP版本,比如野生唱片在2017年发布的《双拼HALF HALF #1》合辑。
 

法兹乐队《时间隧道》7寸黑胶
 
更小尺寸的黑胶唱片意味着更加方便携带,但7寸黑胶和常规12寸的主要区别在于,7寸黑胶的转速是45转,12寸黑胶则是33又1/3转。就音质而言,45转的黑胶相对音质更好,因为它具有较宽的声槽和较高的读取线速度,记录密度比较高,能得还原出更多的录音细节。

为什么需要黑胶唱片?


对于音乐人自身来说,黑胶唱片更高的价格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润,自己的作品也会显得更具珍藏价值。除此之外,一些在黑胶唱片发行上的特殊设计也会让音乐人的作品周边更加尊贵。

比如鹿先森乐队的专辑《华年》的黑胶版本,设定1000张的限量发行数量,并且每一张黑胶都带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这样精心的设计会给黑胶唱片本身赋予更多的收藏价值,也会对音乐人的粉丝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鹿先森乐队《华年》黑胶

音乐人也是老百姓,小时候偷偷把早饭钱攒下来买过打口碟,研究过无数或新或旧的黑胶唱片,长大后有了自己的音乐作品肯定也迫不及待想要去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黑胶,算是将儿时的梦想自我兑现。从乐迷的角度来看,老一辈人有自己收藏黑胶的道理,年轻一代人喜欢黑胶唱片则大多是对于音乐人作品本身的喜爱和追求那种“复古感”带来的满足。就好像收藏一双比自己年龄还大的球鞋,自己虽然并没有亲历那个时代,却也因此对那个时代的精彩格外好奇。所以,越是CD和数字音乐盛行的时代,总会有一批新潮的年轻人继承着购买黑胶唱片的习惯。
 
在音像店里,一张二手的黑胶唱片会根据品相划分等级,活像一件历久弥新的古董。一般的黑胶唱片在唱片店内会分为:S(Sealed,未开封)、M(已经开封,成色如新)、NM(盘面光亮,没有划痕或擦痕,无跳线)、EX(有些擦痕,播放时可能有噪音,无跳线)、VG(有划痕,播放有噪音,无跳线,但售价低廉)、G(有明显或较多划痕,播放相对多噪音,无跳线,但售价已大幅降低)等等。就好像有的音乐人和发烧友偏爱元年的乐器和二手设备一样,一张二手却极具收藏价值的黑胶唱片在市场上的流通性显然比一张二手的CD要好得多。
 

显微镜下唱针在黑胶上移动的过程

现如今音乐人的实体周边选择当然比以往要丰富得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黑胶唱片和最普遍的CD,磁带,甚至存入无损音频原文件的U盘也都可以成为音乐人发行实体的选择。所有的实体周边除了能够直接给音乐人带来物质上的收入以外,也能够促进唱片文化的整体发展。在英文中,“淘唱片”这个动作被形象地译作“Music Digger”。无论是音乐人还是乐迷,大家在淘到一张或者罕见或者渴望已久的唱片时,心里总会有淘到宝的快感。

眼下不光是各种派对,越来越多的文化集市活动和以唱片为主题的交流活动让黑胶唱片得以“重见天日”,收获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在当下依然是CD为主要流行实体唱片介质的年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生产独具特色的磁带、黑胶或者彩胶、异形胶唱片,也算是为自己音乐的周边增添了花样,保留住了这项神秘的技术的同时,也给各个年龄段的乐迷朋友们更多收藏的选择。

图片来自网络


🎵


即刻get街声App



街声
让独立音乐的创作者向世界发出声音

微信号:StreetVoiceCN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