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华这个村庄的生活垃圾24天才清运一次,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2017-05-03 环卫科技网
据说干环卫的都关注了 我们

这个村庄的生活垃圾24天才清运一次,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欢迎加入环卫科技网微信群请添加微信号130 0659 0068验证信息注明加群”


  厨房垃圾、可回收垃圾怎么分?装进编号垃圾袋,投进分类垃圾屋;

  玻璃、酒瓶哪里去?扔进超大酒瓶垃圾桶;

  不可回收垃圾怎么办?兑换超市换袋盐;

  所有垃圾去了哪?垃圾分类管理站……

  走进永康市舟山镇端头村,吸引你的,除了美目的绿意花海,就是一个个造型新颖的垃圾回收点,有的像一幢童话里的小木屋,有的像一个橡木桶,还有的像一个超级大木偶,张着滑稽的大嘴,喊着要吃饭啦……更令人吃惊的是,走进端头村垃圾分类管理站,不仅闻不到垃圾的臭味,还感觉自然清爽,仿佛置身村民家中。


端头村垃圾分类管理站。

  “在端头,让垃圾回到自己的‘家’,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端头村党支部书记俞海说。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记者专程来到端头村,一探农村垃圾分类的“端头样本”。


  减量:从3天到24天清运一次垃圾,端头村如何做到的?


  端头村人讲究卫生习惯到了什么程度?4月27日是端头村村委会选举日,全村380多人集中在一个会场,选举结束后,地上没有一片纸屑、没有一个烟头。“爱护端头,让端头干净美丽,已经成为我们村民的自觉意识。”端头村党支部书记俞海说。

  俞海的自信是有理由的。每个月,端头村都会发给每家每户一批编了号码的黑色和绿色垃圾袋,绿色专装厨余垃圾,黑色装生活垃圾。每天7点,村里两名垃圾分拣员就将各家各户的垃圾袋回收到管理站,再进行开袋分拣。不仅如此,分拣员还按照编号,对每户人家分类情况按照“优、良、合格、不合格”进行评定,分得好的由村里进行奖励,分得不合格的,由联系的党员或村民代表上门指导、监督。

  “大家现在分得越来越好了,我们工作也好做了很多。”端头村垃圾分拣员项爱银说, 通过分拣,以前镇里来运垃圾是3天一次,现在垃圾量大幅度下降,只需24天左右一次,每天的垃圾通过分拣后只有25公斤左右,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可循环利用的垃圾有了去处,那么不可回收的垃圾怎么办呢?端头村同样有办法。该村有一个生活小超市,从今年开始,这个超市也有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回收垃圾。村民只要将家中用过的电池、灯泡等不可回收垃圾拿到小超市,就可以折算成一部分价格,兑换一袋食用盐。而到了月底,则由村委会从小超市回购这些有害垃圾进行统一处理。

  兑换超市负责人应菊群说:“垃圾换食盐,村民都欢迎。”


  “村民都说这个主意好,所以参加的热情也很高。”超市负责人应菊群打趣说,村里给自己开了一条好“财路”,又能保证环境不受污染,一举两得。


  升级:打造田园风光果园科普基地和旅游基地


  当然,把村里环境治理好只是端头村人的第一步奋斗目标。随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全部选举到位,端头村又有了新的梦想:依托永康杨溪湿地公园,建设500米桃花大道、200米石榴大道和100米车厘子大道、柚子大道,年底前完成村多功能服务中心建设,使端头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田园风光果园科普基地和旅游基地。 

  “这个想法也是我们村两委班子多次碰撞,统一思想后想干的实事。”俞海介绍,端头村位于舟山镇下片区,有农户135户,总人数约380人。由于此地属于水源保护区,不能发展工业,大多数村民的收入还是以农作物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为了改变落后现状,村干部想尽办法,决定来个大改变。

  从2010年开始,端头村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遇,全村上下齐心,完成了村口大桥和古塘大坝的重建,修建了污水管网,建造了村综合大楼,完成了道路硬化、外墙美化、村庄绿化,村庄实现了大变样。先后被评为金华市村庄整治示范村、金华市森林村庄、永康市美丽乡村精品村、永康市街角小品示范村。

  “当初竞选时说的承诺,村民们都记得,如果没有做好,就没法给村民一个交代。”新当选的端头村村主任项建仁说,端头村的地理位置优势突出,村庄西靠麦坑山,村口舟山溪川流而过,五星级的浙中绿道沿村口通往杨溪源湿地,村里一直想把端头打造成全域旅游基地。


酒瓶垃圾桶


垃圾之家


橡木垃圾桶隐在一片花海之中

  在端头村村委会办公大楼前,一幅端头村多功能服务中心工程效果图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个服务中心将是一座集大型会议与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塘湖书院等为一体的便民活动场所,类似于旅游接待中心。”俞海介绍,该场所由原村大队屋改建,战友地684平方米,总投资128万元,计划今年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原来,端头村旧名“塘湖”,“塘湖书院”于乾隆四十五年,由俞氏先祖俞美山创办,以教育传播孝道文化为主,在当时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为此,端头村多功能服务中心在设计时,专门开辟一块场地建设“塘湖书院”,重现当年盛况,供村民读书、看报,内设一个小型会议场所,其他设施按星级旅游标准配置。

  “服务中心建成后,春来端头游绿道,夏拍荷花赏美景,秋摘果实体验游,冬来书院听山水,将端头打造成为集健身观光、田园科普、民俗旅游为一体的大美乡村,实现生态绿化发展,实现村民增收致富。”望着远处一片绿洲似的田园基地,俞海眼中充满憧憬。


  “端头样本”启示录:

  “三个一”让垃圾“轻”起来


  垃圾分类,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讲,已不是一个陌生的事件。但如何确保垃圾分类分出成效、坚持不懈抓好日常,真正实现源头垃圾减量化,让乡村更美,乡风更文明,端头村6个月的垃圾分类工作实践,独家探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动。

  一个好班子领导有力。端头村村两委干部“换届不换心”,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敢于担当,勇于担责,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勤于动脑,从自家做起,率先垂范。先后共制定了10次推进工作计划,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各联系10户村民,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由党员干部带头先干,实行量化考核积分,带动家家户户加入“垃圾分类”行动,形成全员发力,全民参与的好格局。为更好统一村民思想,端头村广开言路,广泛宣传。先后召开10余次村两委会、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妇女大会、有奖问答等各层级各种形式会议,宣传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总结梳理阶段性工作,找短板,寻良策,求突破,营造浓厚的氛围。通过全面宣传引导,让村民牢固树立垃圾分类意识,熟练掌握垃圾分类要点。

  一套好机制抓好经常。评比奖励机制。按照“收集—分类—评级—处理”的模式,每户确定编号,分发固定编号的垃圾袋(特别制作了6万只垃圾袋,每户规定号数贴好标签),每天对每一袋垃圾进行检查,用“优良差”进行评级,按照编号,记录每户人家的分类情况,对优秀户进行奖励,对较差户再次进行指导。保洁员分拣机制。要求保洁员做好垃圾二次分类,在村民分类的基础上,再次细化分类项目,一一分类对应进行处理,大类下面再细分为15类,严格按照废品属性归类、摆放,并在垃圾收集过程中严格遵守干湿分类运输规则,严防前期分类后期混合。“一标准二引导”机制。“一标准”是由村统一购买统一发放每户3只垃圾桶,一只放卫生间、一只放厨房、一只放其他垃圾;“二引导”是派人上门检查村民垃圾分放是否准确,定期引导村民准确投放村垃圾房。

  一条龙服务给垃圾安家。端头村村创新方式配套各项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实现垃圾分类服务一条龙。设计“小木屋”垃圾之家。让垃圾也有家,自行设计制作了五个小木屋垃圾房,在全村不同地点摆放,要求家家户户房前不放垃圾桶,做到垃圾不出门,家里的垃圾都统一到五个垃圾房投放,并在其他公共区域设置了小垃圾箱。同时设置了爱心衣物回收箱、酒瓶回收箱等,做好可回收物分类。开设资源兑换超市。依托村小店开设资源兑换超市,设计了一个旧电池灯泡灯管回收的箱子,放在超市门口,开展有害垃圾有奖回收,电池以旧换新、灯泡灯管换一袋食盐,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建立垃圾分拣站。在原有垃圾房的基础上加建钢棚,建立垃圾分拣站,站内放置15个垃圾箱,垃圾分拣员在此开展二次分类,确保分类成效。分拣员分拣检查后,在相应的登记簿上,分别做好垃圾袋发放、废旧电池回收、农户垃圾分类等级记录,结果及时总结反馈。

  端头村的垃圾分类模式,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4月24日,金华市政协副主席吴国成在端头村调研时,对端头村垃圾分类工作高度肯定。他说,端头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真”、做得“实”、做得“好”,全村一盘棋,整个村就像一家人,卫生打理得井井有条,连垃圾站都是干干净净的。端头村是无需准备就能参加考试的好“学生”,基本功扎实,随时能经得起检验。

  端头村由户到组到村实现全民化全域化,工作思路好,方法得当,机制健全,“收集—分类—评级—处理”的模式非常可借鉴,希望能更好总结推广。

  “端头村开展垃圾分类时间不长,但成效很明显,我们正在总结端头的经验,下一步将在全镇进行推广。”永康市舟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金华东说。


转自:金华日报

作者:孙武斌


推荐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