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慈禧太后贴身“旅行指南”惊现北京荣宝秋拍

今日第二贴,为喜爱书画的朋友们介绍一件即将在北京荣宝秋拍亮相的神秘拍品——清内府彩绘本《香山路程图。北京荣宝是一家知名的国企老牌拍卖行,老字号“荣宝斋”明年更是将迎来350年华诞。荣宝本季12月2日『一念莲花开﹒佛教典籍及古籍善本』专场的这件《香山路程图》是一件极为罕见的内府文物,是清代宫廷绘画机构如意馆专为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御制并御览之物,通俗地说,就是慈禧太后的贴身版“旅行指南”。众所周知。由于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两次劫难,现存静宜园文物片羽吉珍,对静宜园的研究,特别是从1860-1900年之间二次重修的历史,因缺少相关文物而堙没,但这四十年恰是中国皇家造园史上最后一个高峰。此件惊鸿现世的《香山路程图》不仅是当时时代留下的珍贵图像与文字史料文物,还是现存长度最长、绘画最为精美的清代中期后宫廷舆图绘画珍品,对研究北京的城建史,三山五园的建设史,乃至中国近代绘画史以及地图史都有着重要意义,是连两岸故宫都没有的海内孤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本季秋拍荣宝推出16个专场总计超过1700件艺术品,包含历代书画、古籍善本及中国古董、文房乃至茶酒等众多收藏门类,最精彩部分当然是书画和古籍,大家不要错过。(价格为RMB


近期热贴 · 目录


(以下内容由荣宝官方提供)





3700

清宫廷写绘本 香山路程图(100-200万)

20.5×16.1厘米

此《香山路程图》为清代宫廷如意馆绘制,为光绪时期皇帝与慈禧太后御制,并为御览之物,由于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两次劫难,现存静宜园文物片羽吉珍,对静宜园的研究,特别是从1860年到1900年之间的极为短暂的二次重修的历史因缺少相关文物而堙没。但这四十年恰是中国皇家造园史上最后一个高峰,此件惊鸿现世的《香山路程图》不仅是珍贵的当时时代留下的图像与文字史料文物,对研究北京的城建史,三山五园的建设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水利,绘画等研究价值。对进一步研究中国近代绘画史以及地图史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对香山静宜园的文物、文化遗存、非物质遗产、水系、道路等的整理和考证则将会起到构建三山五园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环节。而此册《香山路程图》孤本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仅见的有关香山以及静宜园和其他三山五园相关的重要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关联价值、研究价值和现今价值。



香山位于北京西山东麓,静宜园处于香山东坡,是三山五园中率先开始营建的皇家园林之一,康熙十六年(1677 年),在原香山寺旧址扩建香山行宫以“避喧听政”,于乾隆十一年(1746)建成皇家御园,御题二十八景,并赐名“静宜园”。此时的香山静宜园成为占地约2300亩的皇家山林宫苑,成为皇帝最喜欢的园林之一。据《清实录》统计,乾隆皇帝共在静宜园驻跸73次,写下静宜园相关诗作1470多首。致远斋中的政务活动承载着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乾隆于五十七年(1792)撰写《御制十全记》以记录清乾隆时期的 十次重大军事行动,其中战事均在致远斋御制诗中记载。在园林里设立勤政殿。乾隆皇帝在此奖惩官吏、制订和发布政策政令,更是见证了诸多重要历史事件, 如,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为迎接进京的六世班禅,又在别垣修建宗镜大昭之庙,在乾隆一朝成为西移的北京政治新的中心。


《香山路程图》中的“静宜园”


在清朝存在的 268年间,清帝有 226 年居住在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畅春园和圆明园组成三山五园,塑造了特有的京城御园格局。清代三山五园不论从规模,亦或是从文化价值来评价,都是皇家园林中最主要的历史遗存。其中香山静宜园是京城唯一的山林地造园,且在三山五园中占有一山一园,而且从近代开始就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在京西皇家园林集群中占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其天然山地地形是京城其它御园无法模拟的,由此形成的山居意向和仙山意象成为其不可替代的京城皇家园林类型。


然而公元1856年(清咸丰六年)10月,英法联军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庚申年)8月,英法两国集结1600兵力进攻大沽口,进占天津。9月21日,清军于八里桥与英法联军决战,清军不支溃败。翌晨,咸丰帝携后、妃、皇子及贵族大臣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0月6日晚7时英法联军将圆明园占领。当夜,焚烧了大宫门外的朝房、海淀军机处及民房多处。10月7日,联军头目额尔金、格兰特等人会集圆明园,会议分派园内之珍物。即日起英法侵略军在园内大肆抢劫,亿万珍藏惨遭洗掠。


《香山路程图》中“畅春园地基”


10月7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同时,又集结200多人自海淀镇一路烧、杀、抢、掠。洗劫了畅春园、清漪园(今颐和园),“将各处陈设抢掠,大件多有损伤,小件尽行抢去, 清漪园印信一并遗失。"10月8日,英法侵略军500余人洗劫了静明园。两天后侵略军结队又以“郊游”为名洗劫了香山静宜园,“将各处陈设抢掠一空”至此西郊一带的皇家园林无一幸免。



英法侵略军在洗劫了圆明、畅春、清漪、静明、静宜五座皇家御苑后,并不罢休。英国公使额尔金下令英军火烧圆明园。10月18日,英军在圆明园内各处纵火,顷刻间大火冲天,黑烟腾空,园内干百座殿阁亭榭化为灰烬。19日,格兰特又派马队焚烧了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座御苑连成一片,地火运行,浓烟蔽日,火烧延续了三天三夜,北京城内都能望见烟尘,满城都是燃烧的气味。其中收藏着历代富有皇家风味和精华物品, 都付之一炬了。这些建筑,都足以表彰中国往日的技术和风格, 独一无二,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它比拟”。一齐架火燃烧,这些世界上最宏伟美丽的宫殿园林,三天内化为灰烬。


《香山路程图》中的“静宜园”


这次大洗劫之后,清政府财力大损,国库空虚,对被毁坏的皇家园林,一时无力全面修复.1865年一1867年对圆明园 进行了小量修缮.1873年11月同治帝特谕择要兴修圆明园,恭亲王筹备纹银2万两,圆明等27座殿宇三园经修复之殿宇越100座600间。1886年开始大规模地重修清漪园,历时九年至1894年竣工。1888年光绪帝谕旨:清漪园改名颐和园。静明园只有少部分建筑景点得到修复,畅春园已夷为平畴,仅显轮廓。


香山静宜园被毁后残照 1870-1880 

托马斯•查尔德 Thomas Child 拍摄


学界之前认为香山静宜园之前均没有进行修复,经过史料考证,在重建颐和园的期间静宜园也得到了重建, 首先是在同治六年从香山到内城三海的河道得到疏通,1886年在修复颐和园的基础上,静名园,静宜园也因此得到不同程度的重修。主持这些园林工程的是样式雷家族的雷思起和雷廷昌,大量样式雷图纸和工程档案是这些园林项目的有力证明,其中亦有涉及香山静宜园者:除散存各地的样式雷图纸。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静宜园已修各工缮单》


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颐和园工程清单》中均有静宜园工程信息。通过对这些样式雷图纸和档案研究,配合现场调研,发现虽然光绪年间确有重修计划,但静宜园多数工程停留在方案设计阶段,仅零星重要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得到重修。以样式雷图档为基础,这是不为人知的一段历史。而此件《香山路程图》正是证明这个时期的重要文物。



然而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次日凌晨,慈禧皇太后携光绪帝仓皇逃往西安。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 损失甚大。”侵略军再一次洗劫了北京刚刚恢复的皇家园林,寿皇殿内所陈历代帝后御容像及帝后御玺尽被法军掠去。南海仪变殿等数百间殿宇被德军焚毁北海静心斋内的珍宝、古玩陈设,遭受抢掠和破坏。万佛楼中的万尊金佛被洗劫一空。



侵略军的烧杀抢掠,历时三个月。 圆明园幸存的及修缮拆建的百余座成千间的园林建筑,以及三山五园中被重建的另外三座颐和园,静明园,静宜园再次遭到破坏,北京的宫殿、坛庙、府第、衙署、铺户、居民,在此次浩劫中遭受的损失,数量之大,无法计算,据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记载:“所有中国在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 损失,其详数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北京“自元明以来之历代积聚,上自典章,下至国宝珍奇,扫地遂尽。


1900年八国联军烧毁新建后的颐和园


本次拍品《香山路程图》


清代宫廷绘画绘制和地图测绘基本上都是受皇帝和上部官员的直接筹划和要求及控制而产生的,因而,清代宫廷有着十分严格的宫廷图画制度及舆图图绘制制度。如意馆是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下属的一处综合性作房,又分“画作”和“舆图处”,它直接承接皇帝交下的活计,是专门管理、制作图画和地图的机构。皇帝或者高级官员安排工作人员和图画的内容以后,他们才开始制作草稿,在皇帝批准草稿之后,宫廷画家们才开始制作正本图画,最终拿到“养心殿造办处图记”印章后给皇帝阅览。为了制作一幅画,奏折里的内容不仅决定了绘画和地图的数量、人员、时期等,还得详细地指示图画的内容、大小、彩色、材料等等。



此清内府彩绘本《香山路程图》为宫廷绘画机构如意馆绘制,为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御制并御览之物。它不仅准确地记录了当时的地理信息,而且按照传统山水画绘制,颇为罕见,可谓宫廷御制艺术珍品,极具艺术性与观赏性。


根据《香山路程图》描绘的多处地点及建筑,可以判断舆图绘制的时间段。如神机营、光明殿、颐和园、海军衙门、万寿宫、紫竹院、新建宫门等,根据修建与被毁时间节点,可知此图应是1891年颐和园新建宫门之后,1895年海军衙门裁撤之前,颐和园二次修毕时所绘。


《香山路程图》中的“火车轨道”


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的紫光阁铁路是中国第一条皇家御用铁路,全长约1500米。慈禧太后每天都要坐火车往返于仪銮殿和北海镜清斋,而且这段铁路的路基和铁轨是活动的,通火车时铺设,不通火车时移除,以利御路车马通行。




此件惊鸿现世的《香山路程图》不仅是珍贵的图像与文字史料,而且蕴含丰富的历史、地理、水利、绘画等信息,是有关香山、静宜园和其他三山五园组成部分的重要文物,为供皇帝御览的宫廷存世孤本秘笈,两岸故宫均未见同款收藏。


《香山路程图》中“圆明园”


此类文物存世较少,目前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此类图绘极为少见。而《香山路程图》便是目前所见此类孤本,此图传袭清代中期康熙南巡图之构图。


康熙南巡图

中国古代舆图可以分为四种绘制方法和风格:形象画法、符号法、计里画方法、投影经纬法,在《香山路程图》上也有所体现,其中的文字、图说、贴签、里程,可以比传世文献更加直观的来校勘正误,《香山路程图》的装裱形制为线装,这种形制十分罕见。此外一般书的长宽比遵循了黄金切割率,比较长,而《香山路程图》偏向方形,这在线装书中又是一种形式。作为目前国内仅见的清内府彩绘舆图的线装本,《香山路程图》提供了关于舆图的另外的装潢形式。其实,这种全景式呈现绘制的舆图,宫里早有出现。康熙的《万寿盛典》、乾隆的《八旬万寿盛典》都属于这种类型。这类图像基本上都是由宫廷如意馆绘画的名家齐力绘制而分。


《香山路程图》中颐和园


《香山路程图》按照传统山水画绘制,精美细致,描绘了从团城、御河桥、畅春园(现在画的地方已经成为地基基址)、颐和园宫门、再经过圆明园,一直到香山静宜园全程,整件作品描绘得非常精美、细致。颇为罕见。现存静宜园文物片羽吉珍,但这其中四十年恰是中国皇家造园史上最后一个高峰,此件惊鸿现世的《香山路程图》是当时留下的有关香山以及静宜园和其他三山五园相关的重要图像与文字史料。

 

《香山路程图》中历代帝王庙


经过1860年英法联军的洗劫,我们重建家园,绘制此图,然而又经过1900年八国联军的侵略,这一件描绘了三山五园珍贵的全景式绘图历经120余年的磨难能保存到现在,更显得弥足珍贵。从某种层面上讲,其象征着中华民族顽强不息的精神。《香山路程图》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文物、园林、文化以及建筑史和北京城建史等重要价值,因此需要倍加珍视这件百年重现的珍贵文物。





- 请欣赏《香山路程图》视频 -




皇宫内府图书,是指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专门的刻书机构所刻印的图书。明代的中央出版机构是司礼监下的经厂,清代的内府刻书主要是设在紫禁城中的武英殿,所以清代的内府刻书称武英殿刻书,所刻之书,字体精整秀美,装帧考究,史称“殿版”。皇家内府刻书以其出众的财力、雄厚的技术力量、尽善尽美的追求,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举国倾力,造就出武英殿本的校勘精审、纸墨精良、刻印精致、装潢精雅等富于庙堂特色的皇家至宝,是中国古籍雕版印刷事业的最高峰,和宫廷皇家御制瓷器一样同是皇家宫廷御制的艺术珍品,国家文化之承载之物,更是中国文明之基因,属国家文脉,价值重大。


3684

明 胡广等辑 中庸(10-20万)

明内府刻本  1函4册 白绵纸 线装

36.5×22.5厘米

白绵纸精印,金镶玉装帧,开本阔大。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同,大黑口,双鱼尾,四周双边。首《中庸章句》胡广等辑。明代内府刻本,一函四册全。该书版式宽大,行格疏朗,大黑口,鱼尾相向,大黑双边。用上好白棉纸和佳墨精印。开本极为敞阔,气势磅薄。此明内府大字本全国仅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一部全本。值得珍藏。


3685

宋 朱熹 中庸或问(5-8万)

明内府刻本  1函2册 白棉纸 线装

35×21.4厘米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附北京市新华书店发货票1961年5月7日。

是书为明内府刻本,白绵纸精印,字口俊秀,开本阔大,笔势遒劲,纸墨俱精。半页十行二十二字,上下黑口,四周双边双黑鱼尾。此书是就《四书章句集注》经注中容易产生疑义之点,以设问作答形式说明论点,故称《或问》。该书特色在于以“或问”形式进一步阐发了《四书章句集注》所提出的诸多理论问题,所论述的义理较《集注》为详,但亦有与之不相应之处,这反映了朱熹的思想当时尚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因而对研究朱熹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686

清顺治内府 劝学文(3-5万)

1册 竹纸 包背装

24×15厘米

是书清顺治内府原包背装7页14面,原签原书衣,加之保存精善,极为少见,值得宝藏。前有序言,录宋真宗皇帝劝学、宋仁宗皇帝劝学、司马温公劝学篇、柳屯田劝学文、王公劝学文、白乐天劝学文,朱文公劝学文、符读书城南、论学共九篇,刊印精良,字体精美。



3688

清康熙 御纂性理精义(2-4万)

内府刻本  1函4册 竹纸 线装

27.5×18厘米

著录:

《清代内府刻书图录》第34页图版第44页。

《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第807页。

书十二卷,开本敞阔,大字如钱,小字疏朗,刊刻精细,颇具皇家气象。该书为清康熙五十四年李光地等取明胡广等编纂之《性理大全书》,集前人研读之精华,删繁就简,存其纲要,诠解详注而成,并以御纂的名义颁行全国。该书集前人研读之精华,共分十二卷:一卷,太极图说;二卷,西铭、正义;三卷,皇极经世书;四卷,易学启蒙;五卷,家礼;六卷,律吕新书;七八卷,学类;九卷,性命类;十卷,理气类;十一十二卷,治道类。    



3689

清康熙 康熙字典(5-8万)

内府刻本  40册 开化纸 线装

28.5×18.3厘米

首有御制序,检字,目录等。书内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康熙词典》吸收了历代字书编纂的有益经验,又集中了传统字书编纂中规模最大的三十人编写队伍,加上是御敕纂修,问世后影响巨大。此套是目前市面上仅见之开化纸印本,极为罕见。

3690

清雍正 内庭做法(38-50万)

雍正十二年内府刻本  1夹板10册 开化纸 线装

33×19厘米

是书金镶玉装帧,存八卷,部分卷中有缺页,但拍品稀见,流传不多,瑕不掩瑜。该书以楷书写刻上板,版心刻“内廷做法”,半页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行格舒朗,刻印精良,开本宏阔。书共八卷分木作工料、石作工料、瓦作工料、搭材作工料、土作工料、油作工料、画作工料、裱作工料等八类,各类依照做活标准、做法、计工、用料,及物料价格、工价等均予开列说明。雍正十二年,果亲王允礼、工部会同内务府编纂了第一部匠作则例《工程做法七十四卷》、《内庭工程做法八卷》、《物料价值四卷》、《工部简明做法册》,而殿版官修则例又有“内工”和“外工”之别,即“内而宫殿廷陛,外而仓库城垣”。在雍正和乾隆初期所修则例中,《内廷工程做法》属于内工,《工程简明做法》属于外工。与《工程做法》不同,《内廷做法》以楷书写刻上板,左右单边,《工程做法》则方体字刊刻,四周双边,两者对比,虽同为内府本,版刻尚大差别。

 

3691

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御制诗三集(10-20万)

乾隆武英殿刻本  26册 开化纸 线装

27×17厘米

提要:是书存卷一至卷三十六,卷四十九至卷六十四,开化纸抚印,纸质温润如玉。极初印,墨彩横流。是书刊雕、装帧与清初之风不同,本品保持内府原装分册,封面包绢、暗金绢本签条一仍内府原式。


 

3693

清乾隆 行宫座落图(6-8万)

清乾隆内府刻本  1册 纸本 册页

27×17厘米

内收41幅图,含江南名胜图,行宫座落图两种,文字描述7幅,惠济祠、江宁行宫、龙潭行宫、扬州高寺行宫图等等,线条流畅,刻印精美。康、乾两帝均下江南巡游多次。其间命臣下恭绘行在及名胜图册以备行程或者回宫后御览,同时依例也命据绘本稍加变化而雕刊以供陈设。


3694

御制避暑山庄记(18-30万)

清内府刻本 填彩本  1函2册 白纸 线装

26.5×16.8厘米

是书为康熙内府朱墨套印设色本,存17幅版画。着色多为矿物颜料平涂,精细非常,历久弥新。大凡宫室楼阁,碧瓦红栏皆合内府造作定式,应为内府丹青妙手设色。虽仅存17幅版画,内府设色世间仅见,设色精美,实可宝之。《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又称《避暑山庄诗》,是描绘清代皇家园囿避暑山庄之建筑风貌和景致的诗文图画集,分为诗歌与版画两方面,诗图都由内府良工精雕细琢而成。图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景观皆为承德行宫仿江南名园胜迹所成,始于“烟波致爽”,终于“水流云在”,为内府的版画代表作,《清代内府刻书图录》等清内府刊书目录中皆有著录。《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康熙内府本有满文版、铜版画版、戴天瑞指画绢本。


 

3695

巴黎国家国书馆 彩绘圆明园长春园版画(28-50万)

1977年  二十张一套

96×61厘米

此套版画20张,为1977年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以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内府刻《圆明园长春园图》为底本1:1复刻(『Palais Pavillons et jardins construits par Giuseppe Castiglione dans le domaine imperial du Yuan Ming Yuan au Palais d'Ete de Pekin』)。用传统铜版画压印技法刷印,传播于世。与清内府本对观真可谓原大原型、纤毫毕现,可称近年来仿刻绝品。本套拍品为填色本,更为稀见,填色技法高超,色彩明丽,层次分明,显示出圆明园昔日之华美。因圆明园西洋楼为西式建筑,故西式绘画技法的运用和对建筑的理解较国人设色更为到位。

 

3696

清 进呈祝寿印谱(5-8万)

清欧阳梁写绘本  1册 洒金笺 册页

30.5×28.5厘米

是册为清代臣子进呈皇帝祝寿册页。前后明黄蜡笺护页,正文为洒金笺,朱砂写绘祝寿篆文及印文,极为奢华贵气。首有臣字款:“江西监生臣欧阳梁跪”,题字:“进恭绘/三多五福九如/万寿全图百十六方敬合/圣谕广训十六条全题百十六字恭惟我/皇上鸿福齐/天天然合/一人有庆/万寿无疆,后有朱绘印文116枚,每枚下有隶书释文。惜内页有污渍。

3698

清顺治 圣谕(50-80万)

清顺治  1张 纸本 镜心

115×43.5厘米

此为顺治圣谕,任命徐长春为参将管大同右卫副将,经查资料与此《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144卷)记录徐长春所任官职相符合,可与史料互证。此件圣谕为纸制,四周五爪龙纹环绕,首行顶格:“敕署”,与正文等大,尾有:“顺治八年七月初九日”款,钤盖满汉文玉玺:“敕命之宝”。正文有墨笔勾销、落款处有:“销”字笔迹。此圣谕应为官员赴任时随身携带,任期结束后回京交内府注销。此种圣谕虽为纸质,但因民间不能留存,故流传极稀,民国八千麻袋事件中内府珍贵档案流落民间,此件应为此时所出。


3699

明正德元年 诰命(60-80万)

明正德元年  1卷 五彩织锦

30×320厘米

此诰命用弘治五年造五色织锦,绣写一体。前有双龙,双龙中有篆文“奉天诰命”四字,后为云天图案,正文墨笔正楷,钤盖“制诰之宝”篆体阳文朱印。此为明正德元年四月十八日恩封东城兵马指挥司副指挥关桂父母诰命,关桂父乃陕西行太仆寺卿关宗,掌各边卫所营堡马政。

圣旨系列——皇帝昭告天下、封赠官员、敕谕外藩及处理军国大事,所颁布的文书,统称为“诏令文书”,民间俗称为“圣旨”。由于拟旨承宣的机构与功能各有不同,名称极多,如诏书、诰命、敕命、敕谕、金榜、册、书、符、檄文等,选展的诏书与诰命就是极重要的诏令文书。诰命为明清之际,皇帝对五品以上官员功绩的封赠命令。据《清会典》记载,诰命针对官员本身的叫诰授;针对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时,存者叫诰封,殁者叫诰赠。单彩的圣旨一般封五品官员以下的,称为赐命;而多彩一般是封五品以上官员的,称为诰命。五品以上的圣旨颜色又分三色、五色和七色不等。颁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颜色、底纹图案比较丰富,有三色、五色、七色之分;给五品以下的官员,则颜色是纯白色的。这些圣旨所采用的布料,是“江宁织造”专供皇宫颁发圣旨而织就的提花锦缎。颁发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多彩圣旨,含有金黄、大红、咖啡、赭石、橘黄等色,锦缎底纹有仙鹤、狮子、卷云等图案,绚丽多姿,雍容华贵。诏书均为33厘米宽,最长的为500厘米,最短的约有300厘米。







荣宝小程序 扫码可参拍




联盟微信号:guwanlianmeng

联盟旨在聚合老货资源,连接正路藏家、行家、研究者、文博界人士及希望少走弯路的爱好者,坚持以业界良心和专业精神做事,为老货发声,传递行业正能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