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坐便or蹲便,中西方习惯的差异源于身体构造还是意识形态?

李佳男 环卫科技网 2021-05-31

 “厕所革命”正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各地纷纷出台个各类厕所设计、管理要求,新建公厕设计感十足,更加人性化。而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一个旷日持久,贯穿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主题:

大号,你习惯于蹲便还是坐便?

笔者查询到今年刚出炉的广州市地方标准《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DB4401/T 15—2018,其中对于新建公厕的建设要求、厕位比例设置了非常细致的规定,但是在公共文体娱乐场所一类公共厕所中,并未对用蹲便器还是坐便器做明确的要求。

也就是说,公共场所选择蹲便器还是坐便器,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而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内陆地区使用坐便器抽水马桶时间较晚,西方等国家却一直习惯用坐便器。那么,坐便器和蹲便器,究竟各有何优势,我们的“厕所革命”该如何选择呢?

我为蹲便发声:自然、健康、接地气

在中国古代,除了王宫贵族,大多数人还是直接蹲着方便的。古人对厕所的称呼很多,诸如圂、溷、圊、匽、屏等字眼,都可以用于代指厕所。单从字形上不难发现,这里的「圂」和「溷」很像猪(豕)圈。而古人之所以用上这样的字,也确实是因为那时的厕所往往与猪圈相结合。目前考古发掘的许多汉代遗址中,厕所也就和猪圈连接在一起。

主人起床后的排泄物直接成了下面猪的早餐,还真是一点不糟践东西。

当然,除了平民百姓,当时的“高端人士”对方便还是有更高追求的,很多出土陵穴中的厕所构造,可以看出当时“坐便器”便已也不是空想。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的厕所

西汉梁孝王墓

除了喂猪,粪便另一项重要用途就是农用肥,于是在修建厕所时,下面直接挖出一个大土坑,让人在土坑上方排泄。

这样的厕所与先前最大的不同便是:它的粪便可能堆积极深,人若是掉落坑中,轻则狼狈不堪,重则有性命之虞。虽然中国粪坑杀人史可以追溯到先秦,《左传》有载,晋候「将食,张,如厕,陷而卒」。

虽有些许危险,但对粪便的珍惜,造就了粪坑时代的长盛不衰。

时至今日,很多农村地区或一些大型单位宿舍区内依然是粪坑式公厕,动辄几十个厕位一字排开,中间没有遮挡或半遮挡。大家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还能聊聊家常、谈谈时政大事,别有一番滋味。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居民纷纷住上了楼房,每天如厕问题总算可以从容应对,也不需要刻意积攒那些粪便。但是,蹲便的习惯还是无法改变。早期建造的楼房中,鲜有设置“坐便器”,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才由南至北,“坐着方便”渐渐被人认识所接受。

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坚持“蹲便”。理由很简单,接近自然、更健康,来的畅快,减少排便时间。

认为蹲姿排便比坐姿好的理论依据主要在于一块被称为“耻骨直肠肌”(puborectalis)的肌肉。这块肌肉从一侧耻骨出发,在直肠后面绕一圈,再回到另一侧耻骨,形成一个环,正好把直肠钩拉住,使直肠形成一个尖端向前的角度,称为“肛肠角”(anorectal angle)。一般坐姿的肛肠角大约是80-90°,而蹲姿时肛肠角可以达到100°左右。理论上来说,肛肠角越大,排便时所费的力气较小。

认为“蹲便”更健康的理论解释

但是,在公厕中方便,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在公共场所解决问题,还是习惯用蹲便器。原因很简单,不需要直接和PP接触。试想下,当坐在一个抽水马桶上,座位上还保存着上一个人残留的体温,将带来怎样的尴尬。

另外,在公共厕所里,你永远不知道上一个人,是怎样对待坐便器的。

我为坐便代言:从容、舒适、高大上

台湾演员柯震东因为吸毒在看守所被关了14天,在一次演讲中他谈到:忍了4天实在忍不住,才第一次使用“蹲式马桶”。从小在舒适环境中成长的他,认为这一次经历是“人生最大逆境”。

柯震东所崇尚的坐式马桶其实并不是近代才有,追溯欧洲人的历史发现,“坐式方便”自古便已有之。

大约2000年前,罗马最豪华的宫殿之一有一个天花板很高的房间,里面人来人往,气味刺鼻。在这间潮湿的房间里,一张长凳沿着墙壁延伸,上面打了约50个餐盘大小的洞。这可能是给罗马社会底层人员如厕使用的。

阿尔及利亚提姆加德的一处古罗马公共厕所

公元前1000年,古典时期的古希腊人发明了大型公共厕所,这是一个大房间,里面设有横排长座,连接排水系统,科学家发现,当时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让普通中层阶级家里也有了自用的厕所。

罗马奥斯提亚古城遗址上的公共厕所

在某次锤子手机的发布会上,罗永浩提及“十亿中国人没做过飞机,四亿中国人没用过抽水马桶”。罗老师把抽水马桶和坐飞机放在一起,想表达的意思可能是,中国还有很多人没有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而能使用上抽水马桶多少能代表更好的生活。

罗老师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因为虽然欧洲人在古罗马时期就有大型公共厕所,但主要得益于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在之后的中世纪,由于不重视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粪便污水的处理,加之没有形成像中国一样粪便还田的模式。那时的欧洲人可算是放飞自我了,因为没有规定“方便”的地方,就等于可以随便“方便”了。

于是,好一点的把排泄物扔到护城河中,不好的直接当街泼洒。因此在中世纪的伦敦,人们总愿意避开一些“臭名昭著”的巷子。不得已在其中行走的英国人则需要时刻留意天上降下的异物。

造成了当时的欧洲城市臭气熏天,屎尿横流。据说,香水就是为了当时贵族小姐们为了掩盖臭味而发明的。‍

绅士就该给心爱的女生遮粪挡尿

更重要的是,由于当时缺乏医学卫生常识,如此恶劣的卫生条件下,极易造成病菌滋生和疾病传播。造成霍乱等瘟疫横行,平均寿命普遍不高。

与他们相比,那时中国的“旱厕”不知要好多少倍。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584年—1591年间,英国的约翰·哈林顿爵士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只抽水马桶,马桶与储水池相连。他还写了《夜壶的蜕变》一书,详细描绘他的抽水马桶的设计。不过,当时的英国公众并没有接受这项发明,他们还是喜欢使用便壶。

直到19世纪后期,欧洲的城镇都已安装了自来水管道的排污系统后,最初的抽水马桶设计也几经改进,大多数人才用上了抽水马桶。甚至像伦敦这样的大城市,直到19世纪60年代也才刚提供排水设施,而这已是哈林顿的发明300多年之后的事了。

早期的抽水马桶

从此,欧美国家享受到了抽水马桶的便利,可能是源自于早期的设计,西方国家的抽水马桶普遍是“坐式的”。

当然,最近人们似乎发现了另一个原因,就是西方人“不会蹲”。

我们亚洲人习以为常的“蹲姿”在西方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这种姿势被他们称之为“亚洲蹲”。这种蹲法就是上蹲厕时臀部尽量下沉却又悬在空中,同时用双脚保持平衡的姿势。大多数美国人在深蹲时脚跟都会自然离地,而亚洲式的深蹲是要脚跟着地的,这种深蹲十分稳固,蹲下后能一连保持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

多数欧美人只能蹲到奥巴马这样的程度

国外网友惊叹“亚洲蹲”

 无论东西方,小孩子蹲在地上玩耍是最普通的事,西方人长大后“不会蹲”,也许和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关系。不知道中国人如果从小用“坐式马桶”方便,会不会丧失掉这个古老的“技能”。

本图重点并不是张雨绮

‍无论如何,“坐式马桶”的优势也是明显的,尤其是是对于老人、孕妇、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格外友好。如果时间充裕,坐在上面刷刷手机、思考人生也丝毫不觉的疲惫。

但是,上文谈到公厕中坐便器的问题在国外同样存在,而且国外公厕大多是坐便器,很少有蹲式的(他们不会蹲,也没办法)。对于皮肤直接接触的问题,他们大多用一次性马桶垫或者消毒喷雾来解决。还有更新式的装备,每次使用前,马桶垫可以自动旋转一圈,换上一层新的保护膜,保证清洁卫生。

只是,并不是所有厕所都提供这样的服务,如果运气不好上一个如厕的人不太靠谱,也就只有忍了。

综上所述,坐便器和蹲便器各有优势和短板,我们“厕所革命”中应该满足大多数人,同时兼顾特殊人群的需要。在广州市地方标准《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中,工作场所(单位)的厕所厕位设置有了明确的规定,蹲位、坐位都有了相应的数量要求,因为在工作场所(单位)中,会有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需求的人。

这才是人性化设计该有的样子。

最后,你更喜欢坐便还是蹲便?给出你的选票吧

参考资料:陶禹廷:为什么是「上」厕所|
               Chelsea Wald:The secret history of ancient toilets
               Sarah Zhang:“亚洲蹲”,怎么有的人就是做不到?

更多精品文章

1

2018,那些我们怼过的,我们赞过的,都将过去

2

别误会,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所有的“互联网+垃圾分类”都是一个伪命题

3

北交大爆炸事件反思:我们该有对垃圾渗滤液的敬畏

环卫科技网服务内容

企业会员

政府会员

广告宣传

展会服务

长按关注

环 卫 科 技 网

电话/传真:(0531)8260 7368

投稿邮箱:hwtougao@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